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及其扶正机构和滴灌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及其扶正机构和滴灌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及其扶正机构和滴灌机构涉及林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却变得越来越差,所以对环境的保护变的越来越重要,环境的绿化主要从树苗栽植开始,在北方通过种植树木绿化环境,还可以有效阻挡沙尘暴,减轻土地的沙漠化进程,但是树苗在栽植完成后,由于根部还未深深地扎进土壤,而且树苗自身的重量轻,因此很容易被风吹歪或吹倒。
3.现已有的树苗扶正手段,仅仅是用圆环对幼苗根处套接对幼苗进行扶正,但是这种扶正方式单一,且种植幼苗的地区土壤普遍松软,若支撑圆环的脚跟与土壤插接不平稳,圆环倾斜则会导致幼苗被圆环强制倾斜生长,破坏后期幼苗的生长。
4.为此,亟需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及其扶正机构和滴灌机构,用以解决现有装置针对幼苗扶正时与土壤固定不平稳导致后期幼苗倾斜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及其扶正机构和滴灌机构,具备扶正幼苗生长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装置针对幼苗扶正时与土壤固定不平稳导致后期幼苗倾斜生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壁盖、第二壁盖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一侧设置有第二基座,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构成一个基座整体,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均竖直设置有一个第二壁盖,两个第二壁盖上端均水平设置有一个第一壁盖,其中一个第二壁盖的外侧设置有滴灌机构,两个第二壁盖之间设置有扶正机构;
8.所述扶正机构包括:支撑板、连接块、弹簧、伸缩杆、承接板和扶正环,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两个所述支撑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个扶正环上,所述扶正环侧边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杆内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
9.所述滴灌机构包括:方形板、矩形板、第一圆筒、第二圆筒、限位槽、连接件和钩板,所述方形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壁盖上,方形板右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圆筒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顶部设置有钩板。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壁盖相对的一侧均对应开设有半弧槽。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基座与第一基座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有四组,所述方形板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二壁盖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设
置有四组,所述限位槽套接有第四螺栓。
13.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扶正机构,包括:支撑板、连接块、弹簧、伸缩杆、承接板和扶正环,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两个所述支撑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个扶正环上,所述扶正环侧边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杆内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
14.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滴灌机构,包括:方形板、矩形板、第一圆筒、第二圆筒、限位槽、连接件和钩板,所述方形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壁盖上,方形板右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圆筒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顶部设置有钩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及其扶正机构和滴灌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第一、本实用新型树苗培育扶正装置,通过设置有扶正机构,具体为将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通过第二螺栓与种植区的土壤进行固定,同时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交接处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基座顶部的连接块与第二壁盖固定连接,当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固定时,若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与地面不平行,通过填土校准扶正环的水平位置,扶正环通过四组伸缩杆插接,幼苗根部通过插接扶正环内侧,进行限位生长,承接板通过弹簧和伸缩杆用于适配不同粗细的幼苗根部,幼苗头部通过伸出半弧槽进行生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装置针对幼苗扶正时与土壤固定不平稳导致后期幼苗倾斜生长的问题。
17.第二、本实用新型树苗培育扶正装置,通过设置有滴灌机构,具体为通过方形板和第三螺栓使矩形板与第一壁盖固定,在钩板处挂滴液袋,对伸出半弧槽的幼苗提供营养,当部分幼苗生长过高时,通过手动调节第二圆筒插接在第一圆筒上端的高度,再通过第四螺栓对第二圆筒和第一圆筒重合开设的限位槽进行插接固定,能够自由适配相对应的幼苗进行高度调节,方便生长过高的幼苗仍然能够进行营养液滴管。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扶正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浇灌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第一基座;2、第一壁盖;3、第二壁盖;4、第二基座;223、支撑板;224、连接块;225、弹簧;226、伸缩杆;227、承接板;228、扶正环;331、方形板;332、矩形板;333、第一圆筒;334、第二圆筒;335、第四螺栓;336、限位槽;337、连接件;338、钩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
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具体实施方式一
27.以下是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具体实施方式下的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请参阅图1-6,包括第一基座1、第一壁盖2、第二壁盖3和第二基座4,所述第一基座1一侧设置有第二基座4,第一基座1与第二基座4的侧面固定连接构成一个基座整体,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上均竖直设置有一个第二壁盖3,两个第二壁盖3上端均水平设置有一个第一壁盖2,其中一个第二壁盖3的外侧设置有滴灌机构,两个第二壁盖3之间设置有扶正机构;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主要用于在种植地面上进行固定,若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没有出现倾斜时,则说明与地面平行,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中种植的幼苗也是垂直地面。
30.所述扶正机构包括:支撑板223、连接块224、弹簧225、伸缩杆226、承接板227和扶正环228,两个所述支撑板223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上,两个所述支撑板223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224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块22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个扶正环228上,所述扶正环228侧边套接有伸缩杆226,所述伸缩杆226外表面设置有弹簧225,所述伸缩杆226内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227;
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壁盖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壁盖3分别支撑两组第一壁盖2,支撑板223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板223主要用于支撑固定连接块224,连接块224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两组第二壁盖3内侧固定连接,伸缩杆226主要用于拉伸承接板227,用于适配不同粗细的幼苗根部,弹簧225用于将拉伸后的承接板227向幼苗根部推动进行固定,承接板227用于和幼苗根部贴合,半弧形用于适配幼苗根部,防止剐蹭。
32.所述滴灌机构包括:方形板331、矩形板332、第一圆筒333、第二圆筒334、限位槽336、连接件337和钩板338,所述方形板331固定连接在第二壁盖3上,方形板331右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332,所述矩形板332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333,所述第一圆筒333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筒334,所述第一圆筒333和第二圆筒334均开设有限位槽336,所述第二圆筒334顶部设置有连接件337,所述连接件337顶部设置有钩板338。
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板332主要用于支撑第一圆筒333,第一圆筒333内部为孔槽,通过与第二圆筒334进行插接,第二圆筒334与第一圆筒333均开设限位槽336,第二圆筒334与第一圆筒333通过交接处重合的限位槽336用第四螺栓335进行插接固定,限制需要适配的高度,钩板338主要用于挂住滴液袋,对幼苗进行营养液滴灌。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壁盖3主要起到将第一壁盖2与第一基座1连接固定的作用,第二基座4与第一壁盖2用第二壁盖3进行连接固定,连接块224主要起到扶正环228能够浮空固定的作用,若扶正环228与地面不平行,需要对倾斜的地面进行添加土壤使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对地面平行,防止后期幼苗长歪。
35.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壁盖2相对的一侧均对应开设有半弧槽。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壁盖2开设半弧槽,主要用于定位每颗幼苗,通过开设的
半弧槽对应一颗幼苗,同时也用于下雨天时,幼苗能够接触到自然雨水。
37.具体的,所述第二基座4与第一基座1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有四组,所述方形板331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二壁盖3固定连接。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主要用于将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固定在一起,第三螺栓主要用于将方形板331与第二壁盖3进行固定。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组第三螺栓分别固定方形板331四边,防止出现大风天气时,导致出现晃动无法滴灌,同时对矩形板332起到定位保护的作用。
40.具体的,所述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设置有四组,所述限位槽336套接有第四螺栓335。
4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栓主要用于将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与地面进行固定,分别固定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外侧,使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不会出现松动,第四螺栓335主要用于插接第一圆筒333和第二圆筒334插接时重合的限位槽336,用于调节滴灌的高度。
42.在使用时,具体为将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通过第二螺栓与种植区的土壤进行固定,同时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交接处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基座1顶部的连接块224与第二壁盖3固定连接,连接块224与扶正环228固定连接,当第一基座1与第二基座4固定时,若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与地面不平行,通过填土校准扶正环228的水平位置,扶正环228通过四组伸缩杆226插接,靠近靠近幼苗根部的树干通过插接扶正环228内侧,进行限位生长,承接板227通过弹簧225和伸缩杆226用于适配不同粗细的幼苗根部,幼苗头部通过伸出半弧槽进行生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装置针对幼苗扶正时与土壤固定不平稳导致后期幼苗倾斜生长的问题。
43.具体为通过方形板331和第三螺栓使矩形板332与第二壁盖3固定,在钩板338处挂滴液袋,对伸出半弧槽的幼苗提供营养,当部分幼苗生长过高时,通过手动调节第二圆筒334插接在第一圆筒333上端的高度,再通过第四螺栓335对第二圆筒334和第一圆筒333重合开设的限位槽336进行插接固定,能够自由适配相对应的幼苗进行高度调节,方便生长过高的幼苗仍然能够进行营养液滴管。
44.具体实施方式二
45.以下是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扶正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扶正机构既可以单独实施,又可以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公开的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关键机构。
46.本具体实施方式下的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扶正机构,包括:支撑板223、连接块224、弹簧225、伸缩杆226、承接板227和扶正环228,两个所述支撑板223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上,两个所述支撑板223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224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块22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个扶正环228上,所述扶正环228侧边套接有伸缩杆226,所述伸缩杆226外表面设置有弹簧225,所述伸缩杆226内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227。
4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壁盖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壁盖3分别支撑两组第一壁盖2,支撑板223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板223主要用于支撑固定连接块224,连接块224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两组第二壁盖3内侧固定连接,伸缩杆226主要用于拉伸承接板227,用于适配不同粗细的靠近幼苗根部的树干,弹簧225用于将拉伸后的承接板227向靠近幼苗根部
的树干推动进行固定,承接板227用于和靠近幼苗根部的树干贴合,半弧形用于适配靠近靠近幼苗根部的树干,防止剐蹭。
48.具体实施方式三
49.以下是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滴灌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滴灌机构既可以单独实施,又可以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公开的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关键机构。
50.本具体实施方式下的一种树苗培育扶正装置的滴灌机构,包括:方形板331、矩形板332、第一圆筒333、第二圆筒334、限位槽336、连接件337和钩板338,所述方形板331固定连接在第二壁盖3上,方形板331右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332,所述矩形板332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333,所述第一圆筒333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筒334,所述第一圆筒333和第二圆筒334均开设有限位槽336,所述第二圆筒334顶部设置有连接件337,所述连接件337顶部设置有钩板338。
5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板332主要用于支撑第一圆筒333,第一圆筒333内部为孔槽,通过与第二圆筒334进行插接,第二圆筒334与第一圆筒333均开设限位槽336,第二圆筒334与第一圆筒333通过交接处重合的限位槽336用第四螺栓335进行插接固定,限制需要适配的高度,钩板338主要用于挂住滴液袋,对幼苗进行营养液滴灌。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