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工厂化苗种培育池简易吸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工厂化苗种培育池简易吸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厂化苗种培育池简易吸污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工厂化苗种高密度的养殖模式是产业发展的趋势,由于养殖密度大,在养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污染物沉积在池底,这些污染物包括残饵、粪便、死鱼等,一但污染物大量积累后会在水中分解出氨氮、亚硝酸盐等,造成水质恶化,一些细菌得到了良好的繁殖环境,进而引起病害的发生。故而在养殖过程中及时清除池底污染物,是养殖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3.传统的水泥培育池吸污方式通常是使用一条软管,利用虹吸的原理,由于软管管口较小,吸污面积不大,所以吸污效率比较低;而如今常用的吸污装置,一般是结构较为复杂,电动吸污装置,除了要消耗电力能源外,吸污口处的吸力较大,对水泥池培育的苗种可能具有一定的伤害。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吸污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工厂化苗种培育池简易吸污装置,以达到成本低廉,吸污范围大,吸污彻底以及操作方便的目的,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厂化苗种培育池简易吸污装置,包括t型吸污头、连接管组件、软接排污管,所述t型吸污头上设有吸污口,所述t型吸污头包括两根圆管和一个第一三通管,两所述圆管通过第一三通管连通,两所述圆管远离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一端通过堵帽密封,两所述圆管和一个第一三通管组成长圆柱状管体,所述吸污口沿所述长圆柱状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三通管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件与所述软接排污管连通。
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角弯管、第一硬接管和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通过所述角弯管与所述第一硬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硬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三通管与所述软接排污管连通。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硬接管的另一端通过球形阀与所述第二三通管连通。
10.作为优选,所述简易吸污装置还包括起到手柄作用的第二硬接管,所述第二硬接管通过所述第二三通管与所述第一硬接管连通,所述第二硬接管远离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一端通过堵帽密封,所述第二硬接管与所述第一硬接管在一条直线上。
11.作为优选,所述角弯管为45
°
角弯管。
12.作为优选,所述软接排污管为钢丝软管。
13.作为优选,所述长圆柱状管体上还设有条形毛刷,所述条形毛刷沿所述长圆柱状
管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14.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毛刷置于所述吸污口的前端,起到驱逐遮挡作用,防止鱼苗吸入所述吸污口。
15.作为优选,所述吸污口的直径为2~4mm。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吸污装置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易加工,吸污范围大、操作简单,可以全面清除培育池残饵粪便等优点。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吸污装置采用pvc材质,小巧、轻便,在吸污操作过程中省力,同时成本低廉。
19.3、在本实用新型中,吸污头采用t型设计,利于增大吸污面积,从而提升吸污效率。
20.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条形毛刷安装吸污口上方,利于彻底清洁粘附池底的污物,同时防止鱼苗吸入。
21.5、t型吸污头、连接管组件以及软接排污管通过虹吸原理吸走苗种培育池内的粪便及残饵。t型吸污头和连接管组件均为拼装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长圆柱状管体的结构可以吸走更多的粪便及残饵,相对于单纯的软管吸污方式,增大了吸污面积,提高了吸污效率,且不会对水泥池培育的苗种造成伤害。
22.6、在本实用新型中,pvc球形阀可调节吸污时出水流量的大小。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厂化苗种培育池简易吸污装置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型吸污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厂化苗种培育池简易吸污装置,包括t型吸污头1、连接管组件、软接排污管7,所述t型吸污头1上设有吸污口,所述吸污口的开槽直径为3mm,所述软接排污管7为钢丝软管,不易变形,耐用,所述t型吸污头1包括两根pvc管8和一个第一pvc三通管9,两所述pvc管8通过第一pvc三通管9连通,两所述pvc管8远离所述第一pvc三通管9的一端通过pvc管堵帽10密封,两所述pvc管8在一条直线上,两所述pvc管8和一个第一pvc三通管9组成长圆柱状管体,所述吸污口沿所述长圆柱状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pvc三通管9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件与所述软接排污管7连通。
28.t型吸污头1、连接管组件以及软接排污管7通过虹吸原理吸走苗种培育池内的粪
便及残饵。t型吸污头1拼装而成,结构简单,通过长圆柱状管体的结构可以吸走更多的粪便及残饵,相对于单纯的软管吸污方式,增大了吸污面积,提高了吸污效率,且不会对水泥池培育的苗种造成伤害。
29.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pvc角弯管3、第一pvc硬接管4和第二pvc三通管6,所述第一pvc三通管9通过所述pvc角弯管3与所述第一pvc硬接管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pvc硬接管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pvc三通管6与所述软接排污管7连通。所述pvc角弯管3为45
°
角弯管。
30.所述第一pvc硬接管4的另一端通过pvc球形阀5与所述第二pvc三通管6连通,pvc球形阀5用于调节吸污时出水流量的大小。
31.简易吸污装置还包括起到手柄作用的第二pvc硬接管11,所述第二pvc硬接管11通过所述第二pvc三通管6与所述第一pvc硬接管4连通,所述第二pvc硬接管11远离所述第二pvc三通管6的一端通过pvc管堵帽密封,所述第二pvc硬接管11与所述第一pvc硬接管4共轴心线,即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管组件采用拼装形式,结构简单,成本低。
32.所述长圆柱状管体上还设有条形毛刷2,所述条形毛刷2沿所述长圆柱状管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条形毛刷2置于所述吸污口的前端,起到驱逐遮挡作用,防止鱼苗吸入所述吸污口,根据实际需求,也可在所述吸污口的后端再设置一排条形毛刷,条形毛刷2便于清洁粘附在池底的污物,同时可防止鱼苗吸入吸污口。
33.在本实用新型中,吸污头采用t型设计,利于增大吸污面积,从而提升吸污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吸污装置采用pvc材质,小巧、轻便,在吸污操作过程中省力,同时成本低廉。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吸污装置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易加工,吸污范围大、操作简单,可以全面清除培育池残饵粪便等优点。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吸污范围大,吸污彻底以及操作方便的简易吸污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厂化苗种培育池简易吸污装置,包括t型吸污头1,条形毛刷2、pvc角弯管3、第一pvc硬接管4、pvc球形阀5、第二pvc三通管6、软接排污管7。所述t型吸污头1由pvc管8、第一pvc三通管9、pvc管堵帽10构成,所述第一pvc三通管9两头与pvc管8连接形成t型,pvc管8两头用堵帽10封闭,所述pvc管8及第一pvc三通管9的管身一侧直线开一条大小合适的槽作为吸污口,所述的吸污口开槽直径为3mm,所述条形毛刷2安装于吸污口上端,所述pvc角弯管3安装于t型接头处,另一头连接第一pvc硬接管4,所述pvc球形阀5一头安装于第一pvc硬接管4上,所述第二pvc三通管6一头与pvc球形阀5连接,一头与第二pvc硬接管11连接,第二pvc硬接管11顶端用堵帽封闭,所述软接排污管7与第二pvc三通管6中间一头连接。所述软接排污管7为钢丝软管,不易变形,耐用。所述t型吸污头1与45℃的角弯管3连接。
36.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吸污装置,包括t型吸污头1,条形毛刷2、pvc角弯管3、第一pvc硬接管4、pvc球形阀5、第二pvc三通管6、软接排污管7。所述t型吸污头1由pvc管8、第一pvc三通管9、pvc管堵帽10连接构成,均采用直径25的pvc给水材质制成。
37.如图1和图2,所述pvc管8、第一pvc三通管9、pvc管堵帽10管身一侧直线开槽直径3mm作为吸污口,便于池底的粪便及残饵吸进t型吸污头1。所述条形毛刷2安装于吸污口上
端,便于清洁粘附在池底的污物,同时防止鱼苗吸入。
38.如图1和图2,所述pvc角弯管3为45℃角弯管,与t型吸污头1相连接,所述第一pvc硬接管4与pvc角弯管3连接,第一pvc硬接管4的另一头与pvc球形阀5连接,pvc球形阀5用于调节吸污时出水流量的大小,同时也控制在换池吸污时吸污管内进入空气不能正常虹吸,所述第二pvc三通管6一头与pvc球型阀5连接,另一头与第二pvc硬接管11连接,第二pvc硬接管11顶端用堵帽封闭,所述软接排污管7为钢丝软管,与第二pvc三通管6中间一头连接,形成一条通路,便于残饵、粪便进入软接排污管7后排出。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