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轨道交通中钢轨是其重要组件,尽管其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耐腐蚀的材料,但由于其常年暴露在空气中,因此钢轨生锈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常需通过除锈装置除去钢轨上的铁锈;现有的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一般不便于携带,不具有转向结构,难以使作业人员使用时的使用舒适度高,以及对钢轨本体的除锈效果有限,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一般不便于携带,不具有转向结构,难以使作业人员使用时的使用舒适度高,以及对钢轨本体的除锈效果有限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包括: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下表面安装有与之螺钉固定的移动轮,且连接底座的中部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左右两端内侧,且连接板的内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带轴蜗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下两端右侧,且支撑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固定在活动板的中部下侧,且承接板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与之螺钉固定的定位板;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粘贴固定在活动板的上端后侧,且雾化喷头的上端连接有三通管;倾斜刮板,所述倾斜刮板铰接在下侧支撑板单体的前端内侧,且倾斜刮板的后端下侧设置有第二弹簧。
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与侧截面形状呈“√”状结构的外套板为螺栓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定位孔,并且外套板由主板体和位于主板体上端外侧粘贴固定的防滑橡胶垫构成。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板与侧截面形状呈“√”状结构的外套板为螺栓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定位孔,因此便于调节外套板与固定板的连接间距,并便于将之定位,由于外套板由主板体和位于主板体上端外侧粘贴固定的防滑橡胶垫
构成,因此通过防滑橡胶垫的弹性和防滑性能,从而便于使作业人员使用该装置时的使用舒适度高。
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带轴蜗轮卡合贯穿在连接底座的左右两端内部,且连接板通过带轴蜗轮与连接底座构成卡合不可拆卸结构,并且带轴蜗轮的前端下侧设置有与之啮合连接的蜗杆,而且蜗杆的外端外侧卡合有与连接底座固定连接的限位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带轴蜗轮卡合贯穿在连接底座的左右两端内部,且连接板通过带轴蜗轮与连接底座构成卡合不可拆卸结构,因此通过带轴蜗轮便于使得连接板与连接底座为卡合不可拆卸连接,达到对连接板进行限位的目的,由于带轴蜗轮的前端下侧设置有与之啮合连接的蜗杆,而蜗杆的外端外侧卡合有与连接底座固定连接的限位块,因此通过转动限位块卡合限位下的蜗杆,便于使得带轴蜗轮进行转动。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中部内侧卡合不可拆卸连接有呈“t”字型结构的限制板,且限制板的右端卡合连接在连接板的外端内侧,并且连接板与限制板之间粘贴固定有第一弹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活动板的中部内侧卡合不可拆卸连接有呈“t”字型结构的限制板,且限制板的右端卡合连接在连接板的外端内侧,并且连接板与限制板之间粘贴固定有第一弹簧,因此通过在第一弹簧的弹性性能下,便于使限制板带动与之卡合不可拆卸连接的活动板在支撑板的限位下进行转向,从而便于使该装置具有转向结构。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接板的下侧依次设置有打磨辊和钢轨本体,且打磨辊卡合连接在定位板单体的上端内侧,并且定位板单体的下端内侧均匀设置有与之粘贴固定的毛刷,而且打磨辊的下侧和毛刷的内侧均与钢轨本体为贴合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承接板的下侧依次设置有打磨辊和钢轨本体,且打磨辊卡合连接在定位板单体的上端内侧,并且定位板单体的下端内侧均匀设置有与之粘贴固定的毛刷,而且打磨辊的下侧和毛刷的内侧均与钢轨本体为贴合连接,因此通过打磨辊和毛刷,便于使该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对钢轨本体进行除锈,以及便于对打磨辊进行更换和对毛刷进行添补。
1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轨本体的下表面低于定位板和移动轮的下表面,且雾化喷头位于钢轨本体的中部上侧,并且雾化喷头通过三通管和抽液泵与除锈液盛放箱构成连通结构,而且抽液泵与除锈液盛放箱下端前侧固定的安装板为螺钉固定连接,除锈液盛放箱的左右两端后侧均固定有连接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钢轨本体的下表面低于定位板和移动轮的下表面,因此便于避免除锈使用时,地面对移动轮造成磨损,由于雾化喷头位于钢轨本体的中部上侧,雾化喷头通过三通管和抽液泵与除锈液盛放箱构成连通结构,且抽液泵与除锈液盛放箱下端前侧固定的安装板为螺钉固定连接,除锈液盛放箱的左右两端后侧均固定有连接带,因此便于使工作人员将除锈液盛放箱进行携带,并便于通过抽液泵的作业,使得雾化喷头通过三通管将除锈液盛放箱内的除锈液向钢轨本体上喷洒。
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倾斜刮板和支撑板为粘贴固定连接,且呈倾斜状结构的第二弹簧与钢轨本体为贴合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倾斜刮板和支撑板为粘贴固定连接,且呈倾斜状结构的第二弹簧与钢轨本体为贴合设置,因此便于使倾斜刮板在
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钢轨本体始终贴合连接,从而便于对钢轨本体上的锈进行刮除,使得除锈效果好。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和折叠,使得达到该装置便携的目的,具有转向结构,便于使作业人员使用该装置的使用舒适度高,并便于使得该装置对钢轨本体的除锈效果好;1.设置有连接底座、移动轮、连接板和带轴蜗轮,由于连接底座的下侧螺钉安装固定有移动轮,连接底座的左右两端内侧均通过带轴蜗轮设置有与之卡合不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而带轴蜗轮的前端下侧啮合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外端外侧卡合连接有与连接底座固定的限位块,因此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和折叠,使得达到该装置便携的目的;2.设置有连接底座、固定板、外套板和定位孔,由于连接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螺栓固定有外套板,而固定板内等间距开设有定位孔,外套板由主板体和主板体上端外侧粘贴的防滑橡胶垫构成,因此便于调节固定板与外套板的间距,并通过外套板的形状和防滑橡胶垫的自身性能,从而便于使作业人员使用该装置的使用舒适度高;3.设置有连接板、支撑板、活动板和限制板,由于连接板关于连接底座对称设置,连接板的外端外侧固定有内侧转动连接活动板的支撑板,而活动板的内侧卡合不可拆卸连接有限制板,连接板的内侧通过第一弹簧伸缩连接有与之卡合的限制板,且限制板的定位孔包裹在带轴蜗轮和蜗杆的外侧,因此便于使得该装置具有转向结构;4.设置有活动板、承接板、定位板和打磨辊,由于活动板下固定承接板的左右两侧螺钉固定有定位板,而定位板的上端内侧卡合连接有与钢轨本体贴合的打磨辊,定位板的下端内侧粘贴固定有与钢轨本体贴合的毛刷,以及活动板的后端内侧固定有通过连接带和抽液泵与除锈液盛放箱连通的雾化喷头,支撑板的前端内侧铰接有与钢轨本体贴合的倾斜刮板,而支撑板和倾斜刮板的内侧粘贴固定有第二弹簧,因此便于使得该装置对钢轨本体的除锈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外套板与固定板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外套板的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定位板与打磨辊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倾斜刮板与支撑板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连接底座;2、移动轮;3、固定板;4、外套板;401、主板体;402、防滑橡胶垫;5、定位孔;6、连接板;7、带轴蜗轮;8、蜗杆;9、限位块;10、支撑板;11、活动板;12、限制板;13、第一弹簧;14、承接板;15、定位板;16、打磨辊;17、毛刷;18、钢轨本体;19、雾化喷头;20、三通管;21、除锈液盛放箱;22、连接带;23、安装板;24、抽液泵;25、倾斜刮板;2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包括连接底座1、移动轮2、固定板3、外套板4、主板体401、防滑橡胶垫402、定位孔5、连接板6、带轴蜗轮7、蜗杆8、限位块9、支撑板10、活动板11、限制板12、第一弹簧13、承接板14、定位板15、打磨辊16、毛刷17、钢轨本体18、雾化喷头19、三通管20、除锈液盛放箱21、连接带22、安装板23、抽液泵24、倾斜刮板25和第二弹簧26;连接底座1,连接底座1的下表面安装有与之螺钉固定的移动轮2,且连接底座1的中部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连接板6,连接板6对称设置在连接底座1的左右两端内侧,且连接板6的内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带轴蜗轮7;支撑板10,支撑板10固定连接在连接板6上下两端右侧,且支撑板10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1;承接板14,承接板14固定在活动板11的中部下侧,且承接板14的左右两侧均贴合设置有与之螺钉固定的定位板15;雾化喷头19,雾化喷头19粘贴固定在活动板11的上端后侧,且雾化喷头19的上端连接有三通管20;倾斜刮板25,倾斜刮板25铰接在下侧支撑板10单体的前端内侧,且倾斜刮板25的后端下侧设置有第二弹簧2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转向结构的便携式轨道交通用钢轨除锈装置时,如图1、图2和图4,首先可通过连接底座1下侧螺钉安装固定的移动轮2,将该装置移动至作业地点,然后可依次转动连接底座1左右两端前侧设置的蜗杆8,由于蜗杆8的外侧卡合连接有与连接底座1固定的限位块9,蜗杆8的上侧啮合连接有带轴蜗轮7,而带轴蜗轮7卡合贯穿在连接底座1的外端内部,带轴蜗轮7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底座1卡合的连接板6,因此便于使蜗杆8在限位块9的卡合限位下带动其上侧啮合连接的带轴蜗轮7进行转动,使得带轴蜗轮7在连接底座1的卡合限位下带动连接板6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达到使连接板6与连接底座1处于同一水平面,将该装置展开的目的;如图1、图3、图5和图6,再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断开外套板4与其内部嵌套连接固定板3的螺栓固定连接,由于固定板3与连接底座1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板3上等间距开设有定位孔5,因此便于调节外套板4与固定板3的连接间距,并便于将之固定,再可通过外套板4的侧截面形状呈“√”状结构,且外套板4由主板体401和主板体401上端外侧粘贴的防滑橡胶垫402构成,因此便于使作业人员通过外套板4的形状和防滑橡胶垫402的自身弹性性能和防滑性能,使得在使用该装置时的使用舒适度高,如图1、图3、图7和图8,接着可通过除锈液盛放箱21上对称粘贴固定的连接带22,将除锈液盛放箱21背至背部,再可手持提拉外套板4,通过固定板3将连接底座1及连接底座1左右两端内侧卡合不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6提拉升起,将该装置放置于钢轨本体18上,使得承接板14下与定位板15卡合连接的打磨辊16与钢轨本体18贴合连接,使得定位板15下端内侧粘贴固定的毛刷17与钢轨本体18贴合连接,以及使得支撑板10上铰接连接的倾斜刮板25在第二弹簧26的作用下与钢轨本体18贴合连接;如图1、图2、图4和图8,接着可通过除锈液盛放箱21上固定连接安装板23上螺钉安
装的抽液泵24进行作业,使得抽液泵24将除锈液盛放箱21内的除锈液抽入抽液泵24上连接的三通管20内,由于连接板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外端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1,而活动板11的后侧粘贴固定有雾化喷头19,雾化喷头1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三通管20,因此便于使除锈液由三通管20通入雾化喷头19内,喷至钢轨本体18上,并可通过推动外套板4,使得该装置在钢轨本体18上进行移动,达到使打磨辊16对钢轨本体18进行打磨,毛刷17对钢轨本体18进行刷动,并使倾斜刮板25对钢轨本体18进行刮动的目的,从而便于使得该装置对钢轨本体18的除锈效果好;如图1、图3和图4,在通过外套板4使得该装置在钢轨本体18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支撑板10内转动连接活动板11的内侧卡合不可拆卸连接有限制板12,而限制板12是内端卡合连接在连接板6内,连接板6和限制板12的内侧粘贴固定有第一弹簧13,以及活动板11的中部下侧固定连接有外侧螺钉安装定位板15的承接板14,因此在该装置遇到钢轨本体18处于弯曲状态后,承接板14会在定位板15对钢轨本体18的遮挡限位下带动活动板11,在支撑板10限位下和在连接板6内第一弹簧13连接限制板12的限位下进行微转,便于使得该装置具有转向结构,从而便于避免影响该装置除锈使用的速度;如图2、图3和图4,在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可转动限位块9内的蜗杆8,使得带轴蜗轮7在连接底座1的限位下带动连接板6进行转动,便于使连接板6与连接底座1处于垂直状态,对该装置进行折叠收纳,再可通过拉动外套板4上的防滑橡胶垫402,便于使该装置通过连接底座1下安装的移动轮2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达到对该装置便携的目的,以及在对该装置长期使用后,可通过断开定位板15与承接板14的螺钉连接,以便对定位板15上端内侧卡合的打磨辊16进行更换,并可对定位板15下端上粘贴固定的毛刷17进行添补,从而便于避免其磨损而影响除锈效果,以上电气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22.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