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
背景技术:2.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目前盆花及切花栽培经常使用大棚,而且对大棚能够提供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3.在大棚中栽培的花卉需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湿度、含氧量、和光照强度,现有的温室大棚利用设置的各种装置基本完成了对大棚内温度、湿度、含氧量和光照强度的调控,现有的用于增加土壤湿度的喷灌装置虽然能够为花卉喷灌,但是其多为人工操作,喷灌效率低、人力劳动强度大,喷灌富余的水容易溢出种植床,浪费水资源的同时污损大棚内地面,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所以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喷灌装置多为人工操作,喷灌效率低、人力劳动强度大、喷灌的水容易满溢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包括储水箱和底部内壁设置有坡面的种植床,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内壁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主管,输出主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接头,转接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种植床上方的输出分管,输出分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输出分管远离电磁阀的一端为封闭结构,输出分管的底部设置有与输出分管内部连通的多个喷灌分管,喷灌分管的底部设有喷头,种植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柱,种植床的内部设置有埋设在种植土中的湿度传感器,种植床的底部内壁靠近坡底的一端设置有喷灌回流机构和喷灌停止机构。
7.优选的,所述喷灌回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种植床内壁的不锈钢筛网,不锈钢筛网靠近种植土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种植床远离种植土的底部内壁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延伸至储水箱内部的回流管。
8.优选的,所述喷灌停止组件包括设置在种植床靠近坡底的一侧内壁上的保护盒,保护盒的底部嵌装有水位感应器。
9.优选的,所述回流管的内径小于输出分管的内径。
10.优选的,所述输出分管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的大棚支架相紧固的扎带。
11.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储水箱外部的补给管,补给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盖。
12.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储水箱外部的清污管,清污管的
另一端设置有水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埋设在种植土中的湿度传感器对种植土的湿度实时进行监测,当湿度低于设定的标准时,电磁阀打开,潜水泵工作,储水箱中的水输送到种植床上方的喷灌分管由喷头喷出,实现自动喷灌的自动开启;
15.2、喷灌持续进行,喷灌水在种植土中进行下渗和地表径流,未能及时被种植土吸收的水和种植土喷灌充分后超出吸收能力满溢出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种植床靠近坡底的一端,水经过过滤网和不锈钢筛网,去除大部分携带的杂质后,流向连接管,经回流管进入储水箱,循环利用;
16.3、回流管的内径小于输出分管的内径,种植床内超出吸收能力的喷灌水不能及时回流至储水箱,种植床内位于坡底一侧的水面逐渐上升,当水位感应器检测到水时,电磁阀关闭,流经对应输出分管的水停止向种植床内喷灌,保证种植床内种植土充分吸水的同时防止喷灌水满溢产生水资源浪费和地面污损,实现了自动喷灌的自动关闭;
17.4、种植床内剩余的超出吸收能力的喷灌水在重力作用下最终均会沿回流管进入储水箱,避免种植床内残留过多水分,使花卉产生烂根等问题;
18.5、当进行多次自动喷灌过程后,若储水箱的水存量不足,可通过设置的补给管从外部进行补充;
19.6、即使设置了可更换的过滤网搭配不锈钢筛网对回流水进行过滤,储水箱中的水仍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泥土沉淀和污物,在自动喷灌装置本体不工作时,关闭电源,清洗储水箱,打开清污管上的水阀,污水方便排出;
20.7、输出分管外壁设置的多个扎带,可将输出分管紧固连接到外部的大棚支架上。
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动开启、关闭的喷灌机构和利用水自身重力进行水量控制的回流机构实现了花卉的自动喷灌,达到了喷灌效率提升、人力劳动强度降低、喷灌的水循环利用不会满溢浪费的目的。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的正视部分剖视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的图1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
25.图中:1、储水箱;2、种植床;3、潜水泵;4、输出主管;5、转接接头;6、输出分管;7、电磁阀;8、扎带;9、喷灌分管;10、喷头;11、支柱;12、湿度传感器;13、不锈钢筛网;14、过滤网;15、保护盒;16、水位感应器;17、连接管;18、回流管;19、补给管;20、清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3,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包括储水箱1和底部内壁设置有坡面的种植床2,储水箱1的底部内壁设有潜水泵3,潜水泵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主管4,输出主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接头5,转接接头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种植床2上方的输出分管6,输出分管6上设置有电磁阀7,输出分管6远离电磁阀7的一端为封闭结构,输出分管6的底部设置有与输出分管6内部连通的多个喷灌分管9,喷灌分管9的底部设有喷头10,种植床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柱11,种植床2的内部设置有埋设在种植土中的湿度传感器12,种植床2的底部内壁靠近坡底的一端设置有喷灌回流机构和喷灌停止机构。
29.实施例二
3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水源循环利用的花卉大棚自动喷灌装置,包括储水箱1和底部内壁设置有坡面的种植床2,种植床2底部内壁的坡面结构使超出种植土吸收范围的喷灌水受重力影响向坡底流动,易于进行回流循环,储水箱1的底部内壁设有潜水泵3,潜水泵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主管4,输出主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接头5,转接接头5可以根据需要换成其他分接接头,应对多个种植床2需要喷灌的情况,转接接头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种植床2上方的输出分管6,输出分管6上设置有电磁阀7,输出分管6远离电磁阀7的一端为封闭结构,输出分管6的外壁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的大棚支架相紧固的扎带8,方便输出分管6进行固定,输出分管6的底部设置有与输出分管6内部连通的多个喷灌分管9,喷灌分管9的底部设有喷头10,喷灌水通过喷头10喷出,花卉土壤对水的吸收更充分,土壤流失少,种植床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柱11,种植床2的内部设置有埋设在种植土中的湿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2读取的湿度低于设定的标准,土壤干燥需要喷灌时,电磁阀7打开,潜水泵3工作,实现自动喷灌过程的自动开启,种植床2的底部内壁靠近坡底的一端设置有喷灌回流机构和喷灌停止机构,喷灌回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种植床2内壁的不锈钢筛网13,不锈钢筛网13靠近种植土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和不锈钢筛网13对种植土进行部分隔离,过滤的水可以进行回流循环利用,种植床2远离种植土的底部内壁设置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的另一端设有延伸至储水箱1内部的回流管18,回流管18的内径小于输出分管6的内径,喷灌停止组件包括设置在种植床2靠近坡底的一侧内壁上的保护盒15,保护盒15的底部嵌装有水位感应器16,在喷灌过程中,喷灌水的回流速度小于喷灌速度,种植床2靠近坡底的内部水面上升,方便触发水位感应器16,控制电磁阀7关闭,实现自动喷灌过程的自动关闭,储水箱1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储水箱1外部的补给管19,补给管19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盖,若储水箱1的水存量不足,可通过设置的补给管19从外部进行补充,储水箱1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延伸至储水箱1外部的清污管20,清污管20的另一端设置有水阀,在自动喷灌装置本体不工作时,关闭电源,清洗储水箱1,打开清污管20上的水阀,污水方便排出。
31.工作原理:自动喷灌装置本体在水源充足且通电情况下能够自动对花卉进行喷灌,埋设在种植土中的湿度传感器12对种植土的湿度实时进行监测,当湿度低于设定的标准时,电磁阀7打开,潜水泵3工作,储水箱1中的水依次通过输出主管4、转接接头5、输出分管6和喷灌分管9由喷头10喷出,对种植床2内的花卉进行喷灌,喷灌持续进行,喷灌水在种
植土中进行下渗和地表径流,未能及时被种植土吸收的水和种植土喷灌充分后超出吸收能力满溢出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种植床2靠近坡底的一端,水经过过滤网14和不锈钢筛网13,去除大部分携带的杂质后,流向连接管17,经回流管18进入储水箱1,循环利用,因回流管18的内径小于输出分管6的内径,种植床2内超出吸收能力的喷灌水不能及时回流,种植床2内位于坡底一侧的水面逐渐上升,当水位感应器16检测到水时,电磁阀7关闭,流经对应输出分管6的水停止向种植床2内喷灌,保证种植床2内种植土充分吸水的同时防止喷灌水满溢,产生水资源浪费和地面污损,种植床2内剩余的超出吸收能力的喷灌水在重力作用下继续沿回流管18进入储水箱1,避免种植床2内残留过多水分,使花卉产生烂根等问题。
32.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潜水泵3、电磁阀7、湿度传感器12、水位感应器16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