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护条一体打孔装扣机用上料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2.车门护条是一种将车门密封,使车门不容易打开,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等作用的产品,主要应用在车门门扇门框、侧面车窗、前后档风玻璃、发动机盖和行李箱盖上,起到防水、防尘、隔音、隔温、减震、装饰等领域。护条在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打孔操作,但现阶段护条在加工时均是通过人工上料,且在进行加工时均是由工人按压固定,存在安全隐患,且由人工按压固定,固定不牢靠,进而影响产品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条一体打孔装扣机用上料传输机构,具备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在进行加工时可对护条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防止护条在加工时发生位移的优点,解决了现阶段护条在加工时均是通过人工上料,且在进行加工时均是由工人按压固定,存在安全隐患,且由人工按压固定,固定不牢靠,进而影响产品加工精度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护条一体打孔装扣机用上料传输机构,包括第一转辊、底板、支架和第二转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的两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辊,所述支架上贯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焊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弹簧和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连接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板上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辊。
6.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辊的转轴的一端位于支架的外侧设有传动轮,所述第二转辊通过传动轮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共设有四个,且四个限位槽在底板上均匀分布,所述通孔位于限位槽的中心线上。
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的大小相同,且一个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为一组在底板的两端对称分布。
9.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杆大小相适配的插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杆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支架,支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辊,支架上滑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辊,且第二转辊通过弹簧下压固定,第一转辊的一端通过传动轮及皮带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在使用时,使用者提拉第二转辊,使第二转辊两端的滑块压缩弹簧,使第二转辊与第一转辊分离,之后使用者将护条从底板的一端插入限位槽内,之后使用者松开第二转辊,使第二转辊通过弹簧的弹力对护条按压固定,之后使用者将第一转辊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使第一转辊与第二转辊夹持护
条转动进行送料,当送料到位时,通过电机制动对护条的位置进行限位,进而达到自动上料,且在进行加工时可对护条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防止护条在加工时发生位移的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观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主视外观示意图。
14.图中:1、第一转辊;2、连接板;3、弹簧;4、通孔;5、底板;6、限位槽;7、滑块;8、转轴;9、传动轮;10、支架;11、第二转辊;12、限位孔;13、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19.一种护条一体打孔装扣机用上料传输机构,包括第一转辊1、底板5、支架10和第二转辊11,底板5上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共设有四个,且四个限位槽6在底板5上均匀分布,通孔4位于限位槽6的中心线上,限位槽6内贯穿开设有通孔4,底板5的两端焊接有支架10,支架10上通过转轴8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辊11,第一转辊1和第二转辊11的大小相同,且一个第一转辊1和第二转辊11为一组在底板5的两端对称分布。
20.第二转辊11的转轴8的一端位于支架10的外侧设有传动轮9,第二转辊11通过传动轮9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使用者将第一转辊1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使第一转辊1与第二转辊11夹持护条转动进行送料,当送料到位时,通过电机制动对护条的位置进行限位,进而达到自动上料,且在进行加工时可对护条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防止护条在加工时发生位移的效果,支架10上贯穿开设有限位孔12,限位孔12内焊接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上套接有弹簧3和滑块7,使用者提拉第二转辊11,使第二转辊11两端的滑块7压缩弹簧3,使第二转辊11与第一转辊1分离,之后使用者将护条从底板5的一端插入限位槽6内,之后使用者松开第二转辊11,使第二转辊11通过弹簧3的弹力对护条按压固定,滑块7上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杆13大
小相适配的插接孔,连接板2通过滑块7滑动安装在限位杆13上,滑块7的一端与连接板2焊接固定,连接板2上通过转轴8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辊1。
21.工作原理:使用者在使用时,使用者提拉第二转辊11,使第二转辊11两端的滑块7压缩弹簧3,使第二转辊11与第一转辊1分离,之后使用者将护条从底板5的一端插入限位槽6内,之后使用者松开第二转辊11,使第二转辊11通过弹簧3的弹力对护条按压固定,之后使用者将第一转辊1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使第一转辊1与第二转辊11夹持护条转动进行送料,当送料到位时,通过电机制动对护条的位置进行限位,进而达到自动上料,且在进行加工时可对护条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防止护条在加工时发生位移的效果。
2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