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具有腿部支撑结构的沙发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沙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腿部支撑结构的沙发。


背景技术:

2.沙发是现代家庭生活的必备品,不论是亲戚朋友聚会或是完成一天忙碌的工作、学习以后,人们总是习惯在沙发上聊天、休闲娱乐或缓解疲劳。
3.公开号cn212972408u公开了一种沙发人体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加热板,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侧扶手座,所述侧扶手座的一侧均固定设有侧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座下表面的中间固定设有旋转装置,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顶部设有沙发靠背,所述沙发靠背与调节座之间固定设有使其产生角度位移的调节装置,所述沙发靠背的内部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沙发靠背的一侧固定设有颈枕,所述颈枕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座远离调节座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腿部支撑板,两个所述侧扶手座之间固定设有使腿部支撑板产生角度位移的推动组件,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沙发垫,所述调节座固定设有控制组件。这种沙发的腿部支撑板调节单一,只能实现腿部支撑板翻转实现角度变化,其功能已经无法不具备沙发领域的诸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腿部支撑结构的沙发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具有腿部支撑结构的沙发,包括沙发座、靠背、两个扶手,扶手安装于沙发座两侧,靠背可调节连接于两扶手之间,沙发座在远离靠背的一端设有使腿部自然弯曲的小腿承载件,小腿承载件的内侧设有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向内侧翻卷,并在翻卷后延长或缩短小腿承载件自身的使用长度,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沿沙发座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后延长或缩短小腿承载件的前端距离沙发座的长度,第三驱动件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向上或向下翻转,并在翻转后增大或减小小腿承载件与沙发座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且允许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三者相互联动。
6.进一步完善,第一驱动件具有两个并位于小腿承载件两侧对称设置,其包括主动轮、被动轮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带,主动轮转动连接于沙发座的上段部分的对应内壁并连接有第一电机,被动轮固定连接于小腿承载件的下端的对应侧。
7.进一步完善,两主动轮之间、两被动轮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
8.进一步完善,第二驱动件位于小腿承载件的居中位置处,其包括气缸、连接板,气缸安装于沙发座内且位置中部偏后,并沿沙发座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板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小腿承载件连接。
9.进一步完善,第三驱动件位于小腿承载件的居中位置处,其包括轮座、转动轮、伸
缩杆,轮座安装于沙发座内且位置中部偏前,转动轮转动连接于轮座并连接有第二电机,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于转动轮、伸缩端转动连接于与两被动轮连接的连接杆。
10.进一步完善,与两被动轮连接的连接杆的居中位置处具有缺口,并通过缺口使得连接杆形成第一分杆、第二分杆,伸缩杆一端固定有轴套,轴套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分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分杆。
11.进一步完善,小腿承载件包括平移部、翻卷部,平移部移动于沙发座内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翻卷部一端转动连接于平移部、另一端与被动轮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完善,翻卷部具有多个片体,相邻的两片体之间为柔性连接并作为翻卷部的骨架,位于最下方的片体还具有与其自身呈l状构型的延伸片,延伸片与被动轮之间通过胶合固定。
13.进一步完善,位于上方的若干片体的外面的居中位置处固定有凸起,且允许通过凸起用以安装小腿分隔块。
14.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的小腿承载件的设置使得用户在坐于沙发时,腿部呈一定程度弯曲,能够极大程度缓解腿部的疲劳,舒适度较佳,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用以改变小腿承载件的使用状态,因为每个人的小腿长度以及每个人的坐姿样式不一,使得小腿承载件的适用性增强,同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相互之间能够联动,每个驱动件均电连接有对应的两个按钮,一个为加号、一个为减号,用户可以选择想要调节的按钮,同时按下即可实现联动调节,由此实现快速调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用以表示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驱动件的全剖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与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小腿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参照附图:这种具有腿部支撑结构的沙发,包括沙发座1、靠背2、两个扶手3,扶手3安装于沙发座1两侧,靠背2可调节连接于两扶手3之间,沙发座1在远离靠背2的一端设有使腿部自然弯曲的小腿承载件4,小腿承载件4的内侧设有第一驱动件5、第二驱动件6、第三驱动件7,第一驱动件5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4向内侧翻卷,并在翻卷后延长或缩短小腿承载件4自身的使用长度,第二驱动件6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4沿沙发座1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在移动后延长或缩短小腿承载件4的前端距离沙发座1的长度,第三驱动件7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4向上或向下翻转,并在翻转后增大或减小小腿承载件4与沙发座1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且允许第一驱动件5、第二驱动件6、第三驱动件7三者相互联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通过小腿承载件4的设置,使得腿部呈一定程度弯曲,能够极大程度缓解腿部的疲劳,舒适度较
佳,第一驱动件5、第二驱动件6、第三驱动件7用以改变小腿承载件4的使用状态,因为每个人的小腿长度以及每个人的坐姿样式不一,使得小腿承载件4的适用性增强,同时第一驱动件5、第二驱动件6、第三驱动件7相互之间能够联动,每个驱动件均电连接有对应的两个按钮,一个为加号、一个为减号,用户可以选择想要调节的按钮,同时按下即可实现联动调节。
23.对于第一驱动件5,第一驱动件5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4向内侧翻卷,第一驱动件5具有两个并位于小腿承载件4两侧对称设置,其包括主动轮51、被动轮52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带53,主动轮51转动连接于沙发座1的上段部分的对应内壁并连接有第一电机54,被动轮52固定连接于小腿承载件4的下端的对应侧,如此的设置即可实现,第一电机54驱动主动轮51转动,主动轮51通过连接带53将动能输送给被动轮52,被动轮52有两个直径不一的圆块构成,直径大的圆块位于内侧并与小腿承载件4固定连接,直径小的圆块位于外侧与连接带53连接,这样在小腿承载件4翻卷时,小腿承载件4能够缠绕在直径大的圆块,不会对连接带53造成干涉,连接带53与主动轮51、被动轮52的连接处具有多个凸起,而主动轮51、被动轮52与连接带53的连接处均开有多个供凸起插入的插槽,并在凸起插入插槽后通过胶水胶合,由此保证连接带53与主动轮51、被动轮52的稳定连接,同时连接带53具有良好的韧性以及变量效果,使得连接带53在小腿承载件4翻卷时能够具有延长长度的作用,由此不会因为角度变化太大而出现停滞等不良情况发生。
24.进一步完善,两主动轮51之间、两被动轮52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55,如此的设置只需一个主动轮51转动,另一个主动轮51以及两被动轮52均能够同步实现转动,即作为动力源的第一电机54也只需要设置一个,降低成本以及降低第一电机54在运行时的噪音。
25.对于第二驱动件6,第二驱动件6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4沿沙发座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6位于小腿承载件4的居中位置处,其包括气缸61、连接板62,气缸61安装于沙发座1内且位置中部偏后,并沿沙发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板62一端与气缸61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小腿承载件4连接,如此的设置即可实现,气缸61作为实现小腿承载件4移动的动力源,连接板62则为连接气缸61与小腿承载件4的中间件,而且气缸61与小腿承载件4的设置位置之间具有距离,故将连接板62设置呈l状的构型,这样不仅弥补了长度距离,也弥补了高度距离,同时也能够避开其它部件,由此实现小腿承载件4沿沙发座1的长度方向移动。
26.对于第三驱动件7,第三驱动件7用以驱动小腿承载件4向上或向下翻转,第三驱动件7位于小腿承载件4的居中位置处,其包括轮座71、转动轮72、伸缩杆73,轮座71安装于沙发座1内且位置中部偏前,转动轮72转动连接于轮座71并连接有第二电机74,伸缩杆73的固定端固定于转动轮72、伸缩端转动连接于与两被动轮52连接的连接杆55,如此的设置即可实现,由于第三驱动件7是设置在居中位置,这般设置是使得第三驱动件7作用于连接杆55能够施力均匀,在带动小腿承载件4作向上或向下翻转时,小腿承载件4的翻转流畅,轮座71是考虑到第三驱动件7处于居中位置时,转动轮72无法直接设置在沙发座1,故通过轮座71为转动轮72提供转动连接处,轮座71也能够为第二电机74提供安装位,第二电机74为转动轮72提供动能,使其转动,伸缩杆73的作用一方面在于,随转动轮72的转动从而带动小腿承载件4翻转,另一方面在于具备长短变化的特点,由此使得翻转流畅,不会停滞。
27.进一步完善,与两被动轮52连接的连接杆55的居中位置处具有缺口55-a,并通过缺口55-a使得连接杆55形成第一分杆55-b、第二分杆55-c,伸缩杆73一端固定有轴套73-a,
轴套73-a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分杆55-b、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分杆55-c,如此的设置使得伸缩杆73与连接杆55之间易于连接,目的是为了便于后期维护时方便拆卸,在连接时,轴套73-a通过缺口55-a先套至第一分杆55-b或第二分杆55-c,完成第一步骤后再通过移动轴套73-a使之再套于第二分杆55-c或第一分杆55-b,由此完成与第一分杆55-b、第二分杆55-c的连接。
28.为了使得小腿承载件4能够适应第一驱动件5、第二驱动件6、第三驱动件7驱动下的状态变化,小腿承载件4包括平移部41、翻卷部42,平移部41移动于沙发座1内并与连接板62固定连接,翻卷部42一端转动连接于平移部41、另一端与被动轮52固定连接,如此的设置首先通过平移部41适应第二驱动件6的平移,使得小腿承载件4能够不同小腿长度的用户,平移部41、翻卷部42之间的转动连接用以适应第三驱动件7的翻转,使得用户的小腿可以呈平放、竖放以及斜放的状态,从而满足用户在平躺、斜躺以及平坐时小腿的放置习惯。
29.为了实现小腿承载件4的翻卷,翻卷部42具有多个片体42-a,相邻的两片体42-a之间为柔性连接并作为翻卷部42的骨架,位于最下方的片体42-a还具有与其自身呈l状构型的延伸片42-a1,延伸片42-a1与被动轮52之间通过胶合固定,如此的设置是模仿古代的竹简书,使得翻卷部42能够翻卷,并且在翻卷时其自身由原来的平面状改编成圆筒状,而且翻卷为向内侧翻卷,由此缩短小腿承载件4自身的使用长度,从而满足用户在使用时,延伸片42-a1则是为了使得小腿承载件4与被动轮52实现固定联动,延伸片42-a1上表面为与被动轮52直径大的圆块匹配的弧形面,然后使得直径大的圆块与其上表面贴合,并通过胶水胶合。
30.进一步完善,位于上方的若干片体42-a的外面的居中位置处固定有凸起8,且允许通过凸起8用以安装小腿分隔块,利用小腿分隔块将用户的两小腿分离并配合大腿与扶手3接触,由此产生对腿部的挤压效果,并使小腿具有较好的包裹性,而且小腿分隔块安装方便,只需要将其插入凸起8即可,小腿分隔块的背面具有插槽。
3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