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2.目前公路防撞护栏是十分常见的道路安全基础设施,可对行驶中的汽车起到导向、警示等重要作用,我国最常见的防撞护栏一般为钢制护栏板,目前出现了一种滚筒式防撞护栏,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死亡率。
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48630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碰撞防侧翻式柔性滚筒智能防护栏,包括多个并列主轴,主轴外套有柔性滚筒;柔性滚筒之间有间隙;连接装置固连于多个主轴。柔性滚筒内设置有转动位置传感器。交通事故导致的车辆和防护栏发生刮擦或碰撞时,一部分的能量依靠柔性滚筒的变形来抵消,而且柔性滚筒变形以后的回弹力还能着力于车体,这就减小了碰撞对车辆的损伤程度,同时,护栏本身也降低了损毁程度;柔性滚筒受侧向力以后发生的自行转动,对车轮有导向的作用,使车体沿着道路方向修正自身的方向,车体基本不会出现由于骤停而导致的侧翻现象。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防撞护栏利用上部连接带对一排主轴进行连接,上部连接带一般采用钢制进而保障防护栏的整体强度,同时对滚筒进行限位,使滚筒不易脱离对应的主轴,当发生事故或其他意外导致需要对少量滚筒进行更换时,需要将对应一整排主轴的上部连接带进行拆装,更换滚筒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便于更换滚筒,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6.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防撞护栏,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公路防撞护栏,包括若干竖直的立柱,所述立柱外均套设有滚筒,立柱上端部均设有连接板,相邻两个立柱的连接板之间均设有圆杆,相邻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圆杆转动连接,圆杆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均可拆卸连接有与立柱适配的卡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连接两端的限位螺母拆下,即可将对应的圆杆抽出,此时该连接板与相邻两侧的连接板分离,使用者将卡箍拆下,即可将该连接板单独取下,进而可将对应的滚筒向上抽离立柱,便于更换滚筒。
9.可选的,所述立柱下端部均设有限位盘,限位盘均位于对应滚筒的下方,限位盘与对应的滚筒之间均滚动连接有若干滚珠。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盘对滚筒进行支撑,使滚筒脱离地面便于转动对汽车导向,同时滚筒转动时带动带动滚珠滚动,与限位盘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对汽车的导向效果较好。
11.可选的,所述限位盘均与对应的立柱转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盘可与立柱转动连接,进一步减小了滚筒转动所需
克服的摩擦阻力,对汽车的导向效果较好。
13.可选的,所述滚筒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弧形槽,弧形槽均竖直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筒的弧形槽,增大了滚筒表面的粗糙度,便于汽车撞击时带动滚筒发生转动,对汽车的导向效果较好。
15.可选的,所述立柱上端部均开设有与卡箍适配的环形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嵌入环形槽内对连接板进行固定,便于对卡箍进行定位,连接板不易高低不平加重磨损,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17.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球和球槽,连接球与球槽相互适配,连接板靠近自身连接球的一端设有连接环,连接环设有若干连接螺栓,连接板靠近自身凹槽的一端设有若干与连接螺栓适配的螺纹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连接螺栓拆下,使连接环与对应的连接板分离,失去对连接球的限位作用,进而使连接球脱离对应的球槽,实现对连接板的拆卸,便于对滚筒进行更换。
19.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钢索,钢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立柱上端部均设有与钢索适配的连接槽及与安装块适配的安装槽,安装槽宽度大于连接槽宽度,连接槽及安装槽均与对应立柱的上端部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索对相邻的立柱进行连接,使用者向上拉动钢索,使安装块脱离对应的安装槽,即可对钢索进行拆卸,进而便于对滚筒进行更换。
21.可选的,所述立柱上端部均设有盖板,盖板均设有与对应立柱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对安装槽及连接槽的开口进行封闭,钢索不易意外脱离立柱。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设置连接板、圆杆及限位螺母,使用者将连接两端的限位螺母拆下,即可将对应的圆杆抽出,此时该连接板与相邻两侧的连接板分离,使用者将卡箍拆下,即可将该连接板单独取下,进而可将对应的滚筒向上抽离立柱,便于更换滚筒;
25.通过连接球及连接环,使用者将连接螺栓拆下,使连接环与对应的连接板分离,失去对连接球的限位作用,进而使连接球脱离对应的球槽,实现对连接板的拆卸,便于对滚筒进行更换;
26.通过设置钢索及安装块,钢索对相邻的立柱进行连接,使用者向上拉动钢索,使安装块脱离对应的安装槽,即可对钢索进行拆卸,进而便于对滚筒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3是限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突显球槽、连接球及连接环位置的爆炸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突显安装块、安装槽及连接槽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2、滚筒;3、连接板;31、圆杆;32、卡箍;311、限位螺母;11、限位盘;111、滚珠;21、弧形槽;33、连接球;34、球槽;35、连接环;4、钢索;41、安装块;12、连接槽;13、安装槽;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37.实施例1:
38.参照图1,一种公路防撞护栏,包括若干竖直的立柱1,立柱1呈轴线竖直的圆柱状,立柱1下端部埋入道路两侧的土地内,立柱1的两端之间安装有滚筒2,滚筒2可与立柱1发生相对转动,立柱1上端部安装有连接板3,连接板3对多根立柱1上端部起到连接作用,汽车意外与护栏撞击时,多根立柱1在连接板3的作用下同时承受汽车的冲击力,车头与滚筒2接触,带动滚筒2发生转动,滚筒2对汽车起到导向作用,进而减少损失。
39.参照图1和图2,立柱1上端部均安装有连接板3,连接板3水平设置且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安装在对应的立柱1上;相邻两根立柱1的连接板3之间安装有圆杆31,圆杆31呈轴线竖直的圆柱状,连接板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相邻两个连接板3板相互靠近一端的连接块相互适配且交叉重叠。
40.参照图1和图2,相邻连接板3的连接块均开设有与圆杆31适配的连接孔,圆杆31位于对应的连接孔内,对相邻两个连接板3进行连接,对应的两个连接板3不易分开,进而在承受撞击时将受力分摊至附近的多根立柱1上。圆杆31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311,限位螺母311对圆杆31起到限位作用,圆杆31不易意外滑落脱离连接孔。
41.参照图1和图2,需要对某个滚筒2进行更换时,使用者手动将对应连接板3两端圆杆31的限位螺母311拧下,每根圆杆31只需拧下一个限位螺母311即可,然后使用者即可将圆杆31从对应的连接孔内抽出,此时对应的两个连接板3失去连接;连接板3两端的圆杆31均抽出后,连接板3两端均失去与其他连接板3的连接。
42.参照图1,立柱1上端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卡箍32,卡箍32的两端绕过对应的立柱1均靠近对应的连接板3,正常使用状态下,长螺栓将卡箍32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板3进行固定;使用者将卡箍32两端的长螺栓拧松,向上将卡箍32从环形槽内抽出,进而将连接板3及对应的卡箍32从立柱1上拆下,此时使用者将坏掉的滚筒2向上从立柱1上抽出,然后将新的滚筒2从上至下插在立柱1上,实现便于对单个或少量滚筒2进行更换。
43.参照图1,立柱1下端部均安装有限位盘11,限位盘11与对应的立柱1同轴设置,立柱1开设有与限位盘11适配的限位槽,限位盘11嵌入限位槽内与立柱1转动连接,不可沿竖直方向与对应的立柱1发生相对移动;滚筒2插入立柱1至下端部与对应的限位盘11抵触时,限位盘11对滚筒2起到支撑作用,滚筒2不易滑落至立柱1下端部。
44.参照图1和图2,使用者将卡箍32重新套在立柱1上端部且嵌入环形槽内,将对应连接板3的两端靠近相邻两侧的连接板3,然后将卡箍32两端的长螺栓拧紧,对该连接板3进行重新固定;最后使用者将圆杆31重新插入该连接板3两端的连接孔内使之与两侧的连接板3重新连接,拆装连接板3及更换滚筒2的过程较为方便。
45.参照图1和图3,限位盘11上端面均安装有若干滚珠111,滚珠111均沿对应限位盘11的周向设置,滚珠111均与对应的限位盘11滚动连接,车辆带动滚筒2发生转动时,滚珠111与对应的限位盘11发生相对滚动,同时限位盘11发生转动,滚筒2转动所受的阻力较小,便于及时对车辆起到导向作用。
46.参照图1,滚筒2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条弧形槽21,弧形槽21均竖直设置,弧形槽21增大了滚筒2表面的粗糙度,车辆与滚筒2接触时,二者之间摩擦力较大,便于及时带动滚筒2发生转动实现导向。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公路防撞护栏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对某个滚筒2进行更换时,使用者手动将对应连接板3两端圆杆31的一个限位螺母311拧下,然后将连接板3两端的圆杆31均抽出,连接板3两端均失去与其他连接板3的连接;使用者将卡箍32两端的长螺栓拧松,向上将卡箍32从环形槽内抽出,进而将连接板3及对应的卡箍32从立柱1上拆下,此时使用者将坏掉的滚筒2向上从立柱1上抽出,然后将新的滚筒2从上至下插在立柱1上,实现便于对单个或少量滚筒2进行更换。
48.实施例2:
49.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板3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球33和球槽34,连接球33与球槽34相互适配,连接球33均与对应的连接板3固定连接,且连接球33一端均与相邻连接板3的球槽34一端靠近,球槽34均为半圆状,连接球33部分嵌入对应的球槽34内。
50.参照图4和图5,连接板3靠近对应连接球33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连接环35,连接环35沿其周向安装有若干连接螺栓,连接板3靠近对应球槽34的一端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螺栓一一对应,连接螺栓嵌入对应的螺纹孔内与相邻连接板3螺纹连接,对对应的连接球33进行限位,实现相邻连接板3的连接。
51.参照图4和图5,需要更换滚筒2时,使用者将对应立柱1连接板3两端的连接连接螺栓拧下,使连接环35与相邻的连接板3脱离,此时使用者将对应的卡箍32取下,然后稍微转动连接板3即可将连接板3从对应的立柱1上取下,进而便于更换滚筒2。
52.实施例3:
53.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均安装有钢索4,利用钢索4进行连接;立柱1上端部均安装有盖板5,盖板5的中间位置均安装有固定螺栓;更换滚筒2时,使用者将固定螺栓拧下,然后将盖板5取下,立柱1上端部靠近相邻两侧立柱1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槽12,两侧的钢索4从连接槽12延伸至立柱1内。
54.参照图6和图7,连接槽12均连通有安装槽13,钢索4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1,安装块41嵌入对应的安装槽13内,安装块41的宽度大于连接槽12的宽度,对钢索4进行限位,钢索4不易脱离立柱1,使用者将钢索4及安装块41向上拉动,从立柱1上端部将安装块41取出,即可将钢索4取下,然后对滚筒2进行更换较为方便;更换完成后,使用者将钢索4两端的安装块41重新嵌入对应的安装槽13内,重新对盖板5进行安装即可。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