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
背景技术:2.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用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文化建设用地、交通用地等使城市可用地越来越紧缺。为了解决城市用地资源短缺问题,城市地铁是一种发展成熟并且使用广泛的公共交通方式;近年,空铁列车是一项兴起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3.空铁列车,又名空中轨道列车,建设于1901年,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车辆,作为一种轻型、中速、中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是一体化、多模式、立体公交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空铁列车为悬挂式的轨道,悬挂式车箱和轨道之间连接转向架。悬挂式的轨道位于空中,悬挂式车箱一般设置在轨道下方,悬挂式的轨道和车箱都不会暂用地面位置;因此可以布线灵活。
4.在悬挂式的轨道车辆结构中,转向架和轨道之间的设计需求是安全稳定的接触,转向架和车箱之间需要考虑连接的稳固性和车箱的稳定性。
5.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采用简单的结构以解决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铁列车结构复杂、以及安全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以及通过成对车轮安装在轨道上的转向架主体,以及通过挂钩与转向架主体连接的车箱,所述两条轨道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底部设置连接杆,所述挂钩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的弯钩段、以及与弯钩段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以及与弯钩段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锁紧件和竖直段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与车箱刚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段的中部设置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两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所述最下层和最上层的连接板与连接杆刚性连接,所述外壳具有用于连接杆通过的孔。
9.进一步的,外壳的内部设置橡胶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部具有三个连接板。
11.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铰接端和锁紧端,所述铰接端与弯钩段第二端连接,所述锁紧端包括底部向铰接端延伸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两侧为两片竖直平行的叶耳,所述叶耳具有用于螺栓穿过的孔洞,锁紧时竖直段位于螺栓与第一凹槽组成的闭合结构内。
12.进一步的,转向架主体底部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
活动安装两个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凹槽相对的两侧壁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挡板为具有圆形空心的圆盘形状,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圆形空心。
14.进一步的,所述圆形空心的圆心位于竖直挡板的圆心上方。
15.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挡板的直径小于第二凹槽的深度。
16.进一步的,两个竖直挡板相对的两个侧面安装橡胶垫片。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转向架结构简单轻便,车轮设置在转向架主体两侧,只需要在底部设置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挂钩与车箱实现连接,就可以实现整体车辆的稳固连接;并且挂钩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便于车辆维护检修;挂钩主要承重部分采用一体结构,使结构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挂钩的缓冲部件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挂钩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架主题和挂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竖直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轨道
‑
1,车轮
‑
2,转向架主体
‑
3,挂钩
‑
4,车箱
‑
5,连接杆
‑
6,弯钩段
‑
41,竖直段
‑
42,锁紧件
‑
43,缓冲部件
‑
421,外壳
‑
4211,连接板
‑
4212,弹簧
‑
4213,铰接端
‑
431,锁紧端
‑
432,第一凹槽
‑
4321,叶耳
‑
4322,螺栓
‑
4323,第二凹槽
‑
31,竖直挡板
‑
32,圆形空心
‑
321。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如图1
‑
2、5所示,实施例1,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挂钩4的弯钩段41挂接在转向架主体3上的连接杆6上,转向架主体3在空隙上方,连接杆6通过空隙使竖直段42延伸到空隙下方,连接杆6的竖直段42连接车箱5;弯钩段41和竖直段42采用的是一体成型,使挂钩主要的承重
部分更加牢固;挂钩4设置可拆卸的锁紧件43,便于车辆维修保养。
28.如图1
‑
3、5所示,实施例2,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所述竖直段42的中部设置缓冲部件421,所述缓冲部件421包括外壳4211、以及位于外壳4211内部的多个连接板4212,所述连接板4212两两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所述最下层和最上层的连接板4212与连接杆6刚性连接,所述外壳4211具有用于连接杆6通过的孔。相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制了挂钩上设置缓冲部件,减少转向架主体3和车箱5之间的刚性冲击,提供缓冲效果;外壳4211不仅可以给弹簧连接的连接板4212提供限位功能,也可以避免灰尘进入连接部6之间而不便清洁;同时在外壳4211上设置的孔也能实现连接板4212与外部连接杆6的连接。
29.如图1
‑
3、5所示,实施例3,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所述竖直段42的中部设置缓冲部件421,所述缓冲部件421包括外壳4211、以及位于外壳4211内部的多个连接板4212,所述连接板4212两两之间通过多个弹簧4213连接,所述最下层和最上层的连接板4212与连接杆6刚性连接,所述外壳4211具有用于连接杆6通过的孔;外壳4211的内部设置橡胶层。当连接板4212与外壳4211内壁有摩擦时,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橡胶层可以减轻摩擦引起的损坏;并且可以减小两者碰撞引起的噪声。优选地,所述外壳4211内部具有三个连接板4212。
30.如图1
‑
5所示,实施例4,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所述锁紧件43包括铰接端431和锁紧端432,所述铰接端431与弯钩段41第二端连接,所述锁紧端432包括底部向铰接端431延伸的第一凹槽4321,第一凹槽4321两侧为两片竖直平行的叶耳4322,所述叶耳4322具有用于螺栓4323穿过的孔洞,锁紧时竖直段42位于螺栓4323与第一凹槽4321组成的闭合结构内。本实施例中,挂钩采用可拆卸式结构,松去螺栓4323,锁紧端432离开竖直段42,挂钩4底部呈开口状态,便于拆卸,进而便于车辆维护检修;同时挂钩主要承重部分为弯钩段41和竖直段42,弯钩段41和竖直段42采用一体结构,使结构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31.实施例5,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
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转向架主体3底部具有第二凹槽31,第二凹槽31内设置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活动安装两个竖直挡板32,所述竖直挡板32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凹槽31相对的两侧壁连接。本实施例设置有弹性部件来提供缓冲力,在转弯处挂钩4可能会在连接杆6上滑动,给两侧带来冲击力,与竖直挡板32连接的弹性部件可以很好的减少冲击力,进而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32.如图1
‑
6所示,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转向架主体3底部具有第二凹槽31,第二凹槽31内设置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活动安装两个竖直挡板32,所述竖直挡板32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凹槽31相对的两侧壁连接;所述竖直挡板32为具有圆形空心321的圆盘形状,所述连接杆6贯穿所述圆形空心321。连接杆6贯穿所述圆形空心321,因此竖直挡板32可以在连接杆6上自由滑动,同时由连接的弹性部件提供拉力或压力来限制竖直挡板32的活动范围。
33.如图1
‑
6所示,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转向架主体3底部具有第二凹槽31,第二凹槽31内设置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活动安装两个竖直挡板32,所述竖直挡板32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凹槽31相对的两侧壁连接;所述竖直挡板32为具有圆形空心321的圆盘形状,所述连接杆6贯穿所述圆形空心321;所述圆形空心321的圆心位于竖直挡板32的圆心上方。这样竖直挡板32挂在连接杆6上时,下部的质量更重,因此竖直挡板32不容易绕连接杆6转动,使竖直挡板32与弹性部件的连接更加稳定。
34.如图1
‑
6所示,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转向架主体3底部具有第二凹槽31,第二凹槽31内设置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活动安装两个竖直挡板32,所述竖直挡板32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凹槽31相对的两侧壁连接;所述竖直挡板32为具有圆形空心321的圆盘形状,所述连接杆6贯穿所述圆形空心321;所述竖直挡板32的直径小于第二凹槽31的深度。这样,当竖直挡板32安装在连接杆6上时,可以使竖直挡板32不会露出到第二凹槽外部,使结构更加合理美观,减少外部空间的占用。
35.如图1
‑
6所示,实施例9,一种悬挂式双轨道车辆结构,包括悬挂在空中的两条轨道1,以及通过成对车轮2安装在轨道1上的转向架主体3,以及通过挂钩4与转向架主体3连接的车箱5,所述两条轨道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转向架主体3位于空隙上方,所述转向架主体3底部设置连接杆6,所述挂钩4包括用于挂接连接杆6的弯钩段41、以及与弯钩段41第一端连接的竖直段42、以及与弯钩段41第二端铰接的锁紧件43,锁紧件43和竖直段42锁紧状态下挂钩为闭合结构,竖直段42与车箱刚性连接;转向架主体3底部具有第二凹槽31,第二凹槽31内设置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活动安装两个竖直挡板32,所述竖直挡板32通过弹性部件与第二凹槽31相对的两侧壁连接;两个竖直挡板32相对的两个侧面安装橡胶垫片。当快速转弯或者变速时,挂钩4会往竖直挡板32运动,橡胶垫片能减少竖直挡板32和挂钩4碰撞时的碰撞力,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