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育苗杯栽种工具。
背景技术:2.育苗杯,多为塑料制作,体积比一次性纸杯略大的,多用于育种、育苗,花盆大小育苗杯的多用于温室种植。育苗杯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保肥作用,干旱时节具有保水作用;用育苗杯育种、育苗便于集中培育和移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广泛用于花卉、蔬菜、瓜果等农业种植。使用育苗杯其实是相对于苗圃地育苗而出现的一种容器育苗方法。
3.目前,有申请号为201911090845.3,名称为“一种育苗杯栽种工具”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的育苗杯栽种工具,但是该工具限定只能用于松软的土地上,且需要人工踩下脚踏机构将分土板撑开,进而将分土板外部的土壤挤压,同时,这种工具在挤压出土坑后还需要工作人员搬运育苗杯将育苗杯置入土坑内部,费时费力,非常影响工作效率,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与不同环境的土地,且省时省力的育苗杯栽种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育苗杯栽种工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育苗杯栽种工具,包括行走机构,挖土机构以及传输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设有车轮,所述承载板的底端固接有所述挖土机构,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下方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通槽、所述挖土机构及所述传输机构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挖土机构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固接在所述承载板的底端,所述升降部的底端固接有第一电机的尾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绞龙,所述绞龙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于所述通槽的两侧,所述支撑杆沿所述通槽滑动,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输送带组件,所述输送带组件上设有载物板,所述输送带组件外侧罩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壁与所述载物板之间留有间隙。
6.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端轴接有所述车轮。
7.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固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控制旋钮,所述控制旋钮与所述升降部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轴接在两所述支撑杆之间,任一所述转轴固接有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固接在所述支撑杆上,两所述转轴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固接有所述载物板。
9.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保护壳内。
10.优选的,所述通槽的两侧固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槽位于同一条直线,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槽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撑杆固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侧固接有滑环,所述滑环内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固接在所述承载板的底端,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滑环的底端固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滑杆的底端固接。
12.优选的,所述升降部为剪叉式伸缩架。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升降部的升降,带动第一电机上下移动,同时第一电机驱动绞龙转动,从而实现可以在不同环境的土地上挖坑的功能;将育苗杯放置在承载板上,输送带组件带动载物板下降,育苗杯随着载物板下降,载物板起承载作用,保护壳对育苗杯下落起导向作用,可以防止育苗杯倾倒,同时,保护壳的底端开口处正对着土坑,载物板降至最低点时,育苗杯恰好落入土坑中,工作人员不必反复弯腰将育苗杯放入孔中,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支撑杆滑动设置,使得种植距离可调,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育苗杯栽种工具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育苗杯栽种工具的俯视图;
17.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18.其中,1、承载板;2、剪叉式伸缩架;3、通槽;4、第一电机;5、绞龙;6、支撑杆;7、第二电机;8、车架;9、手柄;10、控制旋钮;11、转轴;12、传送带;13、载物板;14、保护壳;15、滑轨;16、固定槽;17、滑块;18、螺纹孔;19、锁紧螺栓;20、车轮;21、滑环;22、滑杆;23、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育苗杯栽种工具,包括行走机构,挖土机构以及传输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的底端设有车轮20,承载板1的底端固接有挖土机构,承载板1上开设有通槽3,通槽3的下方设置有传输机构,通槽3、挖土机构及传输机构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挖土机构包括升降部,升降部固接在承载板1的底端,升降部的底端固接有第一电机4的尾部,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绞龙5,绞龙5沿竖直方向设置;传输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6,两个支撑杆6对称设置于通槽3的两侧,支撑杆6沿通槽3滑动,两个支撑杆6之间设有输送带组件,输送带组件上设有载物板13,输送带组件外侧罩设有保护壳14,保护壳14的内侧壁与载物板13之间留有间隙。在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机构带动整个工具
移动,承载板1起承载作用,一方面承载板1的底端固接有升降部,升降部带动第一电机4上下移动,同时第一电机4驱动绞龙5旋转,实现挖坑的功能;承载板1上开设有通槽3,通槽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之间的输送带组件带动载物板13向下移动,育苗杯随载物板13向下移动,保护壳14对育苗杯的下落起导向作用,防止育苗杯在下降过程中倾倒,且保护壳14的最低端开口处正对土坑的开口,载物板13运动到最低端时育苗杯落入土坑内,同时支撑杆6沿通槽3滑动,可实现调整种植距离的功能。
22.进一步优化方案,行走机构还包括车架8,车架8的底端轴接有车轮20。车架8对承载板1起支撑作用,同时为挖土机构及传输机构提供工作空间。
23.进一步优化方案,承载板1的一侧固接有手柄9,手柄9上设有控制旋钮10,控制旋钮10与升降部电性连接,升降部为剪叉式伸缩架2。剪叉式伸缩架2为现有技术,不做赘述;控制旋钮10是剪叉式伸缩架2的控制器,控制旋钮10设置在手柄9上,使工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控制剪叉式伸缩架2伸缩带动第一电机4上下移动。
24.进一步优化方案,输送带组件包括两个转轴11,两个转轴11轴接在两支撑杆6之间,任一转轴11固接有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第二电机7固接在支撑杆6上,两转轴11之间套设有传送带12,传送带12的外侧固接有载物板13。第二电机7驱动任一转轴11转动,转轴11带动传送带12转动,从而带动载物板13运动;载物板13对育苗杯起承载作用。
25.进一步优化方案,保护壳14固定在两个支撑杆6之间,传送带12位于保护壳14内。保护壳14可以随着支撑杆6移动,保护壳14对传送带12有着保护作用。
26.进一步优化方案,通槽3的两侧固接有滑轨15,滑轨15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16,滑轨15滑动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18,螺纹孔18与固定槽16位于同一条直线,螺纹孔18与固定槽16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锁紧螺栓19,滑块17与支撑杆6固接。螺纹孔18贯穿滑块17,锁紧螺栓19穿过滑块17及固定槽16后,与设置在固定槽16下方的螺母螺栓连接,工作人员需要调整种植距离时,松开锁紧螺栓19,推动滑块17在滑轨15上滑动,滑块17带动支撑杆6移动,待支撑杆6移动至合适距离后,拧紧锁紧螺栓19,将滑块17固定即可。
27.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电机4的两侧固接有滑环21,滑环21内穿设有滑杆22,滑杆22固接在承载板1的底端,滑杆22上套设有压缩弹簧23,压缩弹簧23的顶端与滑环21的底端固接,压缩弹簧23的底端与滑杆22的底端固接。滑杆22竖直固接在承载板1的底端,滑环固接在第一电机4上,滑环21在滑杆22上上下移动,滑杆22对第一电机4的移动起导向作用,防止第一电机4在上下移动时发生偏移,压缩弹簧23对第一电机4起支撑作用,避免升降部反复拉扯第一电机4的尾部造成损坏。
28.使用时,首先将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7、剪叉式伸缩架2接通电源,使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7开始运转,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控制旋钮10控制剪叉式伸缩架2伸展,带动第一电机4向下移动,同时第一电机4驱动绞龙5旋转,挖坑。土坑挖好后,反向旋转控制旋钮10,控制剪叉式伸缩架2收缩,第一电机4向上移动,工作人员手持手柄9推动工具直线行走,保护壳14的最低端开口处正对着土坑,保护壳14对育苗杯下降起着导向作用,避免育苗杯在下降过程中倾倒,工作人员将育苗杯放置在载物板13上,载物板13随着传动带12运动下降,载物板13下降到最低端时,育苗杯落入土坑内。挖第二个土坑时,工作人员放置育苗杯的动作可与挖坑动作同时进行。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工具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