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车载容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车载容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容纳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的功能性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对内饰功能件紧凑型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车内空间的延伸,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单独的空间存放个人物品,以此满足消费者对个人空间的要求和使用。例如,车内的副仪表板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用于放置个人物品的一个或多个容纳装置。如图1a和图1b示意性示出的车辆v中可以提供包括例如仪表板ip和副仪表板cnsl等车内部件,其中,位于驾驶侧和副驾驶侧之间的副仪表板cnsl上可以布置一个或多个容纳装置cp。
3.对于容纳装置cp而言,期望的是能够稳定可靠地收容不同高度和/或尺寸的容纳物,相应地,可升降容纳装置应运而生。然而,现有可升降容纳装置的升降机构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导致安装不便且可靠性较差,并且升降机构会过多占据容纳装置内供容置容纳物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可升降容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该容纳装置的升降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并且在某些情形中可自动调平承托面斜度,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
5.为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容纳装置,布置在车内部件上,所述车载容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容纳空间;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在覆盖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位置和露出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其中,所述盖体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轴以及布置在所述主动轴上的蓄能件,以使得所述盖体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6.本发明的车载容纳装置中,将驱动件布置于盖体组件中并设置为包括主动轴以及布置在主动轴上的蓄能件,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升降机构所需的功能部件较少,从而占用的体积小,整体结构紧凑。
7.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发明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8.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主动轴响应于施加在盖体组件上的外力作用而旋转,以带动所述盖体组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9.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直齿轮,所述直齿轮布置在所述主动轴上并与所述壳体上设置的齿条啮合,以使得所述盖体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10.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蓄能件配置为驱动所述主动轴旋转,以便驱动所述盖体组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
11.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交错布置并响应于所述主动轴的旋转而旋转。
12.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设置为阻碍所述从动轴旋转,以减缓所述盖体组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移动。
13.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盖体组件包括外盖和底板,所述外盖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枢转。
14.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驱动件布置于所述外盖和所述底板之间。
15.通过将盖体组件设置为包括能够相对枢转的外盖和底板,本发明的车载容纳装置能够在开启容纳功能时将外盖枢转至大致水平而与容纳物的底面良好贴合以保证对容纳物的稳定承载,同时在关闭容纳功能时外盖也能枢转以自适应车内部件的造型面曲率而与造型面保持齐平,有利地获得了车载容纳装置使用过程的稳定性和车内造型美观,提高舒适性。
16.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底板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枢轴枢转,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7.在某些可选形式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外盖枢转至与所述车内部件的造型面齐平,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外盖枢转至大致水平。
18.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盖体组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促使所述盖体组件移动的外力能够使得所述外盖枢转。
19.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盖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复位件,所述盖体组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底板枢转。
20.本发明的车载容纳装置结构紧凑且简单可靠,成本低廉,能够应用于多种场合,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在某些情形下可根据容纳物的放入自动调平承托面,能够自适应车内部件的不同曲率或斜度的曲面造型,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和美观,提高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2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可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22.图1a是车辆外部的整体示意图,图1b是车辆内部的示意图,示出了驾驶侧和副驾驶侧之间的副仪表板上布置的可升降的容纳装置;
23.图2a至图2d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容纳装置应用于副仪表板时开启容纳功能的顺序示意图;
24.图3a至图3c是关闭容纳功能的顺序示意图;
25.图4a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容纳装置的示意图,图4b示出了图4a中车载容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6.图5是图4b中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盖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7.图6a是盖体组件的截面示意图,示出了第一位置时盖体组件的外盖与驱动件的配合关系,图6b是从盖体组件下方的视角示出的示意图,其中为清楚起见去除了底板;
28.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开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9.图8是开关组件与图4b所示盖体组件配合的示意图;
30.图9a是开关组件与底座配合的示意图,图9b是从底座下方的视角示出的开关组件
与底座配合的示意图;
31.图10a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夹持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0b是夹持组件组装后的示意图;
32.图11是与图4a类似的车载容纳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夹持组件在车载容纳装置上的装配示意图;
33.图12是车载容纳装置的侧视示意图,示出了壳体上设置的导向槽;
34.图13a是图4a所示车载容纳装置的盖体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图13b是盖体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图13c是盖体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车载容纳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35.图14a是图4a所示车载容纳装置的盖体组件的外盖大致水平且盖体组件趋于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的示意图,图14b是盖体组件的外盖大致水平的示意图,图14c是盖体组件的外盖大致水平且盖体组件趋于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车载容纳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36.图15a至图15d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容纳装置应用于副仪表板时开启容纳功能的顺序示意图;
37.图16a至图16c是关闭容纳功能的顺序示意图;
38.图17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容纳装置的示意图,图17b示出了图17a中车载容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39.图18是图17b中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盖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40.图19是从盖体组件下方的视角示出的示意图,其中为清楚起见去除了底板;
41.图20a是开关组件与图17b中底座配合的示意图,图20b是从底座下方的视角示出的开关组件与底座配合的示意图;
42.图21示出了图10a至图10b的夹持组件在图17a的车载容纳装置上的装配示意图;
43.图22是车载容纳装置的侧视示意图,示出了壳体上设置的导向槽;
44.图23示出了覆盖导向槽的遮蔽件。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46.本文中,表述“包含”或与其同义的类似表述“包括”、“含有”和“具有”等是开放性的,不排除额外的未列举的元素、步骤或成分。
47.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表述并不用于限定先后顺序以及组件数量,除非另有说明。
48.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安装”、“连接”、“附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49.应理解的是,本文中提及的术语“车辆”包括燃料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等,且可为各种车型,并不以图示为限制。
50.在下文中,以车载容纳装置(下文中简称为容纳装置)应用于副仪表板来描述,然而并不排除容纳装置可应用于其它适合的车内部件。此外,容纳装置以用于承载例如杯子等容纳物来描述,然而并不意味着仅可用于承载杯型物。
51.图2a至图2d示出了应用在副仪表板上的两个容纳装置cp,作为示例,两个容纳装置在车辆的横向或宽度方向上布置。可选地,两个容纳装置可在车辆的纵向或长度方向上布置。此外,容纳装置的数量并不限制,可布置一个或者多于两个沿横向或纵向分布的容纳装置。
52.图2a示出了车载容纳装置cp的初始状态,当开启容纳功能时,如图2b所示,将杯型物沿箭头方向放置于容纳装置的表面并向下按压,直至图2c所示杯型物到达底部且盖体组件锁止于底部位置。在释放向下的力后,杯型物能够如图2d所示稳定地保持于容纳装置中。
53.需要关闭容纳功能时,如图3a所示,取掉杯型物之后,可按压容纳装置上设置的开关,使得盖体组件如图3b所示解除锁定并上升,直至盖体组件的表面与副仪表板的表面齐平,如图3c所示。
54.已意识到的是,用于使得盖体组件上升和下降的升降机构零部件较多且结构复杂,不仅安装繁琐可靠性较差,并且升降机构占用较多容纳空间,导致容纳装置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车辆内部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应用。此外,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消费者对车内部件更倾向于造型美观,这使得仪表板和/或副仪表板的造型越来越多元化,从而造型面会有更多的曲线。对于例如副仪表板上的可升降容纳装置而言,为适应副仪表板的多元化造型,容纳装置的外表面需要与造型面适配,而由于直接使用与造型面适配的外表面作为承托面,造型面曲率越大,倾斜角越大,则容纳物放入容纳装置后会越不稳定,例如放置杯子时,易出现杯子倾斜,液体倾洒等风险。因而,在某些情形下,目前的承托面为平面设计的可升降容纳装置不能良好适应造型要求以及规避液体倾洒等风险需求。
55.根据本发明的构思,提供一种部件较少且结构紧凑的容纳装置,以稳定可靠地实施盖体组件的移动而将容纳物稳固地保持。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外观造型面曲率或斜度的容纳装置,通过将容纳装置的盖体组件设置为包括底板和可枢转的外盖,在开启容纳功能放入容纳物时盖体组件的用作承托面的外盖调至大致水平,在关闭容纳功能时外盖自动恢复至与造型面斜度齐平。举例来说,在图2a所示车载容纳装置cp的初始状态时,容纳装置的盖体组件的表面与副仪表板的造型面齐平,也就是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斜度,以覆盖容纳装置的内部起到美观作用,当开启容纳功能时,随着容纳物的下压,盖体组件的外盖在下移的过程中枢转至水平,以保证容纳物在图2d所示状态时被稳固地保持且不会存在液体倾洒的风险。反之,当关闭容纳功能时,盖体组件的外盖在上升过程中同时枢转,如图3c所示到达顶部位置时,外盖能够枢转至其表面与副仪表板的造型面齐平以自适应外观造型面。
56.以下结合图4a至图14c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容纳装置cp-1,从而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升降机构以及盖体组件的运动过程。
57.首先参见图4a和图4b,容纳装置cp-1包括壳体以限定容纳空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为包括底部的整体部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壳体可由外壳20和底座60
组装构成,其中外壳20适于通过紧固件(如螺钉)安装至车内部件,如副仪表板,底座60与外壳20连接以限定容纳空间。作为选择,底座60与外壳20可通过卡接方式彼此附接,例如图12所示,外壳20设有限位筋203,底座60设有限位孔604以与限位筋203配合实现卡接。容纳装置还包括盖体组件10以与容纳空间适配,盖体组件10设置为相对于壳体沿第一方向在覆盖容纳空间的第一位置和露出容纳空间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在图4b中以d1示出。应理解的是,示例性示出的容纳装置中外壳20为具有大致方形截面的筒状结构,从而盖体组件10也具有大致方形截面的整体结构,然而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其它适合的截面形状均是可行的,如圆形或其它多边形等。
58.图5至图6b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的盖体组件10的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盖体组件10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包括主动轴以及布置在主动轴上的蓄能件,以使得盖体组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取决于不同需要,可将驱动件配置为包括主动轴与扭簧或电机或蜗轮蜗杆或驱动齿轮等适合的组件。
59.具体地,在图5至图6b所示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包括主动轴16,所述主动轴16与第一方向d1垂直布置,并配置为响应于施加在盖体组件10上的外力作用而旋转,以带动盖体组件1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作为选择,驱动件还包括布置在主动轴16上的直齿轮14,结合图12所示,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外壳20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导向槽201以引导盖体组件10上下移动。各个导向槽201与各个直齿轮14对应,并设有齿条202以与直齿轮14相啮合,使得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线性移动且移动更平稳。为使得升降过程中平稳移动,可包括由主动轴16连接的两个直齿轮14。可选地,直齿轮14通过花键与主动轴16过盈配合以达到刚性连接。从图5中可见,盖体组件10可包括外盖11和底板19,在外盖11和底板19之间设有内盖13以容置驱动组件,由主动轴16连接的两个直齿轮14通过设置在内盖13上的孔134限位。
60.有利地,蓄能件配置为驱动主动轴16旋转,以使得驱动盖体组件1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如图5所示,蓄能件例如为套设于主动轴16上的扭簧15,其一端为固定端,用于穿过内盖13上对应的孔132(图6b)固定,另一端可穿过主动轴16上对应的孔(未图示),从而能够与主动轴16同步旋转而蓄能或释能。也就是,当盖体组件10通过驱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扭簧15随着主动轴16的旋转蓄能,相应地在释能状态下促使驱动件反向旋转,进而驱动盖体组件1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采用这种蓄能件布置在主动轴上的方式,相比于现有设计,驱动组件所需的功能部件大幅减少,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组装,并且传动效率高、功能可靠和节省空间。此外,可根据使用工况灵活调节主动轴的轴径,既满足不同场合下驱动组件的性能要求,又可以降低成本。
6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盖体组件还包括从动轴,从动轴配置为响应于主动轴的旋转而旋转。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盖体组件包括从动轴18,从动轴18与第一方向垂直布置并可与主动轴16成角度地交错布置,例如图6b所示大致呈直角布置。此种方式中,从动轴18的两端有利地设有直齿轮14,以与主动轴16上的直齿轮14同步旋转,保证盖体组件10升降的同步性,以及使得升降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而更平稳地移动。并且,主动轴16和从动轴18可分别装配在内盖13上设置的支撑筋133上。有利地,盖体组件10还包括阻尼件,从动件还包括设置在从动轴18上的直齿轮181,阻尼件17卡接于内盖13上的开孔135,并构造为齿轮形式以与从动轴18上的直齿轮181啮合,用以在上升过程中阻碍从动轴18的旋转,以减缓盖体
组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移动,进而减小升降过程中各部件产生的振动而提高舒适性。以这种方式,阻尼件17可采用常规阻尼结构而无需特定构造,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降低成本的优势。
62.如上所述的,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本发明的容纳装置能够自适应外观造型面曲率或斜度,这可通过将盖体组件的外盖构造为能够相对于底板枢转来实现。也就是,结合图5所示,当盖体组件10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外盖11能够相对于底板19枢转。
6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盖11配置为盖体组件10沿第一方向d1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底板19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枢轴枢转,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d1。在图4b中,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并以d2示出。有利地,在第一位置时,外盖11枢转至与车内部件的造型面齐平,在第二位置时,底板70锁定至底座60,而外盖11枢转至大致水平以作为承托面稳定地承托容纳物。应理解的是,当容纳装置应用于其他车内部件时,盖体组件往复移动的第一方向亦可为水平方向,而外盖11的枢轴所延伸的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竖直平面内的任意方向。
64.应理解的是,对于盖体组件而言,外盖相对于底板枢转可由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件配置用于响应于盖体组件的往复移动而驱动外盖枢转,也就是,外盖随着驱动件驱动盖体组件往复移动而实现枢转。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盖的枢转独立于驱动件实施驱动盖体组件往复移动的过程。换句话说,驱动件仍可用于驱动盖体组件往复移动,但外盖的枢转并不必然由驱动件来实现。例如,当容纳物的放入使得外盖受压时,即可促使外盖枢转至大致水平而对容纳物起到初始定位及承托的作用。反之,当使得盖体组件趋于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外盖即可相对于底板枢转至与车内部件的造型面齐平的状态,而无需驱动件的驱动。
65.在图5至图6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盖体组件10示例性地构造为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用来促使驱动件驱动盖体组件移动的外力能够使得外盖11相对于底板19枢转。反之,盖体组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外盖11则能够独立于驱动件相对于底板19枢转。
6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盖11与底板19可通过枢轴连接,例如结合图5所示方式中,外盖11可设有枢轴孔111,内盖13可设有对应的枢轴131以与枢轴孔111匹配。可选地,枢轴131和枢轴孔111构造为弧形,以适于外盖11绕枢轴131枢转。内盖13进一步与底板19固定连接。例如,内盖13的侧壁可设有多个卡槽136,底板19的外壁对应设有多个三角筋191用以卡接卡槽136。可选地,底板19的外壁还可设有多个限位块192,该限位块192可与内盖13的底壁相抵接,如图6a所示。由此,外盖11、内盖13和底板19可彼此稳固地连接。
67.从图5和图6a可见,盖体组件1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外盖11和底板19之间的复位件,例如压簧12,其一端套接于外盖11内设置的凸筋112之上,另一端抵接在内盖13上设置的弹簧槽137内,从而使得外盖11受压向下枢转时压簧12蓄能,而在盖体组件解除锁定之时,压簧12释能即可使得外盖11沿枢轴131向上枢转复位。在上升过程中,压簧12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外盖11与内盖13之间振动的作用。
68.进一步参见图4b并结合图7至图9b,容纳装置还包括开关组件50。开关组件50配置为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当盖体组件1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开关组件50处于锁定状态并与盖体组件10保持锁定,当开关组件50转换为解锁状态时,盖体组件10与开
关组件50解除锁定并脱离。
69.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开关组件50包括沿外壳2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锁杆54,锁杆54的一端设有与底座60配合的锁扣52,另一端设有开关53,如按钮。其中,盖体组件10设有锁止件以在第二位置时与开关组件50相配合而保持锁定。可选地,锁止件可设置于底板19上,或者如该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例如为锁钩形式的锁止件113设置于外盖11上并可穿过内盖13上设置的通孔138而延伸穿过底板19。为此,底板19设有从侧壁延伸至底壁的开槽193供锁止件113的枢转运动。由此,在锁定状态下,锁止件113能够与锁扣52上设置的锁止孔521卡接,从而实现盖体组件10的锁定。
70.开关组件有利地配置为使得:开关53和锁扣52沿相反的方向枢转,从而对开关53施加的按压操作促使锁止件113与锁止孔521脱离卡接以处于解锁状态。作为选择,开关53固定卡接在锁杆54上,锁杆54则通过枢轴541与外壳20连接,锁杆54的下端与锁扣52抵接,锁扣52可装配在底座60上的导槽601内,并可沿导槽601滑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开关组件5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例如弹簧51,以使得开关组件50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弹簧51可安装在底座60的安装筋602上并与锁扣52抵接。
71.当盖体组件10受压下降到一定高度时,锁止件113会与锁扣52的锁止孔521的边缘贴合,并推动锁扣52沿导槽601滑动,同时压缩弹簧51,当锁止件113穿过锁止孔521时,弹簧51释放弹性势能,带动锁扣52朝反向移动被锁止件113阻挡,此时锁止件113与锁扣52锁定,开关组件50处于锁定状态,开启容纳装置的容纳功能。当需要关闭容纳功能并按压开关组件50的开关53时,开关53与锁杆54沿枢轴541转动,锁杆54下端推动锁扣52沿导槽601滑动,以使得锁止件113与锁止孔521脱离,同时弹簧51被按压蓄能。松开开关53时,弹簧51释放弹性势能,推动锁扣52沿导槽601反向滑动,锁扣52推动锁杆54沿枢轴541反向转动,锁扣52上的限位棱522与底座60上的限位块603干涉以限定锁扣52的位置,此时开关组件50回到初始位置。并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压簧12释能而带动外盖11绕枢轴旋转,随着盖体组件10上升至第一位置,外盖11的表面与车内部件的造型面的斜度恢复为齐平。
72.进一步参见图4a、图4b并结合图10a至图11,容纳装置还包括沿外壳20的周边间隔布置的多个夹持组件40,图中示例性示出为三个。外壳20设有与各个夹持组件对应的夹持孔。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夹持组件40包括沿外壳2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支架42,支架42的一端设有与底座60配合的支撑件43,另一端设有卡爪41。有利地,夹持组件40配置为使得容纳空间内的容纳物对支撑件43施加的向外壳20外部转动的按压操作促使卡爪41伸入夹持孔中夹持容纳物。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夹持组件40还包括弹性件44,以使得夹持组件在夹持容纳物的夹持状态和释放容纳物的释放状态之间转换。
73.具体地,卡爪41与支架42通过将支架42的第一转轴421穿过卡爪41的第一孔411而彼此连接,并且支架42通过第二转轴422连接至底座60。支撑件43通过第三转轴431与外壳20连接并且可以相对于外壳20转动。弹性件44通过套环441套接于第二转轴422,并且一端442卡接在卡爪41上端的容置槽412内,另一端443卡接在支撑件43下端的容置槽432内。
74.当容纳装置的容纳功能关闭时,夹持组件处于释放状态或自由状态,卡爪41部分位于外壳外侧,支撑件43部分位于外壳内侧。容纳物按压盖体组件10下移时,容纳物移动接触并推动支撑件43位于外壳内侧的部分,使得弹性件44沿第二转轴422转动,从而带动卡爪41沿第二转轴422转动并伸入外壳内而处于夹持状态以稳定地夹持容纳物,避免容纳物倾
斜或脱落。并且,夹持组件的构造也有利于夹持不同尺寸的容纳物。
75.以下结合图13a至图14c描述该实施方式中盖体组件10的运动过程。首先参见图13a至图13c,初始状态时,盖体组件处于第一位置,外盖11枢转为与车内部件的造型面齐平,与外盖11相连的锁止件113处于倾斜位置。按压外盖11,如图14a至图14c所示,外盖11经由枢轴131与枢轴孔111的配合而发生枢转,待外盖11枢转至大致水平,与外盖11连接的锁止件113也同步旋转至竖直位置。此时,承载于外盖11上的容纳物可在大致水平的状态下初始定位于容纳装置上,压簧12被压缩蓄能。继续按压外盖11,施加在外盖上的外力使得直齿轮14沿外壳上的齿条向下移动并带动主动轴16和从动轴18旋转,从而主动轴16上的扭簧15储蓄弹性势能。当按压盖体组件到接近第二位置时,锁止件113与开关组件的锁扣52相配合,从而如上所述地开启容纳装置的容纳功能。反之,按压开关53,开关53与锁杆54沿枢轴541转动,锁杆54下端推动锁扣52沿导槽601滑动前移,以使得外盖11上的锁止件113与锁扣52解锁。此时,外盖11与内盖13之间的压簧12释放弹性势能,使得外盖11绕枢轴131枢转。在此期间,盖体组件中主动轴16上的扭簧15释放弹性势能,推动盖体组件沿齿条向上移动至第一位置,外盖11也最终上升复位到能够与车内部件的造型面齐平。
76.以下结合图15a至图23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容纳装置cp-2,其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不再过多赘述。
77.如上所述的,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容纳装置可具有适合的任意截面形状。在如下的实施方式中,容纳装置示出为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图15a至图15d示出了容纳装置应用于副仪表板时开启容纳功能的顺序示意图,图16a至图16c示出了关闭容纳功能的顺序示意图。
78.参见图17a和图17b,该实施方式的容纳装置cp-2包括外壳200和底座600组装而成的壳体,以限定容纳空间。例如图22所示,外壳200设有限位筋2003,底座600设有限位孔6004以与限位筋2003配合实现卡接。盖体组件100与容纳空间适配,并能够相对于壳体沿第一方向d1在覆盖容纳空间的第一位置和露出容纳空间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外壳200、底座600和遮蔽件300的构造略有不同,但容纳装置可包括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夹持组件40和开关组件50,仅需调整相应的位置和/或细微的差别。换句话说,基于本发明的构思,容纳装置的各部件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更改位置和/或数量,或者仅需作出略微的调整。
79.结合图18和图19所示,盖体组件100包括外盖110和底板190,在外盖110和底板190之间设有内盖130以容置驱动件,同样类似地,驱动件包括主动轴以及布置在主动轴上的蓄能件,以使得盖体组件1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具体地,主动轴160包括配置为绕其旋转的一对直齿轮140,两个直齿轮140通过设置在内盖130上的孔1304限位。蓄能件为套设于主动轴160上的扭簧150,其一端为固定端,用于穿过内盖130上对应的孔1302固定,另一端可穿过主动轴160上对应的孔。盖体组件还包括从动轴180以及设置在从动轴180上的直齿轮1801,从动轴180可与主动轴160大致呈直角布置,并分别装配在内盖130上设置的支撑筋1303上。阻尼件170卡接于内盖130上的开孔1305,并构造为齿轮形式以与从动轴180上的直齿轮1801啮合。从动轴180的两端设有直齿轮140,以与主动轴160上的直齿轮140同步旋转。
80.在该实施方式中,盖体组件100被构造为外盖110相对于底板190固定而非枢转,这
尤其适于以更为紧凑的整体尺寸来应用在无需满足车内部件造型面的场合,并能够有助于根据实际需要对盖体组件的外部承托面的造型进行更改。可选地,外盖110和内盖130可通过例如卡扣卡钩等形式的易于拆卸的结构固定,从而在按照不同项目需要更换外盖时,仅需将外盖110拆卸并更换即可,而无需对内盖等其余部件进行更改,由此扩展了容纳装置的使用范围,并延长了使用寿命。具体地,如图18所示,内盖130上可设有卡扣1301,其与外盖110上对应设置的卡接凸起1101相配合,如图19所示。进一步,内盖130与底板190固定连接。例如,内盖130的侧壁可设有多个卡槽1306,底板190的外壁对应设有多个卡钩1901用以卡接卡槽1306。可选地,底板190朝向内盖130的底部边缘设置为限位部192,该限位部192可与内盖130的底壁相抵接。由此,外盖110、内盖130和底板190可彼此稳固地连接。
81.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开关组件和夹持组件以简化容纳装置的结构设计。图20a和图20b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图7所示开关组件50与图17b中底座600配合的示意图。图21示出了图10a至图10b的夹持组件40在图17a的容纳装置上的装配示意图。虽然外壳200和底座600略微不同,开关53仍可固定卡接在锁杆54上,锁杆54通过枢轴541与外壳200连接,锁杆54的下端与锁扣52抵接,锁扣52可装配在底座600上的导槽6001内,并可沿导槽6001滑动。弹簧51可安装在底座600的安装筋6002上并与锁扣52抵接。盖体组件100的锁止件1103设置于外盖110上并可穿过内盖130上设置的开槽1308以及延伸穿过底板190上的开口190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锁止件可设置于底板190上从而简化结构。
82.当盖体组件100受压下降并使得锁止件1103与锁扣52的锁止孔521的边缘贴合时,盖体组件100的进一步下移会推动锁扣52沿导槽6001滑动,同时压缩弹簧51,直至锁止件1103穿过锁止孔521,弹簧51释放弹性势能,从而带动锁扣52朝反向移动,使得锁止件1103与锁扣52锁定,开关组件50处于锁定状态。解除锁定时,按压开关组件50的开关53,开关53与锁杆54沿枢轴541转动,锁杆54下端推动锁扣52沿导槽6001滑动,以使得锁止件1103与锁止孔521脱离,同时弹簧51被按压蓄能。松开开关53时,弹簧51释放弹性势能,推动锁扣52沿导槽6001反向滑动,锁扣52推动锁杆54沿枢轴541反向转动,锁扣52上的限位棱522与底座600上的限位块6003干涉以限定锁扣52的位置,从而开关组件50回到初始位置。在此期间,盖体组件中主动轴160上的扭簧150释放弹性势能,推动盖体组件沿齿条向上移动至第一位置。
83.同样,图22示出了壳体上设置的用于引导直齿轮140移动的导向槽2001和齿条2002。图17a和图17b所示的多个遮蔽件300分别与各个导向槽2001的位置适配,并可通过卡接结构与外壳连接,如图23所示,以遮蔽光线及保护齿轮齿条。
84.通过以上描述,本发明的容纳装置以较少的部件和紧凑的结构,稳定可靠地实现了盖体组件移动的同时将容纳物稳固地保持,并且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内部件的造型面曲率导致容纳装置的承托面不匹配的问题。尤其是,利用结构设计更为简单的蓄能件与齿轮组同轴的布置方式实现了盖体组件内驱动件的合理空间分布。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外盖的枢转无需受限于驱动件的设计,从而能够简化结构并获得优良的成本效益。总而言之,本发明的容纳装置为车内部件的造型设计以及个人容置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85.这里应当理解的是,图中所示实施方式仅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载容纳装置的各
个可选部件的可选架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然而其仅为示意而非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亦可采取其他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
86.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例如发明概念等)已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本专利文件的说明书中描述和/或在图中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以举例的方式提出,并不打算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如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和/或图中所说明的本发明中所体现的发明概念的元素的结构和/或安排仅是说明性的。尽管在本专利文件中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示例性实施例和替代性实施例的主题事项的等同物、修改、变化等是可能的,并被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有这些主题事项(例如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都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应注意的是,在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和/或安排中(例如在概念、设计、结构、装置、形式、装配、构造、手段、功能、系统、过程/方法、步骤、过程/方法步骤的顺序、操作、操作条件、性能、材料、组成、组合等方面)可以做出各种/其他修改、变化、替代、等同、改变、遗漏等。)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所有这些主题(例如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都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打算局限于本专利文件的说明书和/或图中所描述的主题(如细节、结构、功能、材料、行为、步骤、顺序、系统、结果等)。考虑到本专利文件的权利要求将被适当地解释为涵盖本发明主题的完整范围(例如包括任何和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实施例、组合、等同物等);应理解本专利文件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提供示范性实施例的主题的描述,而不是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87.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包括常规技术(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修改、变化、组合、等价物中实施和/或集成的技术),或者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用技术(现在和/或未来),具有执行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和过程/操作和/或图中说明的能力。所有这些技术(例如以实施例、修改、变化、组合、等同物等方式实现的技术)都被认为是在本专利文件的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