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工业的发展愈来愈受用水的限制,因此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是必然的趋势,而深度处理一般都需要对废水进行软化、澄清、过滤等处理工艺。传统处理系统工艺简单采用澄清池与滤池连接,可实现软化、澄清、过滤功能。但是现有污水装置不仅占地面积较大,而且需要配备较多的操作养护人员,难以适应不同企业工业污水处理需求。
3.现有污水处理技术中通常使用到沉淀池,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经常排出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常规方式是在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污泥泵,从而抽吸沉降污泥,保障沉降效果。
4.但是,上述污泥去除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污泥泵的抽吸范围有限,而一般沉淀池面积较大,导致去除效率较低,该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具有提高沉淀池内污泥去除效率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絮凝池、调节池和沉降池,所述沉降池内设置有采集箱,所述采集箱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采集箱内部中空形成有用于存储污泥的采集腔,所述采集箱的两侧斜面底部均开设有收料口,所述采集箱的内底壁由收料口沿平行于采集箱斜面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与采集箱斜面之间形成有连通收料口和采集腔的导料通道;所述采集箱连接有驱动采集箱在沉降池底部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沉降池内侧壁两端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套设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的传动链,所述采集箱与传动链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有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板与采集箱底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
°‑
30
°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采集箱上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一端与采集腔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泵体。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管为软管。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采集箱为金属箱。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池内水平设置有位于采集箱上方的过滤板。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池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过滤板位于进水口下方。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6.1.通过采集箱、采集腔、收料口、导料板、导料通道和驱动装置的设置,利用驱动装置驱动采集箱在沉降池底部移动的同时将污泥收集到采集腔内,由于采集箱不断移动,扩大了污泥采集的范围,且及时收集污泥,达到了较高的污泥清除效率;
17.2.通过排污管和泵体的设置,泵体在采集箱内产生负压,抽出其中的污泥,保障了污泥的持续收集,进而保障了污泥清除效率;
18.3.通过过滤板的设置,污泥沉淀在沉降池底部,过滤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集箱移动时造成的水体波动对上层水体的影响,对污水沉降起到了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集箱的剖视图。
21.图中,1、沉降池;2、采集箱;21、采集腔;22、收料口;23、导料板;24、导料通道;25、排污管;26、泵体;3、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传动链;33、电机;4、过滤板;41、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絮凝池、调节池和沉降池1,沉降池1内设置有金属材质的采集箱2,采集箱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采集箱2内部中空形成有用于存储污泥的采集腔21,采集箱2的两侧斜面底部均开设有收料口22,收料口22延伸至采集箱2的底壁,且采集箱2底壁位于收料口22的位置处设置倒角。采集箱2的内底壁由收料口22沿平行于采集箱2斜面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有导料板23,导料板23与采集箱2底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
°‑
30
°
。导料板23与采集箱2斜面之间形成有连通收料口22和采集腔21的导料通道24。当采集箱2沿着沉降池1底壁移动时,采集箱2底壁推动污泥堆积,当污泥堆积到收料口22位置时,随着采集箱2继续推动污泥堆积,污泥沿着倒料通道向上移动,最终落入采集腔21内,实现污泥收集。
24.采集箱2连接有驱动采集箱2在沉降池1底部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沉降池1内侧壁两端的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31以及套设在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31上的传动链32,采集箱2与传动链32上一处固定连接,第二齿轮31连接有驱动第二齿轮31转动的电机33。电机33驱动第二齿轮31转动,在传动链32的传动作用下,第一齿轮3随之转动,采集箱2在此过程中随传动链32移动而移动。不断改变电机33的转动方向,从而改变传动链32的传送方向,进而实现采集箱2在沉降池1的往复移动,位于采集箱2两侧的收料口22交替收集污泥。在此过程中,传动链32的移动速度较慢,减小采集箱2移动时的水流波动。
25.采集箱2上连接有软质排污管25,排污管25一端与采集腔21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泵体26。泵体26持续抽吸采集箱2内的污泥,保障了采集箱2能够持续收集污泥,进而保障了污泥采集效果。
26.沉降池1内水平设置有位于采集箱2上方的过滤板4。沉降池1上设置有进水口41,
过滤板4位于进水口41下方。
2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絮凝池、调节池和沉降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内设置有采集箱(2),所述采集箱(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采集箱(2)内部中空形成有用于存储污泥的采集腔(21),所述采集箱(2)的两侧斜面底部均开设有收料口(22),所述采集箱(2)的内底壁由收料口(22)沿平行于采集箱(2)斜面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有导料板(23),所述导料板(23)与采集箱(2)斜面之间形成有连通收料口(22)和采集腔(21)的导料通道(24);所述采集箱(2)连接有驱动采集箱(2)在沉降池(1)底部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沉降池(1)内侧壁两端的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31)以及套设在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31)上的传动链(32),所述采集箱(2)与传动链(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1)连接有驱动第二齿轮(31)转动的电机(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23)与采集箱(2)底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
°‑
3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2)上连接有排污管(25),所述排污管(25)一端与采集腔(21)连通,另一端连接至泵体(2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25)为软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2)为金属箱。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内水平设置有位于采集箱(2)上方的过滤板(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上设置有进水口(41),所述过滤板(4)位于进水口(41)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通过污泥泵去除沉淀池内的污泥,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沉降池内设置有采集箱,所述采集箱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采集箱内部中空形成有用于存储污泥的采集腔,所述采集箱的两侧斜面底部均开设有收料口,所述采集箱的内底壁由收料口沿平行于采集箱斜面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与采集箱斜面之间形成有连通收料口和采集腔的导料通道;所述采集箱连接有驱动采集箱在沉降池底部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提高沉淀池内污泥去除效率的效果。到了提高沉淀池内污泥去除效率的效果。到了提高沉淀池内污泥去除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冯春晖 石伟杰 周继柱 王国瑞 孙松厚 柯建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