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2.采煤是在采区内布置一系列井下和若干回采工作面,建成从工作面到井下大巷的运输、通风、供电、压气、煤仓等生产系统。通过巷道运输系统,将采出的煤和矸石运到地面,把人员、材料、装备从地面运到巷道内的工作地点,因此采煤矿车是煤矿巷道运输的关键,承担着生产的重要环节。
3.矿车在使用时,需要停靠在指定的区域进行货物的装卸,因此在指定的位置会布置阻车器进行限位,但是井下原有斜坡提升是由阻车器控制,阻车器由人工进行开关,操作人员与车距离过近,给操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且阻车器的开合在视线不清楚的情况下不易发现,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煤矿阻车控制,由人工控制且无警示能力,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一定隐患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一侧的支架,所述支架内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转轴,两个转轴的相对一端共同固定有安全门,其中一个转轴上固定有档杆,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档杆的一侧,所述轨道内还安装有阻车器,所述阻车器的一侧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铰接在所述阻车器的摇把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均连接压力水管,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压力水管之间均设有截止阀和操作阀。
6.优选地,所述压力水管的静水压为3
‑
4mpa。
7.优选地,所述安全门上设有反光条。
8.优选地,所述阻车器为固定式阻车器。
9.优选地,所述安全门横跨或半跨轨道。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锚固在矿道内。
1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使用时,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上的操作阀和截止阀均单独控制,从而能够独立控制安全门和阻车器,具体使用时安全门和阻车器共同使用,当需要阻车作业时,同时控制两个操作阀,使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同时伸出,第一液压缸推动档杆转动,从而通过转轴带动安全门转动,挡住轨道,同时警示作业人员,第二液压缸推动摇把使阻车器的阻车部件抬起,裆下矿车,使用完毕后,先控制第一液压缸收起安全门,再控制第二液压缸收起阻车器完成控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配合,实现了半自动控制,阻车时无需人员现场操作,大大改善了员工的操作条件,进一步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提高了运输效率;
14.2、通过阻车器和安全门的配合,当阻车时,能够通过安全门进行一定的警示,避免工作人员靠近,在巷道禁止通行时,还能够单独控制安全门进行警示;
15.3、通过截止阀和操作阀的设置,安全门和阻车器能够单独运行,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多样性,根据需求进行不同形式的搭配,便于提示工作人员。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阻车装置的改进,实现了半自动控制,取代原先的人工操作改善控制条件,提高工作场合的安全性,进一步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支架、2转轴、3档杆、4第一立柱、5第一液压缸、6安全门、7阻车器、8摇把、9第二立柱、10第二液压缸、11操作阀、12截止阀、13压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参见图1
‑
3,一种新型固定式阻车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一侧的支架1,支架1 呈c字形设置,支撑稳定,不易变形,支架1内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转轴2,两个转轴2的相对一端共同固定有安全门6,安全门6通过转轴2在支架1上转动,其中一个转轴2上固定有档杆3,通过转动档杆3转动转轴2从而带动安全门6转动,安全门6 上设有反光条,具有较好的警示功能,安全门6横跨或半跨轨道,主要提示此路不通,可完全挡在轨道上,也可挡住轨道的一半,支架1的一侧设有第一立柱4,固定在矿道内,起到支撑作用,第一立柱4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液压缸5,第一液压缸5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档杆3的一侧,通过第一液压缸5控制档杆3的转动从而控制安全门6的开合,轨道内还安装有阻车器7,阻车器7为固定式阻车器,使用寿命长,承受碰撞载荷高,阻车器7能够通过摇把8控制开合,阻车器7的一侧设有第二立柱9,第二立柱9 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液压缸10,第二液压缸10的活塞杆末端铰接在阻车器7的摇把8的一侧,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二液压缸10的伸缩控制摇把8从而控制阻车器7的工作状态,第一立柱4和第二立柱9均锚固在矿道内,固定牢固,不易变形,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0均连接压力水管13,压力水管13的静水压为3
‑
4mpa,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0均通过水压控制,成本低,使用安全,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0与压力水管13之间均均设有截止阀12和操作阀11,安全门6和阻车器7能够单独运行,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多样性,根据需求进行不同形式的搭配,便于提示工作人员。
2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时,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0上的操作阀11和截止阀12均单独控制,从而能够独立控制安全门6和阻车器7,具体使用时安全门6和阻车器7共同使用,当需要阻车作业时,同时控制两个操作阀11,使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0同时伸出,第一液压缸5推动档杆3转动,从而通过转轴2带动安全门6转动,挡住轨道,同时警示作业人员,第二液压缸10推动摇把8使阻车器7的阻车部件抬起,裆下矿车,使用完毕后,先控制第一液压缸5收起安全门6,再控制第二液压缸10收起阻车器7完成控制。
2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26.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