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2.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方式生产的建筑用板,预制板与其上现浇混凝土层结合为一个整体叠合板,预制板的主筋即是叠合板的主筋,上部现浇混凝土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预制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预制板底面光滑平整,下层楼的顶棚(即叠合板的底面)可以不再粉刷抹灰;这种叠合板具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整体性,同时其具有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等优点。但是在叠合板安装时有一道工序也就梁钢筋绑扎工序与叠合板安装存在相互干扰。现场施工时一般采取对梁钢筋先进行绑扎,然后再进行叠合板吊装,但是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叠合板一端锚固钢筋可以插入梁内,另一端较难伸入梁内,造成吊装时间长,甚至因无法吊装,工人直接将叠合板一端锚固钢筋进行弯曲,待叠合板放置完毕后,再将钢筋弯直回去,造成施工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能够实现叠合楼板在施工现场快速吊装就位,避免叠合楼板出筋与现浇梁纵筋碰撞,解决了需要多次弯折叠合楼板出筋的问题,提高叠合楼板施工效率,确保叠合楼板与现浇梁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包括叠合楼板和位于叠合楼板两端的现浇梁,所述现浇梁梁顶标高位于叠合楼板板底标高处,所述叠合楼板和现浇梁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门字箍筋组件连接封闭,所述叠合楼板板端的预留锚固钢筋延伸至门字箍筋组件空间内;
5.进一步,所述门字箍筋组件包括设置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的开口向下的多个门字箍和将门字箍沿现浇梁纵向间隔串接成一排的门字箍架立筋,所述门字箍的开口端横向设置有用于搭接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的横向定位钢筋,所述叠合楼板板端的预留锚固钢筋位于门字箍架立筋和横向定位钢筋之间;
6.进一步,所述现浇梁结构钢筋包括现浇梁箍筋和现浇梁纵向钢筋,所述门字箍筋组件的横向定位钢筋搭接于浇梁纵向钢筋上;
7.进一步,所述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和叠合层钢筋,所述叠合层钢筋两端延伸至门字箍筋组件内;
8.进一步,所述门字箍筋组件的门字箍与横向定位钢筋形成的开口端架设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
9.进一步,所述叠合层钢筋的两端搭接于门字箍筋组件的门字箍架立筋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能够实现叠合楼板在施工现场快速吊装就位,避免叠合楼板出筋与现浇梁纵筋碰撞,解决了需要多次弯折叠合楼板出筋的问题,提高叠合楼板施工效率,确保叠合楼板与现浇梁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门字箍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门字箍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出筋叠合楼板1与现浇梁2的节点连接构造,包括叠合楼板1和位于叠合楼板1两端的现浇梁2,所述现浇梁2梁顶标高位于叠合楼板1板底标高处,所述叠合楼板1和现浇梁2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门字箍筋组件连接封闭,所述叠合楼板1板端的预留锚固钢筋3延伸至门字箍筋组件空间内;将现浇梁2顶标高降至叠合楼板1板底标高处,梁顶标高降低需结合建筑功能空间确定梁截面高度,满足梁下铺设设备管线和建筑净高需求,在梁顶至板顶范围空间采用门字箍筋封闭。能够实现叠合楼板1在施工现场快速吊装就位,避免叠合楼板1出筋与现浇梁2纵筋碰撞,解决了需要多次弯折叠合楼板1出筋的问题,提高叠合楼板1施工效率,确保叠合楼板1与现浇梁2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可靠。
15.本实施例中,所述门字箍筋组件包括设置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的开口向下的多个门字箍4和将门字箍4沿现浇梁2纵向间隔串接成一排的门字箍架立筋5,所述门字箍4的开口端横向设置有用于搭接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的横向定位钢筋6,所述叠合楼板1板端的预留锚固钢筋3位于门字箍架立筋5和横向定位钢筋6之间;门字箍4为倒u形结构,门字箍架立筋5将多个门字箍4等间距串接一起,门字箍4的开口端沿门字箍4横向设置横向定位钢筋6,门字箍4的开口端插接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两侧,横向定位钢筋6位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方便门字箍筋组件在现浇梁2顶定位,横向定位钢筋6起到水平向拉筋的作用,确保拉筋落在现浇梁2纵筋上时即达到安装位置。叠合楼板1板端的预留锚固钢筋3穿插于门字箍架立筋5和横向定位钢筋6之间,避免叠合楼板1出筋与现浇梁2纵筋碰撞,解决了需要多次弯折叠合楼板1出筋的问题。
16.本实施例中,所述现浇梁结构钢筋包括现浇梁箍筋7和现浇梁纵向钢筋8,所述门字箍筋组件的横向定位钢筋搭接于浇梁纵向钢筋上;现浇梁纵向钢筋8作为现浇梁的主筋,横向定位钢筋6搭接于浇梁纵向钢筋上结构强度高,更稳定,且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定位。
17.本实施例中,所述叠合楼板1包括预制板9和叠合层钢筋10,所述叠合层钢筋10两端延伸至门字箍筋组件内;提高叠合楼板1施工效率,确保叠合楼板1与现浇梁2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可靠,实现浇梁顶门字箍快速安装。
18.本实施例中,所述门字箍筋组件的门字箍4与横向定位钢筋6形成的开口端架设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所述叠合层钢筋10的两端搭接于门字箍筋组件的门字箍架立筋5上。结构稳定性更高,确保叠合楼板1与现浇梁2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可靠。在叠合楼板1安装时:(1)
按照设计图纸规定的梁截面和标高支设现浇梁模板11和支撑(水平支撑12,竖向支撑13);(2)绑扎现浇梁钢筋;(3)吊装叠合楼板1;(4)现场支设或整体吊装现浇梁顶门字箍筋组件;(5)铺设叠合楼板1设备管线;(6)绑扎叠合楼板1板顶钢筋;(7)现场浇筑楼盖混凝土。支设现浇梁2模板和支撑需支设现浇梁2及叠合板安装操作面14,一般是在现浇梁2两侧支设一定宽度模板作为操作面,为了提高现浇梁顶门字箍快速安装,可采用整体吊装门字箍钢筋笼方案。
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1.一种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楼板和位于叠合楼板两端的现浇梁,所述现浇梁梁顶标高位于叠合楼板板底标高处,所述叠合楼板和现浇梁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门字箍筋组件连接封闭,所述叠合楼板板端的预留锚固钢筋延伸至门字箍筋组件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字箍筋组件包括设置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的开口向下的多个门字箍和将门字箍沿现浇梁纵向间隔串接成一排的门字箍架立筋,所述门字箍的开口端横向设置有用于搭接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的横向定位钢筋,所述叠合楼板板端的预留锚固钢筋位于门字箍架立筋和横向定位钢筋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梁结构钢筋包括现浇梁箍筋和现浇梁纵向钢筋,所述门字箍筋组件的横向定位钢筋搭接于浇梁纵向钢筋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和叠合层钢筋,所述叠合层钢筋两端延伸至门字箍筋组件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字箍筋组件的门字箍与横向定位钢筋形成的开口端架设于现浇梁结构钢筋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层钢筋的两端搭接于门字箍筋组件的门字箍架立筋上。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筋叠合楼板与现浇梁的节点连接构造,包括叠合楼板和位于叠合楼板两端的现浇梁,所述现浇梁梁顶标高位于叠合楼板板底标高处,所述叠合楼板和现浇梁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门字箍筋组件连接封闭,所述叠合楼板板端的预留锚固钢筋延伸至门字箍筋组件空间内;能够实现叠合楼板在施工现场快速吊装就位,避免叠合楼板出筋与现浇梁纵筋碰撞,解决了需要多次弯折叠合楼板出筋的问题,提高叠合楼板施工效率,确保叠合楼板与现浇梁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可靠。节点受力性能可靠。节点受力性能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余周 张陆润 沈琪雯 杨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