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2.目前的烹饪器具如自动电饭煲,通常带有米仓,并设有进米管道以实现自动进米,但是现有的米仓一般通过控制下米口的大小以及下料时间来控制下米量,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落入内锅中的米量不是那么准确,进而对后续水米比的计算也会有影响,最终可能会影响烹饪效果。
3.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煲体具有烹饪空间;机体,所述煲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体;食物容纳部,所述食物容纳部设置至所述机体,并位于所述煲体的上方,所述食物容纳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设置于所述食物容纳部的底部,用于测量所述食物容纳部中的实时米量;挡米机构,可在开启所述第一出料口的第一位置和关闭所述第一出料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挡米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烹饪空间可连通,在所述挡米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挡米机构封堵所述第一出料口;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根据所述称重装置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挡米机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能够根据称重装置的测量结果来控制挡米板的移动,进而精准地控制落入烹饪空间的食材量。
7.优选地,所述挡米机构包括挡米板和用于带动所述挡米板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在接收到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时,带动所述挡米板水平移动以封堵所述第一出料口。
8.由此,通过驱动结构带动挡米板移动,能够快速地封堵第一出料口。
9.优选地,所述挡米板在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且所述挡米板贴合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开口边缘。
10.由此,能够有效地封住第一出料口,保证落入烹饪空间内的米量准确。
11.优选地,所述挡米机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驱动结构通过所述固定架支撑在所述机体中。
12.由此,驱动结构能够更加稳定地驱动挡米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
动。
13.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槽,所述驱动结构置于所述槽,所述固定架通过位于所述槽的槽壁两侧的耳扣安装至所述机体。
14.由此,保证驱动结构固定地安装在槽中,以驱动挡米板能够精准地达到第二位置。
15.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为推拉电磁铁。
16.优选地,所述挡米板包括朝远离所述第一出料口而突出于板面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凹陷腔,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部容置于所述凹陷腔与所述安装部连接,以带动所述挡米板的移动。
17.由此,驱动结构的驱动部能够与挡米板的安装部稳定连接。
18.优选地,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自所述凹陷腔继续向两侧凹陷的卡持部,所述驱动部卡合在所述卡持部内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19.由此,通过驱动部卡合在卡持部实现挡米板与驱动结构的稳定连接。
20.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输料臂组件,其设置于所述食物容纳部的下方,所述输料臂组件具有第二出料口,在所述输料臂组件处于送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21.由此,在挡米板处于第一位置时,且输料臂组件处于送料位置的状态下,食物容纳部的食材能够通过第一出料口进入输料臂组件的输料通道中,进而通过第二出料口进入烹饪空间内。
22.优选地,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供水装置,所述输料臂组件内还设置有供水通道,所述供水通道的出水孔与所述第二出料口对齐,在所述输料臂组件处于所述送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出水孔与设置于所述煲体的进水口连通。
23.由此,供水通道的出水孔和第二出料口对齐,通过输料臂组件既能实现供米,也可以实现自动供水。
附图说明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2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分解图;
26.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所述输料臂组件处于其自身的送料位置,所述挡米板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
27.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所述输料臂组件处于其自身的第一位置,所述挡米板处于其自身的第二位置;
28.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另一视角的截面图;
29.图5为图1中的挡米板的立体图;以及
30.图6为图1中的位于机体中的食物容纳部的底部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烹饪器具
ꢀꢀꢀꢀꢀꢀꢀꢀꢀꢀꢀꢀꢀꢀ
110:称重装置
33.120:食物容纳部
ꢀꢀꢀꢀꢀꢀꢀꢀꢀꢀꢀꢀ
121:第一进料口
34.122:第一出料口
ꢀꢀꢀꢀꢀꢀꢀꢀꢀꢀꢀꢀ
131:挡米板
35.132:驱动结构
ꢀꢀꢀꢀꢀꢀꢀꢀꢀꢀꢀꢀꢀꢀ
133:固定架
36.134:槽
ꢀꢀꢀꢀꢀꢀꢀꢀꢀꢀꢀꢀꢀꢀꢀꢀꢀꢀꢀꢀ
135:耳扣
37.136:安装部
ꢀꢀꢀꢀꢀꢀꢀꢀꢀꢀꢀꢀꢀꢀꢀꢀ
137:凹陷腔
38.138:驱动部
ꢀꢀꢀꢀꢀꢀꢀꢀꢀꢀꢀꢀꢀꢀꢀꢀ
139:卡持部
39.140:输料臂组件
ꢀꢀꢀꢀꢀꢀꢀꢀꢀꢀꢀꢀ
141:第二出料口
40.150:机体
ꢀꢀꢀꢀꢀꢀꢀꢀꢀꢀꢀꢀꢀꢀꢀꢀꢀꢀ
160:供水装置
41.161: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4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43.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
44.图1-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100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各种功能。
45.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为分体式烹饪器具。具体地,该烹饪器具包括机体150和煲体170,煲体170可拆卸地连接于机体150。
46.煲体170具体可以包括煲体座和煲体盖。煲体座内可以设置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盖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座上,当煲体盖盖合在煲体座上时,在煲体盖和内锅之间可以形成烹饪空间。
47.如图1所示,机体150大致呈l形,在l形的机体150的水平段可以设置有主加热装置。主加热装置可以是发热线圈盘。在煲体170搁置至机体150的状态下,煲体座与主加热装置可电连接,在烹饪器具通电的状态下,主加热装置可以对内锅进行加热。
48.如图1和图4所示,在l形的机体150的竖直段设置有食物容纳部120,食物容纳部120位于煲体170的上方,并具有第一进料口121、密封第一进料口121且可启闭第一进料口121的安装盖,和第一出料口122。当用户需要向食物容纳部120中补充物料时,打开安装盖即可添加物料。食物容纳部120中的物料不局限于大米,也可以是豆子等食材类的物料。
49.烹饪器具的控制面板(可以理解成控制装置)也可以集成在安装盖中,控制面板是整个烹饪器具的控制中心,控制所有的电器元件。安装盖上也可以设置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的操作面板和显示装置,操作面板用于接收用户输入(比如进水量、进米量等等),显示装置可用于显示食物容纳部120中的剩余物料重量以及烹饪器具自带的供水装置中的剩余水量。
50.在食物容纳部120的底部还设置有称重装置110,用于测量食物容纳部120中的实时米量。优选地,为了准确测量实时米量,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食物容纳部120的底
部对称设置了一对称重装置110。
51.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挡米机构,挡米机构可在开启第一出料口122的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和关闭第一出料口122的第二位置(如图3所示)之间可移动,在挡米机构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出料口122与煲体170的烹饪空间可连通,在挡米机构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挡米机构封堵第一出料口122。
52.因此,通常在用户输入所需烹饪米量后,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根据称重装置的测量结果控制挡米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可以理解,例如,食物容纳部120当前容纳的食材重量为m1,用户输入的所需烹饪米量为m2,因此,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挡米机构处于第一位置,使食物容纳部中的食材落入烹饪空间,直到称重装置检测到的米量为m3(m3=m1-m2)时,再控制挡米机构处于第二位置。这样,通过控制装置与挡米机构的配合,能够快速高效地控制挡米板131的移动,进而精准地控制落入烹饪空间的食材量。
53.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挡米机构包括挡米板131和用于带动挡米板131移动的驱动结构132。驱动结构132在接收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时,带动挡米板131水平移动(参考图2和图3)以封堵第一出料口122。在本实施方式在,驱动结构132为推拉电磁铁。
54.继续参考图3,挡米板131在第二位置位于第一出料口122的下方,且挡米板131贴合第一出料口122的开口边缘。由此,能够有效地封住第一出料口122,保证落入烹饪空间内的米量准确。
5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挡米机构还包括固定架133,驱动结构132可以通过固定架133支撑在机体中。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固定架133还设置有槽134,驱动结构132置于槽134,比如可以通过驱动结构132与槽134的槽壁紧配合实现固定,且固定架133可以通过位于槽134的槽壁两侧的耳扣135安装至机体150。
56.返回参考图1和图5,挡米板131包括朝远离第一出料口122而突出于板面的安装部136,安装部136具有凹陷腔137,驱动结构132的驱动部138(可以理解为推拉电磁铁的推杆)容置于凹陷腔137与安装部136连接,以带动挡米板131的移动。
57.更具体地,安装部136还包括自凹陷腔137继续向两侧凹陷的卡持部139,驱动部138卡合在卡持部139内与安装部136连接。由此,过驱动部138卡合在卡持部139实现挡米板131与驱动结构132的稳定连接。
58.返回参考图1,在食物容纳部120的第一出料口122下方还设置有输料臂组件140,用于向烹饪空间输送物料。具体地,输料臂组件内部具有送料通道,送料通道还设置有第二出料口141(如图2所示)。在输料臂组件140处于送料位置的状态下,第二出料口141可以通过煲体盖上的开口与烹饪空间连通。因此,在第一出料口122未被挡米板131封堵时,食物容纳部120中的食材可以通过第一出料口122进入送料通道内,进而通过第二出料口141进入烹饪空间。
59.接下来参考图1和图6详细说明输料臂组件140。输料臂组件140可以在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以及如图2所示的送料位置之间绕自身的旋转轴来回摆动。在该旋转轴的一端连接电机142的输出轴,由电机142驱动输料臂组件140的来回摆动。
60.继续参考图1,机体150内还可以设置有供水装置160(例如,水泵),以实现对烹饪空间的自动供水。输料臂组件140内还设置有供水通道,供水通道通过输料臂组件140的旋转轴的另一端与供水装置160连接,供水通道的出水孔161与第二出料口141对齐,在输料臂
组件140处于送料位置的状态下,出水孔与设置于煲体的进水口连通。
61.因此,在获取所需烹饪米量m2后,控制装置可以控制供水装置160自动加水,进水量m4可以根据所需米量进行匹配(由控制器自动计算),通常m4=1.4*m2。在添加好水米后,可以进入预定的烹饪程序开始烹饪。
6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能够根据称重装置的测量结果来控制挡米板的移动,进而精准地控制落入烹饪空间的食材量。
6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64.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