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校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薄壁椭圆件校型工装。
背景技术:2.薄壁椭圆件校型,对长径、短径均有要求,目前的校型工装由两个工装组成,分别是校长径工装和校短径工装,通过两个工装的循环使用,从而保证工件尺寸合格,但是由于是分开校型,校长径时会造成短径产生变形,校短径是会造成长径产品变形,工件返工比例非常高,一个工件需要在两个工装上反复多次校型才能保证尺寸合格,不仅生产效率低,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薄壁椭圆件校型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薄壁椭圆工件的长径与短径分开校型,很难一次校型成功,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薄壁椭圆件校型工装,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下主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下主板上的上主板及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下主板上的两个被动楔板,所述上主板与所述下主板间形成短径校型空间,两个所述被动楔板间形成长径校型空间,所述上主板上还设有主动楔板,所述主动楔板与所述被动楔板斜面配合,两个所述被动楔板借助所述上主板沿靠近所述下主板的方向滑动的驱动而相向运动。
6.进一步,还包括:
7.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提供使所述上主板远离所述下主板的弹力;
8.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用于提供使两个所述被动楔板远离的弹力。
9.进一步,所述下主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引导杆,所述上主板上设有引导孔,所述引导杆穿过所述引导孔。
10.进一步,所述下主板上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为两个,均位于两个所述被动楔板之间,两个所述定位板的间距可调。
11.进一步,所述上主板和所述下主板上均设有短径校型面,两个所述短径校型面相对且均为弧形面,两个短径校型面间形成短径校型空间。
12.进一步,所述被动楔板上设有长径校型面,所述长径校型面为弧形面,且两个所述被动楔板上的长径校型面相对,两个长径校型面间形成长径校型空间。
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4.在工作时,薄壁椭圆工件放入工装内,位于长径校型空间与短径校型空间内,通过压力机下压上主板,使上主板靠近下主板,上主板与下主板压紧工件实现工件的短径校型;与此同时,伴随着上主板向下移动,两个主动楔板也同样向下移动,通过斜面作用在被动楔板上,使两个被动楔板同时向内侧运动,将工件压紧,实现工件长径的校型。通过主动楔板
与被动楔板的配合将长径、短径校型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现有技术薄壁椭圆工件很难一次校型成功,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大提高一次校型成功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为校型工装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压紧状态校型工装正视图;
18.图3为放松状态校型工装正视图;
19.图中:1、底座,2、下主板,3、上主板,4、主动楔板,5、被动楔板,6、第一复位弹簧,7、第二复位弹簧,8、引导杆,9、定位板,10、短径校型面,11、长径校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22.一种薄壁椭圆件校型工装,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下主板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下主板2上的上主板3及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下主板2上的两个被动楔板5,上主板3与下主板2间形成短径校型空间,两个被动楔板5间形成长径校型空间,上主板3上还设有主动楔板4,主动楔板4与被动楔板5斜面配合,两个被动楔板5借助上主板3沿靠近下主板2 的方向滑动的驱动而相向运动。
23.下主板2固定在底座1上,上主板3在上主板3上沿竖直方向滑动,两个被动楔板5沿水平方向在下主板2上滑动,两个被动楔板5的斜面在向上的延长线方向相交,在上主板3 上设置两个主动楔板4,两个主动楔板4位于两个被动楔板5的外侧,并且分别与对应的被动楔板5斜面接触。
24.在工作时,薄壁椭圆工件放入工装内,位于长径校型空间与短径校型空间内,通过压力机下压上主板3,使上主板3靠近下主板2,上主板3与下主板2压紧工件实现工件的短径校型;与此同时,伴随着上主板3向下移动,两个主动楔板4也同样向下移动,通过斜面作用在被动楔板5上,使两个被动楔板5同时向内侧运动,将工件压紧,实现工件长径的校型。通过主动楔板4与被动楔板5的配合将长径、短径校型的过程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现有技术薄壁椭圆工件很难一次校型成功,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大提高一次校型成功率,提高生产效率。
25.还包括:
26.第一复位弹簧6,第一复位弹簧6用于提供使上主板3远离下主板2的弹力;
27.第二复位弹簧7,第二复位弹簧7用于提供使两个被动楔板5远离的弹力。
28.在完成校型后,压力机压板上移,解除对上主板3的压力,上主板3在第一复位弹簧6 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主动楔板4向上,作用在被动楔板5斜面上的力消失,两个被动楔板5在第二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回归原位置。
29.下主板2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引导杆8,上主板3上设有引导孔,引导杆8穿过引导孔。
30.在下主板2上设有竖向的引导杆8,上主板3上设有引导孔,引导杆8穿过引导孔,使引导孔可以在引导杆8内滑动,引导杆8对上主板3的滑动起导向作用。在引导杆8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6,第一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下主板2、上主板3抵接。
31.下主板2上还设有定位板9,定位板9为两个,均位于两个被动楔板5之间,两个定位板9的间距可调。
32.在两个被动楔板5之间设置定位板9,定位板9可以止挡两个被动楔板5相对运动,通过定位板9来确定长径的校型量,定位板9为两个,均可以在被动楔板5的运动方向上调整位置,通过调整两个定位板9的间距可以控制长径的校型量。
33.两个被动楔板5均对应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复位弹簧7,保证两边的同步复位,第二复位弹簧7设置在定位板9与被动楔板5之间,一端抵在定位板9上,另一端抵在被动楔板5上。
34.上主板3和下主板2上均设有短径校型面10,两个短径校型面10相对且均为弧形面,两个短径校型面10间形成短径校型空间。
35.被动楔板5上设有长径校型面11,长径校型面11为弧形面,且两个被动楔板5上的长径校型面11相对,两个长径校型面11间形成长径校型空间。
36.通过两个短径校型面10间形成短径校型空间、两个长径校型面11间形成长径校型空间,工件放在几个面的中间,利用弧形面靠近时进行校型。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