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保温杯,特别是涉及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
背景技术:2.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其内部通过设置真空绝热层,使得杯内的水与外界的热交换减缓,降低了热量扩散的速度,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同时,改进杯身和杯盖的材质,采用隔热效果好的材料,也能起到延缓散热和保温的作用。
3.现有技术的保温杯,为了追求保温效果,已经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产品。但是,在追求保温的时候,如果是开水直接往里倒,由于散热效果差,就很难快速降温,以至于使用保温杯还需要搭配常温的杯子,对于追求既要降温,又要保温的作用来说,现有的保温杯使用上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其具有可以快速降温又能保温的优点。
5.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包括杯盖、内胆以及外壳,所述杯盖和所述外壳分别与所述内胆螺纹连接,且所述杯盖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开口一侧,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另一侧;
6.所述内胆的截面呈“u”字形,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保温间隙;
7.所述杯盖的内侧顶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内胆的顶面与该密封圈紧密抵接。
8.本技术所述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杯盖和外壳都可以相对于内胆拆卸,当内胆内装有热水时,通过将外壳旋钮下来,从而使得内胆的外壁直接与大气接触,从而加快散热。另外,当内胆套接在外壳上,内胆与外壳之间形成有保温间隙,通过该保温间隙能够提供防风和隔热的效果,进而实现保温的作用。因此,本技术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既可以加快散热,又可以保温,具有双重作用,而且使用方便。
9.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外壁的中上部形成有凸环,所述杯盖和所述外壳分别从两侧抵接在该凸环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杯盖为塑料盖,所述外壳为塑料壳,所述内胆为不锈钢胆或铜合金胆。
11.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包括盖体和凸圆柱,该凸圆柱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内侧的中部,且所述凸圆柱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有环隙,该环隙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内胆的壁厚。
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的顶端形成有螺纹环,所述外壳通过该螺纹环与所述内胆螺纹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外筒体和底盖,该底盖的内侧形成有空腔,该空腔与所述
外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底盖紧密穿套在所述外筒体的底端。
14.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的内壁的底端形成有内紧固环,所述底盖的外壁的顶端形成有外紧固环;
15.所述内紧固环紧密套接在所述底盖的外壁,所述外紧固环紧密套接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所述内紧固环置于所述外紧固环的下方。
16.进一步地,所述外紧固环的侧壁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外紧固环通过该外螺纹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螺纹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外紧固环的底端面设置有密封胶圈,该密封胶圈置于所述外紧固环和所述内紧固环之间。
1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主视图;
20.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一种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23.图5为图4所示局部结构i的放大图;
24.图6为本技术示例性的杯盖的剖视图;
25.图7为本技术示例性的杯盖与内胆的组合结构的主视图;
26.图8为图7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27.图9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内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一种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30.图5为图4所示局部结构i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示例性的杯盖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示例性的杯盖与内胆的组合结构的主视图;图8为图7所示结构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内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请参阅图1-图9,本技术示例性的一种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包括杯盖10、内胆20以及外壳30,所述杯盖10和所述外壳30分别与所述内胆20螺纹连接,且所述杯盖10套设在所述内胆20的开口一侧,所述外壳30套设在所述内胆20的另一侧;
32.所述内胆20的截面呈“u”字形,所述内胆20与所述外壳30之间形成有保温间隙;
33.所述杯盖10的内侧顶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内胆20的顶面与该密封圈紧密抵接。
34.本技术所述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杯盖10和外壳30都可以相对于内胆20拆卸,当内胆20内装有热水时,通过将外壳30旋钮下来,从而使得内胆20的外壁直接与大气接触,从而加快散热。另外,当内胆20套接在外壳30上,内胆20与外壳30之间形成有保温间隙,通过该保温间隙能够提供防风和隔热的效果,进而实现保温的作用。因此,本技术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既可以加快散热,又可以保温,具有双重作用,而且使用方便。
3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胆20外壁的中上部形成有凸环21,所述杯盖10和所述外壳30分别从两侧抵接在该凸环21上。设置的凸环21,一方面能够抵接外壳30和杯盖10,另一方面也起到加强密封的作用,使得杯盖10和外壳30套接在内胆20上时,连接处密封紧密,加强密封效果。
3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杯盖10为塑料盖,所述外壳30为塑料壳,所述内胆20为不锈钢胆或铜合金胆。塑料盖具有很好的隔热和保温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整体的保温效果。
3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杯盖10包括盖体11和凸圆柱12,该凸圆柱12设置在所述盖体11的内侧的中部,且所述凸圆柱12与所述盖体11之间形成有环隙,该环隙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内胆20的壁厚。设置凸圆柱12,是为了加强杯盖10的密封效果,因为设置凸圆柱12,使得盖体11和凸圆柱12之间形成环隙,该环隙的厚度略大于内胆20的壁厚,或者该环隙的厚度与内胆20的壁厚相等,从而内胆20与杯盖10紧密套接时,通过凸圆柱12堵住内胆20的一端,进而防止杯盖10的泄露,以提高杯盖10的密封效果。
3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0的内壁的顶端形成有螺纹环,所述外壳30通过该螺纹环与所述内胆20螺纹连接。参阅附图,外壳30的内壁的顶端形成的螺纹环,用于与内胆20紧密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外壳30与内胆20之间形成保温间隙,并且保证外壳30与内胆20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保证密封效果。进一步的,凸环21的底端面设置有密封圈,当外壳30与内胆20紧密套接时,外壳30的顶端抵接在密封圈上,从而外壳30与凸环21之间的连接紧密且无缝隙,保证密封效果。
3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0包括外筒体32和底盖31,该底盖31的内侧形成有空腔,该空腔与所述外筒体32的内腔连通,所述底盖31紧密穿套在所述外筒体32的底端。外壳30的底盖31可以相对于外筒体32抽出,而且由于外筒体32与底盖31紧密连接,从而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当底盖31相对于外筒体32抽出一段距离时,保温间隙的空间被拉伸,由于体积变大,而内部空气中的分体量恒定,从而形成负压状态,达到提高保温效果和提高隔热效果的作用。
4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体32的内壁的底端形成有内紧固环33,所述底盖31的外壁的顶端形成有外紧固环34;所述内紧固环33紧密套接在所述底盖31的外壁,所述外紧固环34紧密套接在所述外筒体32的内壁,所述内紧固环33置于所述外紧固环34的上方。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紧固环34的侧壁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外紧固环34通过该外螺纹与所述外筒体32的内壁螺纹连接。外筒体32和底盖31有两种相对极限位置状态,第一种是外筒体32的底端与底盖31的底端抵接,此时外壳30内的空腔体积最小;第二种是外筒体32的底端与底盖31的顶端抵接,即内紧固环33和外紧固环34抵接时,此时外壳30内的空腔体积最大。当外壳30处于第二种状态下,外紧固环34与外筒体32螺纹连接,内紧固环33紧
密套接在底盖31的外壁,从而外筒体32和底盖31连接紧密,并且密封效果好。
4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紧固环34的底端面设置有密封胶圈,该密封胶圈置于所述外紧固环34和所述内紧固环33之间。通过设置密封胶圈,从而保证了当内紧固环33和外紧固环34抵接时,抵接面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气,此时通过螺纹将外筒体32与底盖31锁紧。
4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胆20的底面呈平面。进一步的,内胆20的拐角为圆弧形过渡。
43.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31的底面呈平面。
44.本技术示例性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的工作原理:
45.本技术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具有多种使用状态。
46.其一是内胆20单独取出作为水杯使用,由于内胆20的底面呈平面,所以可以将内胆20单独使用,不锈钢材质或者铜材质的内胆20,降温效果好。
47.其二是内胆20和杯盖10组合使用,成为一种具有杯盖10的水杯。
48.其三是内胆20、杯盖10以及外壳30组合使用,成为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水杯。作为保温杯使用时,外壳30、内胆20以及杯盖10连接紧密。先将底盖31相对外筒体32旋松,然后将底盖31推至最高点,此时外筒体32抵接在底盖31的底端,并且此时的外壳30内的空腔的体积最小。然后旋钮打开杯盖10,往内胆20中倒入热水,再将杯盖10扣合。最后,将底盖31向下拉,并且旋钮至锁紧在外筒体32上,此时外紧固环34与内紧固环33抵接,并通过密封胶圈密封紧密。在底盖31相对于外筒体32下拉的过程中,外壳30与内胆20之间的空气被拉伸,体积变大而压力变小,形成负压状态,从而实现保温杯的作用。若需要加快内胆20的散热,只需要将杯盖10和外壳30拆下即可。
49.本技术的快速降温的密封保温杯,不仅能够实现真空保温,还能方便散热,集多种效果于一体。
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