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例如,在矿产开发地区,由于人为的破坏,生态系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露天开采,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4.生态修复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供水系统,但矿山环境周围水资源缺乏,因此需要蓄水装置进行蓄水,现有的蓄水装置通常结构较为简单,只具备蓄水功能,既不能防止外部杂物进入蓄水装置中,又不能避免阳光的强烈照射,导致蓄水装置中的水既容易受到污染,又会造成水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以改善相关技术中,蓄水装置中的水既容易受到外部杂物的污染,又会因为阳光的强烈照射而被消耗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组件和抽水组件;
7.所述蓄水组件包括蓄水池、防护网、支撑板、顶板和翻板,所述防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上方开口处,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顶部,所述顶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翻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蓄水池的顶部,所述翻板通过顶紧螺丝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8.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抽水管、水泵和出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通,所述抽水管的上端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出水管固定连通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上。
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设置为钢丝网,所述防护网通过螺栓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
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平行相对。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板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顶板的顶部相互抵触。
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顶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抵触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
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翻板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蓄水池转动连接,所述
翻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翻板相对。
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设置为橡胶软管。
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喷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计的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蓄水池埋设在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地方,使蓄水池的顶部与地平面保持大致同高,然后,晴天时,在顶板、支撑板和翻板的防护下,减少了阳光对蓄水池中的水的强烈照射,从而可以减少水的不必要消耗,最后,开启水泵,通过抽水管抽取蓄水池中的水,再通过出水管喷洒在缺水的地方,雨天时,翻转顶板,使蓄水池处于露天状态,再拧开顶紧螺丝,翻转翻板,将翻板贴合放置在地面上,使雨水能够顺利进入蓄水池,在防护网的作用下,树枝和石头等外部杂物无法进入蓄水池,有利于减少对蓄水池中的水的污染。
附图说明
17.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的雨天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的雨天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蓄水组件;2、抽水组件;11、蓄水池;12、防护网;13、支撑板;14、顶板;15、翻板;16、顶紧螺丝;17、固定块;18、支撑块;21、抽水管;22、水泵;23、出水管;2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4.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8.实施例1
29.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了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组件1和抽水组件2,蓄水组件1用于蓄水,抽水组件2用于抽取蓄水组件1中的水,并且将水喷洒在生态修复区缺水的地方。
30.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蓄水组件1包括蓄水池11、防护网12、支撑板13、顶板14和翻板15;
31.蓄水池11用于蓄水,使用时,埋设在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地方,并且使蓄水池11的顶部与地平面大体同高;
32.防护网12固定安装在蓄水池11的上方开口处,用于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蓄水池11中,防护网12设置为钢丝网,使树枝和石头一类的杂物无法进入蓄水池11中,防护网12通过螺栓与蓄水池11固定连接,方便防护网12的安装和拆卸;
33.支撑板13固定安装在蓄水池11的顶部,用于配合安装顶板14和翻板15,支撑板13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13平行相对,配合安装两个顶板14和两个翻板15,以及从两侧为蓄水池11遮挡阳光;
34.顶板14转动连接在支撑板13的顶部,顶板14通过阻尼转轴与支撑板13转动连接,顶板14设置有两个,两个顶板14的顶部相互抵触;
35.晴天时,可以防止阳光从上方强烈照射蓄水池11,减少蓄水池11中的水的不必要的消耗;
36.支撑板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顶板1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8,支撑块18抵触在固定块17的上表面;
37.雨天时,转动两个顶板14,使两个顶板14脱离接触,使支撑块18抵触在固定块17的上表面,从而使蓄水池11处于露天状态,进而可以收集雨水;
38.翻板15转动连接在蓄水池11的顶部,翻板15通过顶紧螺丝16与支撑板13固定连接;
39.晴天时,翻板15能够减少阳光从两侧强烈照射蓄水池11,减少水的不必要的消耗;
40.翻板15通过阻尼转轴与蓄水池11转动连接,翻板15设置有两个,两个翻板15相对;
41.雨天时,拧开顶紧螺丝16,转动两个翻板15,将两个翻板15贴合放置在地面上,从而可以使蓄水池11更多的收集雨水。
42.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抽水组件2包括抽水管21、水泵22和出水管23;
43.抽水管21的下端与蓄水池11固定连通,抽水管21的上端与水泵2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用于抽取蓄水池11中的水;
44.水泵2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3的侧壁上,用于提供抽水的动力;
45.出水管23固定连通在水泵22的输出端上,用于向生态修复区缺水的地方洒水;
46.为了便于使用出水管23,出水管23设置为橡胶软管;
47.出水管2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喷头24,从而可以更加均匀地进行洒水。
48.具体的,该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蓄水池11埋设在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地方,并且使蓄水池11的顶部与地平面大体同高,然后,在晴天时,支撑板13、顶板14和翻板15可以防止阳光强烈照射蓄水池11,从而减少水的不必要的消耗,再启动水泵22,蓄水池11中水通过抽水管21被抽出,再通过出水管23喷洒在生态修复区缺水的地方,在雨天时,转动顶板14,使蓄水池11处于露天状态,再转动翻板15,将翻板15贴合放置在地面上,从而可以让蓄水池11尽可能多的收集雨水,在防护网12的作用下,树枝和石头一类的杂物无法进入蓄水池11,有利于保持蓄水池11中水的洁净。
49.需要说明的是:水泵22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50.水泵22其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