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软体排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软体排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软体排浇筑,特别是关于一种软体排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一些施工中会使用一种混凝土软体排,如图4所示,软体排由预制块10’以及连接预制块10’的丙纶绳20’组成,现有技术中的软体排浇筑方式是利用罐车将混凝土拉至现场后,输送到单点料斗中,由龙门吊吊装料斗,对每个模具进行布料形成预制块10’,此种对每个预制块10’进行单独浇筑的过程较为缓慢,每组预制块10’需要分很多次进行浇筑,且因为该种工艺无法做到均匀布料,布料量基本靠人工控制,导致了混凝土预制块10’飞边现象严重,质量稳定性不高。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体排布料装置,其能够提高软体排浇筑效率且质量稳定。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体排布料装置,包括:
6.下料装置,用于接收物料并对物料进行导向下料;
7.输送装置,与下料装置配合安装,用于接收物料并对物料进行定向输送;
8.驱动装置,与下料装置配合安装,用于驱动布料装置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料口的开关装置。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用于开启或挡住出料口的挡板以及驱动挡板转动的第二气缸,所述挡板与下料装置转动安装,所述第二气缸与下料装置、挡板均转动安装。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物料槽、螺旋铰刀和控制电机,所述出料口开设于物料槽上,所述物料槽还具有与下料装置对接的进料口,所述控制电机安装于物料槽上,所述螺旋铰刀位于物料槽内并通过控制电机驱动转动从而将物料从出料口送出。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槽内设置有若干阻隔件,所述阻隔件用于将物料槽分隔成多个腔体,每个所述腔体对应一个螺旋铰刀、控制电机以及出料口。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口处的物料槽上安装有用于物料导向的导向板。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导向管道,所述导向管道具有用于进料的第一料口和用于出料的第二料口。
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料装置与输送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下料装置与输送装置之间转动安装,所述第一气缸用于带动输送装置转动。
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驱动轮、驱动电机、从动轮以及导轨,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设置在导轨上。
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布料装置还包括与下料装置配合安装的防撞安全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接收下料装置内的物料并对物料定向输送从而进行定点下料浇筑,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布料装置移动从而对多个模具进行下料浇筑,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软体排布料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软体排布料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软体排布料装置的俯视图。
22.图4是产品软体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4.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软体排布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10、输送装置20和驱动装置30。下料装置10用于接收混泥土并对混泥土进行导向下料。输送装置20与下料装置10配合安装,用于接收混泥土并对混泥土进行定向输送。驱动装置30与下料装置10配合安装,用于驱动布料装置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26.其中,下料装置10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料斗11和导向管道12。导向管道12具有用于进料的第一料口和用于出料的第二料口,第一料口位于第二料口的上方,第一料口大于第二料口。料斗11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大于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二开口的上方,料斗11具有第二开口的一端伸入第一料口内。一实施方式中,料斗11和导向管道12均呈棱台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料斗11和导向管道12也可以为圆台状等其他形状。
27.通过料斗11接收混泥土,混泥土进入料斗11后则顺着料斗11和导向管道12向下流动下料。
28.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管道12上安装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靠近第二料口设置,通过安装架13方便安装输送装置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20直接与导向管道12安装。
29.如图1、图2和图3所述,输送装置20包括物料槽21、螺旋铰刀22和控制电机23。其中,物料槽21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物料槽21的顶部,进料口位于物料槽21的端部。进料口与第二料口对应设置,一实施方式中,进料口和出料口连通。控制电机23安
装于物料槽21的外部,控制电机23和进料口分别位于物料槽21的两端。螺旋铰刀22位于物料槽21内并通过控制电机23驱动转动,混泥土从导向管道12内流入物料槽21内,控制电机23驱动螺旋铰刀22转动从而将混泥土沿水平方向从出料口送出进入模具中。
30.在本实施方式中,物料槽21内设置有若干阻隔件24,阻隔件24用于将物料槽21分隔成多个腔体,每个腔体对应一个螺旋铰刀22、控制电机23、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具体的,腔体具有八个,螺旋铰刀22、控制电机23、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均设置有八个,混泥土从导向管道12内通过对应的进料口流入八个腔体内,每个腔体对应的控制电机23驱动对应的螺旋铰刀22转动从而将混泥土从对应的出料口送出。
31.通过八组螺旋铰刀22和控制电机23可同时往八个模具内浇筑混泥土,从而减少了所有模具的布料时间,提高了布料精度,减少人员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2.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出料口处的物料槽21上均安装有用于混泥土导向的导向板25,每个出料口处的导向板25设置有两块,两块导向板25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出料口的方向且沿竖直方向逐渐减小,混泥土从出料口流出后顺着两块导向板25向下流入模具内。
33.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料装置10与输送装置20之间安装有第一气缸26,第一气缸26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输送装置20的两侧。下料装置与输送装置之间转动安装。具体的,第一气缸26通过安装架13与导向管道12配合安装,第一气缸26与安装架13和物料槽21均转动安装。物料槽21与安装架13通过第一转轴27转动安装,控制电机23、第一转轴27、第一气缸26和出料口依次设置,第一转轴27形成物料槽21转动的支点。第一气缸26的伸缩杆伸出从而带动物料槽21转动,以物料槽21安装有控制电机23的端部抬升、设有出料口的端部下降的方式转动而倾斜。通过该物料槽21的倾斜从而方便对物料槽21进行清洗。
34.如图1、图2和图3所述,输送装置20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料口的开关装置40,开关装置40通过安装架13与下料装置10配合安装。
35.具体的,开关装置40包括用于开启或挡住出料口的挡板41以及驱动挡板41转动的第二气缸42。挡板41一端通过第二转轴43与安装架13转动安装,通过第二转轴43形成挡板41转动的支点。第二气缸42与挡板41和安装架13均转动安装,第二气缸42的伸缩杆的伸出可以驱动挡板41转动从而使得挡板41挡住出料口,防止混泥土从出料口流出;第二气缸42的伸缩杆的收回可以再次驱动挡板41转动从而打开出料口,既可以进行混泥土下料,也可以配合在第一气缸26使物料槽21倾斜后对物料槽21进行清洗。
36.第二气缸42和控制电机23均与控制器连接,且控制器连接有时间继电器。通过时间继电器可控制第二气缸42和控制电机23在哪段时间或哪个时间点内动作,即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内控制挡板41挡住或打开出料口以及控制螺旋铰刀22的转动从而进行混泥土输送。使得在每次布料时,螺旋铰刀22均能够以固定的时间下料,精确的控制了每个模具内的混凝土的下料量,减少了对混凝土的浪费,实现精准布料。
37.同时,通过时间继电器使得在布料装置移动经过模具之间的缝隙时,出料口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出现混泥土从出料口洒出而掉落至模具之间的缝隙内的现象,减少了合模前的模具清理难度,同时提升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混凝土飞边出现的情况,整体外观得到加强。
38.如图1、图2和图3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支撑架31、驱动轮32、驱动电机33、从动轮34以及导轨(图中未示出),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30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导向通道12
的两侧。支撑架31与导向通道12的外壁固定安装,导轨安装于支架(图中未示出)上。驱动轮32和从动轮34均转动安装在支撑架31上,驱动轮32和从动轮34均设置在导轨上,驱动电机3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31上。驱动电机33驱动驱动轮32转动而沿着导轨的方向移动,此时从动轮34自然跟随转动,从而带动布料装置沿着导轨的方向移动。本实施方式中,布料装置在导轨上运行,从而不再依靠龙门吊对料斗11进行吊装,极大减少了安全风险。
39.如图1、图2和图3所述,布料装置还包括与下料装置10配合安装的防撞安全架50。具体的,防撞安全架50围设于导向管道12和输送装置20的外围,防撞安全架50与导向管道12的外壁固定安装,从而防止外部装置直接撞击导向管道12和输送装置20。
40.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