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在土木工程中经常需要浇筑一些钢筋混泥土的梁体,需要用到支撑装置来支撑模壳和刚浇筑的梁体。
3.传统上用于模壳的支撑装置一般是一根较粗且比较长的支撑木棍,顶端固定有支撑木块,这种支撑装置虽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但是适用性较差,对于不同高度的梁体,需要在支撑木棍的底端垫上诸如砖块等物件以增高其高度,比较麻烦,且稳定性较差;同时,对于一些比较宽的特殊梁体,传统的支撑装置不能根据梁体宽度调节顶端的支撑木块的长度,支撑效果较差。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根据所要浇筑梁体的高度和宽度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广,提高支撑效果和稳定性的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下支撑管,所述下支撑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上支撑管,所述上支撑管设于所述下支撑管的上方,所述下支撑管与所述上支撑管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螺纹杆螺纹在所述下支撑管和所述上支撑管的内壁上;套环,所述套环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多个转球,多个所述转球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环的外壁上,多个所述转球呈环形分布;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的顶端,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六个一侧为开口的安装槽;两个延长板,两个所述延长板均设于所述支撑板上,两个所述延长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延长板分别与六个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延长板的顶部均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齐平,两个所述延长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延长板的顶部边缘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板、两个所述延长板和所述上支撑管上;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上支撑管和所述下支撑管上;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板上。
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十二个限位条板、丝杆和驱动机构,六个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十二个所述限位条板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延长板上,十二个所述限位条板分别延伸至十二个所述限位槽内,且十二个所述限位条板分别与十二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相应的两个所述安装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
第一连通孔,所述丝杆上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通孔内,并与两个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中轴、两个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转轴、第三锥形齿轮和摇把,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中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中轴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中轴顶端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中轴底端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摇把固定安装在所述摇把的一端。
9.优选的,所述上支撑管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中轴上。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两个固定块和滑杆,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滑孔,所述滑杆贯穿两个所述滑孔并与两个所述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11.优选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有四个延长杆和八个加强杆,四个所述延长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四个所述延长杆呈环形分布,四个所述延长杆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齐平,八个所述加强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支撑管和所述上支撑管上,且所述下支撑管上的四个所述加强杆的底端分别与四个所述延长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管上的四个所述加强杆均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14.通过底座、下支撑管、上支撑管、螺纹杆、套环、转球、支撑板、延长板、侧板、限位机构和调节机构,既可根据所要浇筑梁体的高度对本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又可根据所要浇筑梁体的宽度对支撑板上的两个延长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广,并且提高了支撑效果,通过稳固机构,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图1所示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图1所示的d部分放大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与延长板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6所示的e部分放大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与延长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底座;2、下支撑管;3、上支撑管;4、螺纹杆;5、套环;6、转球;7、支撑
板;8、延长板;9、侧板;10、丝杆;11、中轴;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转轴;15、第三锥形齿轮;16、摇把;17、限位条板;18、固定块;19、滑杆;20、延长杆;21、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请结合参阅图1-9,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d部分放大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与延长板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e部分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与延长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下支撑管2,所述下支撑管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上支撑管3,所述上支撑管3设于所述下支撑管2的上方,所述下支撑管2与所述上支撑管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上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螺纹杆4螺纹在所述下支撑管2和所述上支撑管3的内壁上;套环5,所述套环5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4上;多个转球6,多个所述转球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环5的外壁上,多个所述转球6呈环形分布,通过转动转球6可使螺纹杆4转动;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3的顶端,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开设有六个一侧为开口的安装槽;两个延长板8,两个所述延长板8均设于所述支撑板7上,两个所述延长板8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延长板8分别与六个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延长板8的顶部均与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齐平,两个所述延长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侧板9,两个所述侧板9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延长板8的顶部边缘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板7、两个所述延长板8和所述上支撑管3上;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上支撑管3和所述下支撑管2上;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设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支撑板7上。
2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十二个限位条板17、丝杆10和驱动机构,六个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十二个所述限位条板17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延长板8上,十二个所述限位条板17分别延伸至十二个所述限位槽内,且十二个所述限位条板17分别与十二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相应的两个所述安装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第一连通孔,所述丝杆10上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丝杆10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通孔内,并与两个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机构可对两个延长板8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支撑宽度。
29.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中轴11、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转轴14、第三锥形齿轮15和摇把16,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中轴11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中轴11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杆10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与所述中轴11顶端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相啮合,所述转轴14转动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3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5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4的一端,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5与所述中轴11底端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相啮合,所述摇把16固定安装在所述摇把16的一端,通过驱动机构可使丝杆10转动,进而使两个延长板8相互远离或靠近。
30.所述上支撑管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中轴11上。
31.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两个固定块18和滑杆19,两个所述固定块18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块18上均开设有滑孔,所述滑杆19贯穿两个所述滑孔并与两个所述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滑杆19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通过限位机构,可在转动转球6时,上支撑管3和下支撑管2相互远离。
32.所述稳固机构包括有四个延长杆20和八个加强杆21,四个所述延长杆2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四个所述延长杆20呈环形分布,四个所述延长杆20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的底部齐平,八个所述加强杆2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支撑管2和所述上支撑管3上,且所述下支撑管2上的四个所述加强杆21的底端分别与四个所述延长杆20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管3上的四个所述加强杆21均与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稳固机构可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将要浇筑的梁体的模壳下方,工人踩在延底座1和延长杆20上转动转球6,带动螺纹杆4转动,在滑杆19与两个固定块18的限制下,使螺纹杆4向下支撑管2和上支撑管3的外部旋出,从而使螺纹杆4和上支撑管3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板7向上运动靠近模壳,并根据模壳宽度调整两个侧板9之间的距离,即转动摇把16带动转轴14转动,转轴14通过第三锥形齿轮15和中轴11底端的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中轴11转动,中轴11通过顶端的第一锥形齿轮12和第二锥形齿轮13带动丝杆10转动,在十二个限位条板17与限位槽的滑动作用的限制下,丝杆10使两个延长板8相互远离,进而使两个侧板9刚好位于模壳两侧外的下方;
34.然后,再转动转球6,使支撑板7和两个延长板8继续向上运动,使支撑板7和两个延长板8接触模壳的底部,对模壳进行支撑,而两个侧板9此时刚好位于模壳的两侧,对模壳的两侧也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然后即可向模壳内浇筑混泥土。
3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通过底座1、下支撑管2、上支撑管3、螺纹杆4、套环5、转球6、支撑板7、延长板8、侧板9、限位机构和调节机构,既可根据所要浇筑梁体的高度对本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又可根据所要浇筑梁体的宽度对支撑板7上的两个延长板8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广,并且提高了支撑效果,通过稳固机构,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