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施工用推车在建筑施工现场较常用到的运输工具,一般包括车把、车斗和具有轴支撑的两车轮,这种小车在卸料的过程中抬起车把,车斗将会翻转卸料较容易,但是这样的建筑用推车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用力掌握车把,尤其在下坡的时候,若没有掌握好车把,小车容易出现车斗翻转的情况,将建筑原料洒出,不仅浪费还有可能造成工人受伤。
3.为了使建筑施工用推车卸料方便,且在运输的过程中车斗不容易翻转,专利号为cn201922133682.4的中国实用新型就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储料箱,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与储料箱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条。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建筑工程用物料小车卸料不方便,且在运输的过程中车斗容易翻转的问题,但是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大功率的电机,对电机的要求高,才能将装满原料的储料箱翻转将其建筑原料卸出,浪费电能。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建筑施工用推车对电机的要求高,使用时需要非常大的电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斗、第二支撑脚及推杆;
6.车斗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脚的数量为二,第一支撑脚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
7.车斗的前后端面分别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齿轮与转轴同轴线;
8.车斗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
9.第二支撑脚的数量为二,第二支撑脚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脚的一端,第二支撑脚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弧形槽的一弧形边固定设置有弧形齿条,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
10.优选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推杆固定设置在车斗的左端,推杆的握手部上包覆有橡胶套。
12.优选的,第二支撑脚为弧形。
13.优选的,车斗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内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机电性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一、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通过第二支撑脚、弧形槽、弧形齿条、齿轮及电机的设计,改变了以往对建筑施工用推车的卸料方式,将卸料时需要操作电机将车斗的一端提升的方式改为下降卸料时操作电机将车斗的另一端下降的方式,降低对电机功率的要求,降低成本,还可以节省电能的使用,符合国家推出的节能环保的概念。
16.二、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通过限位杆的设计,可以限制第二支撑脚的自由度,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第二支撑脚驱动齿轮转动,从而齿轮驱动转轴转动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避免对电机的损坏。
17.三、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通过推杆的握手部包覆的橡胶套,可以在工人使用该装置运输建筑原料的时候更好的保护工人的手,避免手起水泡。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卸料时的示意图;
23.图中:1、车斗,2、第一支撑脚,3、车轮,4、第二支撑脚,4-1、弧形槽,5、弧形齿条,6、转轴,7、齿轮,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支撑座,11、电机,12、限位杆,13、推杆,14、橡胶套,15、电池盒。
具体实施方式
24.请参阅图1-5所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它是卸料方便、对电机的要求低且在运输的过程中车斗不容易翻转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具体地,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包括车斗1、第二支撑脚4及推杆13。
25.车斗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脚2,第一支撑脚2的数量为二,第一支撑脚2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3。
26.车斗1的前后端面分别转动设置有转轴6,转轴6上均固定设置有齿轮7,齿轮7与转轴6同轴线,车斗1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座10,支撑座10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与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11用于控制齿轮7的转动。
27.第二支撑脚4为弧形,第二支撑脚4的数量为二,第二支撑脚4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槽4-1,弧形槽4-1的圆心与第一连杆8的轴线重合,弧形槽4-1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脚4的一端,第二支撑脚4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9,第二连杆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3,弧形槽4-1的一弧形边上固定设置有弧形齿条5,弧形齿条5位于弧形槽4-1靠近第一支撑脚
2的弧形边上,齿轮7与弧形齿条5啮合。
28.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之间连接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转动连接,限位杆12的设计,可以限制第二支撑脚4的自由度,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第二支撑脚4驱动齿轮7转动,从而齿轮7驱动转轴6转动而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避免对电机11的损坏。
29.推杆13固定设置在车斗1的左端,推杆13的握手部上包覆有橡胶套14,这样可以在工人使用该装置运输建筑原料的时候更好的保护工人的手,避免手起水泡。
30.车斗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电池盒15,电池盒15内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机11电性连接。
31.对物料运输装置进行卸料时,开启电机11,则在电机11的驱动下齿轮7将会随转轴6一起转动,由于齿轮7与弧形齿条5啮合,齿轮7转动时,将会带动第二支撑脚4相对于车斗1往上运动,则车斗1位于第二支撑脚4的一端将下降,从而使车斗1翻转将车斗1里面的建筑原料倒出,卸料完成后,反向开启电机11使车斗1回到初始状态即可。
技术特征:1.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斗(1)、第二支撑脚(4)及推杆(13);车斗(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脚(2),第一支撑脚(2)的数量为二,第一支撑脚(2)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3);车斗(1)的前后端面分别转动设置有转轴(6),转轴(6)上固定设置有齿轮(7),齿轮(7)与转轴(6)同轴线;车斗(1)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座(10),支撑座(10)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与转轴(6)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脚(4)的数量为二,第二支撑脚(4)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槽(4-1),弧形槽(4-1)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脚(4)的一端,第二支撑脚(4)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9),第二连杆(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3),弧形槽(4-1)的一弧形边固定设置有弧形齿条(5),齿轮(7)与弧形齿条(5)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之间连接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杆(13)固定设置在车斗(1)的左端,推杆(13)的握手部上包覆有橡胶套(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脚(4)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斗(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电池盒(15),电池盒(15)内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机(11)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斗、第二支撑脚及推杆;车斗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脚的数量为二,第一支撑脚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车轮;车斗的前后端面分别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齿轮与转轴同轴线;车斗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对建筑施工用推车的卸料方式,将卸料时需要操作电机将车斗的一端提升的方式改为下降卸料时操作电机将车斗的另一端下降的方式,降低对电机功率的要求,还可以节省电能的使用,符合国家推出的节能环保的概念。保的概念。保的概念。
技术研发人员:乔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乔彬
技术研发日:2021.06.26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