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秸秆收集切碎装置及茎穗兼收设备。
背景技术:2.设置在茎穗兼收设备上的秸秆收集切碎装置一般设置在摘穗台下方,主要起到收集、粉碎秸秆,并将切碎后秸秆输送到抛送装置的作用。目前秸秆收集切碎装置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割刀后侧采用耙链结构作为传动结构,其主要结构为两条链条上方安装有耙齿,通过链条的旋转来拖动耙齿运动,带动秸秆向后达到喂入的目的。但是因为相邻的链条之间、相邻的耙齿之间间隙都很大,所以秸秆容易从间隙中掉落,损失率高,严重影响机收收益。另一种是在割刀后侧设置送料机构、喂料机构、碎料机构及送料搅龙。并在送料机构的辊上设置钢筋挡料条。后一种结构相对于前一种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茎杆从相邻输送辊之间掉落,但因运输能力不足,易造成堵塞,停机维修时间长,影响机收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3.本方案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收集切碎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秸秆容易掉落,或秸秆在传送过程中容易堵塞的问题,有效提高农作物茎杆的收集及秸秆切碎装置的输送能力,减少作业机器故障,提高机收收益。
4.本方案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茎穗兼收设备。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如下:
6.一种秸秆收集切碎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秸秆切割机构,秸秆传送机构及秸秆粉碎机构;所述秸秆传送机构包括由前向后排列的多个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辊轴垂直于装置前进方向设置;多个输送辊的辊轴轴线在同一平面a内,在作业状态时所述平面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在所述传送机构传送秸秆的过程中所述夹角α的角度会发生变化,但夹角α始终为锐角。
7.优选的,所述输送辊外圆周上均布设置有输送板,所述输送板包括至少两个直板和至少两个弧板,所述直板在所述输送辊的外圆周上沿输送辊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弧板和所述直板的顶端设置有齿牙。
8.优选的,所述弧板沿所述输送辊的外圆周绕所述输送辊的辊轴圆周设置,所述弧板排布在所述直板的两侧且沿圆周方向相邻的弧板的旋向相反。
9.优选的,所述弧板在所述输送辊的外圆周绕所述输送辊的辊轴一周设置,所述弧板按一定间距排布在所述相邻直板之间且与所述直板成一定角度;所述排布包括所述弧板在两个相邻的直板之间沿辊轴轴向同向排布,或按一定的间距相对排布,或分段交错换向排布。
10.优选的,所述秸秆切割机构由多个割刀组合而成,所述秸秆切割机构由摆还箱机构控制往复运动,秸秆经所述秸秆切割机构切割后进入所述秸秆传送机构。
11.优选的,所述秸秆粉碎机构包括上喂入辊,下喂入辊,定刀和切碎辊;所述下喂入辊设于所述输送辊的后方,所述上喂入辊设于所述下喂入辊的上方,上下喂入辊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定刀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下喂入辊的后上方,所述下喂入辊与所述定刀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切碎辊设置在所述定刀的后上方。
12.优选的,所述上喂入辊的外径圆周设置有拨板,且所述拨板与所述下喂入辊相对运转;被输送辊输送至此的茎杆在拨板与下喂入辊的夹持作用下,向后输送至切碎辊。
13.优选的,所述切碎辊的圆周通过固定刀座设置有动刀,所述动刀随切碎辊的圆周回转的直径与所述定刀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间隙大小在 0.8-1.5mm。
14.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输送搅龙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切碎辊上方,所述防护罩的后方设置有输送搅龙,被切碎的茎杆被运送至输送搅龙,经输送搅龙输送至抛送装置。
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茎穗兼收设备,包含摘穗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秸秆收集切碎装置,所述秸秆收集切碎装置设在所述摘穗台的下方,在秸秆收集切碎装置包含的秸秆传送机构传送秸秆的过程中所述夹角α的角度会随收获时摘穗台的角度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夹角α始终为锐角。
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秸秆容易掉落,或秸秆在传送过程中容易堵塞的问题,有效提高农作物茎杆的收集及秸秆切碎装置的输送能力,减少作业机器故障,提高机收收益。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方案的实施,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方案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含有实施例中秸秆收集切碎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中秸秆收集切碎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含有实施例中秸秆收集切碎装置的茎穗兼收设备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中输送辊辊轴焊合展开示意图;
23.其中,1-壳体;2-割刀;3-第一输送辊;4-第二输送辊;5-第三输送辊;6
‑ꢀ
第四输送辊;7-上喂入辊;8-下喂入辊;9-定刀;10-切碎辊;11-输送搅龙;12
‑ꢀ
直板;13-弧板;1311-第一弧板;1312-第二弧板;1312-第三弧板;1321-第四弧板;1341-第五弧板,1342-第六弧板,1343-第七弧板;14-拨板;15-动刀;111-摘穗台;222-秸秆收集切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方案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方案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
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6.由于现有茎穗兼收设备中的秸秆收集切碎装置存在秸秆掉落,或传输过程堵塞的问题,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的实用新型人提出一种秸秆收集切碎装置222,本技术的秸秆收集切碎装置222用于茎穗兼收设备中。本技术中提到的茎穗兼收设备包括摘穗台111和秸秆收集切碎装置222和抛送装置。茎穗兼收设备用于农作物(如玉米)摘穗与茎秆收集、切碎,摘穗台位于茎穗兼收设备的上层,主要完成在分禾器和拨禾链的作用下引导作物茎杆进入摘穗通道,通过摘穗辊的相对运转夹持茎杆向下拉,在作物果穗到达摘穗台时,与茎杆分离,果穗在拨禾链的作用下向后运输。秸秆收集切碎装置则设置在摘穗台的下方,机器作业时接收从摘穗台上拉下的茎杆,并在前端往复式割刀的作用下收集未进入摘穗台的茎杆,在传送机构的作用下,将秸秆向后运送,经秸秆切碎机构切碎进入输送搅龙,输送搅龙将切碎后的茎杆横向输送至抛送装置。
27.一种秸秆收集切碎装置222,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秸秆切割机构,秸秆传送机构及秸秆粉碎机构。秸秆传送机构包括由前向后排列的多个输送辊。
28.在一个实施例中,输送辊包括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输送辊2,第二输送辊3,第三输送辊4和第四输送辊5,四个输送辊的辊轴垂直于秸秆收集切碎装置222前进方向设置;多个输送辊的辊轴轴线在同一平面a内,在秸秆收集切碎装置222进行作业时,平面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当摘穗台111和秸秆传送机构在秸秆传送机构将秸秆向后传送的过程中,夹角α的角度会随收获时摘穗台的角度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夹角α始终为锐角。优选每个输送辊圆周之间的间隙不大于作为茎杆的直径大小。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输送辊的外圆周上均布设置有输送板,输送板包括直板12和弧板13,直板12在每个输送辊的外圆周上沿输送辊的轴线方向设置,即直板12在输送辊外圆周上平行于轴向排布;每个弧板和每个直板的顶端均设置有齿牙,设置的齿牙方便输送辊向后输送茎秆。在直板和弧板上设置的齿牙还可以起到有效抓取秸秆、防止茎杆掉落的作用。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弧板沿输送辊的外圆周绕输送辊的辊轴圆周设置,如图 4所示,第一弧板1311和第四弧板1321排布在直板12的两侧且沿圆周方向相邻的第一弧板1311和第四弧板1321的旋向相反,本实施例中旋向是指因弧板与输送辊的圆周的接触面为圆弧面,设置弧板时直板左侧的是右旋设置,直板右侧的则左旋设置,详见图4。弧板在每个输送辊的外圆周绕输送辊的辊轴圆周设置时,弧板按一定间距排布在相邻直板之间且与直板成一定角度;相邻两个直板空间内设置的弧板方向不同,整个输送辊的轴向方向可按一定的规律设置两个方向的弧板,弧板在相邻两个直板之间的排布方式包括弧板在两个相邻的直板之间沿辊轴轴向同向排布,亦或按一定的间距相对排布,亦或分段交错换向排布,即弧板沿辊轴轴线成一定的角度排布,对于设置在两个直板12中间的同向弧板是指不同的弧板与某一特定直板之间的角度相同,如第二弧板1312,第三弧板1313与第一弧板1311的旋向相
同,为同向排布;反向是指不同弧板相对于某一特定直板成镜像关系,如图4中的l1段的全部弧板与l2段的全部弧板,错换排布是指两个直板中间的一段长度的弧板都是按照一个方向设置,在紧跟的一段长度的弧板则按照另外一个方向设置,如图4中的l1段的第一弧板1311,第二弧板1312,第三弧板1312与l2段的第五弧板1341,第六弧板 1342,第七弧板1343为错换排布。
31.在一个实施例中,秸秆切割机构由多个割刀2组合而成,秸秆切割机构中的割刀组合受摆还箱机构的控制往复运动,秸秆经割刀组合切割后进入秸秆传送机构。
32.在一个实施例中,秸秆粉碎机构包括上喂入辊7,下喂入辊8,定刀9和切碎辊10;下喂入辊8设于第四输送辊6的后方,上喂入辊7设于下喂入辊8的上方,上下喂入辊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定刀9与壳体1固定连接,设置在下喂入辊8的后上方,下喂入辊8与定刀9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切碎辊10设置在定刀9的后上方;下喂入辊8设置在定刀9的前方,在装配时通过调整在下喂入辊8轴端设置的偏心轴承座调整其与定刀9的间隙,且保证左右一致,不得干涉。
33.上喂入辊7的外径圆周设置有拨板14,拨板14与下喂入辊8相对运转;被前端输送辊输送至此的茎杆在拨板14与下喂入辊8的夹持作用下,向后输送至切碎辊10。设置的拨板14可以有效提高茎杆喂入,防止因堵塞造成故障,减少作业时间,增加服务成本,降低机收收益。
34.切碎辊10的圆周通过固定刀座设置有动刀15,动刀15随切碎辊10的圆周回转的直径与定刀9之间具有0.8-1.5mm的间隙;一般间隙不得过大,间隙过大影响切碎效果并增加切碎辊10的载荷,间隙要保证定刀9和切碎辊10之间不会相互干涉。
35.切碎辊10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后方设置有输送搅龙11,被切碎的茎杆被运送至输送搅龙11,经输送搅龙11输送至抛送装置。
36.本装置解决了:
37.1.耙链结构传送方式秸秆容易从间隙中掉落,损失率高的问题。
38.2.只在传输茎秆的辊的圆周设置钢筋材质的条状挡料条导致的茎杆在向后运输过程中容易滑落的问题。
39.耙链结构因为相邻的链条之间、相邻的耙齿之间间隙大,所以秸秆容易从间隙中掉落;而只在传输茎秆的辊的圆周设置钢筋材质的条状档条,又会因为茎杆表面光滑,不易向后运输,而出现输送装置运力不足,容易堵塞造成故障,增加服务成本,影响收获效率和机收收益。本技术中在输送辊圆周均布设置有直板,且相邻齿板之间间隔一定的间距设置有弧板,且相邻两个直板空间内设置的弧板方向不同,整个辊的轴向方向可按一定的规律设置两个方向的弧板。更近一步的,弧板外侧可设置有齿牙。输送辊上的齿牙起到有效抓取喂入秸秆、防止茎杆掉落的作用。本技术对四个输送辊的外径不做强制性要求,只要在与下喂入辊对接处连接顺畅即可。
4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