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支模架设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空塔楼连廊装修的悬挂门式支架。
背景技术:2.连廊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种,它一般指两幢或几幢高层建筑之间由架空连接体相互连接,以满足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其跨度有几米长,也有几十米长,搭建高度则往往接近30m。目前常见的塔楼连廊装修作业平台有:搭设支架,一般搭设满堂支架或者梁式支架至连廊处;或者利用高空作业吊篮;或者采用移动式顶升平台。
3.但是采用搭设支架方式时,由于搭设高度超30m的满堂支架或者梁式支架用于连廊的装修,所花费成本高、耗费人力多,总体施工时间较久,会严重影响施工现场总体的施工进度。特别对主桥的钢结构吊装等混凝土的浇筑产生了很大的不便。而采用高空作业吊篮进行装修作业时,则无法装修连廊底部,并且增加了材料的运输难度,工人施工时的危险也加大。当采用移动式顶升平台进行装修时,由于该技术仅适合模板高度较低的工程,当支模过高会导致平台稳定性较差,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4.中国专利文献cn107059656b中公开了一种现役桥梁养护维修悬挂式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步骤:施工准备、安装钢丝绳及吊杆、拼装操作平台、吊装操作平台、铺设平台板、安装滑轨及电动操作梯、安装防护架、修复箱梁底板、提升维修操作平台、维修箱梁腹板及顶板和验收合格后根据安装倒序拆除设备。其中采用的支架为移动式顶升平台,该支架结构仅可用于高度较低的工程,当支模过高会导致平台稳定性较差,顶升平台容易倾覆,造成安全事故。
5.中国专利文献cn110528402b公开了一种超宽箱梁多桁片组合挂篮的施工方法,包括一种超宽箱梁多桁片组合挂篮的施工方法,包括a挂篮的拼装、b模拟荷载预压、c挂篮就位及模板安装、d钢筋、预埋件以及预应力体系安装、e混凝土灌注及养护、f张拉以及压浆、g挂篮前移,进入下一梁段的施工循环七个步骤;通过四榀主桁架的主纵梁能有效的分配弯矩,协调变形,对主梁的刚度要求较小;并且挂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但是该挂篮结构仅能用于对高层连廊的侧面进行装修,而连廊底部则无法进行装修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用于高空塔楼连廊装修的悬挂门式支架,针对高层塔楼连廊进行装修作业,解决了现有支架无法对连廊建筑的底部进行装修作业,且支架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施工简易且成本低,节省施工时间,不会对其它施工作业产生影响,可有效解决高空塔楼连廊的装修问题。
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空塔楼连廊装修的悬挂门式支架,用于对悬空设置的塔楼连廊进行装修作业,包括:竖向支撑部、固定部、水平支撑部和木板,其中所述竖向支撑部位于塔楼连廊的两侧,所述固定部位于塔楼连廊
的上表面,且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竖向支撑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竖向支撑部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与塔楼连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塔楼连廊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水平支撑部位于塔楼连廊的下方,且所述水平支撑部两端分别与塔楼连廊两侧的竖向支撑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木板平铺安装在水平支撑部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固定部所处平面与水平支撑部所处平面保持平行,所述竖向支撑部所处平面则分别与水平支撑部所处平面以及固定部所处平面保持垂直。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多根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分为两组,两组第一横梁相对设置在塔楼连廊上表面的两侧,每组的第一横梁均沿塔楼连廊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根第一横梁中至少2/3长度的部分紧贴塔楼连廊的上表面,且第一横梁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塔楼连廊的上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撑部包括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第一横梁下方,每根支撑柱的上端均与一根第一横梁焊接固定,支撑柱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至水平支撑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垫梁和固定板,其中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上端,所述垫梁采用工字梁,且所述垫梁的下表面与固定板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垫梁的上表面与第一横梁焊接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压板、夹紧板和连接杆,两块所述夹紧板相对位于第一横梁的两侧,所述固定压板紧贴第一横梁的上表面,其中每块夹紧板的侧表面与一根连接杆的中部位置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向下延伸至塔楼连廊内部,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压板。
12.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部包括多根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沿塔楼连廊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竖向支撑部下端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位于塔楼连廊一侧竖向支撑部的支撑柱与水平支撑部的第二横梁数目一一对应,每根第二横梁的端部均固定连接一根支撑柱的端部。
14.进一步的,位于塔楼连廊同侧的第一横梁和支撑柱数目一一对应,每根支撑柱的上端均对应一根第一横梁。
15.进一步的,位于塔楼连廊一侧的固定部上设有至少一部用于上下攀登的竖梯。
16.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挂门式支架是针对高空连廊建筑装修作业,当高空连廊建筑外表进行装修作业时,连廊侧方以及底部相连接起支撑作用的支架均需要拆除,对连廊高空装修工作造成了困难,本支架通过将支架与连廊连接位置设置在连廊顶部,通过竖向支撑部以及水平支撑部搭建构成一种作业支架,该作业支架不与连廊侧面以及底部直接连接,但可承托作业人员对连廊侧面以及底部进行装修作业,并且该支架中固定部可负重的载荷较大,支架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高空塔楼连廊装修的悬挂门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悬挂门式支架在高空塔楼连廊的分布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连接件安装结构的正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连接件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连接件中固定压板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连接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1: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空塔楼连廊ⅰ装修的悬挂门式支架,用于对悬空设置的塔楼连廊ⅰ进行装修作业,包括:竖向支撑部、固定部、水平支撑部和木板4,其中所述竖向支撑部位于塔楼连廊ⅰ的两侧,所述固定部位于塔楼连廊ⅰ的上表面,且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竖向支撑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竖向支撑部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与塔楼连廊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塔楼连廊ⅰ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连接件6;所述水平支撑部位于塔楼连廊ⅰ的下方,且所述水平支撑部两端分别与塔楼连廊ⅰ两侧的竖向支撑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木板4平铺安装在水平支撑部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固定部所处平面与水平支撑部所处平面保持平行,所述竖向支撑部所处平面则分别与水平支撑部所处平面以及固定部所处平面保持垂直。
32.具体的,结合图1和2所示,所述固定部包括多根第一横梁1,所述第一横梁1分为两组,两组第一横梁1相对设置在塔楼连廊ⅰ上表面的两侧,每组的第一横梁1均沿塔楼连廊ⅰ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根第一横梁1中至少2/3长度的部分紧贴塔楼连廊ⅰ的上表面,且第一横梁1通过第二连接件6固定连接于塔楼连廊ⅰ的上表面。所述固定部通过第一横梁1承载竖向支撑部以及水平支撑部的重量,故第一横梁1将承受重量施加的折弯力,通过将第一横梁1中近2/3的部分连接于连廊ⅰ表面,可将重量分散施加至连廊ⅰ表面,从而提高固定部的承
载能力,提高支架安全性。
33.更详细的,所述竖向支撑部包括多条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位于第一横梁1下方,每根支撑柱2的上端均与一根第一横梁1焊接固定,支撑柱2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至水平支撑部。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部包括多根第二横梁3,所述第二横梁3沿塔楼连廊ⅰ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竖向支撑部下端固定连接。
34.通过所述竖向支撑部将水平支撑部吊设在连廊ⅰ下方,且连廊ⅰ下方与水平支撑部无直接连接,当施工人员对连廊ⅰ进行装修时,可通过水平支撑部承托施工人员,更便于施工。
35.其中更具体的是,结合图3-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5包括垫梁501和固定板502,其中所述固定板5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柱2的上端,所述垫梁501采用工字梁,且所述垫梁501的下表面与固定板502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垫梁501的上表面与第一横梁1焊接固定。该第一连接件5用于将固定部与竖向支撑部固定连接。
36.结合图4-8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6包括固定压板602、夹紧板601和连接杆603,两块所述夹紧板601相对位于第一横梁1的两侧,所述固定压板602紧贴第一横梁1的上表面,其中每块夹紧板601的侧表面与一根连接杆603的中部位置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603的一端向下延伸至塔楼连廊ⅰ内部,连接杆603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压板602。需注意的是,该第二连接件6用于将第一横梁1固定于连廊ⅰ上表面,通过固定压板602可限制第一横梁1竖向位移,通过两块夹紧板601可将第一横梁1左右两侧方向限制,进而使第一横梁1稳定连接在连廊ⅰ上,增强支架的安全性。
37.此外位于塔楼连廊ⅰ一侧竖向支撑部的支撑柱2与水平支撑部的第二横梁3数目一一对应,每根第二横梁3的端部均固定连接一根支撑柱2的端部。进一步的,位于塔楼连廊ⅰ同侧的第一横梁1和支撑柱2数目一一对应,且每根支撑柱2均对应一根第一横梁1。该结构设置目的是为了当水平支撑部的某位置重量增加时,对应位置的支撑柱2以及第一横梁1所承载的力会相应增加,并将水平支撑部上承载的重力均匀分散至支架整体,最终传递至整个连廊ⅰ表面,进而提升支架承载能力。
38.为便于施工人员进出支架,位于塔楼连廊ⅰ一侧的固定部上设有至少一部用于上下攀登的竖梯7。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