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手把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双层手把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手把壶。


背景技术:

2.手把壶是一种常见的茶具,其尺寸一般小于普通茶壶,如图3所示,传统的手把壶的出水口12都靠近壶体13的上侧开口设置,而且由于出水口12后方需要有过滤茶叶的滤孔竖板11造型,所以导致盖子高度很高,单手抓持使用起来不舒适;另外,现有的手把壶大多没有防烫设置,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因热水外溢或壶体13温度较高而引起的烫手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手把壶,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双层手把壶,包括壶盖、内胆、外壳以及壶嘴;所述内胆和外壳的上侧均开口,所述外壳的内侧靠近上沿处具有环沿,所述内胆的上沿与所述环沿相连,所述内胆的四周以及底面均不与所述外壳接触,所述壶盖放置在所述环沿上,所述壶嘴包括一体连接的出液流道和进液流道,所述内胆和外壳上对应设置有进液流道装配孔,所述进液流道的右侧延伸至所述内胆内且进液流道的右侧具有多个滤孔。
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侧开口直径为5-10cm。
7.进一步的,所述壶盖上具有壶钮。
8.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流道装配孔靠近内胆和外壳的中下部设置。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胆和外壳之间具有空腔,所以使用过程中外壳的温度会明显低于内胆的温度,不会发生烫手情况;另外,本申请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滤孔竖板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内胆中的液体通过进液流道直接进入壶嘴内,既有效降低了盖子的高度又有利于倾倒,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热水通过外壳上侧开口洒出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爆炸图;
13.图3为现有技术中手把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层手把壶,包括壶盖1、内胆2、外壳3以及壶嘴4;内胆2和外壳3的上侧均开口,外壳3的上侧开口直径为5-10cm,方便单手握持,外壳3的内侧靠近上沿处一体设置有环沿5,内胆2的上沿与环沿5相固连,内胆2的四周以及底面均不与外壳3接触,使得内胆2与外壳3之间具有空腔,内胆2的热量不容易传递给外壳3,使用者的手部可以放心握持外壳3,壶盖1放置在环沿5上,壶盖1上还一体设置有壶钮6,方便壶盖1的取放,壶嘴4包括一体连接的出液流道7和进液流道8,内胆2和外壳3上对应设置有进液流道装配孔9,进液流道装配孔9靠近内胆2和外壳3的中下部设置,使得小倾斜角度下内胆2中的液体也可进入壶嘴4内,进液流道8的右侧延伸至内胆2内且进液流道8的右侧具有多个滤孔10,进液流道8与内胆2相固连。
1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8.取下壶盖1向内胆2中冲泡茶水然后放回壶盖1,需要饮用时单手握持住外壳3和壶盖1,倾斜手把壶,内胆2中的茶水依次通过滤孔10、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7流出到口杯中,放下手把壶然后饮用口杯中的茶水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内胆2和外壳3之间具有空腔,所以使用过程中外壳3的温度会明显低于内胆2的温度,不会发生烫手情况;另外,本实施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滤孔竖板11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内胆2中的液体通过进液流道8直接进入壶嘴4内,既有效降低了盖子的高度又有利于倾倒,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热水通过外壳3上侧开口洒出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以及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以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以及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手把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盖、内胆、外壳以及壶嘴;所述内胆和外壳的上侧均开口,所述外壳的内侧靠近上沿处具有环沿,所述内胆的上沿与所述环沿相连,所述内胆的四周以及底面均不与所述外壳接触,所述壶盖放置在所述环沿上,所述壶嘴包括一体连接的出液流道和进液流道,所述内胆和外壳上对应设置有进液流道装配孔,所述进液流道的右侧延伸至所述内胆内且进液流道的右侧具有多个滤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手把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侧开口直径为5-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手把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上具有壶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手把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装配孔靠近内胆和外壳的中下部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手把壶,包括壶盖、内胆、外壳以及壶嘴;内胆和外壳的上侧均开口,外壳的内侧靠近上沿处具有环沿,内胆的上沿与环沿相连,内胆的四周以及底面均不与外壳接触,壶盖放在环沿上,壶嘴包括一体连接的出液流道和进液流道,内胆和外壳上设置有进液流道装配孔,进液流道的右侧延伸至内胆内且进液流道的右侧具有多个滤孔;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胆和外壳之间具有空腔,使用过程中外壳的温度会明显低于内胆的温度,不会发生烫手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滤孔竖板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内胆中的液体通过进液流道直接进入壶嘴内,既有效降低了盖子的高度又有利于倾倒,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热水通过外壳上侧开口洒出的风险。洒出的风险。洒出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赵乾军 王小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个杯堂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2
技术公布日:20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