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板原料表面除锈抛丸机。
背景技术:2.抛丸也是一种机械方面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名称,类似的工艺还有喷砂和喷丸。抛丸是一个冷处理过程,分为抛丸清理和抛丸强化,抛丸清理顾名思义是为了去除表面氧化皮等杂质提高外观质量,抛丸强化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流连续冲击被强化工件表面,迫使靶材表面和表层在循环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以下变化:1.显微组织结构发生改性;2.非均匀的塑变外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内表层产生残余拉应力;3.外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抛丸工艺可提高材料/零件疲劳断裂抗力,防止疲劳失效,塑性变形与脆断,提高疲劳寿命。
3.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钢板表面容易发生锈蚀,使用抛丸机对钢板进行除锈处理时不能够对钢板的表面均匀的进行除锈,导致钢板表面的锈无法彻底被清除,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钢板原料表面除锈抛丸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原料表面除锈抛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钢板表面容易发生锈蚀,使用抛丸机对钢板进行除锈处理时不能够对钢板的表面均匀的进行除锈,导致钢板表面的锈无法彻底被清除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板原料表面除锈抛丸机,包括装置外壳、传动皮带和收集槽,所述装置外壳的侧面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的上方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设置有原料箱,所述原料箱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底部的侧面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顶端的底面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第一传动杆底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另一端的底面连接有第三传动杆,且第三传动杆另一端的底面与固定支架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后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侧面,所述第一传动杆与固定支架、第二传动杆之间;第二传动杆与第三传动杆之间;第三传动杆与固定支架之间均设置有活动连接杆,所述第三传动杆与固定支架之间所安装的活动连接杆末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驱动电机旋转轴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三带轮之间、第四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以及第一带轮之间均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开设有收集槽。
6.优选的,所述挡板与限位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尺寸大于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尺寸,所述进料口的位置与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
7.优选的,所述输送辊对称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所述输送辊与转动轴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输送辊通过转动轴在装置外壳内部构成旋转结构。
8.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部与出料管末端的侧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装置外壳内部的后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杆与固定支架、第二传动杆之间;第二传动杆与第三传动杆之间;第三传动杆与固定支架之间均通过活动连接杆构成活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和传动皮带带动第一传动杆与输送辊进行旋转。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板原料表面除锈抛丸机设置有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与固定支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进行转动,使出料管的末端可以进行扇形移动,使钢板的表面被清理的更加均匀,设置有输送辊,输送既可以对钢板起到输送的作用,又可以对钢板表面的灰尘进行初步清理。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剖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装置外壳;2、进料口;3、出料口;4、限位滑槽;5、挡板;6、支撑板;7、输送辊;8、转动轴;9、第一带轮;10、原料箱;11、出料管;12、第一传动杆;13、固定支架;14、第二传动杆;15、第三传动杆;16、驱动电机;17、活动连接杆;18、第二带轮;19、第三带轮;20、第四带轮;21、传动皮带;22、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板原料表面除锈抛丸机,包括装置外壳1、进料口2、出料口3、限位滑槽4、挡板5、支撑板6、输送辊7、转动轴8、第一带轮9、原料箱10、出料管11、第一传动杆12、固定支架13、第二传动杆14、第三传动杆15、驱动电机16、活动连接杆17、第二带轮18、第三带轮19、第四带轮20、传动皮带21和收集槽22,装置外壳1的侧面开设有进料口2与出料口3,进料口2与出料口3的上方均开设有限位滑槽4,限位滑槽4的内部设置有挡板5,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上方设置有输送辊7,输送辊7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带轮9,装置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原料箱10,原料箱10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1,出料管11底部的侧面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2,第一传动杆12顶端的底面连接有固定支架13,第一传动杆12底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4,第二传动杆14另一端的底面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5,且第三传动杆15另一端的底面与固定支架13的外表面相连接,装置外壳1的后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16,且驱动电机16的旋转轴安装在固定支架13的侧面,第一传动杆12与固定支架13、第二传动杆14之间;第二
传动杆14与第三传动杆15之间;第三传动杆15与固定支架13之间均设置有活动连接杆17,第三传动杆15与固定支架13之间所安装的活动连接杆17末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带轮18,驱动电机16旋转轴的末端设置有第三带轮19与第四带轮20,第二带轮18与第三带轮19之间、第四带轮20与第一带轮9之间以及第一带轮9之间均连接有传动皮带21,支撑板6的下方开设有收集槽22。
19.挡板5与限位滑槽4之间为滑动连接,挡板5的尺寸大于进料口2与出料口3的尺寸,进料口2的位置与出料口3的位置相对应,使进料口2与出料口3可以被挡住。
20.输送辊7对称设置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输送辊7与转动轴8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输送辊7通过转动轴8在装置外壳1内部构成旋转结构,使输送辊7既可以输送钢板,又可以初步清理钢板表面。
21.第一传动杆12的底部与出料管11末端的侧面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3与装置外壳1内部的后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22.第一传动杆12与固定支架13、第二传动杆14之间;第二传动杆14与第三传动杆15之间;第三传动杆15与固定支架13之间均通过活动连接杆17构成活动连接,使第一传动杆12可以带动出料管11进行移动。
23.驱动电机16通过第一带轮9、第二带轮18、第三带轮19、第四带轮20和传动皮带21带动第一传动杆12与输送辊7进行旋转,使驱动电机16可以同时带动第一传动杆12与输送辊7进行旋转。
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钢板原料表面除锈抛丸机时,首先,将该装置所需要的零部件进行组装,通过限位滑槽4中所设置的挡板5,在钢板放入装置外壳1内部之后,将挡板5放下使挡板5将进料口2与出料口3被挡住,启动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三带轮19与第四带轮20进行旋转,第三带轮19与第四带轮20通过传动皮带21带动第二带轮18进行旋转,从而第三传动杆15进行旋转,第三传动杆15带动第一传动杆12进行运动,使出料管11的末端做扇形移动。
25.第四带轮20旋转时带动输送辊7进行旋转,输送辊7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洁刷毛,使输送辊7可以对钢板的表面进行初步除锈处理,出料管11与原料箱10之间设置有气泵,气泵将原料箱10中所存放的抛丸通过出料管11喷洒在钢板上,多余的抛丸穿过支撑板6掉入收集槽22中,并使用气泵将收集槽22内部收集到的多余的抛丸重新抽入原料箱10中继续使用,在除锈完成之后,打开出料口3内的挡板5,钢板在输送辊7的作用下运出装置外壳1,以上就是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输送辊7、驱动电机16等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