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透水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环保透水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透水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透水砖可以为铺装区域快速排水,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广泛应用于人行道、停车场等公共场合,符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是一种先进的地面铺装方式。同时出于环保考虑,再生骨料是经常选用的一种透水砖原材料,再生骨料是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经破碎、筛分而制成的骨料,可以代替天然骨料,产量稳定,可以弥补天然骨料储量不足的现状,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和资源,成为绿色又环保的建筑材料。
3.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965348u,名称为“一种再生骨料透水砖”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透水砖,包括上砖体与下砖体,所述上砖体盖合在下砖体上,所述下砖体靠近相对的两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上砖体开设有与定位块卡接的第一凹槽,所述下砖体靠近上砖体的一侧开设有连通两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二透水砖顶面开设有贯穿孔。
4.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再生骨料做成的透水砖,制作流程复杂,通常包括骨料的搅拌、装模、压制成型等,每一步都需要在特定的设备制作,且透水砖形式单一,产品单调。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再生骨料透水砖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制作,流程复杂,形式单一,产品单调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透水砖生产设备,使得透水砖的生产流程简单化,丰富透水砖的产品形式。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透水砖生产设备,包括模具及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模具的输送带,机架上设有第一搅拌筒、第一配重块、第二搅拌筒、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一搅拌筒、第一配重块、第二搅拌筒、第二配重块沿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搅拌筒用于搅拌粗骨料,所述第二搅拌筒用于搅拌细骨料,第一搅拌筒上设有第一出口、第二搅拌筒上设有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位于输送带的上方,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均通过吊机吊设在输送带的上方。
7.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搅拌筒中添加有粗骨料、水泥、水,以上材料在第一搅拌筒进行搅拌,输送带将模具输送到第一出口下方,第一搅拌筒中搅拌后的材料作为基层混合料加入模具中,由输送带输送至第一配重块的下方,第一配置块压在模具中从而压实基层混合料,压实后,输送带继续将模具送到第二搅拌筒的下方,第一搅拌筒中添加有细骨料、环氧树脂、固化剂,以上材料在第二搅拌筒进行搅拌,作为面层混合料浇筑在基层混合料之上,由输送带输送至第二配重块的下方,第二配置块压在模具中从而压实面层混合料,实现静压成型。透水砖采用两种混合料制成,而不是单一的混合料,产品形式更丰富,基层混合料既保证了透水砖的强度,面层混合料又保证了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同时在一个生产线上连续完成粗骨料搅拌—基层混合料添加入模具—基层混合料压实—细骨料搅拌—面层混
合料加入模具—透水砖静压成型等多道工序,使得生产流程连续化、简单化。
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有振动台及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安装在振动台上,振动台上设有与模具连接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穿过输送带与模具连接。通过本设置,由于基层混合料中粗骨料颗粒较大,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通过第一配重块难以完全压实,此时模具对接在振动台上,由振动电机驱动使得基层混合料振动成型,第一配重块压在模具上当盖板防止基层混合料抖出模具。
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的中部具有让位间隙,所述让位间隙用于连接机构穿过。通过本设置,让位间隙方便连接机构穿过,以使模具固定在振动台上。
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有升降台,振动台设置在升降台并由升降台驱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通过本设置,通过升降台的升降动作,可以实现振动台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快速与模具对接或与模具分离。
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模具底部的磁铁及设在振动台上的磁吸柱,模具停在振动台上方时,磁铁吸附在磁吸柱上以使模具固定在振动台上。通过本设置,通过磁力吸附的方式使得模具与振动台快速对接并随振动台一起振动。
1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模具底部的第一卡扣及设在振动台上的第二卡扣,模具停在振动台上方时,第二卡扣扣接在第一卡扣上以使模具固定在振动台上。通过本设置,通过卡扣扣接的方式使得模具与振动台快速对接并随振动台一起振动。
1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模具上的限位孔及设在振动台上的限位柱,模具停在振动台上方时,限位柱插设在限位孔中以使模具固定在振动台上。通过本设置,通过孔轴配合的方式使得模具与振动台快速对接并随振动台一起振动。
14.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上设有径向延伸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直径大于定位孔的直径。通过本设置,限位凸起限制模具在限位柱上的位置,使得振动台上升时能够及时顶起模具,模具能够随振动台一起振动。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透水砖采用两种混合料制成,而不是单一的混合料,产品形式更丰富,基层混合料既保证了透水砖的强度,面层混合料又保证了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同时在一个生产线上连续完成粗骨料搅拌—基层混合料添加入模具—基层混合料压实—细骨料搅拌—面层混合料加入模具—透水砖静压成型等多道工序,使得生产流程连续化、简单化。2)采用振动台对颗粒较大的粗骨料和其他材料进行振动成型,减少物料之间的间隙,压实基层混合料,使其均匀分布,保证基层混合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设计了升降台使得振动台具有升降功能,模具与振动台快速对接并随振动台一起振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1中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模具100、磁铁101、第一卡扣102、限位孔103、机架200、第一搅拌筒201、
第一配重块202、第二搅拌筒203、第二配重块204、第一出口205、第二出口206、输送带300、振动台301、振动电机302、磁吸柱303、让位间隙304、第二卡扣305、限位柱306、限位凸起307、升降台400。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中所示,
25.一种环保透水砖生产设备,包括模具100及机架200,机架200上设有用于输送模具100的输送带300,机架200上设有第一搅拌筒201、第一配重块202、第二搅拌筒203、第二配重块204,第一搅拌筒201、第一配重块202、第二搅拌筒203、第二配重块204沿着输送带300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第一搅拌筒201用于搅拌粗骨料,第二搅拌筒203用于搅拌细骨料,第一搅拌筒201上设有第一出口205、第二搅拌筒203上设有第二出口206,第一出口205和第二出口206均位于输送带300的上方,第一配重块202和第二配重块204均通过吊机吊设在输送带300的上方。
26.输送带300的下方设有振动台301及振动电机302,振动电机302安装在振动台301上,振动台301上设有与模具100连接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模具100底部的磁铁101及设在振动台301上的磁吸柱303,模具100停在振动台301上方时,磁铁101吸附在磁吸柱303上以使模具100固定在振动台301上,为了使得磁铁101更加牢固地与磁吸柱303对接,磁铁101为环形,磁吸柱303插在环形磁铁101中形成定位结构。
27.机架200上设有升降台400,振动台301设置在升降台400并由升降台400驱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通过升降台400的升降动作,可以实现振动台301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快速与模具100对接或与模具100分离。输送带300的中部具有让位间隙304,便于磁吸柱303穿过让位间隙304与磁铁101吸附,通过磁力吸附的方式使得模具100与振动台301快速对接并随振动台301一起振动。
28.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筒201中添加有粗骨料、水泥、水,以上材料在第一搅拌筒201进行搅拌,输送带300将模具100输送到第一出口205下方,第一搅拌筒201中搅拌后的材料作为基层混合料加入模具100中,由输送带300输送至第一配重块202的下方,升降台400上升使振动台301与模具100对接,第一配置块压在模具100中压实基层混合料,由于基层混合料中粗骨料颗粒较大,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通过第一配重块202难以完全压实,此时模具100对接在振动台301上,由振动电机302驱动使得基层混合料振动成型,第一配重块202压在模具100上当盖板防止基层混合料抖出模具100。振动台301对基层混合料进行振动成型,随后升降台400带动振动台301下降,模具100和振动台301脱离,输送带300继续将模具100输送到第二搅拌筒203的下方,第一搅拌筒201中添加有细骨料、环氧树脂、固化剂,以
上材料在第二搅拌筒203进行搅拌,作为面层混合料浇筑在基层混合料之上,由输送带300输送至第二配重块204的下方,第二配置块压在模具100中从而压实面层混合料,实现静压成型。
29.本实施例中,透水砖采用两种混合料制成,而不是单一的混合料,产品形式更丰富,基层混合料既保证了透水砖的强度,面层混合料又保证了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同时在一个生产线上连续完成粗骨料搅拌—基层混合料添加入模具100—基层混合料压实—细骨料搅拌—面层混合料加入模具100—透水砖静压成型等多道工序,使得生产流程连续化、简单化。
30.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机构,且与上述实施例中振动台301与模具100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同的是,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模具100底部的第一卡扣102及设在振动台301上的第二卡扣305,模具100停在振动台301上方时,第二卡扣305扣接在第一卡扣102上以使模具100固定在振动台301,通过卡扣扣接的方式使得模具100与振动台301快速对接并随振动台301一起振动。
31.实施例3: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机构,且与上述实施例中振动台301与模具100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同的是,如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模具100上的限位孔103及设在振动台301上的限位柱306,模具100停在振动台301上方时,限位柱306插设在限位孔103中以使模具100固定在振动台301上,通过孔轴配合的方式使得模具100与振动台301快速对接并随振动台301一起振动。
32.此外,限位柱306上设有径向延伸的限位凸起307,限位凸起307的直径大于定位孔的直径,限位凸起307限制模具100在限位柱306上的位置,使得振动台301上升时能够及时顶起模具100,模具100能够随振动台301一起振动。
33.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