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中所含有的各种形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分解、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随着我国对水污染治理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大,我国对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数量也不断增加。
3.由于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是以有机物为主,其生化性较好,所以通常情况下生活污水的处理都是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由于农村单个家庭污水排放量小,适合采用划区域集中处理的方法,现有的水处理设置由于占地、防寒等因素一般为地埋式设置,地埋式的设备修理、更换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理方便的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管道、调节池、水处理箱体、箱体基坑和清水池,多个所述污水管道的出口与所述调节池相连通,多个污水管道将不同地方的污水汇集到调节池中,由调节池调节水量、均衡水质,所述箱体基坑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放置有所述水处理箱体,所述水处理箱体内通过隔板依次分割有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mbr池,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连通口,所述水解酸化池所对应的水处理箱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mbr池所对应的水处理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相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相连接,污水的水解酸化处理、接触氧化处理、mbr处理均为水处理的常规技术,故在此不对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mbr池进行详述。
7.所述承载平台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承载平台水平设置,所述箱体基坑中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承载平台上下运动,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定位杆和两个提升丝杠,所述定位杆和所述提升丝杠均为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提升丝杠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两侧,所述承载平台的侧端上固定有与所述提升丝杠相配合的螺母,所述承载平台的侧端还固定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通过设置定位杆和滑动套筒,使得承载平台的运动更平稳,防止承载平台水平晃动。
8.所述箱体基坑的上端水平设置有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处理箱体相配合的开口,所述提升丝杠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于丝杠基座上,所述丝杠基座固定于所述箱体基坑的底部,所述提升丝杠的上端贯穿所述固定盖板且连接有伺服电机,提升丝杠的上端与所述固定盖板通过轴承连接,两个提升丝杠对应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且两个伺服电机同步工作,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盖板相固定,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固定
于所述箱体基坑的底部,在实际工作中,当水处理箱体上升之后,工作人员可踩在固定盖板上对水处理箱体进行修理维护工作。
9.所述箱体基坑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托台,所述底部托台的上端面水平,日常状态时,水处理箱体位于箱体基坑中,承载平台位于箱体基坑下部,底部托台的上端与承载平台的下端相贴合,底部托台对承载平台起到支撑作用,减小提升丝杠的载荷。
10.所述底部托台的上端铺设有橡胶垫,减小承载平台落到底部托台的上端时的冲击,起到保护作用。
11.所述调节池通过调节池提升泵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抽液泵与所述清水池相连接,所述调节池提升泵和抽液泵的管道均为软管,便于水处理箱体移动。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3.多个污水管道将不同地方的污水汇集到调节池中,由调节池调节水量、均衡水质,之后通过调节池提升泵将调节池中的污水抽入到水处理箱体中,污水依次经过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mbr池进行处理,之后由抽液泵进入到清水池中。
14.日常状态时,水处理箱体位于箱体基坑中,当水处理箱体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更换时,工作人员控制两个伺服电机同步工作,带动提升丝杠旋转,进而驱动承载平台上升,当水处理箱体伸出箱体基坑后,工作人员可对其进行维修,或直接进行更换,完成修理、更换工作后,工作人员控制两个伺服电机反转,提升丝杠驱动承载平台下降,水处理箱体落入箱体基坑中。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承载平台,便于将水处理箱体提升,进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使得设备的管理工作更加方便;
17.二、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装置采用了丝杠螺母原理,当提升丝杠停止转动时,该提升装置具有自锁功能,便于将水处理箱体提升后的锁止。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升装置和承载平台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处理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平台的俯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载平台的后视图。
24.图中:1为污水管道,2为调节池,21为调节池提升泵,3为水处理箱体,31为隔板,32为水解酸化池,33为接触氧化池,34为mbr池,35为连通口,36为进水口,37为出水口,4为箱体基坑,41为固定盖板,42为开口,43为底部托台,5为清水池,51为抽液泵,6为承载平台,61为螺母,62为滑动套筒,7为提升装置,71为定位杆,72为提升丝杠,73为丝杠基座,74为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26.一种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管道1、调节池2、水处理箱体3、箱体基坑4和清水池5,多个所述污水管道1的出口与所述调节池2相连通,所述箱体基坑4中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承载平台6,所述承载平台6上放置有所述水处理箱体3,所述水处理箱体3内通过隔板31依次分割有水解酸化池32、接触氧化池33和mbr池34,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连通口35,所述水解酸化池32所对应的水处理箱体3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36,所述mbr池34所对应的水处理箱体3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37,所述进水口36与所述调节池2相连接,所述出水口37与所述清水池5相连接。
27.所述承载平台6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箱体基坑4中设置有提升装置7,所述提升装置7用于带动所述承载平台6上下运动,所述提升装置7包括:定位杆71和两个提升丝杠72,所述定位杆71和所述提升丝杠72均为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提升丝杠72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平台6的两侧,所述承载平台6的侧端上固定有与所述提升丝杠72相配合的螺母61,所述承载平台6的侧端还固定有滑动套筒62,所述滑动套筒62套设于所述定位杆71上。
28.所述箱体基坑4的上端水平设置有固定盖板41,所述固定盖板41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处理箱体3相配合的开口42,所述提升丝杠72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于丝杠基座73上,所述丝杠基座73固定于所述箱体基坑4的底部,所述提升丝杠72的上端贯穿所述固定盖板41且连接有伺服电机74,所述定位杆71的上端与所述固定盖板41相固定,所述定位杆71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箱体基坑4的底部。
29.所述箱体基坑4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托台43,所述底部托台43的上端面水平。
30.所述底部托台43的上端铺设有橡胶垫。
31.所述调节池2通过调节池提升泵21与所述进水口36相连接,所述出水口37通过抽液泵51与所述清水池5相连接。
32.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