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防眩光防蓝光膜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防眩光防蓝光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蓝光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眩光防蓝光膜。


背景技术:

2.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等七色光组成,其中以400~500nm的蓝光波段能量最高,此外,蓝光也存在于数码产品背景光源中,随着对蓝光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有意识的进行蓝光防护工作,防蓝光概念一经提出,就广受消费者的关注。
3.市场上的防蓝光膜只能针对性防蓝光,相较于突发性的眩光不能进行防护,使用效果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眩光防蓝光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防蓝光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防蓝光膜只能针对性防蓝光,相较于突发性的眩光不能进行防护,使用效果单一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眩光防蓝光膜,包括表面硬化层和防眩光镀层,所述表面硬化层上表面粘接有清洁膜,且表面硬化层下端设置有耐污硬化层,所述防眩光镀层固定于耐污硬化层的下侧,且防眩光镀层下侧连接有抗蓝光材质层,所述防眩光镀层包括纳米涂层、偏光分子链、二色性颜料和硬化树脂,且纳米涂层表面分布有偏光分子链,所述偏光分子链内部设置有二色性颜料,且纳米涂层下表面设置有硬化树脂。
6.优选的,所述清洁膜与耐污硬化层之间呈平行分布,且表面硬化层上表面连接面与清洁膜下表面连接面相互贴合。
7.优选的,所述偏光分子链关于纳米涂层表面呈均匀分布,且偏光分子链呈波浪状。
8.优选的,所述纳米涂层与耐污硬化层之间呈粘接,且纳米涂层呈透明状。
9.优选的,所述抗蓝光材质层包括抗氧化层、连接胶和金属填充层,且抗氧化层上端设置有金属填充层,所述金属填充层上端涂覆有连接胶。
10.优选的,所述硬化树脂与金属填充层之间呈粘接,且金属填充层与硬化树脂厚度比为4:5。
11.优选的,所述抗蓝光材质层还包括抗蓝光因子和耐磨层,且金属填充层上表面分布有抗蓝光因子,所述抗氧化层底端连接有耐磨层。
12.优选的,所述抗蓝光因子关于金属填充层上表面呈均匀分布,且抗蓝光因子与金属填充层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层下表面与耐磨层上表面相互贴合,且耐磨层呈光滑状。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防蓝光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防眩光防蓝光膜,不但能够针对于蓝光进行反射和吸收,保护使用人员的视力,而且还通过设置防眩光层对该防蓝光膜进行吸收处理眩光对人员的刺激;
15.该防眩光防蓝光膜设置有表面硬化层,表面硬化层与耐污硬化层相互贴合,提高整体强度,通过两层对下端各层进行加固防护,相应在上端表面硬化层的上表面还贴合有一圈清洁膜,其能够对膜表面的灰尘进行阻隔,并且该清洁膜呈光滑平面状,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擦拭处理,保证该防蓝光膜洁净;
16.该防眩光防蓝光膜设置有偏光分子链,纳米涂层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组连续波浪状偏光分子链,当一束光的振动方向与偏光分子链的轴位方向相一致时,偏光分子链就能够通过内部紧密排布的二色性颜料吸收进入的偏振光,起到防眩光作用;
17.该防眩光防蓝光膜设置有金属填充层,金属填充层表面均匀分布的抗蓝光因子能够针对射入光中的紫外光线以及可见光波中的蓝光进行反射,而高效穿过绿光、红光等,起到防蓝光的效果,折射的蓝光受透镜的影响而向外折射,再次接触到抗蓝光因子反射出去,如此循环,将蓝光逐步反射导出,而金属填充层内部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其进一步针对可能透过的蓝光进行吸收滑处理,进一步提高防蓝光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印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化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表面硬化层;2、清洁膜;3、耐污硬化层;4、防眩光镀层;401、纳米涂层;402、偏光分子链;403、二色性颜料;404、硬化树脂;5、抗蓝光材质层;501、抗氧化层;502、连接胶;503、金属填充层;504、抗蓝光因子;505、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所示,一种防眩光防蓝光膜,包括表面硬化层1和防眩光镀层4,表面硬化层1上表面粘接有清洁膜2,且表面硬化层1下端设置有耐污硬化层3,清洁膜2与耐污硬化层3之间呈平行分布,且表面硬化层1上表面连接面与清洁膜2下表面连接面相互贴合,表面硬化层1与耐污硬化层3相互贴合,提高整体强度,通过两层对下端各层进行加固防护,相应在上端表面硬化层1的上表面还贴合有一圈清洁膜2,其能够对膜表面的灰尘进行阻隔,并且该清洁膜2呈光滑平面状,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擦拭处理,保证该防蓝光膜洁净。防眩光镀层4固定于耐污硬化层3的下侧,且防眩光镀层4下侧连接有抗蓝光材质层5。
23.如图1和图3所示,防眩光镀层4包括纳米涂层401、偏光分子链402、二色性颜料403和硬化树脂404,且纳米涂层401表面分布有偏光分子链402,偏光分子链402关于纳米涂层401表面呈均匀分布,且偏光分子链402呈波浪状,纳米涂层401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组连续波浪状偏光分子链402,当一束光的振动方向与偏光分子链402的轴位方向相一致时,偏光分子链402就能够通过内部颈部排布的二色性颜料403吸收进入的偏振光,起到防眩光作用。纳米涂层401与耐污硬化层3之间呈粘接,且纳米涂层401呈透明状,纳米涂层401在液体状态下铺平压合于耐污硬化层3表面,随后冷却硬化与耐污硬化层3牢牢贴附构成一体,提高其表面分布的偏光分子链402的连接强度。偏光分子链402内部设置有二色性颜料403,且纳米涂层401下表面设置有硬化树脂404。
24.如图1和图2所示,抗蓝光材质层5包括抗氧化层501、连接胶502和金属填充层503,
且抗氧化层501上端设置有金属填充层503,金属填充层503上端涂覆有连接胶502,硬化树脂404与金属填充层503之间呈粘接,且金属填充层503与硬化树脂404厚度比为4:5。抗蓝光材质层5还包括抗蓝光因子504和耐磨层505,且金属填充层503上表面分布有抗蓝光因子504,抗蓝光因子504关于金属填充层503上表面呈均匀分布,且抗蓝光因子504与金属填充层503固定连接,金属填充层503表面均匀分布的抗蓝光因子504能够针对射入光中的紫外光线以及可见光波中的蓝光进行反射,而高效穿过绿光、红光等,起到防蓝光的效果,折射的蓝光受透镜的影响而向外折射,再次接触到抗蓝光因子504反射出去,如此循环,将蓝光逐步反射导出,而金属填充层503内部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其进一步针对可能透过的蓝光进行吸收滑处理,进一步提高防蓝光效果。抗氧化层501底端连接有耐磨层505,抗氧化层501下表面与耐磨层505上表面相互贴合,且耐磨层505呈光滑状,该耐磨层505为超薄型纳米级二氧化硅与环氧树脂固化形成的膜层,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有效降低盖防蓝光膜受到的剐蹭程度,保证防蓝光膜的使用效果。
25.综上,该防眩光防蓝光膜,使用时,首先表面硬化层1的上表面还贴合有一圈清洁膜2,其能够对膜表面的灰尘进行阻隔,并且该清洁膜2呈光滑平面状,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擦拭处理,保证该防蓝光膜洁净,相应表面硬化层1与耐污硬化层3相互贴合,提高整体强度,通过两层对下端各层进行加固防护,而在耐污硬化层3下端的纳米涂层401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组连续波浪状偏光分子链402,当一束光的振动方向与偏光分子链402的轴位方向相一致时,偏光分子链402就能够通过内部颈部排布的二色性颜料403吸收进入的偏振光,起到防眩光作用,并且金属填充层503表面均匀分布的抗蓝光因子504能够针对射入光中的紫外光线以及可见光波中的蓝光进行反射,而高效穿过绿光、红光等,起到防蓝光的效果,折射的蓝光受透镜的影响而向外折射,再次接触到抗蓝光因子504反射出去,如此循环,将蓝光逐步反射导出,而金属填充层503内部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其进一步针对可能透过的蓝光进行吸收滑处理,进一步提高防蓝光效果,在抗氧化层501底端还设有一片耐磨层505,该耐磨层505为超薄型纳米级二氧化硅与环氧树脂固化形成的膜层,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有效降低盖防蓝光膜受到的剐蹭程度,保证防蓝光膜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