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载物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的可观察复型薄膜的显微镜用载物片。
背景技术:2.载物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或石英片,制作样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作观察,现有的载物片在使用时,不能被定位,使其容易与盖玻片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造成载物片不耐磨且不易观察复型薄膜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载物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的可观察复型薄膜的显微镜用载物片,具备定位的优点,解决了载物片在使用时,因不能被定位,使其容易与盖玻片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造成载物片不耐磨且不易观察复型薄膜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的可观察复型薄膜的显微镜用载物片,包括安放片、盖片和载片,所述盖片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安放片顶部的表面开设有与盖片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腔的底部连通有与盖板配合使用的观察槽,所述观察槽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载片配合使用的收纳室,所述安放片右侧的表面开设有与载片配合使用的抽拉槽,所述抽拉槽内腔的左侧与观察槽的内腔连通,所述安放片顶部表面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扣槽,所述安放片右侧表面的中心处且位于抽拉槽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扣槽,所述安放片右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套设有转动板。
5.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左侧的表面与安放片右侧的表面为滑动接触,所述转动板上贯穿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转动孔,转动孔的内圈与定位杆的表面为滑动接触。
6.优选的,所述观察槽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横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右侧贯穿安放片,所述限位槽的左侧延伸至收纳室内腔的左侧,所述载片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配合使用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7.优选的,所述盖片外圈的表面与限位凹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盖片顶部的表面与安放片顶部的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8.优选的,所述盖板外圈的表面与观察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盖板底部的表面与载片顶部的表面相接触。
9.优选的,所述载片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与抽拉槽、观察槽和收纳室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为滑动接触,所述载片底部的表面与抽拉槽、观察槽和收纳室内腔的底部均为滑动接触。
10.优选的,所述载片顶部的表面与抽拉槽、观察槽和收纳室内腔的顶部均存有空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放片、限位凹槽、观察槽、转动板、抽拉槽、定位杆、收纳室、盖片、盖板和载片的配合使用,具备定位的功能,这样载物片的使用更加耐磨同时方便观察复型薄膜,解决了载物片在使用时,因不能被定位,使其容易与盖玻片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造成载物片不耐磨且不易观察复型薄膜的问题,值得推广。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孔,方便了转动板的转动,通过限位槽和限位条的配合,避免载片在观察槽的内腔出现上下晃动的状况,通过限位凹槽,可对盖片进行收纳,通过观察槽,可对盖板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片结构示意图一;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片结构示意图二;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载片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安放片、2第一扣槽、3限位凹槽、4观察槽、5转动板、6限位槽、7抽拉槽、8第二扣槽、9定位杆、10收纳室、11盖片、12盖板、13限位条、14载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一种耐磨的可观察复型薄膜的显微镜用载物片,包括安放片1、盖片11和载片14,盖片11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12,安放片1顶部的表面开设有与盖片11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3,限位凹槽3的竖向深度与盖片11的竖向高度相同,限位凹槽3内腔的底部连通有与盖板12配合使用的观察槽4,观察槽4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载片14配合使用的收纳室10,安放片1右侧的表面开设有与载片14配合使用的抽拉槽7,抽拉槽7内腔的左侧与观察槽4的内腔连通,安放片1顶部表面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扣槽2,通过第一扣槽2,方便将盖片11扣出,安放片1右侧表面的中心处且位于抽拉槽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扣槽8,通过第二扣槽8,方便将载片14扣出,安放片1右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定位杆9的表面套设有转动板5,第一扣槽2的竖向深度大于限位凹槽3的竖向深度和盖片11的竖向高度;
22.转动板5左侧的表面与安放片1右侧的表面为滑动接触,转动板5上贯穿开设有与定位杆9配合使用的转动孔,转动孔的内圈与定位杆9的表面为滑动接触,通过设置转动孔,方便了转动板5的转动;
23.观察槽4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横向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的右侧贯穿安放片1,限位槽6的左侧延伸至收纳室10内腔的左侧,载片14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6配合使用的限位条13,限位条13的表面与限位槽6的内腔为滑动接触,安放片1、盖片11、载片14、盖板12、定位杆9、转动板5和限位条13的材质均为高品质玻璃,限位条13的横向
中心线与限位槽6和限位条13的横向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限位槽6和限位条13的配合,避免载片14在观察槽4的内腔出现上下晃动的状况;
24.盖片11外圈的表面与限位凹槽3的内腔为滑动接触,盖片11顶部的表面与安放片1顶部的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通过限位凹槽3,可对盖片11进行收纳;
25.盖板12外圈的表面与观察槽4的内腔为滑动接触,盖板12底部的表面与载片14顶部的表面相接触,通过观察槽4,可对盖板12进行收纳;
26.载片14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与抽拉槽7、观察槽4和收纳室10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为滑动接触,载片14底部的表面与抽拉槽7、观察槽4和收纳室10内腔的底部均为滑动接触;
27.载片14顶部的表面与抽拉槽7、观察槽4和收纳室10内腔的顶部均存有空隙。
28.使用时,将需要观察的物质放置于载片14的顶部,将载片14插入观察槽4内,插入结束后转动转动板5,利用转动板5对限位条13和载片14进行限位,拿起盖片11将盖片11放置于限位凹槽3内,使得盖板12底部的表面与载片14顶部的表面相接触对物质进行压制,最后将安放片1放置于显微镜上进行观察。
29.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30.综上所述:该耐磨的可观察复型薄膜的显微镜用载物片,通过设置安放片1、限位凹槽3、观察槽4、转动板5、抽拉槽7、定位杆9、收纳室10、盖片11、盖板12和载片14的配合使用,解决了载物片在使用时,因不能被定位,使其容易与盖玻片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造成载物片不耐磨且不易观察复型薄膜的问题。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