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
背景技术:2.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高新技术家电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自动炒菜机便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通过智能电脑操控的烹饪设备。使用时,一般通过将装有食材的可加热的餐盒放入自动炒菜机的烹饪舱,在对烹饪舱进行加热和转动烹饪舱,从而实现对餐盒内的食材翻炒。而目前的烹饪舱通常直接安装在炒菜机外壳的安装孔内,如此烹饪舱与炒菜机外壳的摩擦较大,不仅容易导致烹饪舱磨损,降低使用寿命,且噪音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炒菜机,旨在减小烹饪舱在转动时的摩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炒菜机,包括:
5.炒菜机壳体,设有让位开口;
6.烹饪舱,所述烹饪舱设于所述炒菜机壳体内,所述烹饪舱设有餐盒放入口,所述餐盒放入口自所述让位开口显露;
7.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炒菜机壳体,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烹饪舱驱动连接;以及
8.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炒菜机壳体,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个导向滚轮,多个所述导向滚轮均位于所述炒菜机壳体内,并在所述让位开口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导向滚轮滚动抵接于所述烹饪舱的外周面,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滚轮位于所述烹饪舱的下方,以支撑所述烹饪舱。
9.可选地,多个所述导向滚轮中至少有两个位于所述烹饪舱的下方,以共同支撑所述烹饪舱。
10.可选地,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滚轮安装架,所述滚轮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让位开口的边缘,所述滚轮安装架呈沿所述让位开口周向延伸的环状,各所述导向滚轮均安装在所述滚轮安装架。
11.可选地,所述滚轮安装架包括环形连接板、环形翻边和多个卡扣,所述环形翻边连接于所述环形连接板内周缘,多个所述卡扣均连接于所述环形连接板,并环设于所述环形翻边外周,所述环形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炒菜机壳体的外侧,所述环形翻边和多个所述卡扣均伸入所述让位开口内,多个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让位开口的边缘;和/或,
12.所述滚轮安装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柱,每个所述导向滚轮对应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柱,每个所述安装柱的外周面均设有柱加强筋,所述柱加强筋与所述滚轮安装架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导向滚轮包括滚轮本体和套设于滚轮本体上的柔性缓冲垫,所述柔性缓冲垫与所述烹饪舱抵接。
14.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炒菜机壳体,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轴,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炒菜机壳体,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烹饪舱,所述第二传动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
15.可选地,所述传动轴包括空心轴和连接盘体,所述空心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炒菜机壳体,所述第二传动轮安装于所述空心轴,所述连接盘体连接于所述空心轴的一端的外周,所述连接盘体与所述烹饪舱连接。
16.可选地,所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位于所述连接盘体和所述烹饪舱之间;和/或,
17.所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盖设于所述连接盘体背离所述烹饪舱的一侧。
18.可选地,所述空心轴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减重孔,多个所述减重孔沿所述空心轴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和/或,
19.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和轴承,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炒菜机壳体,所述安装座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轴承孔,所述空心轴穿设于所述轴承。
20.可选地,所述自动炒菜机包括多个驱动装置和多个烹饪舱,各所述烹饪舱均独立地转动安装于所述炒菜机壳体,每一所述烹饪舱对应与一个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2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炒菜机壳体内侧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内的多个导向滚轮抵接在烹饪舱的外周面,且多个导向滚轮在炒菜机壳体让位开口处沿周向间隔分布,这样设置,当烹饪舱在转动时,至少有一个导向滚轮位于烹饪舱的下方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余的导向滚轮起到了导向和辅助转动的作用,使得烹饪舱的转动更加平稳,能够减小转动时所产生的噪音,同时滚轮组件设置在炒菜机壳体内侧,滚轮组件不会暴露在炒菜机壳体之外,在烹饪舱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护滚轮组件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破损,同时如果有使用人员误操作将手放置到烹饪舱上,滚轮组件在内侧不会伤害到使用人员。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炒菜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炒菜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2中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4中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图4中烹饪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图7中烹饪舱的剖视图;
31.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32.图10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33.图11为图7中舱体外壳的爆炸图。
34.附图标号说明:
3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炒菜机壳体112支撑板12舱门13控制器14扫描台15脚杯16脚轮17散热口18加热器20滚轮组件21导向滚轮22柔性缓冲垫23安装柱231柱加强筋24环形连接板25环形翻边26卡扣30烹饪舱31舱体外壳311第一壳体3111第一容置槽3112第一过孔3113第二螺柱312第二壳体3121第二容置槽3122第二过孔3123第一螺柱313第二限位凸起314第一加强筋315第二加强筋316第一限位槽32容置舱321餐盒放入口33缓冲垫圈331第一环形壁332环形连接壁333第二环形壁334第二限位槽335第一限位凸起42传动带41电机43第二传动轮44第一传动轮45传动轴451空心轴452连接盘体453减重孔46轴承47安装座48第二隔热板49第一隔热板50隔热层
[0036]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8]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
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9]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炒菜机。
[004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自动炒菜机包括炒菜机壳体11、烹饪舱30、驱动装置以及滚轮组件20;炒菜机壳体11设有让位开口;烹饪舱30设于炒菜机壳体11内,烹饪舱30设有餐盒放入口321,餐盒放入口321自让位开口显露;驱动装置固定于炒菜机壳体11,驱动装置与烹饪舱30驱动连接;滚轮组件20安装于炒菜机壳体11,滚轮组件20包括多个导向滚轮21,多个导向滚轮21均位于炒菜机壳体11内,并在让位开口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导向滚轮21滚动抵接于烹饪舱30的外周面,至少一个导向滚轮21位于烹饪舱30的下方,以支撑烹饪舱30。
[0042]
其中,本实施例中,烹饪舱30内设有与餐盒放入口321连通的餐盒腔,可以将装有食材的餐盒从餐盒放入口321放入餐盒腔。烹饪舱30在进行工作时会对餐盒进行加热,烹饪舱30与驱动装置连接,在加热餐盒时可以对餐盒进行一个翻转,使得餐盒的受热均匀。工作状态下,使用人员首先在控制器 13处选择好自己的目标菜品,进行设置后,将待加工的材料放进餐盒后,在扫描台14扫描餐盒上的二维码,控制器13将菜品信息和餐盒信息同步某一烹饪舱30,此时会打开其中一扇舱门12,使用人员将餐盒放入烹饪舱30后盖合舱门12即开始炒菜,烹饪舱30产生的热量由散热口17排出,脚轮16 和脚杯15用于移动和放置自动炒菜机。
[004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炒菜机壳体11内侧设置有滚轮组件20,滚轮组件20内的多个导向滚轮21抵接在烹饪舱30的外周面,且多个导向滚轮21 在炒菜机壳体11让位开口处沿周向间隔分布,这样设置,当烹饪舱30在转动时,至少有一个导向滚轮21位于烹饪舱30的下方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余的导向滚轮21起到了导向和辅助转动的作用,使得烹饪舱30的转动更加平稳,能够减小转动时所产生的噪音,同时滚轮组件20设置在炒菜机壳体11 内侧,滚轮组件20不会暴露在炒菜机壳体11之外,在烹饪舱30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护滚轮组件20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破损,同时如果有使用人员误操作将手放置到烹饪舱30上,滚轮组件20在内侧不会伤害到使用人员。
[0044]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导向滚轮21中至少有两个位于烹饪舱30的下方,以共同支撑烹饪舱30。
[0045]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舱30呈圆柱状,设置至少两个导向滚轮 21在烹饪舱30的下方与烹饪舱30的外周面抵接,如此能够将烹饪舱30支撑起来,使得烹饪舱30与驱动装置平行,在转动烹饪舱30时,至少两个导向滚轮21设置在烹饪舱30下方能够在径向上
给予烹饪舱30一定的支撑,同时保证烹饪舱30在转动时更加平稳,导向滚轮21也能够起到辅助滚动的作用。此外每增加一个导向滚轮21烹饪舱30就能提供多一部分的支撑,设置在烹饪舱30下方导向滚轮2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本实施例中下方的导向滚轮21为两个。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烹饪舱30的下方设置一个导向滚轮21以支撑烹饪舱30。
[0046]
在一实施例中,滚轮组件20还包括滚轮安装架,滚轮安装架安装于让位开口的边缘,滚轮安装架呈沿让位开口周向延伸的环状,各导向滚轮21均安装在滚轮安装架。
[0047]
具体来说,滚轮安装架安装在炒菜机壳体11内侧,且位于让位开口的边缘,滚轮安装架沿着让位开口的边缘延伸呈环状,各个导向滚轮21在环状的滚轮安装架上间隔分布,烹饪舱30套设在滚轮安装架内,每个导向滚轮21 均与烹饪舱30的外周面抵接,即在烹饪舱30的周向上间隔分布了多个导向滚轮21,能够在径向上限制烹饪舱30的移动,导向滚轮21安装在滚轮安装架,如此在装配时可以先将所有导向滚轮21安装到滚轮安装架上,再将滚轮安装架安装到炒菜机壳体11上,这样设置导向滚轮21的装配更方便,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也不易丢失。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各个导向滚轮21独立地安装在让位开口的边缘且沿让位开口周向分布。
[0048]
在一实施例中,滚轮安装架包括环形连接板24、环形翻边25和多个卡扣 26,环形翻边25连接于环形连接板24内周缘,多个卡扣26均连接于环形连接板24,并环设于环形翻边25外周,环形连接板24连接于炒菜机壳体11的外侧,环形翻边25和多个卡扣26均伸入让位开口内,多个卡扣26卡接于让位开口的边缘。
[0049]
具体来说,环形连接板24安装在炒菜机壳体11的外侧,且环形连接板 24沿着让位开口的边缘周向延伸呈环状,环形连接板24的内周缘朝向烹饪舱 30的一侧连接有环形翻边25,环形翻边25伸入让位开口内,在环形连接板 24朝向烹饪舱30的一侧还设有多个卡扣26,多个卡扣26沿环形翻边25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卡扣26均伸入让位开口内,在让位开口边缘的周向上设有多个与卡扣26相配合的卡口,多个卡口沿着让位开口边缘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卡扣26伸入相对应的位置卡口与之配合,如此能够将环形连接板24稳定地卡接在炒菜机壳体11上。
[0050]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滚轮安装架包括环形连接板24、环形翻边25和多个螺栓,环形翻边25连接于环形连接板24内周缘,环形连接板24上开设有多个螺钉孔,一个螺栓通过对应的一个螺钉孔将环形连接板24固定于炒菜机壳体11的外侧,环形翻边25伸入让位开口内。
[0051]
在一实施例中,滚轮安装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柱23,每个导向滚轮21对应安装于一个安装柱23,每个安装柱23的外周面均设有柱加强筋231,加强筋与滚轮安装架连接。
[0052]
具体来说,环形连接板24朝向烹饪舱30一侧设置有多个安装柱23,每个安装柱23的四周均设有柱加强筋231,每个柱加强筋231均与环形连接板 24连接,这样设置能够增加安装柱23的强度,当导向滚轮21在旋转时安装柱23能够承载更多的转动力,使得导向滚轮21的旋转更加稳定,如此安装柱23不容易断裂,有利于提高安装柱23的使用寿命。
[0053]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滚轮安装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柱23,每个导向滚轮21 对应安装于一个安装柱23,每个安装柱23的外周面不设有加强筋。
[0054]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滚轮21包括滚轮本体和套设于滚轮本体上的柔性缓冲垫22,柔性缓冲垫22与烹饪舱30抵接。
[0055]
具体来说,导向滚轮21可以是塑胶轮或滚动轴承;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滚轮21为滚动轴承,在自动炒菜机工作工程中会产生很高的热量,滚动轴承46 相较普通的塑胶轮更能承受高的热量,并且滚动轴承的摩擦力更小,能够使转动更加顺畅。柔性缓冲垫22套设在滚动轴承上,能够缓解在烹饪舱30转动时产生的振动,使得烹饪舱30的转动更加平稳。
[0056]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向滚轮21为塑胶轮,塑胶轮与烹饪舱30抵接。
[0057]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1、传动轴45、第一传动轮44、第二传动轮43和传动带42,电机41固定于炒菜机壳体11,第一传动轮44连接于电机41的转轴,传动轴45转动安装于炒菜机壳体11,传动轴45的一端连接烹饪舱30,第二传动轮43安装于传动轴45,传动带42套设于第一传动轮 44和第二传动轮43。
[0058]
具体来说,炒菜机壳体11包括有支撑板112,支撑板112上开设有传动轴45过孔,电机41固定在支撑板112背离烹饪舱30的一侧,电机41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一传动轮44,传动轴45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轮43,另一端连接与烹饪舱30,第一传动轮44通过传动带42与第二传动轮43连接,电机 41驱动第一传动轮44转动,通过传动带42带动第二传动轮43,传动轴45 上设有扁位,第二传动轮43与传动轴45在转动方向上通过该扁位实现相对固定,从而第二传动轮43能够带动传动轴45旋转,达到旋转烹饪舱30的目的。如此设置,相较于齿轮传动,带传动所产生的噪音更低,传动更加平稳。
[0059]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方式为同步带传动,第一传动轮44和第二传动轮43 均为同步带轮,传动带42为同步带,同步带传动的精度更高,不会发生打滑,这样设置在驱动过程中传动产生的噪音小,产生振动较小,使得烹饪舱30的转动更加平稳。
[0060]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1、传动轴45、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电机41固定于炒菜机壳体11,第一齿轮连接于电机41的转轴,传动轴45转动安装于炒菜机壳体11,传动轴45的一端连接烹饪舱30,第二齿轮安装于传动轴45,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0061]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轴45包括空心轴451和连接盘体452,空心轴451 转动安装于炒菜机壳体11,第二传动轮43安装于空心轴451,连接盘体452 连接于空心轴451的一端的外周,连接盘体452与烹饪舱30连接。
[0062]
具体来说,连接盘体452与空心轴451为一体成型,连接盘体452上设有多个螺钉孔,通过螺钉将连接盘体452与烹饪舱30连接,如此可以不用额外在空心轴451上设置连接件使空心轴451与烹饪舱30连接,空心轴451与连接盘体452的连接也不会有缝隙,这样设置传动更加平稳。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传动轴45包括空心轴451、固定轴套和平键,空心轴451转动安装于炒菜机壳体11,第二传动轮43安装于空心轴451,空心轴451上设有连接槽,平键安装在连接槽内,固定轴套套设在空心轴451安装有平键的一端,固定轴套与烹饪舱30连接。相较于实心轴,空心轴的重量更轻,能够给减小自动炒菜机的重量,同时在空心轴还可以在轴线上过线,避免线材裸露在外。
[0063]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还包括第一隔热板49,第一隔热板49位于连接盘体452和烹饪舱30之间。
[0064]
具体来说,第一隔热板49与连接盘体452通过螺钉连接,第一隔热板49 为耐热塑胶板,由于烹饪腔在制作菜品时产生的温度过高,会将部分热量从传动轴45传出,因此会降低传动轴45的使用寿命,设置有第一隔热板49在连接盘体452与烹饪腔30之间,第一隔热板
49能够组织大部分热量传导至传动轴45上,这样设置,使传动轴45在使用时的温度不会急剧升高,有利于提高传动轴45的使用寿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还包括多个第一隔热垫块,多个第一隔热垫块设置在连接盘体452靠近烹饪舱30的一侧,且沿连接盘体452边缘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隔热垫块的另一端与烹饪舱30连接。
[0065]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还包括第二隔热板48,第二隔热板48盖设于连接盘体452背离烹饪舱30的一侧。
[0066]
具体来说,第二隔热板48设有避让孔,空心轴451穿设于避让孔,第二隔热板48设有安装凹槽,第二隔热板48与凹槽边缘抵接,当第二隔热板48 盖合于第一隔热板49时,能够将连接盘体452包含在第一隔热板49与第二隔热板48之间,第二隔热板48与连接盘体452通过螺钉连接。这样设置,进一步隔绝部分传导到连接盘体452的热量,使传动轴45在使用时的温度不会急剧升高,有利于提高传动轴45的使用寿命。
[0067]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还包括多个散热垫块,多个散热垫块设置在连接盘体452背离烹饪舱30的一侧,且沿连接盘体452边缘的周向间隔设置。
[0068]
在一实施例中,空心轴451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减重孔453,多个减重孔 453沿空心轴45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0069]
具体来说,空心轴451为金属材质的空心轴451,在满足载荷的条件下,在空心轴451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减重孔453,且多个减重孔453在空心轴 451在周向上沿轴线对称设置,空心轴451与第二传动轮43的连接处不设有减重孔453,如此能够保证空心轴451上各处的载荷分布均匀,同时这样设置能够减轻空心轴451的质量,从而减轻自动炒菜机整体的重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空心轴451的外周面不设置有减重孔453。
[0070]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座47和轴承46,安装座47固定于炒菜机壳体11,安装座47设有轴承46孔,轴承46设于轴承46孔,空心轴 451穿设于轴承46。
[0071]
具体来说,安装座47固定在支撑板112上,安装座47设有安装轴承46 的轴承46孔,轴承46孔与支撑板112上的传动轴45过孔位置为同心,空心轴451穿设在轴承46内,安装座47能够限制空心轴451在径向方向的运动,这样设置能够减小空心轴451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因此空心轴451的转动更顺畅,同时使得空心轴451的传动更加平稳。
[0072]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座47和滚筒,安装座47固定于炒菜机壳体11,安装座47设有轴过孔,滚筒设于轴过孔,空心轴451穿设于滚筒。
[0073]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包括多个驱动装置和多个烹饪舱30,各烹饪舱30均独立地转动安装于炒菜机壳体11,每一烹饪舱30对应与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0074]
具体来说,每一个烹饪舱30对应安装有一个驱动装置,即每个烹饪舱30 有独立的动力支撑,并且每个烹饪舱30独立安装于支撑板11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一台自动炒菜机上设有九个驱动装置和九个烹饪舱30,这些烹饪舱 30呈三排三列的矩阵设置,如此设置各个烹饪舱30不会相互影响,也不用共用动力源,保证自动炒菜机的整体效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包括多个驱动装置和多个烹饪舱30,各烹饪舱30呈同一列或同一行的形式安装在支撑板112上,每个驱动装置对应连接一个烹饪舱3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包括多个驱动装置和多个烹饪舱30,其中,一台自动炒菜机上设有少于九个驱动装置和九个烹饪舱30,或者多于九个驱动装置和九个烹饪舱 30。
[0075]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烹饪舱30包括容置舱32、加热器 18、舱体外壳
31和隔热层50;容置舱32设有餐盒放入口321;加热器18设于容置舱32,用于加热容置舱32;舱体外壳31设有安装腔和连通安装腔的安装开口,容置舱32设于安装腔,且容置舱32设有餐盒放入口321的一端自安装开口穿出,舱体外壳31的材质为塑料;隔热层50设于容置舱32与舱体外壳31之间。
[0076]
其中,本实施例中,容置舱32内设有与餐盒放入口321连通的餐盒腔,可以将装有食材的餐盒从餐盒放入口321放入餐盒腔。容置舱32为导热材质,以在通过加热器18对容置舱32加热时,热量能够传递至餐盒腔,从而对餐盒腔内的餐盒进行加热。
[0077]
具体来说,采用塑料材质的舱体外壳31,可以使得舱体外壳31的重量较小,从而可以减小烹饪舱30的重量,这样也能降低自动炒菜机的驱动装置的负载和烹饪舱转动时产生的摩擦,有利于提升烹饪舱的寿命。同时通过在容置舱32与舱体外壳31之间设置隔热层50,可以通过隔热层50阻挡加热器 18和容置舱32传递至舱体外壳的热量,一方面可以降低加热器18和容置舱32的热量散失,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舱体外壳受热变形和受热而导致老化加速的情况,有利于提升烹饪舱的寿命。
[0078]
在一实施例中,舱体外壳31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 312,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拼合形成安装腔和安装开口。
[0079]
具体来说,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为可拆卸拼合,二者拼合成的舱体外壳31呈柱状,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在舱体外壳31的外周面上均具有两个拼合处,第一壳体311的两个拼合处和第二壳体312的两个拼合处一一对应连接,即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的拼合面与舱体外壳的轴线平行或重叠。在舱体外壳31的其中一端设有安装开口,与安装开口相对的一面以及舱体外壳31的内周面连接形成安装腔,容置舱32先放置在第一壳体311内,此时将第二壳体312盖合第一壳体311,如此将容置舱32安装在安装腔内;这样设置,当容置舱32的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能够方便快捷地拆卸舱体外壳31将容置舱32取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舱体外壳31为一体设置的外壳本体,外壳本体内设有安装腔和安装开口。
[008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1的外周面且至少在一拼合处设有第一容置槽3111和第一过孔3112,第一容置槽3111与第一壳体311的拼合面间隔,第一过孔3112贯穿第一容置槽3111的槽侧壁和第一壳体311的拼合面,第二壳体312的内周面对应第一过孔3112的位置设有第一螺柱3123,烹饪舱30 还包括第一紧固螺钉,第一紧固螺钉穿过第一过孔3112而螺接于第一螺柱 3123,第一紧固螺钉的头部位于第一容置槽3111内。
[0081]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1的外周面且在一拼合处设有第一容置槽3111 和第一过孔3112,第一容置槽3111与第一壳体311的拼合面间隔,第一过孔 3112贯穿第一容置槽3111的槽侧壁和第一壳体311的拼合面。第二壳体312 的内周面一拼合处对应第一过孔3112的位置设有第一螺柱3123,第二壳体 312的外周面且在另一拼合处设有第二容置槽3121和第二过孔3122,第二容置槽3121与第二壳体312的拼合面间隔,第二过孔3122贯穿第二容置槽3121 的槽侧壁和第二壳体312的拼合面,第一壳体311内周面的另一拼合处对应第二过孔3122的位置设有第二螺柱3113。烹饪舱30还包括第一紧固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第一紧固螺钉穿过第一过孔3112而螺接于第一螺柱3123,第一紧固螺钉的头部位于第一容置槽3111内,第二紧固螺钉穿过第二过孔3122 而螺接于第二螺柱3113,第二紧固螺钉的头部位于第一容置槽3111。
[0082]
具体来说,在其中一个拼合处,第一紧固螺钉从第一壳体311的第一容置槽穿过第一过孔3112螺接到第二壳体312的第一螺柱3123,在另一个拼合处第二紧固螺钉从第二壳体312的第二容置槽3121穿过第二过孔3122螺接到第一壳体311的第二螺柱3113,如此将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拼合到一起。第一紧固螺钉的头部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内,第二紧固螺钉的头部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避免第一紧固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凸出于舱体外壳的外周面,如此,在转动时能够降低第一紧固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刮到炒菜机壳体11的风险。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结构以烹饪舱30的旋转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即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的结构大致相同,这样设置,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可以通过使用同一个模具进行生产,能够节省模具设计的成本。
[0083]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1的外周面且在一拼合处设有第一容置槽3111和第一过孔3112,第一壳体311的外周面且在另一拼合处设有第二容置槽3121和第二过孔3122。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12卡接或粘接。
[0084]
在一实施例中,舱体外壳31的内周面设有相交接第一加强筋314和第二加强筋315,第一加强筋314沿舱体外壳31的周向延伸,第二加强筋315沿舱体外壳31轴向延伸。
[0085]
具体来说,第一加强筋314能够减少舱体外壳31因壁厚差导致的应力不均所发生的变形的可能,第二加强筋315减少舱体外壳31在轴向方向上发生卷曲的可能,这样设置,相较于增加工件的壁厚来提升工件强度的方式,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能够节省材料的同时保证舱体外壳31结构的稳定性,舱体外壳31不容易发生变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舱体外壳31的内周面未设置有加强筋。
[0086]
在一实施例中,舱体外壳31的安装开口处设有缓冲垫圈33,缓冲垫圈 33呈沿安装开口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缓冲垫圈33至少部分位于舱体外壳31 和容置舱32之间。
[0087]
具体来说,缓冲垫圈33的材质可以是硅胶、橡胶或天然乳胶等,本实施例中缓冲垫圈33的材质为硅胶缓冲垫圈33,缓冲垫圈33设置在安装开口处,且沿安装开口的边缘延伸呈环状,缓冲垫圈33有部分位于舱体外壳31内壁上,即缓冲垫圈33垫在舱体外壳31与容置舱32的间隔处,如此,能够避免舱体外壳31与容置舱32直接碰撞,导致容置舱32的寿命降低。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舱体外壳31的安装开口处设有多个缓冲垫片,多个缓冲垫片均抵接在舱体外壳31的内壁,且多个缓冲垫片沿安装开口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缓冲垫片均位于舱体外壳31和容置舱32之间。
[0088]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垫圈33包括第一环形壁331、第二环形壁333和环形连接壁332,第二环形壁333位于第一环形壁331的内侧,环形连接壁332 连接于第一环形壁331和第二环形壁333之间,安装开口的边缘夹在第一环形壁331和第二环形壁333之间。
[0089]
具体来说,第一环形壁331抵在舱体外壳31的外表面上,第二环形壁333 设置在舱体外壳31的内侧,环形连接壁332将第一环形壁331与第二环形壁 333连接在一起,环形连接壁332朝向舱体外壳31的一侧与舱体外壳31抵接,缓冲垫圈33将安装开口的边缘呈u型夹持着,能够保证缓冲垫圈33安装可靠,降低缓冲垫圈33掉落的风险。
[0090]
此外,在设置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1 与第二壳体312拼合后,这样设置,缓冲垫圈33能够将安装开口出的拼接缝隙盖合,即缓冲垫圈33套在安装开口边缘上,这样能够避免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12的拼接处遭受破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缓冲垫圈33也可以粘接于舱体外壳31内表面。
[0091]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壁331朝向舱体外壳31的表面设有第一限位凸起335,舱体外壳31设有第一限位槽316,第一限位凸起335插接于第一限位槽316。
[0092]
具体来说,第一限位凸起335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限位槽316,通过挤压第一限位凸起335将其插入第一限位槽316,如此,第一限位凸起335恢复原大小时不会从第一限位槽316脱出,限制了缓冲垫圈33在舱体外壳31径向的移动,同时第一限位槽316也能限制第一限位凸起335在舱体外壳31轴向方向的移动,从而限制缓冲垫圈33在舱体外壳31轴向的移动,这样设置使得缓冲垫圈33稳定地安装在舱体外壳31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环形壁331上开设有螺钉过孔,舱体外壳31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位置与螺钉过孔的位置相对应,螺钉穿过第一环形壁331螺接于舱体外壳31上的螺纹孔。
[0093]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开口的边缘设有凸出于舱体外壳31的内周面的第二限位凸起313,第二环形壁333设有第二限位槽334,第二限位凸起313伸入第二限位槽334。
[0094]
具体来说,第二限位凸起313伸入第二限位槽334内,第二限位凸起313 朝向第一限位凸起335的一侧抵在第二限位槽334的其中一槽侧壁,第二限位凸起313的另一侧壁抵在另一槽侧壁,从而限制缓冲垫圈33在舱体外壳31 轴向上的移动,使得缓冲垫圈33安装更加稳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壁333设有螺钉过孔,舱体外壳31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位置与螺钉过孔的位置相对应,螺钉穿过第二环形壁333螺接于舱体外壳31上的螺纹孔。
[0095]
在一实施例中,隔热层50的材质为保温棉。具体来说,保温棉设置在容置舱32与舱体外壳31的间隙处,该保温棉呈筒状包覆在容置舱32的外周面,保温棉的材质可以是玻璃纤维保温棉、橡塑保温棉或复合硅酸保温棉等;本实施例中采用玻璃纤维保温棉,相较于其他的保温棉,其断热性好,环保无毒,抗拉强度高,抗冲击强度高,吸湿率低。这样设置能够保证隔热层50的隔热性能,减少容置舱32的温度散失,保温效果更加。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隔热层50的材质为隔热硅胶。
[0096]
在一实施例中,加热器18呈圆管状,容置舱32上设有供加热器18放置的加热器安装部,加热器安装部与容置舱32为一体成型,加热器安装部与容置舱32内放置餐盒的腔体通过容置舱32的舱壁间隔,加热器18嵌入加热器安装部中,加热器18发热时将热量通过容置舱32的舱壁传导至容置舱32内,从而达到加热餐盒的目的。相比于在容置舱32外表面设置有加热器18的方案,这样设置能够使加热器18与容置舱32内的导热距离缩短,使得导热更加迅速,同时加热器18嵌入加热器18安装部中能够增加加热器18与容置舱 32的导热面积,使得容置舱32内的加热效果更好。
[009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