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2.保温墙将室内与室外空气隔离,减少室内与室外的气流交换,用于维持室内温度稳定。
3.目前,保温墙体直接安装在室外的外墙板上或者直接安装在室内的内墙体上,当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较低,室内要想获得更高的温度,需要开设空调实现室内温度的升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4.为有效节约资源,改善室内温度,提高居民住房舒适度,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保温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节能保温墙体,包括外墙板、设置在所述外墙板朝向室外一侧的太阳能板、设置所述外墙板上背离所述太阳能板一侧的隔热板、相对所述隔热板移动的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加热板朝向室内一侧的内墙板和驱动加热板相对所述隔热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外墙板上开设有容纳腔体,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且相对所述外墙板往复直线移动,所述内墙板封闭所述容纳腔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外温度较高时,室内为获得更高的温度,太阳能板用于吸收太阳辐射能,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对加热板的加热,加热板将热量储存在容纳腔体内,隔热板减少了加热板向室外传输的热量,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加热板在容纳腔体内往复移动,通过加热板的往复移动实现向室内传递热量速度的控制,进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提升室内温度,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量,节省了经济的开销,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8.可选的,所述加热板包括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内的聚氨酯板、夹紧所述聚氨酯板的钢筋网片和封闭所述钢筋网片的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框体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对外墙板起到支撑作用,聚氨酯板具备防水防潮和保温性能好等特点,聚氨酯板设置在框体内,两侧通过钢筋网片固定在框体,钢筋网片对聚氨酯板起到支撑和防护作用。
10.可选的,所述钢筋网片上设有由若干条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以一定的间隔排列且互相垂直,所述横向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处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交错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提高了加热板的承载能力,延长加热板的使用寿命。
12.可选的,所述加热板与外墙板接触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嵌设在所述加热板内且相对所述外墙板沿垂直于所述外墙板方向滑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滚轮嵌设在加热板内,减少了加热板沿垂直于外墙板方向滑动的摩擦阻力。
14.可选的,所述内墙板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墙板上的安装框、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框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封闭所述容纳腔体,所述第一墙板相对所述第二墙板滑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框提高了内墙板的支撑强度,第一墙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框内,便于对容纳腔体内的加热板观察和维修,同时,当室内想要获得更高的温度时,也可以推动第一墙板使得加热板内的热量快速向室内传递。
16.可选的,所述安装框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设有两个平行滑槽,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均沿各自的滑槽内滑动,当室内需要快速获得更高的温度时,滑动第一墙板或第二墙板,使得加热板与室内连通,通过调整第一墙板或第二墙板的滑动距离,调节加热板的热量的传递速度,当室内不需要快速获得更高的温度,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封闭容纳腔体,加热板通过内墙板向室内传递热量。
18.可选的,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内设有氩气层。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内设有氩气层,加热板对室内外环境的热传输较少,使得内墙板对室内的保温效果提升,同时氩气为惰性气体,隔音效果好。
20.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加热板上滑块、与所述滑块铰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铰接的转杆、与所述转杆铰接的机座和驱动所述转杆绕所述机座整周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机座固定在所述外墙板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实现加热板的相对外墙板的往复移动,结构简单,由于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副均为面接触,压强小,可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运动副的几何机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利用太阳能将热量储存在太阳能板内,太阳能板将热能转化成供加热板加热的电能,通过加热板的往复移动调节向室内热量传递的速度,减少使用空调消耗的电能,节约了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居民经济上的开销;
24.2、内墙板设有氩气层,氩气层的设置减少了室外与室内的热量的传输,使得内墙板的保温效果和隔音效果得到提升,提高居民住房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5.图1是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26.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27.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28.图4是加热板的爆炸示意图。
29.图5是内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外墙板;101、容纳腔体;102、导向槽;2、太阳能板;3、隔热板;4、加热板;401、框体;402、聚氨酯板;403、钢筋网片;404、盖板;405、横向钢筋;406、纵向钢筋;407、滚轮;408、凹槽;409、转轴;410、螺钉;5、内墙板;501、安装框;502、第一墙板;503、第二
墙板;504、滑轨;505、滑槽;506、弹性橡胶条;507、把手槽;508、方管;6、驱动装置;601、滑块;602、连杆;603、转杆;604、机座;60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节能保温墙体,
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节能保温墙体包括外墙板1、太阳能板2、隔热板3、加热板4、内墙板5和两套驱动装置6。
34.外墙板1上设有容纳加热板4和隔热板3的容纳腔体101,太阳能板2粘接在外墙板1上且与室外连通用于吸收太阳辐射能,太阳能板2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加热加热板4的电能,隔热板3设置在容纳腔体101内且固定在背离太阳能板2一侧的外墙板1上,隔热板用于阻碍加热板热量向室外传输,加热板4设置在容纳腔体101内且滑动连接于容纳腔体101的上端壁和下端壁,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加热板4在容纳腔体101内沿靠近太阳能板2和远离太阳能板2移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速度的调节。
35.参照图3和图4,加热板4包括框体401、聚氨酯板402、两个钢筋网片403和两个盖板404。
36.聚氨酯板402孔隙率结构稳定,不仅保温性能好,而且具备良好的抗冻融性和吸声性,聚氨酯板402嵌设在框体401内,聚氨酯板402的两侧分别由两个钢筋网片403支撑固定,钢筋网片403外侧通过盖板404压紧,盖板404上设有螺钉410,盖板404通过螺钉410固定在框体401上。
37.钢筋网片403包括若干条横向钢筋405和若干条纵向钢筋406,横向钢筋405和纵向钢筋406垂直且间隔排布,在横向钢筋405与纵向钢筋406的交叉点处通过焊接固定,横向钢筋405与纵向钢筋406形成的网状结构,提高了对框体401的支撑强度,同时,钢筋网片403设置在聚氨酯板402两侧,对聚氨酯板402起到支撑和防护作用。
38.框体401上设有四个滚轮407,四个滚轮407均布设置在框体401的上端和下端,框体401上开设有嵌设滚轮407的凹槽408,凹槽408内设有转轴409,滚轮407套设在转轴409上且嵌设在凹槽408内,滚轮407滑动连接于外墙板1。外墙板1上端和下端沿垂直于加热板4方向分别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导向槽102,滚轮407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02内。
39.驱动装置6包括滑块601、连杆602、转杆603、机座604和驱动转杆603转动的驱动件。滑块601固定在加热板4上,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滑块601带动加热板4沿导向槽102往复移动。
40.机座604通过焊接固定于外墙板1的下端,转杆603一端与机座604铰接,转杆603另一端与连杆602铰接,连杆602另一端铰接于滑块601上,驱动件为电机605,电机605固定于机座604上用于驱动转杆603相对机座604整周旋转,转杆603转动驱动滑块601带动加热板4沿导向槽102内往复移动。
41.内墙板5包括安装框501、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内墙板5用于封闭容纳腔体101。安装框501焊接固定在外墙板1上。
42.参照图3和图5,安装框501为四根方管508焊接形成,安装框501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滑轨504,滑轨504内设有两个平行滑槽505,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分别嵌设在两个
平行滑槽505内且滑动连接于滑槽505内。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的宽度相同且等于框体401宽度的一半,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相向滑动至抵紧框体401边缘实现封闭容纳腔体101。
43.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内为中空设置形成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填充氩气层,氩气层的设置减少了室内和室外的热量传输,提升对室内的保温效果,同时,声音在气体传播速度比固体的传播速度慢,通入氩气提高了内墙板5的隔音效果。在框体401与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接触的两侧粘结有弹性橡胶条506,不仅减少了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与框体401接触的时的噪声,同时,也提高了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的与框体401连接的密封性,提升了室内的保温效果。为便于沿滑槽505移动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在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上靠近框体401一侧设有内凹型的把手槽507。
44.本技术一种节能保温墙体实施原理为:当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时,室内想获取更高的温度,
45.第一步,沿滑槽505方向将第一墙板502或第二墙板503向框体401中心移动,启动驱动电机605驱动加热板4沿导向槽102向隔热板3移动,将太阳能板2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加热加热板4的电能;
46.第二步,加热板4内热量存储在容纳腔体内,驱动加热板4向内墙板5方向移动,将加热板4内的热量快速向室内传递;
47.第三步,当室内温度适宜时,驱动加热板4沿沿导向槽102向隔热板3移动,减少加热板4继续向室内热量的传输,通过移动第一墙板502和第二墙板503使得内墙板5封闭外墙板1,维持室内温度恒定。
4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