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一种洗碗机及其水路中枢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洗碗机及其水路中枢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洗碗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洗碗机及其水路中枢。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家用洗碗机一般包括上下设置的内胆和底座,该内胆的内部具有用于装载餐具的洗涤腔,在洗涤腔中设有多个喷臂,该多个喷臂由洗碗机的内部水路驱动而旋转,从而对装载在洗涤腔中的餐具进行喷淋清洗。其中,在内胆与底座之间设有能够将洗涤腔的水液收集的水杯,这个水杯作为洗碗机中的水路中枢,其上设有多个水路连接端,可通过管道与相应的水路连接端连接,从而实现与洗碗机上的洗涤泵、排水泵、软水器以及分水阀等部件进行水路连通。
3.其中,分水阀是用于将从洗涤泵输出的水流进行分流,以使水流能够导向至洗碗机的各个喷臂上。可见,分水阀也是一个水路中枢,需要在分水阀上具有的各个水路接口上连接管道,以将分流的水流导向至各个喷臂上。现有技术的洗碗机中,分水阀一般作为单独部件设置在洗碗机的底座内,与水杯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以此,在洗碗机中需要管道进行连接的部位较多,其存在的漏水部位也随之增加。由于分水阀和水杯的主要部分均位于底座内,底座内部也设置有其他电器部件,水杯和分水阀上均具有较多水路连接端,二者之间也需要管道连接。若这些水路接口中发生漏水,将对底座内的其他电器部件造成涉水影响。
4.因此,现有技术的洗碗机中的水路中枢结构上存在过多的漏水隐患,是目前洗碗机生产厂家急需完善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碗机及其水路中枢,对洗碗机上的水路中枢作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洗碗机中的管路连接多,造成较多的漏水点,对其他电器部件构成涉水风险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碗机的水路中枢,设置于洗碗机的内胆与底座之间,所述水路中枢上设有水杯和分流座,所述水杯上设有集水槽以及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的进水口、排水泵的固定口、与洗涤泵连接的出水口以及用于设置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口;所述分流座上设有分水阀或分水盖,以及设置在所述水路中枢上的汇流管,所述汇流管上设有水路输入端;所述水路中枢上还设有用于与洗碗机上的各个喷臂连接的多个水路输出端,所述汇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多个水路输出端连通,所述汇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水阀或所述分水盖连接。
7.本技术提供的洗碗机水路中枢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水路中枢既具有用于收集内胆洗涤腔中水液的水杯,又具有用于将水流分流输出至各个喷臂上的分流座,该分水阀设置在分流座的汇流管上。可见,本技术的方案是将传统的分水阀上具有分流结构的阀盖集成于水杯结构上,让原来的洗碗机至少存在的两个水路中枢合成一体。其中,水杯的集水槽上连通有进水口、排水泵的固定口、与洗涤泵连接的出水口以及用
于设置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口,让水杯高度集成。本技术的水路中枢,一方面,能够减少在洗碗机内部的管路连接,进而减少这些管路连接形成的漏水点,有效地降低对设置在洗碗机内的其他电器部件构成的涉水风险。另一方面,水杯与分流结构合成一体,使得洗碗机的内部结构更紧凑,进而可缩小整机的体积,并能够提高装配效率,有效地降低装配零件的成本。此外,分流座上还设有分水盖,可供选择地连接在汇流管上,以在不使用分水阀时,也可以让水路中枢仅作为水杯使用,进而提高整个水路中枢的适用性能。
8.对分流座上的具体结构作改进,所述分水阀包括驱动器以及与所述驱动器连接的分水片,所述汇流管上具有安装口,所述驱动器连接于所述安装口上,所述分水片伸入所述汇流管内;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分水片旋转以切换各个所述水路输出端的导通。以此,水路中枢上的汇流管作为传统分水阀上的阀盖,该汇流管与分流座上的多个水路输出端连通,当分水阀的驱动器驱动分水片在汇流管中旋转时,分水片在旋转过程中对不同水路输出端的导通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对输出用水的分流控制,让水流能够从相应的水路输出端输出,并流往对应的喷臂上。
9.进一步的,所述汇流管设有位于所述安装口上的外扣沿,所述分水阀的驱动器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外扣沿扣接的扣条。以此,利用驱动器上的扣条与汇流管上的外口沿相扣接,让整个分水阀能够以旋扣的方式安装于汇流管的安装口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地提高安装效率。
10.对分水盖的安装结构作改进,所述汇流管上设有安装口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口上的外扣沿,所述分水盖上设有与所述外扣沿扣接的内扣沿。结构简单,利用汇流管的安装口外的外扣沿,与分水盖上的内扣沿相互旋扣,即可完成安装固定。在实际应用中,该分水盖上可设置密封圈,以加强密封效果,防止漏水,避免对洗碗机中的其他电器部件造成影响。
11.可选的,所述水杯与所述分流座相邻地设置在所述水路中枢上,所述水杯与所述汇流管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分别与所述水杯、所述汇流管以及所述水路中枢连接。一方面,水杯与分流座相邻设置,以提高水路中枢的整体结构紧凑性,有利于缩小对洗碗机内部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水杯与汇流管之间设有连接筋,让连接筋将水杯、汇流管以及水路中枢连接一体,进而提高水路中枢的整体结构强度。
12.可选的,所述分流座上还设有与洗碗机上的区域洗喷臂通过管道连接的水流开关阀,所述水流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汇流管与所述区域洗喷臂的水路通断;所述汇流管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水流开关阀的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与所述汇流管的内部连通。针对在高性能的洗碗机中具有的区域洗喷臂,本技术的水路中枢还集成有将水流分流至这些区域洗喷臂上的结构,该分流座上设有水流开关阀,该水流开关阀通过管道连接各个区域洗喷臂,并设置在该汇流管的第一安装端上与汇流管连通,以对连通至各个区域洗喷臂的水路进行通断控制。
13.可选的,所述分流座上还设有用于对水压进行保护监测的无水压力保护装置,所述汇流管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无水压力保护装置的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汇流管的内部连通。由于汇流管是洗碗机内的循环水路中,既实现用水输出,又实现水路分流的部位,因而在汇流管上加装该无水压力保护装置,有利于对循环水路是否存在运转进行监测保护,以避免洗碗机发生“空转”状况,有效地确保洗碗机的正常运作。
14.对水杯的具体结构作改进,所述水杯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存积于所述集水槽底部
的残留水的集水室,所述集水室上设有排水接头;所述水杯的底部具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将所述集水槽与所述集水室导通;所述集水室的底部设有排出口以及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排出口上的底盖,所述排水接头设置于所述底盖上。一方面,该排水接头用以与洗碗机内的排水管连接,以将收集的残留水排出洗碗机的外部。让水杯内不会存积残留水,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水杯中容易存积残留水没法排除的问题,进而确保水杯的内部卫生。另一方面,让底盖可以从水杯上拆卸下来以打开排出口,对集水室进行清洁,以便将窜入集水室中的残渣清除,有效地确保水杯的内部卫生,防止异味产生,进而提高排出残留水的顺畅性。
15.再进一步的,所述水杯的侧部设有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的气室,所述气室上设有侧部开口以及盖合在所述侧部开口上的侧盖,所述侧盖上设有用于与压力监测装置连接的连接头。以此,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水杯上设置气室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设置在气室上且与压力检测装置连接的连接头为固定结构,没法调整,只能适配原有的压力检测装置的设置及连接方位。本技术水杯上的气室为开放式设计,与压力检测装置连接的连接头设置在侧盖上,可以根据压力检测装置的设置及连接方位可选择相应的侧盖,进而提高安装连接的可调节性能,有效地适配不同洗碗机的内部压力检测装置的设置结构,提高水杯的适用性。
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洗碗机,包括内胆、底座以及所述洗碗机的水路中枢,所述内胆与所述底座上下设置,所述内胆内具有洗涤腔;所述水路中枢设置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底座之间,并与所述内胆的洗涤腔连通;所述水路中枢的上表面位于所述洗涤腔的底部,所述水路中枢的下表面位于所述底座内。以此,将用于收集洗涤腔的水液的水杯和用于往各个喷臂分流输出的分流座集成一体,有效地减少管路连接,进而减少这些管路连接形成的漏水点,提高装配效率,有效地降低零件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路中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路中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路中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路中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水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水路中枢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杯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路中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路中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三。
2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8.100-水路中枢;101-进水口;102-固定口;103-出水口;104-连接口;
29.200-水杯;300-分流座;
30.1-集水槽;11-连接端;12-集水室;13-排水接头;14-过水孔;15-排出口;16-底盖;17-气室;171-侧部开口;18-侧盖;181-连接头;
31.2-分水阀;21-驱动器;22-分水片;23-扣条;
32.3-汇流管;30-安装口;31-水路输入端;32-水路输出端;33-外扣沿;34-第一安装端;
33.4-连接筋;
34.5-分水盖;51-内扣沿;
35.6-水流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8.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碗机及其水路中枢进行说明。该洗碗机(图未显示)包括上下设置的内胆和底座,内胆内具有洗涤腔。其中,在内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路中枢100,该水路中枢100与内胆的洗涤腔连通。以此,让水路中枢100的上表面位于洗涤腔的底部,水路中枢100的下表面位于底座内。
41.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该水路中枢100上设有水杯200和分流座300,水杯200上设有集水槽1以及与该集水槽1连通的进水口101、排水泵的固定口102、与洗涤泵连接的出水口103以及用于设置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口104。由于整个水路中枢100的上表面位于洗涤腔的底部,因而与集水槽1连通的进水口101位于洗涤腔中,能够收集洗涤腔中的水液,并通过固定口102、出水口103以及连接口104分别与相应的部件连接,如洗涤泵、排水泵以及软水器等连通,进而实现相应的抽水、排水及其他功能。
42.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该分流座300上设有分水阀2和设置在该水路中枢100上的汇流管3,该汇流管3上设有水路输入端31,以便与洗碗机的洗涤泵的输出端连接,让洗碗机内循环水路的输出用水能够灌入汇流管3内进行分流。
43.请一并参阅图2、图3及图4,该水路中枢100上还设有用于与洗碗机上的各个喷臂连接的多个水路输出端32,汇流管3的一端与该多个水路输出端32连通,汇流管3的另一端
与分水阀2连接。分水阀2的工作端位于汇流管3内,以切换各个水路输出端32的导通。
44.本技术提供的洗碗机水路中枢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水路中枢100既具有用于收集内胆洗涤腔中水液的水杯200,又具有用于将水流分流输出至各个喷臂上的分流座300,该分水阀2设置在分流座300的汇流管3上。可见,本技术的方案是将传统的分水阀2上具有分流结构的阀盖集成于水杯200结构上,让原来的洗碗机至少存在的两个水路中枢100合成一体。其中,水杯200的集水槽1上连通有进水口101、排水泵的固定口102、与洗涤泵连接的出水口103以及用于设置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口104,让水杯200高度集成。本技术的水路中枢100,一方面,能够减少在洗碗机内部的管路连接,进而减少这些管路连接形成的漏水点,有效地降低对设置在洗碗机内的其他电器部件构成的涉水风险。另一方面,水杯与分流结构合成一体,使得洗碗机的内部结构更紧凑,进而可缩小整机的体积,并能够提高装配效率,有效地降低装配零件的成本。
45.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5,该分水阀2包括驱动器21以及与驱动器21连接的分水片22,该汇流管3上具有安装口30,该驱动器21连接于安装口30上,以使分水片22能够伸入汇流管3内。工作时,驱动器21驱动分水片22旋转以切换各个水路输出端32的导通。本技术的水路中枢100上的汇流管3作为传统分水阀2上的阀盖,该汇流管3与分流座300上的多个水路输出端32连通,当分水阀2的驱动器21驱动分水片22在汇流管3中旋转时,分水片22在旋转过程中对不同水路输出端32的导通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对输出用水的分流控制,让水流能够从相应的水路输出端32输出,并流往对应连接的喷臂上。
46.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5,该汇流管3上设有位于安装口30上的外扣沿33,该分水阀2的驱动器22上设有能够与该外扣沿33扣接的扣条23。其中,该扣条23也可以是扣块,或者能够与该外扣沿33实现扣接的其他结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以此,利用驱动器22上的扣条23与汇流管3上的外口沿相扣接,让整个分水阀2能够以旋扣的方式安装于汇流管3的安装口30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地提高安装效率。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密封性能,一般会在汇流管3的安装口30与分水阀2的连接端11之间设置密封圈,以确保密封效果。
47.在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4,该水杯200与分流座300相邻地设置在水路中枢100上,从而提高水路中枢100的整体结构紧凑性,有利于缩小对洗碗机内部的占用空间。
48.其中,该水杯200与汇流管3之间设有连接筋4,该连接筋4分别与水杯200、汇流管3以及水路中枢100连接,以使水杯200、汇流管3以及水路中枢100连接一体,进而提高水路中枢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49.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6,该分流座300上设有可拆卸地盖合在汇流管3的安装口30上的分水盖5,该分水盖5可供选择地连接在汇流管3上,以在不使用分水阀2时,也可以让水路中枢100仅作为水杯200使用,进而提高整个水路中枢100的适用性能。
50.其中,该汇流管3上设有位于该安装口30上的外扣沿33,该分水盖5上设有与该外扣沿33扣接的内扣沿51。结构简单,利用汇流管3的安装口30外的外扣沿33,与分水盖5上的内扣沿51相互旋扣,即可完成安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分水盖5上可设置密封圈,以加强密封效果,防止漏水,避免对洗碗机中的其他电器部件造成影响。
51.在高性能的洗碗机中,在洗碗机内胆的洗涤腔内还具有用于进行区域部位加洗的
喷臂,这些喷臂是在传统具有的喷臂基础上增加的,是针对局部区域进行冲洗的喷臂。为此,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4,分流座300上还设有与该区域洗喷臂通过管道连接的水流开关阀6,该水流开关阀6能够控制汇流管3与该区域洗喷臂的水路通断。该汇流管3上设有用于连接该水流开关阀6的第一安装端34,该第一安装端34与汇流管3的内部连通。该水流开关阀6通过管道连接各个区域洗喷臂,并设置在该汇流管3的第一安装端34上与汇流管连通,以对连通至各个区域洗喷臂的水路进行通断控制。
52.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未显示),该分流座300上还设有用于对水压进行保护监测的无水压力保护装置(图未显示),该汇流管3上设有用于连接无水压力保护装置的第二安装端(图未显示),该第二安装端与汇流管3的内部连通。由于汇流管3是洗碗机内的循环水路中,既实现用水输出,又实现水路分流的部位,因而在汇流管3上加装该无水压力保护装置,有利于对循环水路是否存在运转进行监测保护,以避免洗碗机发生“空转”状况,有效地确保洗碗机的正常运作。
5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水流开关阀6及无水压力保护装置可以同时设置在汇流管3上,也可以是选择性地设置在汇流管3的单个安装端上,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54.在实际应用中,水杯200内容易存积残留水没法排除,导致水杯200内容易产生味道,存在卫生隐患。为此,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水杯200的结构作优化,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7,该水杯200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存积于集水槽1底部的残留水的集水室12,该集水室12上设有排水接头13。该水杯200的底部具有过水孔14,该过水孔14将集水槽1与集水室12导通。这里可以理解为位于集水槽1底部的残留水能够通过该过水孔14流入集水室12内。其中,该排水接头13用以与洗碗机内的排水管连接,以将收集的残留水排出洗碗机的外部,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水杯200中容易存积残留水没法排除的问题,进而确保水杯200的内部卫生。
55.在上述基础上,请参阅图8,该集水室12的底部设有排出口15以及可拆卸地盖合于该排出口15上的底盖16,该排水接头13设置于该底盖上。让底盖16可以从水杯200上拆卸下来以打开该排出口15,对集水室12进行清洁,以便将窜入集水室12中的残渣清除,有效地确保水杯200的内部卫生,防止异味产生,进而提高排出残留水的顺畅性。在实际应用中,该底盖16上增设有密封圈g,以确保底盖16盖合在排出口15上的密封性,避免发生漏水状况。在本实施例中,该底盖16安装于该排出口15上的连接方式是采用扣块与扣孔的扣接方式;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其他可能的连接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56.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9,该水杯200的侧部设有与集水槽1连通的气室17,该气室17可以形成为水杯200上的其中一个连接端11。该气室17上设有侧部开口171以及盖合在侧部开口171上的侧盖18,该侧盖18上设有用于与压力监测装置连接的连接头181。其中,该压力检测装置可以优选为压力传感器。以此,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水杯200上设置气室17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设置在气室17上且与压力检测装置连接的连接头181为固定结构,没法调整,只能适配原有的压力检测装置的设置及连接方位。本技术水杯200上的气室17为开放式设计,与压力检测装置连接的连接头181设置在侧盖18上,可以根据压力检测装置的设置及连接方位可选择相应的侧盖18,进而提高安装连接的可调节性能,有效地适配不同洗碗机的内部压力检测装置的设置结构,提高水杯200的适用性。
57.其中,该侧盖18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水杯200的侧部开口171上。在本实施例种,如
图9所示,是在侧盖18上增设密封圈g以安装在水杯200的侧部开口171上,进而减少焊接塑料产生的有毒气体,减少污染。此外,该侧盖18安装与水杯200的侧部开口171上的连接方式是采用扣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可行的连接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5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