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安全警示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2.特种车是指用于各类专用罐车、各种专用机动车、厢式机动车;或车内装有固定专用仪器设备,从事专业工作的监测、消防、运钞、医疗、电视转播、雷达、x光检查等机动车。
3.目前车辆上主要采用车用喇叭作为提醒行人、提高驾驶安全性的工具,但是车用喇叭也有其使用的局限性:一是现有的车辆喇叭采用的发声方式主要有电磁式、电感式、动圈式、静电式和平面式,以上方式均为单声道发声,仅凭行人双耳直接听到的喇叭声判断发生源(即车辆的位置),由于车辆有可能在移动中,以及声音延迟等的原因,容易产生误判,行人可能不会马上警觉车辆的靠近而作出反应。二是喇叭音量的设计是以达到警示行人为目标,现如今的喇叭若要达到此目的,需要较大的音量,从而引起噪音污染。如何设计警示系统,使警示音在降低噪声污染的情况下提高行人的警觉性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4.现有的专利中,公开号为cn106080378b公开的一种基于立体声技术的车用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该警示系统包括安装于车辆外部的至少两个立体声发声装置,立体声发声装置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车用警示系统还包括微处理器和功率放大器;微处理器分别与速度传感器和转向器角度传感器相连,微处理器接收车辆行驶速度信息和转向器转角信息;微处理器还通过功率放大器与立体声发声装置相连,微处理器根据车辆速度和转向器转角信息控制立体声发声装置工作,使声像非实际车辆逼近行人,行人听到超前于车辆的声像更加警觉。
5.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能够采用立体声警示行人,但是车辆上的驾驶员并未知道行人在车辆前方的位置,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车辆上的驾驶员无法得知行人的具体位置的的技术问题,达到能够得知行人与车辆的距离,并且可以直观的得知,从而做出正确判断的目的。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包括:
8.装设于车辆上的安装盒、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上的预警雷达模块、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上的灯光警示模块、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
9.所述显示模块设于车辆内部,所述灯光警示模块设于安装盒朝外一侧,所述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设于安装盒朝外一侧;
10.所述预警雷达模块、灯光警示模块、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均由中控模块控制;
11.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预警雷达模块感应到物体与车辆距离;
12.所述预警雷达模块适于感测车辆前端的物体,当预警雷达模块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发送感应信号至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将感应信号转化为触发信号,以启动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
13.还包括有主动刹车模块,所述主动刹车模块由中控模块,所述主动刹车模块用于接收中控模块发出的刹车指令以对车辆进行刹车。
14.进一步的,所述预警雷达模块设有五段式预警区域,所述五段式预警区域包括依次远离车辆的第一感应区域、第二感应区域、第三感应区域、第四感应区域和第五感应区域,所述灯光警示模块对应五段式预警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第三提示灯、第四提示灯和第五提示灯;
15.第一感应区域对应第一提示灯,第二感应区域对应第二提示灯,第三感应区域对应第三提示灯,第四感应区域对应第四感应灯,第五感应区域对应第五提示灯。
16.进一步的,所述高分比声光警报模块对应五段式预警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蜂鸣器、第二蜂鸣器、第三蜂鸣器、第四蜂鸣器和第五蜂鸣器;
17.所述第一蜂鸣器对应第一感应区域,所述第二蜂鸣器对应第二感应区域,所述第三蜂鸣器对应第三感应区域,所述第四蜂鸣器对应第四感应区域,第五蜂鸣器对应第五感应区域;
18.所述第一蜂鸣器、第二蜂鸣器、第三蜂鸣器、第四蜂鸣器和第五蜂鸣器的分贝依次降低。
19.进一步的,所述灯光警示模块为led显示屏。
2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步骤一:启动预警雷达模块、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上的灯光警示模块、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
22.步骤二:设置预警雷达模块的五段式预警区域中第一感应区域和第二感应区域为主动刹车区域,以控制主动刹车模块对车辆进行刹车;
23.步骤三:设置灯光警示模块上警示文字;
24.步骤四:通过显示模块得知预警雷达模块是否探照到物体,对车辆进行及时制动;
25.步骤五:通过预警雷达模块的五段式预警区域中第一感应区域和第二感应区域,对感应到的物体进行及时对车辆进行刹车;
26.步骤六;通过第一蜂鸣器、第二蜂鸣器、第三蜂鸣器、第四蜂鸣器和第五蜂鸣器的发出的声音高低进行判断,对行人进行多次提醒,以及提醒车辆进行刹车和/或强制刹车。
27.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当预警雷达模块未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所述灯光警示模块为长亮状态;
28.当预警雷达模块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所述灯光警示模块为闪烁状态。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0.1、通过预警雷达模块,能够感应车辆前方物体与车辆的距离,并且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从而驾驶员能够清楚的得知物体在车辆的哪个方向,并且也能够清楚的知道物体与车辆的距离。
31.2、通过主动刹车模块能够在物体离车辆过近时,主动介入驾驶行为,强行刹车,从而减少车辆撞上车辆前方物体的情况。
32.3、通过五段式预警区域,能够通过物体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告知驾驶员的物体位置,并且根据第一感应区域、第二感应区域、第三感应区域、第四感应区域和第五感应区域的感应范围,适时启动主动刹车模块,进行主动刹车。
33.4、通过第一感应区域、第二感应区域、第三感应区域、第四感应区域和第五感应区域的感应物体的远近,然后第一蜂鸣器、第二蜂鸣器、第三蜂鸣器、第四蜂鸣器和第五蜂鸣器通过发出不同声音大小的蜂鸣声音。
3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是本发明的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发明的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显示模块的主视图;
38.图3是本发明的预警雷达模块和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中五段式预警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
40.1、安装盒;
41.2、预警雷达模块;21、五段式预警区域;211、第一感应区域;212、第二感应区域;213、第三感应区域;214、第四感应区域;215、第五感应区域;
42.3、灯光警示模块;
43.4、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1、第一蜂鸣器;42、第二蜂鸣器;43、第三蜂鸣器;44、第四蜂鸣器;45、第五蜂鸣器;
44.5、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6.实施例1:
4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包括:装设于车辆上的安装盒1、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1上的预警雷达模块2、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1上的灯光警示模块3、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和显示模块5。其中,显示模块5设于车辆内部,灯光警示模块3设于安装盒1朝外一侧,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设于安装盒1朝外一侧。其中,灯光警示模块3可以采用但不限于led显示屏,并且灯光警示模块3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安装盒1朝外一面的两侧。
48.在本实施例中,预警雷达模块2、灯光警示模块3、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和显示模
块5均由中控模块控制,中控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显示模块5显示预警雷达模块2感应到物体与车辆距离。并且预警雷达模块2适于感测车辆前端的物体,当预警雷达模块2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发送感应信号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感应信号转化为触发信号,以启动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5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显示屏。
49.在本实施例中,本车用安全警示系统还包括有主动刹车模块,主动刹车模块由中控模块,主动刹车模块用于接收中控模块发出的刹车指令以对车辆进行刹车。
50.在本发明中,预警雷达模块2设有五段式预警区域21,五段式预警区域21包括依次远离车辆的第一感应区域211、第二感应区域212、第三感应区域213、第四感应区域214和第五感应区域215,灯光警示模块3对应五段式预警区域21分别设置有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第三提示灯、第四提示灯和第五提示灯。第一感应区域211对应第一提示灯,第二感应区域212对应第二提示灯,第三感应区域213对应第三提示灯,第四感应区域214对应第四感应灯,第五感应区域215对应第五提示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示灯、第二提示灯、第三提示灯、第四提示灯和第五提示灯设置于车辆的车窗前段,不仅外部行人能看到醒目的提示灯,在驾驶中的驾驶人员也能观察到提示灯的明暗闪烁情况。
51.同时,高分比声光警报模块对应五段式预警区域21分别设置有第一蜂鸣器41、第二蜂鸣器42、第三蜂鸣器43、第四蜂鸣器44和第五蜂鸣器45;第一蜂鸣器41对应第一感应区域211,第二蜂鸣器42对应第二感应区域212,第三蜂鸣器43对应第三感应区域213,第四蜂鸣器44对应第四感应区域214,第五蜂鸣器45对应第五感应区域215;第一蜂鸣器41、第二蜂鸣器42、第三蜂鸣器43、第四蜂鸣器44和第五蜂鸣器45发出声音的分贝从前往后依次降低。
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蜂鸣器41的分贝范围为130-150分贝,第二蜂鸣器42的分贝范围为115-130分贝,第三蜂鸣器43的分贝范围为100-115分贝,第四蜂鸣器44的分贝范围为85-100分贝,第五蜂鸣器45的分贝范围为70-85分贝。
53.当预警雷达模块2最外侧的第五感应区域215感应到行人之后,第五提示灯在车辆内部亮起,提示驾驶人员,同时,第五蜂鸣器45响起,提示外部行人。当行人继续靠近车辆时,进入预警雷达模块2的第四感应区域214,第四提示灯在车辆内部亮起,提示驾驶人员,同时,第四蜂鸣器44响起,分贝提升,再次提示外部行人远离车辆。
54.当行人再次靠近车辆时,进入预警雷达模块2的第三感应区域213,第三提示灯在车辆内部亮起,提示驾驶人员,同时,第三蜂鸣器43响起,分贝持续提升,再次提示外部行人远离车辆。
55.行人继续靠近车辆时,进入预警雷达模块2的第二感应区域212,第二提示灯在车辆内部亮起,提示驾驶人员,同时,第二蜂鸣器42响起,分贝再次提升,再次提示外部行人远离车辆。同时,预警雷达模块2的第二感应区域212的感应信号发送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预警雷达模块2的感应信号转化为主动刹车模块的刹车信号,刹车信号对车辆进行自动刹车,同时刹车信号也发送至车辆的防抱死制动系统和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对车辆的刹车进行防抱死控制,以及提升车辆刹车时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主动刹车模块介入驾驶行为,进行强行刹车的目的,减少车辆撞上车辆前方物体的情况。
56.行人最终离车辆很近时,进入预警雷达模块2的第一感应区域211,第一提示灯在车辆内部亮起,提示驾驶人员,同时,第一蜂鸣器41响起,分贝再次提升,再次提示外部行人远离车辆。同时,预警雷达模块2的第一感应区域211的感应信号发送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
将预警雷达模块2的感应信号再次转化为主动刹车模块的刹车信号,刹车信号对车辆持续进行自动刹车,同时刹车信号也发送至车辆的防抱死制动系统和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对车辆的刹车进行防抱死控制,以及提升车辆刹车时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主动刹车模块继续介入驾驶行为,继续强制刹车,继续刹车行为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的制动距离,从而在车辆的有效制动范围内避免触及行人,从而避免车祸。
57.在本实施例中,预警雷达模块2的预警范围设置为6-10米,主动刹车模块的感应距离为2-5米。
58.实施例2:一种车用安全警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9.步骤一:启动预警雷达模块2、至少一个安装于安装盒1上的灯光警示模块3、高分贝声音警报模块4和显示模块5;步骤二:设置预警雷达模块2的五段式预警区域21中第一感应区域211和第二感应区域212为主动刹车区域,以控制主动刹车模块对车辆进行刹车;步骤三:设置灯光警示模块3上警示文字,当预警雷达模块2未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灯光警示模块3为长亮状态,当预警雷达模块2检测到车辆前端的物体时,灯光警示模块3为闪烁状态;步骤四:通过显示模块5得知预警雷达模块2是否探照到物体,对车辆进行及时制动;步骤五:通过预警雷达模块2的五段式预警区域21中第一感应区域211和第二感应区域212,对感应到的物体进行及时对车辆进行刹车;步骤六;通过第一蜂鸣器41、第二蜂鸣器42、第三蜂鸣器43、第四蜂鸣器44和第五蜂鸣器45的发出的声音高低进行判断,对行人进行多次提醒,以及提醒车辆进行刹车和/或强制刹车。
60.综上所述:通过预警雷达模块2,能够感应车辆前方物体与车辆的距离,并且通过显示模块5进行显示,从而驾驶员能够清楚的得知物体在车辆的哪个方向,并且也能够清楚的知道物体与车辆的距离。通过主动刹车模块能够在物体离车辆过近时,主动介入驾驶行为,强行刹车,从而减少车辆撞上车辆前方物体的情况。通过五段式预警区域21,能够通过物体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告知驾驶员的物体位置,并且根据第一感应区域211、第二感应区域212、第三感应区域213、第四感应区域214和第五感应区域215的感应范围,适时启动主动刹车模块,进行主动刹车。通过第一感应区域211、第二感应区域212、第三感应区域213、第四感应区域214和第五感应区域215的感应物体的远近,然后第一蜂鸣器41、第二蜂鸣器42、第三蜂鸣器43、第四蜂鸣器44和第五蜂鸣器45通过发出不同声音大小的蜂鸣声音。
61.本技术中选用的各个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6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64.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65.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6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67.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68.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