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密封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包括车门,车门中设有可升降的车门玻璃,车门窗口的底部设有外水切,外水切能抵靠在车门玻璃上,根据是设置在汽车车门的内部还是外部,可以将汽车车门水功密封条分为汽车车门内水功密封条和外水功密封条。对于汽车车门内水功密封条而言,其包括大致呈u形的硬质骨架和与该硬质骨架连接的密封包边。该u形硬质骨架的凹槽卡接在窗框加强板和车门内板上。其中,硬质骨架可以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窗框加强板和车门内板等均为钣金结构。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4.一般的水功密封条在安装后使用过程中,由于密封条的结构简单,密封条与车窗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长期使用密封条与车窗玻璃之间易积累水分,导致车窗再次使用产生噪音,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包括上密封包边,所述上密封包边的表面连接有切水层,所述上密封包边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包边,所述上密封包边和下密封包边的中间设置有顶触条,所述切水层的一侧开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嵌口,所述嵌口的内部设置有嵌条,所述嵌条的一侧连接有毛刷层,所述毛刷层的下端设置有与切水层表面相连接的弹性条,所述嵌口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与嵌条相连接的固定凸起,所述切水层的内部开设有导流通道,所述下密封包边与顶触条的中间设置有与顶触条相连接的弹性凸起,所述嵌条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嵌口的内部尺寸与嵌条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嵌条通过嵌口与切水层插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凸起的尺寸与固定槽的内部尺寸相匹配,且固定凸起通过固定槽与切水层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通道分为若干组,且导流通道呈等距分布在切水层的内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凸起分为若干组,且弹性凸起均匀分布在顶触条的表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分为若干组,且通孔呈等距分布在嵌条的内部,所述通孔与导流通道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通过设置毛刷层、嵌口、嵌条、通孔、导流通道和弹性条,改进后的水功密封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切水层和弹性条的共同作用,能够在切水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对玻璃表面的水柱进行刮除作用,同时结合弹性条的作用,能够大幅度提升切水层与玻璃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出现内部渗水的情况,在毛刷的作用,能够对未刮除的水珠进行清理作用,实现对玻璃的自动擦拭作用,提高行车过程中汽车车窗玻璃的洁净度,为驾驶员提高更好的视野,提高了行车安全;
14.2、该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通过设置顶触条和弹性凸起,改进后的水功密封条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顶触条对下密封包边的顶触作用,不仅能够增加与车窗之间的密封效果,而且水功密封条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振动和脱落的现象,能够有效避免车窗升降过程中与密封条产生噪音的情况,安装后的稳固效果较好,提高了水功密封条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条截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嵌条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上密封包边;2、切水层;3、下密封包边;4、顶触条;5、嵌口;6、嵌条;7、毛刷层;8、弹性条;9、固定槽;10、固定凸起;11、导流通道;12、弹性凸起;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包括上密封包边1,上密封包边1的表面连接有切水层2,上密封包边1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包边3,上密封包边1和下密封包边3的中间设置有顶触条4,用于提高与车窗玻璃之间的密封性,切水层2的一侧开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嵌口5,嵌口5的内部设置有嵌条6,嵌条6的一侧连接有毛刷层7,用于对车窗玻璃的擦拭作用,毛刷层7的下端设置有与切水层2表面相连接的弹性条8,嵌口5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9,固定槽9的内部设置有与嵌条6相连接的固定凸起10,切水层2的内部开设有导流通道11,用于对水珠的导流作用,下密封包边3与顶触条4的中间设置有与顶触条4相连接的弹性凸起12,嵌条6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3。
22.本实施例中,嵌口5的内部尺寸与嵌条6的尺寸相匹配,嵌条6通过嵌口5与切水层2插接,结构紧密,密封天整体之间的稳固性较好;固定凸起10的尺寸与固定槽9的内部尺寸
相匹配,且固定凸起10通过固定槽9与切水层2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且易实现;导流通道11分为若干组,且导流通道11呈等距分布在切水层2的内部,对车窗擦拭过程中的水分进行导流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水分进入水功密封条与车窗玻璃之间,提高了水功密封条的导流效果;弹性凸起12分为若干组,且弹性凸起12均匀分布在顶触条4的表面,主要作用是避免车窗在升降过程中出现振动作用,能够对车窗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避免噪音的产生,提高使用效果;通孔13分为若干组,且通孔13呈等距分布在嵌条6的内部,通孔13与导流通道11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结构合理。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改进后的水功密封条在使用过程中,当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过程中,玻璃表面的大部分水分会在切水层2的作用下被刮除作用,只有小部分的水分会进入毛刷层7与车窗玻璃的中间,当车窗玻璃下移的过程中,在弹性条8的作用下,小部分的水分阻隔作用,与毛刷层7相结合作用,能够实现对车窗玻璃的擦拭作用,当车窗玻璃上移时,弹性条8作用在毛刷层7的表面,能够对吸附在毛刷层7内部的水分进行挤压作用,被挤压后的水分经过通孔13和导流通道11排出。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密封包边(1),所述上密封包边(1)的表面连接有切水层(2),所述上密封包边(1)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包边(3),所述上密封包边(1)和下密封包边(3)的中间设置有顶触条(4),所述切水层(2)的一侧开设有向内部延伸的嵌口(5),所述嵌口(5)的内部设置有嵌条(6),所述嵌条(6)的一侧连接有毛刷层(7),所述毛刷层(7)的下端设置有与切水层(2)表面相连接的弹性条(8),所述嵌口(5)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槽(9)的内部设置有与嵌条(6)相连接的固定凸起(10),所述切水层(2)的内部开设有导流通道(11),所述下密封包边(3)与顶触条(4)的中间设置有与顶触条(4)相连接的弹性凸起(12),所述嵌条(6)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口(5)的内部尺寸与嵌条(6)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嵌条(6)通过嵌口(5)与切水层(2)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起(10)的尺寸与固定槽(9)的内部尺寸相匹配,且固定凸起(10)通过固定槽(9)与切水层(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11)分为若干组,且导流通道(11)呈等距分布在切水层(2)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12)分为若干组,且弹性凸起(12)均匀分布在顶触条(4)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分为若干组,且通孔(13)呈等距分布在嵌条(6)的内部,所述通孔(13)与导流通道(11)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包括上密封包边,所述上密封包边的表面连接有切水层,所述上密封包边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包边,所述上密封包边和下密封包边的中间设置有顶触条;该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内水功密封条通过设置毛刷层、嵌口、嵌条、通孔、导流通道、弹性条、顶触条和弹性凸起,改进后的水功密封条能够大幅度提升切水层与玻璃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出现内部渗水的情况,在毛刷的作用,能够对未刮除的水珠进行清理作用,实现对玻璃的自动擦拭作用,提高行车过程中汽车车窗玻璃的洁净度,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车窗升降过程中与密封条产生噪音的情况,安装后的稳固效果较好,提高了水功密封条的使用效果。提高了水功密封条的使用效果。提高了水功密封条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 吴如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博雅汽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0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