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有螺栓钢轨扣件调高型铁垫板及其调高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有螺栓钢轨扣件调高型铁垫板及其调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螺栓钢轨扣件调高型铁垫板及应用该铁垫板的调高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不断增加,截止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4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969.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6280.8公里,且仍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和运营年限的不断增加,轨道不均匀沉降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轨道调高等病害进行治理的需求越来越多。
3.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一般采用无砟道床,轨道调高主要依靠钢轨扣件来实现。目前国内城轨非减振类的钢轨扣件主要分为有t型螺栓和无t型螺栓两大类,这两类扣件一般均采用在铁垫板下加设调高垫板的方式来实现轨道调高,调高量一般不超过30mm。而一些城轨地下线隧道最大沉降量达到70mm甚至更大,普通的调高垫板已不能满足轨道的调高需求。在运营养护维修实践中,超过30mm的沉降一般采取在普通扣件铁垫板下加设铁质调高垫板的方式进行调高,同时需要相应加长锚固螺栓的长度,这种调高方式对扣件的锚固受力影响较大,易发生锚固螺栓剪切破坏以及预埋套管的拉拔破坏,影响轨道几何状态及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普通扣件调高量较小,以及增大调高量引起的扣件锚固强度及稳定性问题,本发明研发一种有螺栓钢轨扣件调高型铁垫板及其调高结构,适用于城轨地下线不均匀沉降量较大的地段,能够实现最大70mm的轨道调高,同时保持扣件受力状态的稳定,与普通扣件可替换性好,充分利用既有扣件零部件,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节省造价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有螺栓钢轨扣件调高型铁垫板,包括中部厚度规格可变的承轨槽,承轨槽两侧对称设有铁座,铁座外侧对称设有锚固边,所述承轨槽用于承载钢轨,所述铁座用于承载弹条并对钢轨实现扣压固定,所述锚固边上设有锚固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铁垫板锚固于轨枕上。
7.其中,所述铁垫板为对称结构,锚固螺栓孔为左右对称布置,锚固螺栓孔为长圆孔,且对称布置的锚固螺栓孔的孔距与对应非调高型普通扣件一致;
8.其中,铁垫板两侧的锚固边上设有波浪形结构,用于与其上部的配合连接结构(平垫块)匹配啮合。
9.其中,所述铁座上部设有凹槽结构,用于弹条的定位及固定;铁座中间设有贯穿铁垫板的t型螺栓孔,t型螺栓孔上部开口为长条形,用于容纳其上部的配合连接结构(t型螺栓)的螺栓头通过;t型螺栓孔下部开口为圆形,且由下向上逐渐收窄;t型螺栓孔中间设有
与上部开口垂直的横向卡槽,用于对其上部的配合连接结构的螺栓头进行卡合。
10.其中,所述承轨槽下部采用分格镂空设计,每个镂空格呈锥形台状,边角处均进行倒圆角设计。
11.其中,铁垫板纵向两侧设有边耳,高度大于承轨槽的承轨面,用于对于其内部配合的相关结构(轨下垫板)进行限位。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调高结构,包括上述铁垫板,所述铁垫板通过一对锚固螺栓配合锚固螺栓孔锚固于轨枕上,所述铁垫板下部设有绝缘缓冲垫板,钢轨通过一对扣合组件固定于铁垫板的承轨槽内。
13.其中,所述锚固螺栓依次通过重型弹簧垫圈、平垫块锚固螺栓孔将铁垫板锚固于轨枕上;所述扣合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t型螺栓、螺母、平垫圈及弹条,所述弹条部分固定于铁垫板的铁座的凹槽内,部分扣压于钢轨侧边的轨距块上,t型螺栓通过与铁垫板的t型螺栓孔的配合为所述弹条提供向下的压力。
14.其中,所述钢轨下部设轨下垫板,用于提供扣件弹性;所述轨下垫板下方还设有轨下调高垫板,用于配合提供一部分调高量;所述绝缘缓冲垫板上方与铁垫板之间还设有铁垫板下调高垫板,用于配合提供一部分结构整体调高量。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铁垫板一体化整铸的结构设计,实现同时用于固定弹条的铁座部分随承轨槽同步加高,保证弹条、铁座及承轨槽三部分的固定关系不变。铁垫板两侧螺栓锚固边保持与普通扣件一致,不改变锚固螺栓、铁垫板及道床之间的锚固关系,保证扣件受力稳定。在沉降治理时,只需将普通铁垫板替换为本调高型铁垫板,其他扣件零部件均可利旧。该调高型铁垫板能够实现扣件20-70mm甚至更高要求的调高,满足城轨地下线的沉降治理需求。铁垫板与下部基础的锚固关系保持不变,受力稳定,锚固牢固,保证调高之后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铁垫板加厚部分下部采用分格镂空设计,减少材料用量,节省造价。与对应普通扣件的其他零部件能够完全匹配,方便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利旧,降低投资。铁垫板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好,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高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高结构的组装俯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铁垫板的俯视图;
19.图4时本实用新型铁垫板一种规格的正视图;
20.图5时本实用新型铁垫板另一种规格的正视图;
21.图中:1、t型螺栓;2、螺母;3、平垫圈;4、弹条;5、轨距块;6、铁垫板;7、绝缘缓冲垫板;8、轨下垫板;9、锚固螺栓;10、重型弹簧垫圈;11、平垫块;12、预埋套管;13、轨下调高垫板;14、铁垫板下调高垫板;15、钢轨;16、锚固螺栓孔;17、锚固边;18、铁座;19、承轨槽;20、镂空格;21、t型螺栓孔;22、边耳。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铁垫板6,该结构通过一对锚固螺栓9、重型弹簧垫圈10、平垫块11以及预制轨枕中的预埋套管12对称锚固于轨枕上,所述铁垫板6下部一般设有绝缘缓冲垫板7,以满足扣件绝缘及与下部基础间的缓冲要求。钢轨15通过一对t型螺栓1、螺母2、平垫圈3及弹条4固定于铁垫板6上,所述钢轨15两侧各设有一块轨距块5,用于调节轨距,所述弹条4通过扣压轨距块5实现对钢轨15的固定,所述钢轨15下部设轨下垫板8,提供扣件弹性。
24.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铁垫板6为对称结构,锚固螺栓孔16为左右对称布置,一般为两个,且两个锚固螺栓孔16的孔距与对应非调高型普通扣件一致,以便在既有线有调高需求的地段进行替换。铁垫板两侧的锚固边17上设有波浪形结构,与平垫块11下部的波浪形结构咬合,通过破浪性结构的咬合错动,能够作用移动铁垫板位置,从而实现轨距调节与控制,锚固螺栓孔16为长圆孔,为铁垫板移动来调节轨距时提供空间。由于轨底坡的存在,扣件高度的调整会引起轨距的变化,但该变化量一般为扣件调高量的1/20(轨底坡为1:40),变化量较小,可通过调整轨距块5的型号或通过锚固边17和平垫块11的波浪形结构错牙咬合来调整铁垫板的横向位置,实现轨距的调整。
25.如图4-5,本实用新型铁垫板承轨槽19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铁座18,配合t型螺栓1、螺母2、平垫圈3、弹条4,实现对钢轨15的扣压固定。铁座18上部设有凹槽结构,方便弹条4的定位及固定。铁座18中间设有贯穿铁垫板的t型螺栓孔21,该孔上部开口为长条形,可容纳t型螺栓1的螺栓头通过。下部开口为圆形,直径为52mm,且由下向上逐渐收窄,满足扣件铸造时的拔模斜度要求。中间设有与上部开口垂直的横向卡槽,t型螺栓1的螺栓头通过上部长条形开口放入,旋转90度后向上提拉,螺栓头即可卡入卡槽,将弹条4安放于铁座18之后,即可用螺母2、平垫圈3对弹条4进行固定。
26.本实用新型铁垫板通过加厚承轨槽19位置的厚度来实现扣件的大调高量,铁垫板可根据扣件调高需要将承轨槽部分加厚,图4-5分别示例了承轨槽加厚20mm和40mm两个规格的结构,配合调高量为0-30mm的调高垫板14,来实现扣件0-70mm的调高。承轨槽19加厚部分下部采用分格镂空设计,例如可设四个镂空格20,楼空格20整体呈锥形台状,底边尺寸为60
×
60mm,顶边尺寸为45
×
45mm,边角处均进行倒圆角设计,这种结构方便铁垫板在铸造时进行脱模。分格镂空设计使得铁垫板在横向和纵向均有贯通的梁式结构,既能有效减少铁垫板材料用量,减轻重量,节省造价,又能够保证铁垫板的整体性、强度和稳定性。加厚承轨槽19时,铁座18同步加高,保证铁座18与承轨槽19之间的相对尺寸关系不随承轨槽19的加厚而发生改变,维持弹条4对钢轨15扣压关系的稳定。
27.本实用新型铁垫板纵向两侧设有边耳22,其平面尺寸为30
×
10mm,高出城轨槽19的承轨面7mm。其作用是对轨下垫板8进行限位,避免钢轨在温度应力作用下发生伸缩时,将轨下垫板8带出承轨槽19。
28.本实用新型铁垫板两侧锚固边17的厚度与对应非调高型的普通扣件一致,不随承轨槽19部分加厚,能够保持锚固螺栓9对铁垫板锚固关系的稳定,尽量减少由于扣件调高而引起的扣件整体结构受力的变化。铁垫板采用铸造工艺进行加工制造,结构设计中的倒角、斜度均按照满足铸造工艺的相关要求执行。在既有线结构不均匀沉降地段,需要对轨道进
行调高的,只需拆除原有扣件铁垫板,同位置替换为本实用新型调高型铁垫板,扣件其余零部件均可利用原有零部件进行原位安装,根据现场调高需求,配合部分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铁垫板下调高垫板14,即可实现轨道0-70mm及以上的调高。扣件与基础间锚固牢固可靠,弹条4扣压稳定,扣件整体性好,安全稳定,铁垫板加厚部分下部进行分格镂空,减少材料用量,降低造价,原有扣件零部件可利旧,替换下的普通型铁垫板若无损坏可作为线路备件使用,整体经济性好。
29.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力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