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藜麦培育用幼苗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幼苗育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幼苗育种装置,特别是一种藜麦培育用幼苗育种装置。
背景技术:
2.藜麦是藜科藜属植物。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藜麦花两性,花序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藜麦在生长时通过需要用到育种装置进行培育。
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用幼苗培育种植装置【申请号:cn202021535447.6;公开号:cn213368909u】。这种园林绿化用幼苗培育种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左端面底端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滑块和支撑杆,所述第一螺栓与滑块和支撑杆螺旋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与滑轨滑动连接。
4.该专利中公开的装置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目前的幼苗在进行培育时,不便于对幼苗进行取出,同时还不便于对资源进行二次利用,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无法对其的生长环境保持恒温的状态,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藜麦培育用幼苗育种装置,该藜麦培育用幼苗育种装置便于对幼苗进行取出,且节约水资源,并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藜麦培育用幼苗育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培育板和营养液箱,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培育板固定连接,所述培育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开设有让若干通孔,所述培育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营养液箱之间连通有吸液管,所述水泵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并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底部连通有若干喷头,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恒温箱,所述恒温箱的内部设置有风扇,且风扇的下方设置有加热丝,所述恒温箱的左侧与箱体之间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
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拉手将培育板拉出箱体的外侧,并将育苗放置其的顶部,然后重新推进箱体,使得水泵将营养液进行抽取,并通过喷头对幼苗进行浇灌,浇灌后的营养液通过通孔重新流入至营养液箱,同时通过湿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可对箱体的内部进行监测,并通过风扇和加热丝,将气体排入至箱体的内部,使得其保持恒温
的状态。
9.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生长照射灯,且生长照射灯位于固定管的上方。
10.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提高幼苗的生长效率。
11.所述培育板与营养液箱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槽,且通槽呈等距离排列分布。
12.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浇灌后的营养液进行过滤。
13.所述过滤网板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另一端延伸至过滤网板的内部,并与限位孔之间配合使用。
14.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过滤网板进行固定和拆卸。
15.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罩体,且罩体为透明材质。
16.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对幼苗进行保护。
17.所述放置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板。
18.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罩体进行夹持固定。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藜麦培育用幼苗育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手带动培育板进行施力移动,便于将幼苗进行取出更换,提高培育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放置槽和通孔的设置,可以将浇灌后的营养液进行排出,便于二次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利用湿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的设置,使得风扇通过加热丝将加热的气体排入箱体的内部,便于其内部保持恒温的状态,从而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解决了目前的育种装置不便于节约资源,且由于气候条件变化较大,影响幼苗的生长环境的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板和通槽的设置,使得营养液通过培育板滴落至过滤网板的表面,并通过通槽对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方便过滤后的营养液从新落入营养液箱。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限位孔和螺栓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可旋转螺栓,并将过滤网板与卡块之间进行旋紧,从而可以对过滤网板进行固定,并增强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恒温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培育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箱体;2、培育板;3、营养液箱;4、吸液管;5、水泵;6、连接管;7、固定管;8、喷头;9、恒温箱;10、通孔;11、风扇;12、加热丝;13、排气管;14、湿度感应器;15、温度感应器;16、生长照射灯;17、罩体;18、放置槽;19、夹持板;20、弹簧;21、过滤网板;22、卡块;23、螺栓;24、限位孔;25、拉手;26、滑槽;2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1.如图1-图6所示,本藜麦培育用幼苗育种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培育板2和营养液箱3,且营养液箱3位于箱体1内腔的底部,此种设计,使得育苗浇灌后的营养液可重新从培育板2流入营养液箱3,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6,且滑槽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7,滑块27与培育板2固定连接,培育板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放置槽18,且放置槽18的内部开设有让若干通孔10,此种设计,便于幼苗平稳的放置在培育板2的顶部,并方便营养液通过通孔10进行流出,培育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25,箱体1的右侧设置有水泵5,水泵5与营养液箱3之间连通有吸液管4,水泵5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管7,且固定管7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并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管7的底部连通有若干喷头8,且喷头8位于罩体17的上方,此种设计,便于幼苗对营养液的吸收更加充分,避免营养液随意喷洒,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恒温箱9,恒温箱9的内部设置有风扇11,且风扇1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丝12,恒温箱9的左侧与箱体1之间连通有排气管13,箱体1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15和湿度感应器14,通过拉手25带动培育板2进行施力移动,便于将幼苗进行取出更换,提高培育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放置槽18和通孔10的设置,可以将浇灌后的营养液进行排出,便于二次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利用湿度感应器14和温度感应器15的设置,使得风扇11通过加热丝12将加热的气体排入箱体1的内部,便于其内部保持恒温的状态,从而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解决了目前的育种装置不便于节约资源,且由于气候条件变化较大,影响幼苗的生长环境的问题。
32.箱体1内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生长照射灯16,且生长照射灯16位于固定管7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生长照射灯16的设置,使得生长照射灯16可以对幼苗进行光学照射,并提高其生长的效率。
33.培育板2与营养液箱3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板21,过滤网板2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槽,且通槽呈等距离排列分布,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滤网板21和通槽的设置,使得营养液通过培育板2滴落至过滤网板21的表面,并通过通槽对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方便过滤后的营养液从新落入营养液箱3。
34.过滤网板21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24,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2,卡块2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3,且螺栓23的另一端延伸至过滤网板21的内部,并与限位孔24之间配合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块22、限位孔24和螺栓23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可旋转螺栓23,并将过滤网板21与卡块22之间进行旋紧,从而可以对过滤网板21进行固定,并增强其稳定性。
35.放置槽18的内部设置有罩体17,且罩体17为透明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罩体17的设置,可以对幼苗进行保护,避免将培育板2拉出并更换幼苗时,使得幼苗发生倾斜,容易产生掉落现象。
36.放置槽18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弹簧20,弹簧20的另一端栓接有夹持板1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持板19和弹簧20的设置,使得弹簧20通过自身的弹性张力,并带动夹持板19对罩体17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其稳定的放置。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可拉动拉手25,使得培育板2移动至箱体1的外
侧,然后将幼苗放置在放置槽18的内部,接着可将罩体17套设在幼苗的表面,并通过弹簧20自身的弹性张力,并带动两个夹持板19对罩体17进行夹持,随后可将培育板2重新推入至箱体1的内部,然后启动水泵5,水泵5通过吸液管4对营养液进行抽取,并通过连接管6输送至固定管7处,随后通过喷头8进行浇灌,浇灌后的营养液通过通孔10滴落至过滤网板21的表面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液体重新进入营养液箱3,可循环往复使用,并节约了成本,同时通过湿度感应器14和温度感应器15,可随时监测箱体1内部的情况,并通过风扇11和加热丝12,将加热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3排入至箱体1的内部,使得其内部达到恒温的状态,同时为了提高生长的效率,可开启生长照射灯16,当过滤网板21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旋转螺栓23,并将过滤网板21从卡块22进行拆卸清洗即可。
3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