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2.高炉净环水属于典型的间接冷却水系统,水处理上从阻垢缓蚀、杀菌灭藻上考虑,合理控制循环水浓缩倍数,是目前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减排的关键所在,但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对水质运行质量会造成难度,如产生结垢、腐蚀或软泥沉积等新的问题,为了避免结垢除了控制好水的各项指标外,还需要投加水处理药剂,通过合理调整药剂配方比例,保证循环冷却水系统处于一个稳定平衡状态。
3.但是现有的加药装置,循环水系统水处理药剂加药为人工操作,会出现储药箱内的药剂液位低于计量泵吸入口液位时计量泵仍继续运行,造成计量泵进气,影响加药效果,导致循环水系统进气,严重影响供水泵运行,甚至停机的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具有自动加药,避免加药装置因液位过低造成系统进气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包括循环水管道、储药箱和中央控制器,所述循环水管道的外壁设置有浓缩倍数检测仪,所述储药箱的上端面安装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上端面连通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远离计量泵的一端连通有注射阀,所述注射阀的顶端与循环水管道连通,所述储药箱的左侧连通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磁浮子和下限定位器,所述下限定位器位于磁浮子的下方,所述浓缩倍数检测仪、计量泵、注射阀和液位计均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
6.为了将药剂搅拌均匀,有利于药剂与循环水快速融合,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优选的,所述储药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
7.为了在药箱内的药剂液位较低时提示工作人员,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上端面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
8.为了保证药剂的流量均匀和控制药剂流量大小,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优选的,所述进药管的外壁分别设置有均流器和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位于均流器的右侧。
9.为了保证计量泵出口药剂流量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优选的,所述储药箱的背部安装有背压阀。
10.为了防止药剂倒流至储药箱的内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优选的,所述注射阀的内部设置有止回阀。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浓缩倍数检测仪进行数据收集,收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然后将收集的数据反馈给与浓缩倍数检测仪电性连接的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然后根据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大小输出指令给计量泵,计量泵接收到中央控制器输出的指令后,立刻启动,根据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自动调节加药量和加药频率,从而通过进药管和注射阀实现向循环水管道的内部自动加药,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加药,无需专人看管,可根据循环水管道中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来智能地实现加药量和加药频率的变化,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计量泵运行时,储药箱内部的液位逐渐降低,当达到液位计设定的低液位时,液位计将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计量泵停止运行,当储药箱内液位高于设定的低液位时才能够启动,从而保证了计量泵在低于设定液位的时候自动停泵,避免了循环水系统进入空气的问题。
13.综上所述,该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具有自动加药,避免加药装置因液位过低造成系统进气的特点。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压阀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19.图中,1、循环水管道;2、储药箱;3、中央控制器;4、浓缩倍数检测仪;5、计量泵;6、进药管;7、注射阀;8、液位计;9、磁浮子;10、下限定位器;11、搅拌器;12、声光报警器;13、均流器;14、流量计;15、背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计量泵进气的加药装置,包括循环水管道1、储药箱2和中央控制器3,循环水管道1的外壁设置有浓缩倍数检测仪4,储药箱2的上端面安装有计量泵5,计量泵5的上端面连通有进药管6,进药管6远离计量泵5的一端连通有注射阀7,注射阀7的顶端与循环水管道1连通,储药箱2的左侧连通有液位计8,液位计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磁浮子9和下限定位器10,下限定位器10位于磁浮子9的下方,
浓缩倍数检测仪4、计量泵5、注射阀7和液位计8均与中央控制器3电性连接。
23.本实施例中:通过浓缩倍数检测仪4进行数据收集,收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然后将收集的数据反馈给与浓缩倍数检测仪4电性连接的中央控制器3,中央控制器3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然后根据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大小输出指令给计量泵5,计量泵5接收到中央控制器3输出的指令后,立刻启动,根据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自动调节加药量和加药频率,从而通过进药管6和注射阀7实现向循环水管道1的内部自动加药,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加药,无需专人看管,可根据循环水管道1中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来智能地实现加药量和加药频率的变化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计量泵5运行时,储药箱2内部的液位逐渐降低,当达到液位计8设定的低液位时,液位计8将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3,中央控制器3控制计量泵5停止运行,当储药箱2内液位高于设定的低液位时才能够启动,这就保证了计量泵5在低于设定液位的时候自动停泵,避免了循环水系统进入空气的问题。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储药箱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1。
25.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拌器11将储药箱2内部的药剂搅拌均匀,有利于药剂与循环水快速融合。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中央控制器3的上端面设置有声光报警器12,声光报警器12与中央控制器3电性连接。
27.本实施例中:通过声光报警器12的设置,在储药箱2内部的药剂液位较低时提示工作人员。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进药管6的外壁分别设置有均流器13和流量计14,流量计14位于均流器13的右侧。
29.本实施例中:通过均流器13可保证药剂的流量均匀一致,有利于循环水系统中的杀菌效果,通过流量计14可监测药剂的流量大小,便于自动化控制。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储药箱2的背部安装有背压阀15。
31.本实施例中:通过背压阀15的设置,使得计量泵5出口具有恒定的压力,保证计量泵5出口药剂流量的稳定。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注射阀7的内部设置有止回阀。
33.本实施例中:通过止回阀的设置,有效避免了药剂倒流至储药箱2的内部,影响循环水系统的运行。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浓缩倍数检测仪4进行数据收集,收集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然后将收集的数据反馈给与浓缩倍数检测仪4电性连接的中央控制器3,中央控制器3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然后根据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大小输出指令给计量泵5,计量泵5接收到中央控制器3输出的指令后,立刻启动,根据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自动调节加药量和加药频率,从而通过进药管6和注射阀7实现向循环水管道1的内部自动加药,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加药,无需专人看管,可根据循环水管道1中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来智能地实现加药量和加药频率的变化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计量泵5运行时,储药箱2内部的液位逐渐降低,当达到液位计8设定的低液位时,液位计8将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3,中央控制器3控制计量泵5停止运行,当储药箱2内液位高于设定的低液位时才能够启动,这就保证了计量泵5在低于设定液位的时候自动停泵,避免了循环水系统进入空气的问题。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