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筒状捕蚊盒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筒状捕蚊盒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便携式捕蚊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筒状捕蚊盒。


背景技术:

2.随着温度的转暖,蚊虫活动也逐渐猖獗,特别是晚上如果有蚊虫进入室内,蚊虫将持续对人们进行骚扰,大大影响人们的生活作息。而为了对蚊虫进行去除,现有的除蚊方式有可燃蚊香、电蚊香以及电蚊拍等,其中,由于可燃蚊香以及电蚊香均具有一定的气味,对于不适用该气味的人群反而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生活作息,而对于电蚊拍则难以在睡眠时进行使用。
3.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粘蚊贴,其主要包括底板1、一体成型于底板1的侧壁的面板2以及涂覆于底板1与面板2之间的粘蚊层3,且粘蚊层3内含有诱蚊剂,当未使用粘蚊贴时,底板1与面板2通过粘蚊层3粘接固定,而当需要使用粘蚊贴时,底板1与面板2相互分离。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在使用粘蚊贴时需要将粘蚊层完全暴露,所以当人们早晨起床时,人们将直接正视大量粘接于粘蚊层处的蚊虫,存在对人们的视觉感官舒适感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对人们的视觉感官舒适感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筒状捕蚊盒。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筒状捕蚊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筒状捕蚊盒,包括捕蚊筒以及设置于捕蚊筒的内壁的粘蚊层,所述捕蚊筒的外壁贯穿开设有若干捕蚊孔,且若干所述捕蚊孔间隔设置,而所述粘蚊层内含有诱蚊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蚊虫进行捕捉时,蚊虫在诱蚊剂的诱惑下通过捕蚊孔进入捕蚊筒内,而当蚊虫于粘蚊层上进行停留时,粘蚊层便可以对蚊虫进行捕捉。而当人们早晨起床后,由于粘蚊层设置于捕蚊筒的内壁,所以人们将不会直接正视被捕捉的蚊虫,有效改善人们的视觉感官舒适感。
9.可选的,所述捕蚊筒包括捕蚊板、设置于捕蚊板的侧壁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板的两侧的限位板;所述捕蚊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板穿设于限位槽内,而所述限位板靠近捕蚊板的一侧与限位槽的槽壁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未使用筒状捕蚊盒时,操作人员可以将连接板以及限位板脱离限位槽,随后便可以将捕蚊板平铺,在有效减少大规模储藏筒状捕蚊盒所需要的储藏空间的同时,还有效降低筒状捕蚊盒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11.而当需要使用筒状捕蚊盒时,操作人员可以卷绕捕蚊板,随后只要将限位板以及连接板穿设于限位槽内,限位槽便可以通过限位板对整个捕蚊板进行限位并促使其形成筒状结构,有效提高筒状捕蚊盒的结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限位板远离捕蚊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且所述导向面向远离连接
板的方向逐渐向捕蚊板靠近。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限位板穿设限位槽时,导向面首先与限位槽的槽壁抵接,此时,限位槽的槽壁通过导向面自动迫使限位块向靠近连接板的方向形变,进而省去操作人员人工按压限位板的操作,间接降低组装筒状捕蚊盒的操作难度。
14.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捕蚊筒内的保护膜,且所述保护膜固定连接于粘蚊层远离捕蚊筒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筒状捕蚊盒进行储藏时,保护膜可以对粘蚊部进行掩盖,进而有效减少外物污损粘蚊层的可能性,间接延长粘蚊部的使用寿命。
16.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捕蚊筒的两端的端盖,且所述端盖与捕蚊筒可拆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筒状捕蚊盒的过程中,端盖对捕蚊筒两端的孔洞进行密封,有效减少进入捕蚊筒内的蚊虫直接从孔洞跑出的可能性,间接提高筒状捕蚊盒的捕蚊效果。
18.另外,由于端盖与捕蚊筒可拆卸连接,所以当不需要使用筒状捕蚊盒时,操作人员可以将端盖与捕蚊筒进行分开储藏,进一步减少大规模储藏筒状捕蚊盒时所需要的储藏空间。
19.可选的,所述端盖包括封堵部以及设置于封堵部的外周面的限位部,所述封堵部容置于捕蚊筒内,而所述限位部远离封堵部的一侧与捕蚊筒的内壁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端盖与捕蚊筒进行固定时,操作人员可以将封堵部放置于捕蚊筒内,并将限位部的外周面与捕蚊筒的内壁抵接,捕蚊筒便可以通过摩擦力以及挤压力对端盖进行限位,有效提高端盖与捕蚊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端盖还包括设置于封堵部以及限位部之间的弹性部,且所述弹性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有弹性空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端盖进行安装时,弹性空间给予限位部向内形变的空间,进而促使端盖与捕蚊筒之间的连接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23.而当限位部的外周面与捕蚊筒的内周面抵接时,弹性部可以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给予限位部挤压作用,进而提高限位部与捕蚊筒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端盖与捕蚊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4.可选的,所述端盖包括盖合部以及设置于盖合部的外周面的定位部,所述盖合部覆盖于捕蚊筒的端部,而所述定位部的内周面与捕蚊筒的外周面抵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端盖与捕蚊筒进行固定时,操作人员可以将盖合部覆盖于捕蚊筒的端部,并将定位部的内周面与捕蚊筒的外周面抵接,捕蚊筒便可以通过摩擦力以及挤压力对端盖进行限位,有效提高端盖与捕蚊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6.可选的,所述端盖还包括设置于盖合部以及定位部之间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与定位部之间形成有插接槽,所述捕蚊筒的端部插接于插接槽内。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端盖覆盖于捕蚊筒的端部时,操作人员可以将捕蚊筒的端部插接于插接槽内,促使插接槽的两个相对槽壁可以直接对捕蚊筒的内外壁进行挤压,进而提高捕蚊筒与端盖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端盖与捕蚊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当需要对蚊虫进行捕捉时,由于粘蚊层设置于捕蚊筒的内壁,所以人们将不会
直接正视被捕捉的蚊虫,有效改善人们的视觉感官舒适感;
30.2.当未使用筒状捕蚊盒前,操作人员可以将捕蚊板平铺,有效减少大规模储藏筒状捕蚊盒时所需要的储藏空间。
附图说明
31.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粘蚊贴的展开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筒状捕蚊盒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图2所示的捕蚊筒的展开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筒状捕蚊盒的爆炸示意图。
35.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筒状捕蚊筒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筒状捕蚊筒的爆炸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底板;2、面板;3、粘蚊层;4、捕蚊筒;5、保护膜;6、端盖;7、捕蚊孔;8、捕蚊板;9、连接板;10、限位板;11、导向面;12、限位槽;13、封堵部;14、弹性部;15、限位部;16、弹性空间;17、盖合部;18、定位部;19、连接部;20、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筒状捕蚊盒。参照图2和图3,筒状捕蚊盒包括捕蚊筒4、粘接固定于捕蚊筒4的内壁的粘蚊层3、粘接固定于粘蚊层3远离捕蚊桶的一侧的保护膜5以及安装于捕蚊筒4的两端的端盖6。
41.其中,粘蚊层3内含有诱蚊剂,进而促使粘蚊层3可以通过诱蚊剂吸引蚊虫并最终对其进行粘接,而保护膜5用于对粘蚊层3进行保护,进而减少外物对粘蚊层3的污损,间接延长粘蚊层3的使用寿命。捕蚊筒4用于对蚊虫的移动进行限制并对捕捉的蚊虫进行掩藏,进而改善人们的视觉感官舒适度,而端盖6用于对捕蚊筒4进行支撑并进一步限制蚊虫的移动。
42.需要说明的是,捕蚊筒4的形状可以采用圆筒、方筒以及多边筒的形式,而以下以捕蚊筒4呈圆筒状进行叙述。另外,捕蚊筒4的外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供蚊虫进入的捕蚊孔7,在本实施例中,捕蚊孔7设置有六个,且以两个捕蚊孔7为一组,三组捕蚊孔7组沿着捕蚊筒4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而位于同一组内的两个捕蚊孔7以捕蚊筒4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43.但是不难看出,由于捕蚊筒4的内壁形成有空腔,所以当需要对筒状捕蚊盒进行大规模储藏时,筒状捕蚊盒将占据大量的储藏空间。另外,由于捕蚊筒4的强度较低,所以当大量筒状捕蚊盒进行叠放时,筒状捕蚊盒存在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44.因此,为了在减少大量储藏筒状捕蚊盒时所需要的储藏空间的同时,还减少筒状捕蚊盒发生破损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捕蚊筒4包括粘接固定有粘蚊层3的捕蚊板8、一体成型于捕蚊板8的侧壁的连接板9以及一体成型于连接板9的两个相对侧壁的限位板10,且限位板10远离连接板9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11,而导向面11向远离连接板9的方向逐渐向捕蚊板8靠近。
45.捕蚊板8远离连接板9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槽12,且连接板9以及限位板10均可穿设于限位槽12内。当需要将组装得到捕蚊筒4时,操作人员可以将限位板10以及连接板9依次穿设限位槽12,此时,导向面11首先与限位槽12的槽壁抵接。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捕蚊筒4的材质为纸,所以限位槽12的槽壁可以直接通过导向面11自动迫使限位板10向靠近连接板9的方向形变,随后便可以将限位板10完全穿设限位槽12。
46.而当限位板10脱离限位槽12时,限位板10又可以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来状态,并迫使限位板10靠近捕蚊板8的一侧与限位槽12的槽壁抵接,进而完成对捕蚊筒4的安装。
47.而当需要对筒状捕蚊盒进行储藏时,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限位板10以及连接板9脱离限位槽12,随后便可以将捕蚊板8进行平铺,进而在减少大量储藏筒状捕蚊盒时所需要的储藏空间的同时,还减少筒状捕蚊盒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48.另外,为了在对筒状捕蚊盒进行储藏时减少端盖6所占的储藏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端盖6与捕蚊筒4可拆卸连接,而对于端盖6与捕蚊筒4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具体如下:
49.参照图2和图4,端盖6包括圆盘状的封堵部13、一体成型于封堵部13的外周面的弹性部14以及一体成型于弹性部14的外周面的限位部15,其中,弹性部14向靠近限位部15的方向逐渐向靠近捕蚊筒4的方向倾斜,且弹性部14与限位部15之间形成有弹性空间16。
50.当需要将端盖6安装于捕蚊筒4的端部时,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封堵部13放置于捕蚊筒4的通孔内,此时,捕蚊筒4的内壁首先与限位部15的外周面抵接,并限位部15向内形变。随后将端盖6完全放置于捕蚊筒4内,此时,限位部15在弹性部14以及弹性空间16的弹性作用下与捕蚊筒4抵接,进而促使端盖6可以通过其与捕蚊筒4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挤压力来进行固定。
51.参照图5和图6,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端盖6包括圆盘状的盖合部17、一体成型于盖合部17的外周面的连接部19以及一体成型于连接部19的外周面的定位部18,其中,连接部19向靠近定位部18的一侧逐渐向远离捕蚊筒4的一侧倾斜,且连接部19与定位部18之间形成有供捕蚊筒4的端部插接的插接槽20。
52.当需要将端盖6与捕蚊筒4进行固定时,操作人员可以将盖合部17覆盖于捕蚊筒4的端部,并将捕蚊筒4的端部插接于插接槽20内。此时,盖合部17的内端面与捕蚊筒4的端面抵接,定位部18的内周面与捕蚊筒4的外周面抵接,连接部19的内侧面与捕蚊筒4的内周面抵接,即插接槽20的两个相对槽壁直接与捕蚊筒4的内外周面抵接并挤压,进而促使端盖6可以通过其与捕蚊筒4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挤压力来进行固定。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筒状捕蚊盒的实施原理为:
54.当需要对蚊虫进行捕捉时,操作人员可以将筒状捕蚊盒放置于床边,当蚊虫在粘蚊层3内的诱蚊剂的诱惑下通过捕蚊孔7进入捕蚊筒4内时,端盖6以及捕蚊筒4协同对蚊虫的移动进行限位,进而促使蚊虫长时间于捕蚊筒4内进行窜动。当蚊虫因为疲劳而在粘蚊层3上进行停留时,粘蚊层3便可以对蚊虫进行捕捉。而当人们早晨起床后,由于粘蚊层3设置于捕蚊筒4的内壁,所以人们将不会直接正视被捕捉的蚊虫,有效改善人们的视觉感官舒适感。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