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2.柱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重要的传力构件,在结构中起着承载上部荷载及抗侧移作用。在地震火灾后,以及老旧建筑改造升级中,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构筑物)的混凝土柱,需要进行加固和补强,需要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可有效增加结构的耐久性、抗震性、且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另外,随着乡镇建设的加快和地震洪涝灾难的不断发生,结构加固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这过程都需要有效的加固方法及加固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加固效果优良、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强、方便施工。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在框架柱的角部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纵向角型护件,沿角型护件垂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螺母,每个所述角型护件上的螺母间距为100-200mm,相邻角型护件上的螺母沿纵向交错设置,在框架柱外周经螺母自下而上缠绕一条钢绞线,通过钢绞线连接相邻的角型护件,钢绞线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柱两端的加固装置上,形成钢绞线网,与内部框架柱构成一体加固的混凝土框架柱。
7.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角型护件竖向贯穿楼板及梁,与相邻的上下框架柱、角型护件连接形成一体。
8.进一步地,所述角型护件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框架柱。
9.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为中柱时,四根角型护件分别对称固定于框架柱的四角。
10.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为边柱时,采用两根角型护件固定于框架柱的室内侧两个角,另外采用两根扁钢对称固定于框架柱外侧两角室内部位。
11.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为角柱时,采用单根角型护件固定于框架柱的室内侧角,另外采用两根扁钢角对称固定于框架柱外侧两角室内部位。
12.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框架柱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沿宽度方向框架柱内侧两个角固定两根角型护件,并现浇混凝土增加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13.进一步地,所述角型护件为角钢。
14.进一步地,在所述框架柱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
15.进一步地,所述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为5-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 30
±
5mm。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作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超早强灌浆材料,可有效增加灾后 (地震、
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30
±
5mm,凿毛率不小于90%,凿毛后,将砂浆、浮灰和油渍等清理干净。其目的在于使新浇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更加牢固的结合,并在楼板7及梁8对应的角钢位置开洞。
37.步骤2:连接:用膨胀螺栓5将角钢与框架柱1固定,钢绞线6采用锚固方式,将相邻的角钢连接起来,现浇钢筋混凝土与原框架柱1成为一体。
38.步骤3:所述柱竖向通长角钢贯穿楼板7及梁8,与相邻上下层对应的框架柱1、角钢机械连接形成一体。
39.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边柱的加固示意图,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原框架柱1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所述钢筋框架柱为边柱时,用膨胀螺栓5将两根角型护件3(本例采用角钢)固定于框架柱1的内侧两个角,两根扁钢4对称固定于框架柱1外侧两角室内部位,钢绞线6采用锚固方式,将相邻的角钢或扁钢自下而上连接起来,钢绞线6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柱 1两端的加固装置上,形成钢绞线网,现浇钢筋混凝土与原框架柱1成为一体。所述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为8mm,凿毛痕的间距为25mm。
40.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角柱的加固示意图,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原框架柱1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用膨胀螺栓5将单根角钢固定于框架柱1的室内侧角,另外采用两根扁钢4对称固定于框架柱1外侧两角室内部位,钢绞线6采用锚固方式,将相邻的角钢与扁钢自下而上连接起来,现浇钢筋混凝土与原框架柱1成为一体。所述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为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30mm。
41.实施例4:本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框架柱1配置一组钢绞线6,当相邻两框架柱1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沿宽度方向框架柱1 内侧两个角固定两根角钢,并现浇混凝土增加框架柱1的截面面积。所述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为5mm,凿毛痕的间距为10mm。
4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框架柱的角部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纵向角型护件,沿角型护件垂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螺母,每个所述角型护件上的螺母间距为100-200mm,相邻角型护件上的螺母沿纵向交错设置,在框架柱外周经螺母自下而上缠绕一条钢绞线,通过钢绞线连接相邻的角型护件,钢绞线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柱两端的加固装置上,形成钢绞线网,与内部框架柱构成一体加固的混凝土框架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角型护件竖向贯穿楼板及梁,与相邻的上下框架柱、角型护件连接形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型护件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框架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为中柱时,四根角型护件分别对称固定于框架柱的四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为边柱时,采用两根角型护件固定于框架柱的室内侧两个角,另外采用两根扁钢对称固定于框架柱外侧两角室内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为角柱时,采用单根角型护件固定于框架柱的室内侧角,另外采用两根扁钢角对称固定于框架柱外侧两角室内部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框架柱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沿宽度方向框架柱内侧两个角固定两根角型护件,并现浇混凝土增加框架柱的截面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型护件为角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柱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为5-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30
±
5mm。
技术总结一种基于超早强灌浆材料的混凝土柱加固结构,在框架柱的角部沿竖向通长设置有纵向角型护件,沿角型护件垂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螺母,每个所述角型护件上的螺母间距为100-200mm,相邻角型护件上的螺母沿纵向交错设置,在框架柱外周经螺母自下而上缠绕一条钢绞线,通过钢绞线连接相邻的角型护件,钢绞线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柱两端的加固装置上,形成钢绞线网,与内部框架柱构成一体加固的混凝土框架柱。本实用新型框架柱采用一体加固结构,提高原框架柱的抗剪、抗弯能力和整体抗侧移刚度。作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超早强灌浆材料,可有效增加灾后结构的抗震性,以及旧城改造升级的可靠性,耐久性能好。靠性,耐久性能好。靠性,耐久性能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平 陈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晓平
技术研发日:2021.08.11
技术公布日:20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