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吊椅。
背景技术:2.吊椅是一种用于休闲放松的家具,由于吊椅需要坐人,吊椅在长度上会较为突出并且较长,所以吊椅整体采用硬质材料,一般不可拆装或折叠,现有技术中的吊椅虽然有宽度方向上的折叠,但任然不便于包装、运输或储藏,导致吊椅占据的空间较大,使用搬运或是存放的效果不理想。也有一些通过网布和绳索连接构成的软性吊椅,但一般结构不够牢固,使用吊椅时吊绳容易阻挡使用者,以至于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吊椅,它可以实现在对吊椅框架使用以及收纳时,通过在收纳连接件的连接作用下对其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打开以及折叠,以至于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发生位置上的变化,来实现吊椅框架的不同功能,减少了吊椅框架的收纳空间,避免吊椅框架面积过大而在包装、运输或储藏时占据较大空间。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收纳的吊椅,包括吊椅框架、坐垫框架、一对收纳连接件、至少四个支撑绳、至少四个支撑挂环和限位件;吊椅框架包括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用于将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之间的长度方向上进行弯折和折叠,以便于吊椅框架进行收纳,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之间缠绕连接有靠背网;坐垫框架设于座椅框架内,并通过固定绳将座椅框架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缠绕并实现连接,坐垫框架内缠绕连接有坐垫网;一对收纳连接件分别设于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之间,用于将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进行长度方向上的连接,以便于弯折以及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性;至少四个支撑绳缠绕于吊椅框架外表面,并两两对称分布在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上;至少四个支撑挂环外表面分别缠绕连接支撑绳;限位件设于收纳连接件上,用于将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在打开时进行稳固。
6.进一步的,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的管壁内部采用中空结构。
7.进一步的,支撑绳缠绕于吊椅框架上的部分分布至少三条,而远离吊椅框架的部分扭结成一条,提高支撑绳对吊椅框架的支撑力;座椅框架上支撑绳的所在位置与靠背框架上支撑绳的所在位置,相对于收纳连接件的位置距离不同,座椅框架上支撑绳远离收纳连接件,而靠背框架上支撑绳靠近收纳连接件。
8.进一步的,收纳连接件包括外连接套、第一固定套筒、内连接套、第二固定套筒和固定件;第一固定套筒固定设于座椅框架的管壁内;外连接套固定设于第一固定套筒远离座椅框架侧端面,外连接套为凹形,且凹入部分贯穿有第一限位孔;第二固定套筒固定设于靠背框架的管壁内;内连接套固定设于第一固定套筒远离靠背框架侧端面,且位于外连接套内部,外连接套为凹形,且凹入部分贯穿有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的圆心
在同一直线上;固定件在长度方向上贯穿外连接套和内连接套。
9.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内部采用中空结构,且长度延伸至支撑绳缠绕在吊椅框架的位置处。
10.进一步的,固定件采用螺钉螺母进行连接;螺钉与螺母连接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胶头,固定胶头远离吊椅框架侧端面为半圆状。
11.进一步的,限位件包括支撑套筒、限位槽、伸缩杆和限位杆;支撑套筒滑动设于固定件的螺母上,支撑套筒外表面内设有环形凹槽;限位槽贯穿于支撑套筒内,限位槽为六变形;伸缩杆滑动设于环形凹槽内,伸缩杆为l形,并内部自带有弹簧;限位杆固定设于伸缩杆一侧突出部分底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一、本方案在对吊椅框架使用以及收纳时,通过在收纳连接件的连接作用下对其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打开以及折叠,以至于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发生位置上的变化,来实现吊椅框架的不同功能,减少了吊椅框架的收纳空间,避免吊椅框架面积过大而在包装、运输或储藏时占据较大空间。
13.二、本方案在对吊椅框架进行使用时,通过限位件嵌入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来进行对外连接套以及内连接套的转动位置固定,其一,有效的增加了座椅框架与靠背框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其二,又能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落座坐垫框架时,吊椅框架发生不必要的变化,而将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折叠在一起。
14.三、本方案由于限位件是通过限位槽与固定件的螺母外表面贴合进行连接的,无论是取下还是连接都极为快捷和方便,同时可在不需要使用限位件时将其取下。并且由于伸缩杆是滑动设置在支撑套筒外表面的,因此无需根据螺母的所处位置不同,而导致出现限位杆不能嵌入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的情况。
15.四、本方案由于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内部皆采用中空的方式,以至于在满足吊椅框架的支撑强度情况下,减少了吊椅框架的重量,同时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同样为内部通孔的形式,以使得吊椅框架整体能够实现轻量化,同时便于对其进行搬运。
16.五、本方案通过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的长度,能够位于支撑绳缠绕在吊椅框架上的位置处,一方面,为吊椅框架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强度,另一方面,在支撑挂环的悬挂作用下,使得吊椅框架与支撑绳所缠绕部分所要承受的拉扯力较大,而通过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能够有效的对缠绕部分提供较大的支撑力,避免出现吊椅框架的支撑强度不足的情况。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收纳连接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吊椅框架1、座椅框架11、靠背框架12、坐垫框架2、收纳连接件3、外连接套31、第一限位孔311、第一固定套筒32、内连接套33、第二限位孔331、第二固定套筒34、固定件35、固定胶头351、支撑绳4、支撑挂环5、限位件6、支撑套筒61、限位槽611、伸缩杆62、限位杆63。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4,一种便于收纳的吊椅,包括吊椅框架1、坐垫框架2、一对收纳连接件3、至少四个支撑绳4、至少四个支撑挂环5和限位件6;吊椅框架1包括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用于将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之间的长度方向上进行弯折和折叠,以便于吊椅框架1进行收纳,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之间缠绕连接有靠背网;坐垫框架2设于座椅框架11内,并通过固定绳将座椅框架11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缠绕并实现连接,坐垫框架2内缠绕连接有坐垫网;一对收纳连接件3分别设于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之间,用于将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进行长度方向上的连接,以便于弯折以及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性;至少四个支撑绳4缠绕于吊椅框架1外表面,并两两对称分布在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上;至少四个支撑挂环5外表面分别缠绕连接支撑绳4;限位件6设于收纳连接件3上,用于将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在打开时进行稳固。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的管壁内部采用中空结构。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为u形,且凹入部分皆远离收纳连接件3。
24.请参阅图1,支撑绳4缠绕于吊椅框架1上的部分分布至少三条,而远离吊椅框架1的部分扭结成一条,提高支撑绳4对吊椅框架1的支撑力;座椅框架11上支撑绳4的所在位置与靠背框架12上支撑绳4的所在位置,相对于收纳连接件3的位置距离不同,座椅框架11上支撑绳4远离收纳连接件3,而靠背框架12上支撑绳4靠近收纳连接件3。
25.请参阅图2-3,收纳连接件3包括外连接套31、第一固定套筒32、内连接套33、第二固定套筒34和固定件35;第一固定套筒32固定设于座椅框架11的管壁内;外连接套31固定设于第一固定套筒32远离座椅框架11侧端面,外连接套31为凹形,且凹入部分贯穿有第一限位孔311;第二固定套筒34固定设于靠背框架12的管壁内;内连接套33固定设于第一固定套筒32远离靠背框架12侧端面,且位于外连接套31内部,外连接套31为凹形,且凹入部分贯穿有第二限位孔331;第一限位孔311与第二限位孔331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固定件35在长度方向上贯穿外连接套31和内连接套33。第一固定套筒32和第二固定套筒34内部采用中空结构,且长度延伸至支撑绳4缠绕在吊椅框架1的位置处。固定件35采用螺钉螺母进行连接;螺钉与螺母连接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胶头351,固定胶头351远离吊椅框架1侧端面为半圆状。
26.请参阅图1和4,限位件6包括支撑套筒61、限位槽611、伸缩杆62和限位杆63;支撑套筒61滑动设于固定件35的螺母上,支撑套筒61外表面内设有环形凹槽;限位槽611贯穿于支撑套筒61内,限位槽611为六变形;伸缩杆62滑动设于环形凹槽内,伸缩杆62为l形,并内部自带有弹簧;限位杆63固定设于伸缩杆62一侧突出部分底部。
27.使用者在需要将吊椅框架1进行收纳时,通过将伸缩杆62进行抬升,使得限位杆63脱离第一限位孔311和第二限位孔331,之后可转动伸缩杆62位于支撑套筒61上的位置,必要时可将支撑套筒61取下,防止限位杆63影响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进行折叠。之后使用者通过将靠背框架12推动,并使其绕固定件35圆心转动,以在至于在收纳连接件3的作用下,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因此进行折叠,减少了吊椅框架1的收纳空间,避免吊椅框架面积过大而在包装、运输或储藏时占据较大空间。
28.而在需要使用吊椅框架1时,通过将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绕固定件35圆心转动打开,并将支撑套筒61套在螺母上,使得限位杆63嵌入第一限位孔311和第二限位孔331内,来实现外连接套31和内连接套33的稳定,进一步的实现座椅框架11和靠背框架12在承
重时的稳定,而坐垫框架2在重力以及靠背网的作用下,坐垫框架2打开便于使用者落座,之后再将支撑挂环5套入所需的支撑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