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细菌培养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


背景技术:

2.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等),使某些(种)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和生活习性来配制特定的培养基。微生物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如果培养器具和培养基不能彻底灭菌、培养的过程中有杂菌污染是很容易失败的。检验科在对微生物细菌的标本进行培养的时候,由于各种微生物细菌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部分标本需要放置于高温的环境中,部分标本需要放置于低温的环境中,甚至部分标本在培养过程中其环境要求还会发生变化,很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引起标本发生变化或死亡,影响后期的检验。
3.目前,现有的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在使用的时候虽然能够将两个不同温度环境的培养隔开仓同时工作,但是在每一个培养仓的内部不能分割不同温度的舱室,不能在培养仓内部设置不同的阶梯温度环境,从而造成培养仓的适用范围太小,不便于使用,并且工作人员在从培养仓中取放样品的时候,会有忘记关闭或者没有完全关闭仓门的情况,造成内部温度受到外界影响,从而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具备能够阶梯控制温度和防止仓门不关闭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能够阶梯控制温度和防止仓门不关闭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将培养箱的左右两侧分为高温仓和低温仓,高温仓和低温仓的内部均设置有培养抽屉,所述培养箱的右侧面外壁设置有机箱;
8.所述中间板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被夹紧在两个导热板之间,所述导热板上远离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面一体成型有散热片,所述机箱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低温仓的内部设置有与压缩机连接的冷凝管,所述高温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
9.所述培养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培养抽屉配合的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底部沿培养抽屉的运动方向开设有绳槽,所述绳槽的末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中部设置有滑轮,所述绳槽的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中部与滑轮配合,所述培养抽屉的末端开设有连绳孔,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再连绳孔内部固定连接;
10.所述培养箱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培养抽屉在正常关闭状态下能够顶
紧将轻触开关,所述培养箱的前侧面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对应的轻触开关之间电连接;
11.所述培养箱的内壁设置有速度控制机构,所述速度控制机构包括棘轮齿轮,所述培养抽屉的侧壁开设有与棘轮齿轮相适配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靠近培养抽屉末端的位置设置有与棘轮齿轮配合的棘轮齿条;所述棘轮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培养抽屉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齿环配合的齿条;
12.所述卷簧的内壁通过连接轴承活动连接有轴承板,所述轴承板与培养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板远离培养箱内壁的一端活动插接有卡杆,所述培养抽屉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卡杆配合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中部设置有将卡杆高度改变的斜滑道;
13.所述转轴的顶部设置有锁紧帽,所述锁紧帽的内部开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的内部设置有顶紧弹簧,所述顶紧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紧板;
14.所述锁紧帽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与培养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齿轮板和轴承板活动连接。
15.优选的,所述培养抽屉的外部设置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中间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内部开设有把手槽,所述矩形板与培养箱之间设置有密封气囊
16.优选的,所述卡杆的形状为l形,所述卡杆的底部设置有与齿环外壁齿形相适配的尖端,所述卡杆的中部截面为矩形
17.优选的,每个锁紧帽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夹紧板,四个夹紧板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转轴的侧面,所述夹紧板的弧度小于九十度,夹紧板的内壁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18.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插接在培养箱内部的温度探头,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调整按键、开关,不同控制面板上的调整按键和开关分别控制加热管和冷凝管的功率
19.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电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在两个导热板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
20.优选的,所述散热片有若干组,若干组散热片在高温仓的内部从上到下数量递减,若干组散热片在低温仓的内部从上到下数量递增
21.优选的,所述低温仓和高温仓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培养抽屉,所述培养抽屉沿培养箱的高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培养抽屉的内部设置有安放培养皿的圆槽
22.优选的,所述齿条、棘轮齿条、轨道槽的方向与培养抽屉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棘轮齿条的长度大于齿条的长度,所述斜滑槽设置在齿条和棘轮齿条的交汇处
23.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片,低温仓下方支撑柱的数量大于高温仓下方支撑柱的数量
24.三有益效果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6.1、该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在对高温仓加热的同时能够对低温仓进行降温,同时利用不同组散热片数量不同,可以控制内部的温度呈阶梯分布,同时控制面板可以控制加热管和冷凝管可以对内部的温度调整,使内部温度处于
适合多种细菌同时培养的环境。
27.2、该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通过设置弹性绳,在工作人员忘记关闭培养抽屉的时候,能够将培养抽屉自动拉回,避免培养抽屉一直打开使内部温度发生较多改变,并且轻触开关能够控制指示灯,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培养抽屉是否正常关闭。
28.3、该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通过设置速度控制机构,能够在培养抽屉被弹性绳关闭的初始阶段控制培养抽屉的关闭速度,避免培养抽屉移动过猛对内部细菌样本造成影响,同时在弹性绳拉力不足的时候通过卷簧储备的能量协助关闭培养抽屉,从而保证培养抽屉能够正常关闭。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图3中c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轨道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图6中d处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培养箱;2、控制器;3、中间板;4、机箱;5、散热孔;6、支撑柱;7、把手槽;8、拉板;9、培养抽屉;10、显示屏;11、控制面板;12、调整按键;13、开关;14、指示灯;15、压缩机;16、低温仓;17、半导体制冷片;18、导热板;19、加热管;20、高温仓;21、散热片;22、冷凝管;23、轨道板;24、锁紧帽;25、连接螺栓;26、齿轮板;27、转轴;28、轴承板;29、连接轴承;30、卷簧;31、齿条;32、齿环;33、卡杆;34、棘轮齿轮;35、棘轮齿条;36、弹性绳;37、绳槽;38、夹紧板;39、顶紧弹簧;40、弹簧孔;41、轨道槽;42、轻触开关;43、轮轴;44、滑轮;45、连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请参阅图1-7,一种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中间板3,中间板3将培养箱1的左右两侧分为高温仓20和低温仓16,高温仓20和低温仓16的内部均设置有培养抽屉9,低温仓16和高温仓20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培养抽屉9,培养抽屉9沿培养箱1的高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培养抽屉9的内部设置有安放培养皿的圆槽,培养抽屉9的外部设置有矩形板,矩形板的中间设置有拉板8,拉板8的内部开设有把手槽7,矩形板与培养箱1之间设置有密封气囊,培养箱1的右侧面外壁设置有机箱4,培养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片,低温仓16下方支撑柱6的数量大于高温仓20下方支撑柱6的数量;
39.中间板3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7和导热板18,半导体制冷片17被夹紧在两个导热板18之间,培养箱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2,控制器2与半导体制冷片17之间电连接,半导体制
冷片17在两个导热板18之间呈矩形阵列分布,导热板18上远离半导体制冷片17的一侧面一体成型有散热片21,散热片21有若干组,若干组散热片21在高温仓20的内部从上到下数量递减,若干组散热片21在低温仓16的内部从上到下数量递增,机箱4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5,机箱4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15,低温仓16的内部设置有与压缩机15连接的冷凝管22,高温仓2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9;
40.培养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培养抽屉9配合的轨道板23,轨道板23的底部沿培养抽屉9的运动方向开设有绳槽37,绳槽37的末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有轮轴43,轮轴43的中部设置有滑轮44,绳槽37的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绳36,弹性绳36的中部与滑轮44配合,培养抽屉9的末端开设有连绳孔45,弹性绳36的另一端再连绳孔45内部固定连接;
41.培养箱1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42,培养抽屉9在正常关闭状态下能够顶紧将轻触开关42,培养箱1的前侧面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上设置有指示灯14,指示灯14与对应的轻触开关42之间电连接,控制面板11上设置有插接在培养箱1内部的温度探头,控制面板11上设置有显示屏10、调整按键12、开关13,不同控制面板11上的调整按键12和开关13分别控制加热管19和冷凝管22的功率;
42.培养箱1的内壁设置有速度控制机构,速度控制机构包括棘轮齿轮34,培养抽屉9的侧壁开设有与棘轮齿轮34相适配的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靠近培养抽屉9末端的位置设置有与棘轮齿轮34配合的棘轮齿条35;棘轮齿轮3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7,转轴27的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卷簧30,卷簧30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齿环32,培养抽屉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齿环32配合的齿条31;
43.卷簧30的内壁通过连接轴承29活动连接有轴承板28,轴承板28与培养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板28远离培养箱1内壁的一端活动插接有卡杆33,培养抽屉9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卡杆33配合的轨道槽41,轨道槽41的中部设置有将卡杆33高度改变的斜滑道,卡杆33的形状为l形,卡杆33的底部设置有与齿环32外壁齿形相适配的尖端,卡杆33的中部截面为矩形;
44.转轴27的顶部设置有锁紧帽24,锁紧帽24的内部开设有弹簧孔40,弹簧孔40的内部设置有顶紧弹簧39,顶紧弹簧3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紧板38,每个锁紧帽24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夹紧板38,四个夹紧板38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转轴27的侧面,夹紧板38的弧度小于九十度,夹紧板38的内壁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45.锁紧帽24通过连接螺栓25固定连接有齿轮板26,齿轮板26与培养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27通过轴承与齿轮板26和轴承板28活动连接,齿条31、棘轮齿条35、轨道槽41的方向与培养抽屉9的运动方向平行,棘轮齿条35的长度大于齿条31的长度,斜滑槽设置在齿条31和棘轮齿条35的交汇处。
46.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器2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7工作,半导体制冷片17的高温面对高温仓20一侧的导热板18加热,同时对另一个导热板18降温,利用不同组散热片21数量的不同,能够使高温仓20顶部相对底部温度较高,也可以使低温仓16底部相对顶部温度较低,利用高温空气上升低温空气下沉的原理使内部的阶梯温度稳定,在需要进一步调整温度的时候,通过控制面板11上的调整按键12和开关13控制加热管19或者冷凝管22对温度改变,通过温度探头将温度显示在显示屏10上;在需要取放细菌样本的时候,通过拉板8将培养抽屉9拉出,在完成取放之后可以手动关闭,也可以利用弹性绳36将培养抽屉9拉回,在培养抽屉
9被收回的时候,棘轮齿条35与棘轮齿轮34啮合带动棘轮齿轮34转动,由于弹性绳36的弹力有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利用夹紧板38夹紧转轴27可以防止转动过快,避免拉力过大导致培养抽屉9回收过猛对细菌样本造成影响,同时棘轮齿轮34在转动的时候能够对卷簧30储能,在卡杆33进入斜滑道的时候棘轮齿条35行程结束同时齿条31与齿环32啮合,由于卡杆33被升起之后解除了对齿环32的限制,利用卷簧30的能量和弹性绳36的拉力共同关闭培养抽屉9,避免弹性绳36拉力过小导致培养抽屉9完全关闭,在培养抽屉9触碰轻触开关42之后指示灯14绿灯亮起,说明培养抽屉9关闭正常。
47.综上,该检验科微生物细菌双温培养仓,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17,在对高温仓20加热的同时能够对低温仓16进行降温,同时利用不同组散热片21数量不同,可以控制内部的温度呈阶梯分布,同时控制面板11可以控制加热管19和冷凝管22可以对内部的温度调整,使内部温度处于适合多种细菌同时培养的环境,通过设置弹性绳36,在工作人员忘记关闭培养抽屉9的时候,能够将培养抽屉9自动拉回,避免培养抽屉9一直打开使内部温度发生较多改变,并且轻触开关42能够控制指示灯14,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培养抽屉9是否正常关闭,通过设置速度控制机构,能够在培养抽屉9被弹性绳36关闭的初始阶段控制培养抽屉9的关闭速度,避免培养抽屉9移动过猛对内部细菌样本造成影响,同时在弹性绳36拉力不足的时候通过卷簧30储备的能量协助关闭培养抽屉9,从而保证培养抽屉9能够正常关闭。
4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