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2.增氧机被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中,通过增氧机防止水产出现缺氧的现象,同时可以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增氧机,而水车式增氧机就是其中一种。
3.但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705799u,公告日为2017-12-0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车式增氧机,包括浮体,浮体上分别安装第一轴承固定座,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座上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转轴,中间所述浮体上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上安装有电机,相邻两个所述浮体之间的转轴上安装有叶轮,所述减速机内通过第二轴承固定有减速机输出轴,所述减速机输出轴上套设有大圆弧伞齿轮,所述大圆弧伞齿轮和小圆弧伞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包括直筒,所述直筒两端开设有凸环,所述直筒下端的凸环通过螺丝固定有下固定盖,所述下固定盖通过螺丝固定有下防水罩,所述凸环固定有上固定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车式增氧机,采用圆弧伞齿轮结构,较省电,且采用多种密封,密封效果好。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圆弧伞齿结构进行省电,通过叶轮进行增氧,但是叶轮不便于对深层水域进行增氧,而且叶轮上容易缠绕到水草,同时不方便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以及防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不仅不便于对深层水域进行增氧,而且叶轮上容易缠绕到水草,同时不方便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以及防水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包括第一浮体,所述第一浮体的左右两端对称放置有第二浮体,且第二浮体与第一浮体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浮体与第一浮体的厚度尺寸相等;
7.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浮体与第二浮体的中上端,且连接轴上呈等间距的安装有叶轮,并且第一浮体与第二浮体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护机构,其中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杆、连接框和连接孔;
8.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螺栓连接在第一浮体的上端,且连接架的上端螺栓连接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散热片,且散热片的上端卡合设置在保护框的上壁内部;
9.充氧机构,所述充氧机构设置在第一浮体上,且充氧机构包括蜗轮、连接管、连接件、进气管和气泵,同时连接管转动连接在第一浮体的左后端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浮体与第二浮体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纵截面为“l”字型结构的安装杆,且安装杆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框的上端侧壁上,并且连接框与叶轮的位置上下
一一对应。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侧壁与底端均等间距的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框的宽度尺寸大于叶轮转动轨迹的直径尺寸;
12.其中,所述叶轮上设置的连接轴的中左端与蜗轮啮合连接,且蜗轮一体化连接在连接管的外壁上,同时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的上端。
13.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且连接件的侧壁与底端均为镂空状结构,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管与进气管相连通,且连接管的上端内部通过轴承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上端螺栓连接有气泵,且气泵的右侧螺栓连接有电机,并且第二伞齿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电机的下端,所述第二伞齿的下端啮合设置有第一伞齿,其中第一伞齿一体化连接在连接轴中右端的外壁上。
15.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侧壁为多孔状结构,其多孔状结构呈倾斜状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不仅便于对深层水域进行增氧,而且防止叶轮上缠绕到水草,同时方便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以及防水;
17.1、设有充氧机构,连接件通过连接管与进气管相连通,使得空气通过进气管和连接管进入连接件的内部,连接件的侧壁与底端均为镂空状结构,使得连接件内部的空气通过该镂空状结构进入水中,从而便于对深层水域进行增氧;
18.2、设有防护机构,连接框的宽度尺寸大于叶轮转动轨迹的直径尺寸,使得叶轮转动时不会碰到连接框的内壁,连接框的侧壁与底端均等间距的开设有连接孔,使得水可以进入连接框的内部,从而防止叶轮上缠绕到水草;
19.3、设有保护框,保护框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散热片,使得保护框对保护框的内部进行散热,保护框的侧壁为多孔状结构,使得其多孔状结构对保护框的内部进行散热,其多孔状结构呈倾斜状设置,防止水通过该多孔状结构进入保护框的内部,从而方便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以及防水。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与进气管连接左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轮与连接框连接左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与连接管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蜗轮与连接轴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浮体与固定杆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第一浮体;2、第二浮体;3、固定杆;4、连接轴;5、叶轮;6、防护机构;601、安装杆;602、连接框;603、连接孔;7、连接架;8、充氧机构;801、蜗轮;802、连接管;803、连接件;804、进气管;805、气泵;9、保护框;10、散热片;11、第一伞齿;12、第二伞齿;1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包括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固定杆3、连接轴4、叶轮5、防护机构6、连接架7、充氧机构8、保护框9、散热片10、第一伞齿11、第二伞齿12和电机13,在使用该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时,结合图1和图3,通过安装杆601、连接框602和连接孔603组成的结构对叶轮5进行保护,第一浮体1和其左右两端对称设置的第二浮体2均放置在水面上,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通过前后两端的固定杆3构成一体化结构,使得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电机13工作时带动第二伞齿12转动,使得第二伞齿12在连接架7的内部转动时与第一伞齿11啮合,通过第一伞齿11带动连接轴4在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中上端转动,连接轴4转动时带动等间距设置的叶轮5旋转,让叶轮5旋转时将水抛起,使得水与空气接触,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9.每个叶轮5的下侧对应设置有一个连接框602,连接框602通过前后两端的安装杆601安装在第一浮体1与第二浮体2的下端,叶轮5旋转时,由于连接孔603呈等间距的开设在连接框602的侧壁以及底端,因此水可以通过等间距设置的连接孔603进入连接框602的内部,使得叶轮5旋转时与水接触,而连接框602与连接孔603的设置可以防止水槽以及鱼类与叶轮5接触;
30.结合图1、图2、图4和图5,通过蜗轮801、连接管802、连接件803、进气管804和气泵805组成的结构对深层水域进行增氧,气泵805工作时通过其后端螺纹连接的引导管让空气进入进气管804的内部,通过进气管804以及连接管802使得空气进入连接件803的内部;
31.当连接轴4转动时,连接轴4的中左端与蜗轮801啮合带动连接管802在第一浮体1的做后端内部旋转,由于连接管802的上端内部通过轴承与进气管804的下端相连接,因此连接管802转动时不会带动进气管804旋转,防止进气管804折断,而连接管802转动时带动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的连接件803转动,增加连接件803与水的接触面积,空气进入连接件803的内部后,通过连接件803的侧壁以及底端的镂空状结构进入到深层水域内,从而对深层水域进行增氧;
32.结合图1和图2,保护框9螺栓连接在连接架7的上端,让保护框9对气泵805以及电机13进行保护,防止叶轮5旋转时水花溅到气泵805和电机13上,由于保护框9的上端内部安装有散热片10,且散热片10的上端卡合设置在保护框9的上壁内部,因此散热片10的上端与外界相接触,通过散热片10对连接件803以及电机13进行散热;
33.而保护框9侧壁的多孔状结构可以对保护框9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而保护框9侧壁的多孔状结构为倾斜状设置,可以防止水通过该多孔状结构进入保护框9的内部,气泵805的后端螺纹连接有引导管,转动引导管让其脱离气泵805的后端,使得引导管可与保护框9的后端分离,因此螺栓连接在连接架7上端的保护框9可与拆卸下来,这就是该冷却效果好的水车式增氧机的工作原理。
34.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
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