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
背景技术:2.部分住院患者由于病情原因需要长时间进行输液。而较为常见的输液方式是将导管插入患者手背上的血管内进行点滴输液。而患者卧床进行输液时,由于导管插在患者手背上,因此患者需要将手放在被子外面,否则容易引起导管脱落导致输液不能顺利进行。而目前医用的被子患者将手放至被子外面需要将患者的整个手臂裸露在空气中,因此患者容易着凉而引起感冒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用于对手部插管患者的手臂进行保暖。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该保暖被套包括被套主体和保暖层;所述保暖层缝合在所述被套主体上方;所述保暖层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与所述被套主体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不完全缝合,所述保暖层的两个侧边与所述被套主体两个侧边不完全缝合。使用该保暖被套后,手部插管患者的手可以从保暖层靠近患者肩部的一侧伸进保暖层下方,再从保暖层的侧边下方将插有导管的手伸出。此时患者的手臂位于该保暖被套的保暖层下方,使得手臂可以进行保暖从而降低了患者着凉感冒的可能性。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暖层上设置有拉链,所述保暖层内填充有保暖棉。保暖棉起到了保暖作用。通过拉链打开保暖层之后还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来调整保暖层内保暖棉的量来提高患者的保暖体验。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暖层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与所述被套主体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完全缝合。将保暖层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与所述被套主体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完全缝合后,减少了外界空气进入保暖层内部的可能性,增加了保暖层的密闭程度从而增加了保暖层的保暖效果。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暖层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保暖层远离所述被套主体侧边的一侧与所述被套主体完全缝合。保暖层对称设置两个且不连通,减小了保暖层的面积从而节省了保暖层所需的布料。并且由于其面积更小,因此更容易贴合手臂进而提高保暖效果。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暖层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以及所述保暖层的两个侧边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被套主体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以及所述被套主体的两个侧边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将保暖层与被套主体之间没有完全缝合的部分进行连接,减少了外界空气进入保暖层内部的可能性,增加了保暖层的密闭程度从而增加了保暖层的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示意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1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15.参见附图的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保暖被套包括被套主体1和保暖层2;所述保暖层缝合在所述被套主体1上方;其中,被套主体1的下方是盖于患者身体的一侧,被套主体1的上方是与被套主体1的下方相背的一个面。所述保暖层2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与所述被套主体1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不完全缝合,所述保暖层2的两个侧边与所述被套主体1两个侧边不完全缝合。其中,保暖层2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是图1中附图标记21所指的一侧,保暖层2的两个侧边分别是图1中附图标记22和附图标记23所指的两个侧边。
16.使用该保暖被套后,手部插管患者的手可以从保暖层靠近患者肩部的一侧伸进保暖层下方,再从保暖层的侧边下方将插有导管的手伸出。此时患者的手臂位于该保暖被套的保暖层下方,使得手臂可以进行保暖从而降低了患者着凉感冒的可能性。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保暖层2上设置有拉链3,所述保暖层内填充有保暖棉。保暖棉起到了保暖作用。通过拉链打开保暖层之后还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来调整保暖层内保暖棉的量来提高患者的保暖体验。例如,在气温较高时,可以打开拉链以减少保暖层内保暖棉的量,以减少患者被保暖层盖住后出汗过多的可能性。在气温较低时,则打开拉链增加保暖层内保暖棉的量,从而提高保暖层的保暖效果。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暖层2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与所述被套主体1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完全缝合。其中,保暖层2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是图1中附图标记24所指的一侧。将保暖层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与所述被套主体远离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完全缝合后,减少了外界空气进入保暖层内部的可能性,增加了保暖层的密闭程度从而增加了保暖层的保暖效果。
19.在实际应用中,患者具有插管的手可能为左手也可能为右手,当然也存在患者的左右手同时具有插管的可能性。而当患者的右手具有插管时,患者的右手最终会从保暖层的右侧穿出,当患者的左手具有插管时,患者的左手最终会从保暖层的左侧穿出。因此,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暖层中心线处可以与被套主体缝合,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暖层可以左右对称设置为两个。
20.参见附图的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保暖被套的保暖层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保暖层4和保暖层5,保暖层4以及保暖层5远离所述被套主体侧边的一侧与所述被套主体完全缝合。其中,保暖层4用于患者的右手插管时让患者的右手穿过并对患者的右手进行保暖,保暖层5用于患者的左手插管时让患者的左手穿过并对患者的左手进行保暖。图2所示的保暖被套相较于图1所示的保暖被套减少了布料的使用,并且保暖层内部空间更小,使得空间开口更小,减少了外界空气进入保暖层内部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保暖层的保暖效果。
21.上述保暖被套的保暖层在与被套主体不完全缝合的几个侧边处需要有可以让患者手通过的开口。而不同患者的手大小不同,若要满足让手较大的患者的手可以通过开口,则开口需要大于手较大的患者的手,这样对于手较小的患者来说,开口设置的过大容易使得外界空气进入,从而使得保暖层的保暖效果下降。因此,在保暖层以及被套主体不完全缝合的几个侧边处需要设置连接装置来调整开口的大小。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暖层2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以及所述保暖层的两个侧边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被套主体1靠近所述患者肩部的一侧以及所述被套主体的两个侧边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将保暖层与被套主体之间没有完全缝合的部分进行连接,减少了外界空气进入保暖层内部的可能性,增加了保暖层的密闭程度从而增加了保暖层的保暖效果。
23.其中,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只需要实现调整上述开口的大小即可。举例来说,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以采用魔术贴来实现对上述开口大小的调整,也可以采用纽扣和纽扣孔作为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来实现对上述开口大小的调整。
24.参见附图的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部插管患者保暖被套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保暖被套的被套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纽扣11,在该保暖被套的保暖层上对应设置有纽扣孔(图3中未示出)。假设初始状态下,该保暖被套上有两个纽扣扣于纽扣孔内,当需要将该侧的开口位置调小时,则再选择至少一个未扣于纽扣孔内的纽扣扣至纽扣孔内即可。当需要将改厕的开口位置调大时,只需要将这两个已经扣于纽扣孔内的纽扣中的一个或全部解开即可。通过该方案即可实现对上述开口的大小的调整。
25.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