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胶合板高效自动化拼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胶合板高效自动化拼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合板拼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合板高效自动化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2.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胶合板作为人造三大板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根据胶合板的实际使用需求,往往要对胶合板进行拼接。
3.如申请号为cn20192108228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自动涂胶功能的木板热压拼接机,包括压接块、支撑管和支撑架,所述压接块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均通过支撑管与其下方的支撑架连接,所述分隔板、支撑管和支撑架均为中空结构,分隔板顶端设置有出胶口,压接块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内部设置有推动伸缩杆;该拼接机在拼接板材时,其出胶量难以控制,容易造成胶水过多影响拼接质量,同时出胶口上残留的胶水容易导致分隔板回缩时,与压接块内部粘连;在压合过程中,通过左限位块的推动伸缩杆进行压合,单边压合效率低下且贴合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合板高效自动化拼接装置,实现出胶量易控制,装置内部不易粘连,能够高效且稳定贴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合板高效自动化拼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箱体,所述底板位于箱体内的顶端设有第一伸缩杆和输送泵,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设有储胶管,储胶管与输送泵连通,所述箱体内位于储胶管上方设有压接块,所述压接块的内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储胶管的顶端设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的数量与通孔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压接块的上方设有压合机构,压合机构的底端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设有限位板,所述喷头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储胶管连接,外壳嵌套于内壳上并与内壳滑动连接,所述内壳的内部设有贯通内壳的流胶孔,流胶孔与储胶管连通,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弹簧,外壳的内部顶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延伸至流胶孔内并在其底端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处于流胶孔的底部,所述外壳的顶端侧边设有出胶口。
6.优选的,所述通孔内壁处设有加热块。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设有接触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设于箱体内部顶端的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底端设有横板,横板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丝杠,丝杠上连接有与滑槽配合的一对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设有夹板,所述横板的顶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滑轨。
10.优选的,所述夹板相对一侧设有橡胶垫。
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喷头的外壳受到挤压与内壳发生相对滑动,使连杆下移将密封块推出流胶孔,此时胶水可通过出胶口流出,通过控制对喷头外壳的按压控制胶水的流出,实现出胶量易控制,提高粘连质量;通孔内壁的加热块使喷头不易于压接块内部粘连,提高装置稳定性;同时利用丝杠和滑块带动夹板实现压合,双边压合效率高且压合稳定,提高压合质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涂胶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底板;2、箱体;3、第一伸缩杆;4、输送泵;5、储胶管;6、压接块;7、通孔;8、喷头;9、第二伸缩杆;10、限位板;11、内壳;12、外壳;13、流胶孔;14、密封块;15、连杆;16、弹簧;17、出胶口;18、加热块;19、接触传感器;20、第三伸缩杆;21、横板;22、滑槽;23、丝杠;24、第一滑块;25、夹板;26、电机;27、第二滑块;28、滑槽;29、橡胶垫;30、胶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18.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9.一种胶合板高效自动化拼接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箱体2,所述底板1位于箱体2内的顶端设有第一伸缩杆3和输送泵4,所述第一伸缩杆3的顶端设有储胶管5,储胶管5与输送泵4连通,所述箱体2内位于储胶管5上方设有压接块6,所述压接块6的内部设有多个通孔7,所述储胶管5的顶端设有多个喷头8,所述喷头8的数量与通孔7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压接块6的上方设有压合机构,压合机构的底端设有第二伸缩杆9,所述第二伸缩杆9的底端设有限位板10,所述喷头8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所述内壳11与储胶管5连接,外壳12嵌套于内壳11上并与内壳11滑动连接,所述内壳11的内部设有贯通内壳11的流胶孔13,流胶孔13与储胶管5连通,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设有弹簧16,外壳12的内部顶端设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延伸至流胶孔13内并在其底端设有密封块14,所述密封块14处于流胶孔13的底部,所述外壳12的顶端侧边设有出胶口17。
2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喷头8穿过通孔7突出于压接块6表面,在喷头8
之间放置需要粘合的胶合板30,接着第二伸缩杆9伸出带动限位板10下移,使其接触胶合板30但不压紧;随后第一伸缩杆3进行一次伸缩,其伸出时,如图2所示,第一伸缩杆3带动喷头8上移挤压限位板10,喷头8的外壳12相对内壳11滑动,使连杆15将密封块14推出流胶孔13,胶水通过输送泵4从储胶管5流经流胶孔13,再从外壳12顶端的出胶口17流出涂抹于胶合板30侧边;其缩回时,如图3所示,第一伸缩杆3带动喷头8下移并缩入通孔7内,由于喷头8不受挤压,弹簧16弹力带动外壳12复位,使连杆15带动密封块14回到流胶孔13的内部,此时停止出胶,通过第一伸缩杆3的伸缩控制对喷头8的挤压,进而控制喷头8的出胶,实现出胶量易控制,提高粘连质量;最后,通过压合机构将胶合板30压合,实现胶合板30的拼接。
21.具体的,所述通孔7内壁处设有加热块18。
22.第一伸缩杆3带动储胶管5和喷头8回缩时,喷头8处于通孔7内,通过加热块18对其进行加热,使喷头8不会因出胶口17上残留的胶水冷却与通孔7的内壁发生粘连,同时胶水处于流动状态,保证喷头8不会堵塞,能够正常出胶。
23.具体的,所述限位板10的底端设有接触传感器19。
24.第二伸缩杆9带动限位板10下移时,当限位板10底端的接触传感器19接触到胶合板30时,第二伸缩杆9停止伸出,通过增加接触传感器19,使装置控制更为自动化,其操作简易,控制方便。
25.具体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设于箱体2内部顶端的第三伸缩杆20,所述第三伸缩杆20的底端设有横板21,横板21的底端开设有滑槽2822,所述滑槽2822内设有丝杠23,丝杠23上连接有与滑槽2822配合的一对第一滑块24,所述第一滑块24的底端设有夹板25,所述横板21的顶端设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与丝杠23传动连接。
26.在压合机构对胶合板30压合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启动电机26,电机26带动丝杠23转动进而调节第一滑块24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滑块24进而调节夹板25之间的距离,使夹板25夹持于待压合的胶合板30两侧,接着第一滑块24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夹板25将胶合板30压合夹紧,实现胶合板30的拼接,通过电机26驱动丝杠23,使滑块带动夹板25实现双边压合,提高压合效率和压合质量,压合更稳定;同时,待胶合板30拼接完毕后,胶合板30可能会与压接块6发生轻微粘连,通过第三伸缩杆20缩回,使横板21带动拼接后的胶合板30上升,使胶合板30脱离压接块6,便于胶合板30后续的转移或其他操作。
27.具体的,所述横板21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滑块27,所述箱体2内壁上设有与第二滑块27配合的滑轨。
28.通过第二滑块27和滑轨配合,增加横板21移动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快速实现上下移动,提高装置效率。
29.具体的,所述夹板25相对一侧设有橡胶垫29。
30.通过橡胶垫29能与胶合板30稳定贴合,不易滑动,同时在压合过程中保护胶合板30,避免其损伤。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