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饪电器的壳体组件和包括该壳体组件的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2.现代人的生活中,为了方便地制作各种可口美味的食物,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各种不同类别以及用途的烹饪电器。
3.近年来,空气炸锅作为一种烹饪电器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并已逐步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空气炸锅一般包括主体,主体内形成有用于烹饪的烹饪腔,并且主体中设有能向烹饪腔内部输送高温气流的热风组件,烹饪腔内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炸篮,利用热风组件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热风,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热空气与食物充分接触,使得食物表面瞬间快速失去水分,或再加上食品自身产生的油脂,使食品表面形成酥脆口感,呈现被油炸的效果。
4.在现有技术中,空气炸锅一般包括主体和底座,主体内部包括烹饪腔、炸篮以及烹饪相关的风道组件,底座通常包括加热盘、电机、扇叶、风道等组件,主体和底座装配在一起后形成空气炸锅,以这样的结构配置,会带来多个负面影响:第一、主体外壁和主体结构共享同一材质,在烹饪过程中主体内部因加热食物带来温升直接传递至外壁令外壁温度同步升高,对用户造成可能的烫伤危险;第二、反复倒模后模具精度降低可能会导致主体与底座会因模具磨损带来误差,产生装配缝隙,由于该缝隙的存在,外加之主体采用了塑料材质,会严重影响整体美观度;第三、由于上述装配缝隙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整体的牢固度;第四、热风装置产生的热风以及炸锅内的油烟可能会从装配缝隙处流出,热风从装配缝隙处流出会使得空气炸锅具有热损失,降低了热效率,且装配缝隙处的外壳过热易发生变形,油烟从装配缝隙处流出无疑会影响用户的健康并污染环境,流出的油烟也会附着在装配缝隙处的外壳上,使得缝隙处的外壳难于清洗。
5.面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在主体和底座组合而成的空气炸锅外部加设套壳,为避免直接接触减少热传导,套壳通常使用筋条结构与主体结构隔开一定空隙。但是在主体和底座上设置贯穿的筋条会在装配过程带来极大不便,由于筋条贯穿整个外壳套设的高度,外壳在套设过程中会与筋条产生较大摩擦阻力,在批量化生产过程中极大降低了产品的总装效率;此外,基于这样的设计,日后的拆卸清洗也会带来极大的困难,影响了日常维护的便利性。
6.因此,需要为烹饪电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壳体组件的同时还兼顾方便装配拆装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电器的壳体组件可拆装过滤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烹饪电器,以便满足壳体功能需求的同时设计合理且方便拆装。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的壳体组件,包括:
9.主体,包括主体外周面;
10.底座,包括位于底座的上端部的底座外周面,并且所述底座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方;
11.外壳,所述外壳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主体外周面和所述底座外周面的外侧;
12.其中,所述主体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向外侧凸出并沿壳体组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主体短筋,所述底座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向外侧凸出并沿壳体组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底座短筋,所述第一主体短筋与所述底座短筋成组对应设置,并且成组的第一主体短筋与底座短筋在壳体组件的纵向方向上对齐并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隔,
13.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主体外周面和所述底座外周面的外侧时,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主体短筋以及所述底座短筋相接触。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外壳具有外壳内表面,当所述外壳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主体外周面和所述底座外周面的外侧时,所述第一主体短筋、所述底座短筋分别与所述外壳内表面相接触。
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外沿,所述第一外沿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端并且沿垂直于与所述主体外周面的方向向外凸起,并且所述第一外沿与所述第一主体短筋相接触;并且
16.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外沿,所述第二外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围,沿垂直于所述底座外周面的方向向外凸起,并且所述第二外沿与所述底座短筋相接触。
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短筋和所述底座短筋具有相同的六面体楔形结构,包括短筋底面、与短筋底面相对的短筋顶面、以及在所述六面体楔形结构的一端并分别与所述短筋底面和短筋顶面连接的短筋斜面。
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短筋底面的长边长度大于所述短筋顶面的长度。
1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短筋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周面的上端,并且所述第一主体短筋的短筋斜面朝向外侧且朝斜下方布置。
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底座短筋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周面的下端,并且所述底座短筋的短筋斜面朝向外侧且朝斜上方布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主体和所述底座上甚至有至少三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主体短筋与所述底座短筋。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电器,所述电器包括如前所述的壳体组件,其中,在所述主体的主体外周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2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在所述主体外周面上且在所述控制面板的下方处还形成有多个向外侧凸出并沿壳体组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主体短筋,并且所述第二主体短筋具有朝向外侧且朝斜下方布置的短筋斜面。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通过设置在主体和底座的短筋结构,方便了生产过程中对壳体组件进行安装和拆卸,在兼顾美观耐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甚至在日常用户使用维护中,为涉及拆卸壳体的深度清洁和维修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由于壳体组件的存在,使烹饪过程中的热量和油烟也不易泄露到烹饪器具外部,减少了烹
饪中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烹饪电器的壳体组件未安装外壳的侧视图;
27.图2为图1所示的壳体组件未安装外壳时部分区域沿a-a线的截面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烹饪电器的壳体组件的侧视图;
29.图4为图3中烹饪电器的壳体组件的部分区域沿b-b线的截面图;
30.图5为图4中壳体组件的i区域的放大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烹饪电器的壳体组件的短筋的立体示意图;
32.图7是图6中的壳体组件的短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主体
ꢀꢀꢀꢀꢀꢀꢀꢀꢀꢀꢀꢀꢀꢀꢀꢀ
11-主体外周面
ꢀꢀꢀꢀꢀꢀꢀ
12-第一外沿
35.2-底座
ꢀꢀꢀꢀꢀꢀꢀꢀꢀꢀꢀꢀꢀꢀꢀꢀ
21-底座外周面
ꢀꢀꢀꢀꢀꢀꢀ
22-第二外沿
36.3-外壳
ꢀꢀꢀꢀꢀꢀꢀꢀꢀꢀꢀꢀꢀꢀꢀꢀ
32-外壳内表面
37.4a-第一主体短筋
ꢀꢀꢀꢀꢀꢀꢀ
4b-底座短筋
ꢀꢀꢀꢀꢀꢀꢀꢀꢀ
4c-第二主体短筋
38.15-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40.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中,烹饪电器为空气炸锅,该烹饪器具的壳体组件包括:主体1、底座2和外壳3,其中所述主体外周面11上形成有多个向外侧凸出并沿壳体组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主体短筋4a,并且所述底座外周面21上形成有多个向外侧凸出并沿壳体组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底座短筋4b,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与所述底座短筋4b成组对应设置,并且每对成组的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与所述底座短筋4b在壳体组件的纵向方向上对齐并彼此之间形成有一定间隔。所述主体1为下端开口的结构,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被定义为主体外周面11,所述主体外周面11环绕于所述主体1的外侧的纵向表面,与所述主体1共同基于同一个整体结构;所述底座2为底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结构,所述底座2的上端部具有底座外周面21,所述底座外周面21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环绕于所述底座2上端的外侧表面,并且所述底座2以可装卸的方式与主体连接并安装于所述主体1的下方(参见图2和图4),当所述底座2与所述主体1装配在一起时,所述底座外周面21与所述主体外周面11相互接壤并且没有落差;由于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和所述底座短筋4b被配置为多个,并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周面11和所述底座外周面21的表面(参见图5)。所述第一主体短筋
4a可以与所述主体1一体成型,所述底座短筋4b可以与所述底座2一体成型。
41.参见图4和图5,为兼顾美观和结构强度及外表面强度,所述外壳3优选地采用金属材质,所述外壳3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主体外周面11和所述底座外周面21之外,并且将第一主体短筋4a与所述底座短筋4b包覆于所述外壳3之内。当所述外壳3套设在所述主体外周面11和所述底座外周面21的外侧时,所述外壳3与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以及所述底座短筋4b相接触。
42.此外,所述外壳3的内侧(即图4和图5中所标示外壳3的右侧面)为外壳内表面32,当所述外壳3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主体外周面11之外时,位于所述主体1的所述主体外周面11上的多个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会与所述外壳3的内表面32相互接触。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主体短筋4a的外形为细小的短条状。
43.同时,由于底座2已与所述主体1装配在一起并且所述主体外周面11与所述底座外周面21无落差地相互接壤,并且所述外壳3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主体外周面11之外时,也意味着所述外壳3同时套设在了所述底座外周面21之外。此时,位于底座2的底座外周面21上的多个所述底座短筋4b与所述外壳内表面32相接触。在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短筋4b的外形为细小的短条状。
44.换句话说,当所述外壳3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主体1和所述底座2之外时,所述外壳3与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及所述底座短筋4b相接触,外壳3受到短筋的支撑定位,所述外壳3与所述主体1以及所述底座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了一层空间,此空间既有利于隔绝空气炸锅中的热量,又能够使空气炸锅外壳的装配变得更容易操作。正是由于所述外壳3与所述主体1以及底座2之间采取了短筋垫高形成空间的形式装配,在装配过程中减少了接触面积,即减少摩擦,提高了生产效率。
45.另参见图2、图4和图5,在所述主体1的上沿处,还包括第一外沿12,所述第一外沿12被配置在主体上端围绕所述主体1的外周向外凸出一定高度,其凸出方向垂直于与所述主体外周面11,特别参见图5—所述第一外沿12的形状为高于所述主体外周面11的一个凸起结构,虽然图5为二维截面图,但应当理解,在具体实施例中,该凸起呈连续不断的状态围绕着整个主体1的上沿构成;此外,所述第一外沿12与多个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相接触。
46.另外,如图2和图4所述,所述底座2还包括第二外沿22,所述第二外沿22被配置成围绕所述底座2的外周向外凸出一定高度,其凸出方向垂直于与所述底座外周面21,所述第二外沿22的形状为高于所述底座外周面21的一个凸起结构,但应当理解,在具体实施例中,该凸起结构呈连续不断的状态围绕着整个底座2构成;此外,所述第二外沿22与多个所述底座短筋4b相接触,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沿22与所述底座短筋4b以及所述底座2的接触方式可以是通过模具中预先设有该结构的方式整体注模,即所述第二外沿22、所述短筋4以及所述底座2可以是基于同一整体结构的方式一并产生的。
47.如图6-7所示:
48.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及所述底座短筋4b的形状均为六面体楔形结构,均包括短筋底面、与短筋底面相对的短筋顶面以及短筋斜面,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短筋底面、所述短筋顶面以及所述短筋斜面可以是短边宽度相等但长边长度不等的不同矩形,并且所述短筋底面与所述短筋顶面相互平行,并且其中的一对短边沿垂直于该短边方向的投影重合,从而形成六面体楔形结构。
49.如图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周面11的上端,并且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的短筋斜面朝向外侧且朝斜下方布置;所述底座短筋4b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周面21的下端,并且所述底座短筋4b的短筋斜面朝向外侧且朝斜上方布置。
50.所述主体1和所述底座2上甚至有至少三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与所述底座短筋4b。
51.优选的,所述主体1、所述底座2和所述外壳3的装配可以有多种装配模式,但优选地,所述主体1与所述底座2的最终结合首先还需所述外壳3已经与(所述主体1或所述底座2的)其中一方完成组合后方可实施。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首先与所述主体1装配,再将所述底座2与已经完成组装的所述主体1和所述底座2连接,在该装配模式下,所述外壳3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周面11,从所述主体1的纵向高度方向的底端向所述主体纵向高度方向的顶端装配,在所述外壳3相对于所述主体1的装配方向中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外壳内表面32在即将到达最终装配固定位置前,会先与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的短筋斜面接触,此时所述第一主体短筋4a的短筋斜面会首先被所述外壳3的最上沿所包覆,而所述外壳3的最上沿在滑动经过所述短筋斜面的全部斜面路径后会与与所述短筋顶面接触并且继续向前方滑动推进,直至与所述第一外沿12接触,由于所述第一外沿12被配置为凸出于所述主体外周面11的结构,所以所述外壳3的上端沿会与所述第一外沿12相抵,在所述第一外沿的反作用力下,将阻止所述外壳3的继续推进,至此,在该优选实施例下完成所述外壳3与所述主体1的装配过程;而后,在所述底座2与所述主体1及所述外壳3组合结构的装配的过程中,所述底座2会采用从下往上扣设的方式由所述主体1所述外壳3组合结构的下端进行组合,在所述底座2相对于所述主体1的装配方向中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外壳内表面32的最下沿将会首先与所述底座短筋4b的所述短筋斜面接触,在滑动经过所述短筋斜面后,再与所述短筋顶面接触,直至外壳的最下沿滑动至所述第二外沿22接触并相抵,至此,所述壳体组件的全部组合过程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完成了全部的装配过程。
52.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首先与所述底座2装配,再将所述主体1与已经完成组装的所述底座2和所述外壳3连接,在该装配模式下,所述外壳3相对于所述底座外周面21,从所述底座2的纵向高度方向的顶端向所述底座纵向高度方向的底端装配,在所述外壳3相对于所述底座2的装配方向中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外壳3的内表面32在即将到达最终装配固定位置前,会先与所述短筋斜面接触,此时所述底座短筋4b的短筋斜面会首先被所述外壳3的最上沿所包覆,而所述外壳3的最上沿在滑动经过所述短筋斜面的全部斜面路径后与所述短筋顶面接触并且继续向前方以滑动的方式推进,直至与所述第二外沿22接触,由于所述第二外沿22为凸出于所述底座外周面21的结构,所以所述外壳3的下端沿会与所述第二外沿22相抵,在所述第二外沿的反作用力下,阻止所述外壳3的继续推进,至此,在该优选实施例下完成所述外壳3与所述底座2的装配过程;而后,在所述主体1与所述底座2及所述外壳3组合结构的装配的过程中,所述主体1会采用从上往下套设的方式由所述底座2及所述外壳3组合结构的下端进行组合,在所述主体1相对于所述底座2的装配方向中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外壳内表面32的最上沿将会首先与所述短筋斜面接触,在滑动经过所述短筋斜面后,再与所述短筋顶面接触,直至外壳的最上沿与所述第一外沿12接触并相抵,至此所述壳体组件的全部组合过程在当前优选实施例中完成了全部的装配过程。
53.另参见图2和图4所示,烹饪电器的主体上还可设置有控制面板15,为更好地迎合
使用者操作便利性以及出于人体工程学中低头操作烹饪器具时使用者目光角度的考量,所述控制面板5被设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并且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周面11向外凸起,从而使所述控制面板5表面的控制设备更易接触并且显示内容更易读取。在这样的配置下,在所述控制面板15的纵向高度方向的下方可以设置多个第二主体短筋4c。
54.对于具有所述控制面板15的烹饪电器的装配,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装配描述,在所述外壳3套设于所述主体1的装配过程中,所述外壳3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周面11,从所述主体1高度方向的底端向所述主体1高度方向的顶端进行装配,而在所述外壳3相对于所述主体1的装配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控制面板15的下方,所述外壳内表面32的相应位置会先与所述第二主体短筋4c的短筋斜面相接触,滑动经过所述短筋斜面后再与所述第二主体短筋的短筋顶面接触并且继续向前滑动,直至所述外壳3的顶端与所述控制面板15的下沿接触并相抵。
5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通过配置短筋结构,方便了批量生产过程中对壳体组件3的快速安装或拆卸,在兼顾美观耐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如此,甚至在日常用户使用维护中,短筋结构的存在对于涉及拆卸壳体3的深度清洁和维护维修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由于壳体组件3的存在,配合主体1与底座2的相对密封结构,在烹饪过程中的产生的热量和油烟也不易泄露到烹饪器具外部,减少了因烹饪中造成对烹饪器具外部环境的污染。
56.至此,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