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一种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后浇带挡土墙施工方式为外墙砌筑砖胎膜作为挡土墙,砌筑挡土墙外侧采用砂浆粉刷平整、防水施工完成后回填土,后期内侧浇筑混凝土封闭后浇带。此施工工艺在砌筑挡土墙前材料运转过程中,材料堆放在换撑板上,施工工作面小,材料堆放困难,施工时存在一定危险系数,质量难以把控;在砌筑挡土墙时砌筑砂浆易落入底板后浇带内,砂浆清理施工难度大,易产生渗水点;砌筑挡土墙整体刚度差,外侧回填时易发生垮塌;挡土墙内径大,后期所需混凝土浇筑量大,施工成本高。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676607u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封堵结构,其设置于地下室外墙之间留设的后浇带空间处,后浇带空间内设置有钢筋,钢筋的两端预埋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内,预制板数量可根据现场使劲外墙后浇带封堵需要提前加工。封堵预制板采用单排双向钢筋制作成预制板的框架,在框架两端各三分之一宽度处固定挂钩,之后浇筑混凝土完成预制板的制作。预制板上的挂钩露出一端挂设在后浇带内的钢筋上。该实用新型代替了传统的型钢挡土墙和砌筑挡土墙,解决了施工不便、施工质量难以把握的问题,也提高了挡土墙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但该该实用新型专利仍无法解决因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外延部分导致的封堵结构内径大,浇筑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以解决挡土墙封堵结构内径大,浇筑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外墙之间的后浇带空间,设置在后浇带空间外侧并固定在地下室外墙上的墙身构件,以及固定在墙身构件底端的底座构件;所述后浇带空间内设有后浇带网片,所述底座构件下方设有底板后浇带,且该底座构件完全覆盖所述底板后浇带的外延部分;所述墙身构件、后浇带网片和地下室外墙之间通过锚固件加固调节结构连接在一起。
7.由此,底座构件完全覆盖底板后浇带外延部分,大大减小了预制挡土墙的内径,降低了浇筑成本。锚固件加固结构使得挡土墙具有更好的抗扰动性能。
8.进一步,底座构件为l型,包括底座底板和底座立板,底座底板内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第一通道。
9.进一步,墙身构件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多个第二通道。
10.进一步,第二通道两侧平行的位置设有预埋在墙身构件内的内螺纹套筒(如图7所示,即内螺纹套筒设置在第二通道左右端),第二通道的外侧端设有预留洞。
11.进一步,预留洞在后期用泡沫板填充。
12.进一步,锚固件加固结构包括锚固件、锚固件端部螺母、固定片、调节螺杆和固定螺杆。
13.进一步,锚固件穿过后浇带网片和墙身构件内对应的第二通道,与锚固件端部螺母紧固连接。
14.进一步,固定螺杆与墙身构件内预埋的内螺纹套筒连接,将固定片一端固定,固定片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杆连接。
15.进一步,底座立板贴墙侧和墙身构件贴墙侧采用u型造型设置。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预制挡土墙覆盖底板后浇带外延部分,使得预制挡土墙内径远小于砌体挡土墙内径,减少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18.2.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构件底板内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通道,可用于后期浇筑混凝土使气体排入通道内,在挡土墙的外侧土体回填前还可以作为振捣棒施工口,使得底板后浇带浇筑密实。
19.3.本实用新型的预制u型挡土墙和竖向后浇带左右墙体的相对位置可通过锚固件加固结构调整,相较于传统挡土墙的固定结构设计,锚固件加固结构还能够有效避免挡土墙外侧后期回填土引起的扰动。
20.4.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模块化装配结构,提前预制墙身构件和底座构件,避免了砌体挡土墙在施工砌筑时砂浆掉落底板后浇带,产生渗水隐患。同时装配化操作施工简单,有效避免了砌体挡土墙的施工工作面小,材料堆放困难等问题。
21.5.本实用新型的预制u型挡土墙内布置有钢筋网,刚度和强度远大于砌体挡土墙,可有效防止后浇带封闭前回填土时挡土墙垮塌。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预制u型挡土墙装配体正视图;
23.图2为图1的左视图;
24.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u型挡土墙底座构件正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u型挡土墙底座构件侧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u型挡土墙底座构件俯视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u型挡土墙墙身构件正视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u型挡土墙墙身构件侧视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u型挡土墙墙身构件俯视图;
31.图中标记说明:1、底座构件;2、墙身构件;3、地下室外墙;4、底板后浇带;51、第一通道;52、第二通道;6、内螺纹套筒;7、预留洞;8、固定片;9、锚固件;10、锚固件端部螺母;11、调节螺杆;12、固定螺杆;13、后浇带网片;14、止水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整体上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底座构件1、墙身构件2以及锚固件加固调节结构。上述三部分装配使用,从而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挡土墙的施工质量,有效解决了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封堵结构内径大,浇筑成本高的问题,锚固件加固结构的固定效果和抗扰动能力更优。
34.如图2、图3所示,锚固件加固调节结构主要由t型锚固件9、锚固件端部螺母10、l型固定片8、调节螺杆11(直径最好为12mm)、内螺纹套筒6(直径最好为12mm)以及固定螺杆12(直径最好为12mm)组成。t型锚固件9及配套锚固件端部螺母10将墙身构件2与后浇带钢筋网13固定连接。t型锚固件9使用钢筋与螺杆焊接制作成型,使得预制u型挡土墙与结构实体可靠连接。将固定螺杆12拧入预埋在墙身构件2内侧的内螺纹套筒6处,固定l型固定片8的一端,再安装调节螺杆11固定l型固定片8的另一端,使预制挡土墙与后浇带左右墙体调节固定到位,避免后期回填土引起扰动。
35.如图4、图5、图6所示,底座构件1呈l型,底座构件1对角布置两个第一通道51,该第一通道51最好是由pvc管(直径最好为110mm)形成,第一通道51的作用是用于后期浇筑混凝土使气体排入管内,挡土墙的外侧土体回填前还可以作为振捣棒施工口,保证底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密实。底座立板贴墙侧采用u型造型设置,与同样采用u型造型的墙身构件2配合使用,增大了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渗透路径,避免竖向施工缝形成渗水通道,上端预埋两个内螺纹套筒6(直径最好为30mm),用于吊装施工。
36.如图7、图8、图9所示,墙身构件2贴墙侧采用u型造型设置,与同样采用u型造型的底座立板配合使用,增大了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渗透路径,避免竖向施工缝形成渗水通道。墙身构件2上端预埋两个内螺纹套筒6(直径最好为30mm),用于吊装施工。墙身构件2内四角对称布置四个第二通道52,该第二通道最好是由pvc管(直径最好为25mm)形成。墙身构件2外侧第二通道52端部最好设置100mm
×
100mm
×
40mm预留洞7,预制墙身构件2时最好用100mm
×
100mm
×
40mm的泡沫板填补,用于留置安装加固时锚固件端部螺母10的空间,后期构件安装加固后用水泥砂浆填充,保证构件外侧的平整,便于外墙防水作业。t型锚固件9穿过第二通道52与锚固件端部螺母10连接,固定墙身构件2和地下室外墙3。墙身构件内侧预埋四个内螺纹套筒6(直径最好为12mm),用于固定l型固定片8,分别水平均匀分布在第二通道52的左右侧,与固定螺杆12搭配使用,固定l型固定片8。
37.本实用新型贴墙侧均采用u型造型设置,增大了后浇带浇筑混凝土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渗透路径,同时可避免竖向施工缝形成渗水通道。底座构件完全覆盖底板后浇带延伸部分,缩小了挡土墙内径,节约浇筑成本。模块化的装配施工不需要人工在狭窄的砌筑空间施工,不会产生材料堆放困难,施工危险的问题,不会产生砌筑砂浆落入底板后浇带的情况,降低了后期浇筑后浇带的施工难度,并且克服了因掉落砂浆的脱落产生渗水点的问题。锚固件加固调节结构使预制挡土墙与后浇带左右墙体调节固定到位,避免后期回填土引起扰动。本实用新型墙身构件和底座构件均内置钢筋网,有效提高挡土墙的刚度和强度,解决了后期砌筑挡土墙外侧回填易垮塌的问题。
38.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
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