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便于调铅锤的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便于调铅锤的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铅锤的防火门。


背景技术:

2.防火门是指具有耐火性能的门。防火门起到为人们逃离火灾赢得时间、防止火灾扩散、延迟火灾蔓延并耐火一定时间的作用,防火门是消防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防火中的重要一环,是现代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火设施,防火门除具备普通门的作用外,具有防火、隔烟、抑制火灾蔓延、保护人员疏散的特殊功能。
3.现有防火门由于采用钢制且内部填充有防火材料,显得异常沉重,安装十分不便,且易安装偏斜,门框安装偏斜将导致无法在复位装置的带动下完成门扇复位,在火灾发生时失去隔绝烟气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铅锤的防火门,便于安装且保证门扇顺利关闭。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6.便于调铅锤的防火门,包括门框、复位装置和门扇;
7.所述门框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所述第一立柱底部和第二立柱底部均设有第一升降件;
8.所述横梁顶部设有若干顶推组件;
9.所述第一立柱上端设有第一撑开件,所述第二立柱上端与第一撑开件等高位置设有第二撑开件,所述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作用方向均向外;
10.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底部均设有横移装置,各所述第一升降件安装在对应横移装置上,所述横移装置带动第一升降件沿垂直和平行于横梁方向水平运动;
11.所述第一立柱下端设有第三撑开件,所述第二立柱下端与第三撑开件等高位置设有第四撑开件,所述第三撑开件和第四撑开件的作用方向均向外;
12.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设有若干膨胀螺栓安装孔;
13.所述门扇铰接在门框上,所述复位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门扇和门框上,所述复位装置的作用方向使门扇处于关闭状态。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件包括一体设置的升降螺纹段、升降棱柱段和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螺纹段安装在横移装置底部。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撑开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撑开螺纹段、第一撑开棱柱段和第一撑开支撑板,所述第一撑开螺纹段安装在第一立柱上端。
16.优选的:所述第二撑开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二撑开螺纹段、第二撑开棱柱段和第二撑开支撑板,所述第二撑开螺纹段安装在第二立柱上端。
17.优选的:所述横移装置包括上块、中块、下块、第一横移丝杆和第二横移丝杆,所述
上块底部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中块顶部沿第一燕尾槽滑动,所述第一横移丝杆可转动的安装在中块上且与上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燕尾槽的指向垂直于横梁,所述中块底部设有第二燕尾槽,所述下块顶部沿第二燕尾槽滑动,所述第二横移丝杆可转动的安装在下块上且与中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燕尾槽的指向平行于横梁。
18.优选的:所述第三撑开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三撑开螺纹段、第三撑开棱柱段和第三撑开支撑板,所述第三撑开螺纹段安装在第一立柱下端。
19.优选的:所述第四撑开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四撑开螺纹段、第四撑开棱柱段和第四撑开支撑板,所述第四撑开螺纹段安装在第二立柱下端。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门框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第一立柱底部和第二立柱底部均设有第一升降件,横梁顶部设有若干顶推组件,第一升降件用以控制门框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高度,最终使横梁水平。
22.第一立柱上端设有第一撑开件,第二立柱上端与第一撑开件等高位置设有第二撑开件,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作用方向均向外,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用以在第一升降件和调整完毕后固定门框,使得调整横移装置动作时各第一升降件能得到地面充足的摩擦力;
23.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底部均设有横移装置,各第一升降件安装在对应横移装置上,横移装置带动第一升降件沿垂直和平行于横梁方向水平运动,进而调整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相对位置,保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铅锤,第二立柱铅锤可使门扇顺畅关闭,保证隔绝烟气的效果,保证门扇顺畅关闭;
24.第一立柱下端设有第三撑开件,第二立柱下端与第三撑开件等高位置设有第四撑开件,第三撑开件和第四撑开件的作用方向均向外,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设有若干膨胀螺栓安装孔第三撑开件和第四撑开件用以支撑门框,在膨胀螺栓锁紧时防止门框变形,顶推组件用以在膨胀螺栓锁紧时防止横梁变形;
25.门扇铰接在门框上,复位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门扇和门框上,复位装置的作用方向使门扇处于关闭状态。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28.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29.图4为横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门框;
32.11、第一立柱;111、第一撑开件;1111、第一撑开螺纹段;1112、第一撑开棱柱段;1113、第一撑开支撑板;
33.12、横梁;
34.13、第二立柱;
35.14、第一升降件;141、升降螺纹段;142、升降棱柱段;143、升降支撑板;
36.16、顶推组件;
37.17、横移装置;171、上块;1711、第一燕尾槽;172、中块;1721、第二燕尾槽;173、下块;174、第一横移丝杆;175、第二横移丝杆;
38.18、第三撑开件;181、第三撑开螺纹段;182、第三撑开棱柱段;183、第三撑开支撑板;19、膨胀螺栓安装孔;
39.2、复位装置;
40.3、门扇。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2.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调铅锤的防火门,包括门框1、复位装置2和门扇3,门框1包括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3和横梁12,第一立柱11底部和第二立柱13底部均设有第一升降件14,横梁12顶部设有若干顶推组件16,各第一升降件14用以控制门框1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高度,最终使横梁12水平,第一升降件14包括一体设置的升降螺纹段141、升降棱柱段142和升降支撑板143,升降螺纹段141安装在横移装置17底部,调整第一升降件14高度时,用扳手扭转升降棱柱段142,在升降螺纹段141作用下升降支撑板143上下运动,进而使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升降。
43.第一立柱11上端设有第一撑开件111,第二立柱13上端与第一撑开件111等高位置设有第二撑开件,第一撑开件111和第二撑开件的作用方向均向外,第一撑开件111和第二撑开件用以在第一升降件14调整完毕后固定门框1,使得调整横移装置17动作时第一升降件14能得到地面充足的摩擦力,当然,为使摩擦力充足,第一撑开件111和第二撑开件支撑柱墙体后各第一升降件14可继续向下微调,压紧地面,第一撑开件111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撑开螺纹段1111、第一撑开棱柱段1112和第一撑开支撑板1113,第一撑开螺纹段1111安装在第一立柱11上端,第二撑开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二撑开螺纹段、第二撑开棱柱段和第二撑开支撑板,第二撑开螺纹段安装在第二立柱13上端,通过扳手分别转动第一撑开棱柱段1112和第二撑开棱柱段,进而推动第一撑开支撑板1113和第二撑开支撑板运动,进而使第一撑开支撑板1113和第二撑开支撑板挤压墙体。
44.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底部均设有横移装置17,各第一升降件14安装在对应横移装置17上,横移装置17带动第一升降件14沿垂直和平行于横梁12方向水平运动,进而调整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的相对位置,保证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铅锤,第二立柱13铅锤可使门扇3顺畅关闭,保证隔绝烟气的效果,横移装置17包括上块171、中块172、下块173、第一横移丝杆174和第二横移丝杆175,上块171底部设有第一燕尾槽1711,中块172顶部沿第一燕尾槽1711滑动,第一横移丝杆174可转动的安装在中块172上且与上块171螺纹连接,第一燕尾槽1711的指向垂直于横梁12,中块172底部设有第二燕尾槽1721,下块173顶部沿第二燕尾槽1721滑动,第二横移丝杆175可转动的安装在下块173上且与中块172螺纹连接,第二燕尾槽1721的指向平行于横梁12,转动第一横移丝杆174可使第一燕尾槽1711沿中块172滑动,进而调整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沿垂直于横梁12方向运动,使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铅锤,转动第二横移丝杆175可使第二燕尾槽1721沿下块173滑动,进而调整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沿平行于横梁12方向运动,保证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铅锤,
第二立柱13铅锤可使门扇3顺畅关闭,保证隔绝烟气的效果。
45.第一立柱11下端设有第三撑开件18,第二立柱13下端与第三撑开件18等高位置设有第四撑开件,第三撑开件18和第四撑开件的作用方向均向外,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均设有若干膨胀螺栓安装孔19,第三撑开件18和第四撑开件用以支撑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在膨胀螺栓锁紧时防止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3变形,顶推组件16用以在支撑横梁12,在膨胀螺栓锁紧时防止支撑横梁12变形,第三撑开件18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三撑开螺纹段181、第三撑开棱柱段182和第三撑开支撑板183,第三撑开螺纹段181安装在第一立柱11下端,第四撑开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四撑开螺纹段、第四撑开棱柱段和第四撑开支撑板,第四撑开螺纹段安装在第二立柱13下端,通过扳手分别转动第三撑开棱柱和第四撑开棱柱,进而推动第三撑开支撑板183和第四撑开支撑板运动,进而使第三撑开支撑板183和第三撑开支撑板183挤压墙体。
46.门扇3铰接在门框1上,复位装置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门扇3和门框1上,复位装置2的作用方向使门扇3处于关闭状态。
4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