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坑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2.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基坑存水是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需在施工过程中将基坑中的水分及时排走,根据场地条件,及地表水系分布情况,地下水大致由西向东径流、排泄,最终汇流到大沙河内。对于地铁施工而言,基坑周围管线较多,暗沟不便于管理。此外,基坑水中存在大量泥沙,直接排放会影响市政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排水系统,随开挖进度在基坑四周设置收水渠和集水坑,并设置沉淀池,降低基坑中泥沙,经沉淀后的基坑水可直接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所述的基坑排水系统包括收水系统、输水泵、沉淀池;所述收水系统包括沿基坑内周设置的收水渠和设置在收水渠内的集水坑,所述集水坑低于收水渠至少0.5米,所述输水泵的进出口管分别与集水坑和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为多级沉淀池,各沉淀池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各级沉淀池的顶部设有与沉淀池底部预留通道的悬空挡板。
6.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外层为素混凝土,内层为砖砌层,顶部铺设钢板网;所述悬空挡板支撑在内层砖砌层;所述沉淀池的出口与市政管网连通。
7.作为优选,输水泵插入沉淀池内的出口处设有喇叭口,且喇叭口的内侧设有开设有出水孔的凹形面。
8.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为包括进水池、沉淀池和出水池的三级沉淀池。
9.作为优选,所述的输水泵为螺杆泵。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沿基坑四周设置收水渠,可使水顺势淌入,不需要额外设置引水沟,并在收水渠内设置集水坑,满足输水泵的输送水位要求。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沉淀池,降低基坑中泥沙,经沉淀后的基坑水可直接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13.本实用新型根据基坑施工的临时性,将沉淀池采用外层素混凝土和内层砖砌层结构:外层素混凝土有防渗功能,且提供强度支撑,内层砖砌层提高沉淀池的强度,内层的砌层的结构,便于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拆除;同时内层的砖砌层结构可以为悬空挡板提前预留支撑结构;悬空挡板可随时取出,并多次循环利用。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水泵的出口设置喇叭口,并在喇叭口的内侧设置开设有出水孔的凹形面:喇叭口可降低出水流速,降低出水对沉淀池的冲击,提高沉淀效果;开设有出水孔的凹形面可对出水进行分散,进一步降低出水对沉淀池的冲击,提高沉淀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结构俯视图(省略钢板网)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淀池结构剖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喇叭口结构剖视图;
19.图中,1-输水泵、2-收水渠、3-集水坑、4-隔板、5-悬空挡板、6-素混凝土层、7-砖砌层、8-钢板网、9-喇叭口、10-出水孔、11-凹形面、12-进水池、13-沉淀池、14-出水池、15-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21.如图1-4所示,所述的基坑排水系统包括收水系统、输水泵1和沉淀池15。收水系统包括沿基坑内周设置的收水渠2和设置在收水渠2内的集水坑3,集水坑3低于收水渠2至少0.5米,输水泵1的进出口管分别与集水坑3和沉淀池15连通。基坑水顺地势淌入收水渠2,并进入集水坑3,并由输水泵1送至沉淀池15沉淀降固。通过设置收水渠2,可使水顺势淌入,不需要额外设置引水沟,集水坑3可满足输水泵1的输送水位要求。输水泵1选用螺杆泵,更能适应基坑水中泥沙的情况。
22.沉淀池15为包括进水池12、沉淀池13和出水池14的三级沉淀池,各级沉淀池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各级沉淀池的顶部设有与沉淀池15底部预留通道的悬空挡板5。
23.沉淀池15底部和四周的外层为素混凝土层6,四周的内层为砖砌层7,顶部铺设钢板网8;悬空挡板5支撑于砖砌层7;隔板4为砖砌墙体。沉淀池15的修筑方法:根据预设计的沉淀池15大小进行土方开挖;开挖后,在土方底部及四周浇筑素混凝土形成素混凝土层6;在素混凝土层6尚未干透凝固时,开始在素混凝土层6四周砌砖砌层7,并砌筑隔板4,将沉淀池15分割为进水池12、沉淀池13和出水池14。砌筑完成后,在沉淀池15上铺设钢板网8,完成沉淀池15的修筑。沉淀池15的出口与市政管网连通。
24.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输水泵1的出口管插入沉淀池内的出口处设有喇叭口9,且喇叭口9的内侧设有开设有出水孔10的凹形面11。喇叭口9可降低出水流速,降低出水对进水池12的冲击,提高沉淀效果;开设有出水孔10的凹形面11可对出水进行分散,进一步降低出水对进水池12的冲击,提高沉淀效果
2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基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水系统、输水泵(1)、沉淀池(15);所述收水系统包括沿基坑内周设置的收水渠(2)和设置在收水渠(2)内的集水坑(3),所述集水坑(3)低于收水渠(2)至少0.5米,所述输水泵(1)的进出口管分别与集水坑(3)和沉淀池(15)连通;所述沉淀池(15)为多级沉淀池,各沉淀池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各级沉淀池的顶部设有与沉淀池(15)底部预留通道的悬空挡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5)外层为素混凝土层(6),内层为砖砌层(7),顶部铺设钢板网(8);所述悬空挡板(5)支撑于砖砌层(7);所述隔板(4)为砖砌墙体;所述沉淀池的出口与市政管网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输水泵(1)的出口管插入沉淀池内的出口处设有喇叭口(9),且喇叭口(9)的内侧设有开设有出水孔(10)的凹形面(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5)为包括进水池(12)、沉淀池(13)和出水池(14)的三级沉淀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水泵(1)为螺杆泵。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排水系统,属于公路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收水系统、输水泵(1)、沉淀池;所述收水系统包括沿基坑内周设置的收水渠(2)和设置在收水渠(2)内的集水坑(3),所述集水坑(3)低于收水渠(2)至少0.5米,所述输水泵(1)的进出口管分别与集水坑(3)和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为多级沉淀池,各沉淀池之间通过隔板(4)隔开,各级沉淀池的顶部设有与沉淀池底部预留通道的悬空挡板(5);随开挖进度在基坑四周设置收水渠和集水坑,并设置沉淀池,降低基坑中泥沙,经沉淀后的基坑水可直接排至市政排水管网。可直接排至市政排水管网。可直接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 熊柯 杨琴 蒋岸儒 赵映吉 陈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