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护栏。


背景技术:

2.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护栏的立柱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通常安装于如物流通道两侧,生产设备周边,建筑墙角,门的两侧及货台边沿等等,有效减免搬运设备往来穿梭时带来意外撞击造成的设备、设施的损坏。护栏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交通、社区、港口、机场、仓储区域的维护,此类产品日趋发展成熟,成为建材行业的重要分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样式不断增多。
3.但是,现有的护栏具有以下缺点:
4.1、现有的护栏通常是增加其的坚固程度对护栏另一侧的行人或建筑进行保护,在发生撞击时无法保护意外撞击的物体,坚固的护栏在发生撞击时无法卸去撞击物体的动能,产生二次伤害,造成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5.2、现有的护栏在发生撞击后产生的大量碎片四处飞射,对过往的行人、车辆和建筑造成伤害,同时由于护栏往往是公共设施,在保护的作用之外无法带来任何经济收益。
6.3、现有的护栏在固定的时候多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组装的时候消耗大量人力,且组装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护栏,通过设置挡板、第一底固定柱、中心柱和中心防撞块,解决了现有的护栏发生撞击时无法卸去撞击物体的动能,产生二次伤害,撞击后产生的大量碎片四处飞射和无法带来任何经济收益的问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9.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护栏,包括挡板、第一底固定柱、中心柱和中心防撞块,所述中心柱底部的周侧面皆固定连接有侧底柱,所述侧底柱远离中心柱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侧辅助固定块,所述中心柱的顶部开设有中心顶固定孔,所述中心柱的顶部通过顶栓卡接有顶固定盘,所述顶固定盘的下方设置有中心防撞块,所述中心防撞块下方的中心柱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底固定盘,顶固定盘与底固定盘将中心防撞块进行卡接限位,所述顶固定盘与底固定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固定柱和第一底固定柱,所述顶固定盘与底固定盘远离固定有第一顶固定柱和第一底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固定柱和第二底固定柱,固定柱将挡板进行卡接,所述第一顶固定柱和第一底固定柱与第二顶固定柱和第二底固定柱的中间卡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下方的中央开设有置固槽,置固槽在卡接完成后在底固定栓卡接的时候提供卡接点。
10.进一步地,所述顶固定盘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盘顶固定孔,所述盘顶固定孔的直径与中心顶固定孔的大小相等,在顶固定盘使用时,将盘顶固定孔与中心顶固定孔位置对应
后放入顶栓进行卡接固定,所述底固定盘的中央开设有底固定槽,所述底固定盘通过底固定槽套设在中心柱上方的地面上,底固定盘通过底固定槽的位置固定在中心柱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固定柱远离底固定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柱固定块,所述第一底柱固定块的中央开设有第一底柱固定孔,所述第一底固定柱的上以第一底固定柱上表面的横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固定块和第二底固定块,且以第一底固定柱上表面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对第一底固定块和第二底固定块,所述第一顶固定柱远离顶固定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柱固定块,所述第一顶柱固定块的中央开设有第一顶柱固定孔,所述第一顶固定柱的下方以第一顶固定柱的下表面横向中心线为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固定块和第二顶固定块,且以第一顶固定柱的下表面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固定连接有两对第一顶固定块和第二顶固定块,第一底固定柱与第一顶固定柱上固定连接的第一顶柱固定块和第一底柱固定块对第一底固定柱与第一顶固定柱在第二底固定柱和第二顶固定柱上进行套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固定柱远离顶固定盘一端的中央开设有第二顶柱固定槽,所述第二顶固定柱上第二顶柱固定槽中央的第二顶固定柱上贯通开设有第二顶固定孔,所述第二顶固定柱的下方以第二顶固定柱的下表面横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顶固定块与第四顶固定块,且以第二顶固定柱的下表面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对第三顶固定块与第四顶固定块,所述第二底固定柱远离底固定盘一端的中央开设有第二底柱固定槽,所述第二底固定柱上的第二底柱固定槽中央的第二底固定柱上贯通开设有第二底固定孔,所述第二底固定柱的上方以第二底固定柱的上表面横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有第三底固定块和第四底固定块,且以第二底固定柱的上表面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有两对第三底固定块和第四底固定块,固定块将挡板进一步卡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固定柱上固定的第一顶柱固定块与第二顶固定柱上开设的第二顶柱固定槽卡接后通过位置对应的第一顶柱固定孔和第二顶固定孔内插入顶固定栓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底固定柱上固定的第一底柱固定块与第二底固定柱上开设的第二底柱固定槽卡接后通过位置对应的第一底柱固定孔和第二底固定孔内插入底固定栓卡接固定,顶固定栓与底固定栓在两个护栏进行拼接的时候将两个护栏进行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防撞块包括第一柱槽、中心槽、内固定块、第二柱槽、板槽、防撞外壳、防撞固定槽、沙土防撞块和压缩塑料动能吸收块,所述防撞外壳的上方和下方对称开设有防撞固定槽,上下对称开设的防撞固定槽将中心防撞块卡接在中心柱上,所述防撞外壳上对称的防撞固定槽内底面皆固定连接有内固定块,所述防撞外壳的两端皆对称开设有第一柱槽和第二柱槽,所述中心防撞块的两侧皆开设有板槽,所述中心防撞块的中央贯通开设有中心槽,所述中心防撞块内部以板槽为中心对称固定有沙土防撞块和压缩塑料动能吸收块。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心柱和中心防撞块,解决了现有的护栏在发生撞击的时候没有对撞击物体保护的问题,中心柱外设置的中心防撞块将撞向护栏的物体的动能吸收,在一定程度上能极大的保护发生撞击的另一侧的物体,将撞击的影响降到最低,减少撞击的过程中产生的碎屑。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板,解决了发生撞击后产生的大量碎片四处飞射和无法
带来任何经济收益的问题,在发生撞击后产生的碎片由挡板挡住,防止碎片飞射到护栏的另一侧,对护栏另一侧的物体进行保护,在正常的交通中,挡板上又可以印刷投放广告,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底固定柱、第一顶固定柱、第二顶固定柱、第二底固定柱、底固定栓和顶固定栓,在两个护栏进行固定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一底固定柱对应第二底固定柱、第一顶固定柱对应第二顶固定柱,将其中间的固定孔进行对应,并放入底固定栓和顶固定栓进行卡接即可固定,大大简化了护栏的安装过程,同时又兼顾了护栏的稳固性,对施工速度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19.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中心防撞块立体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心防撞块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立体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立体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心柱及其固定有顶固定盘与底固定盘的立体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心柱立体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顶固定盘与底固定盘立体结构图;
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0.100、挡板;101、置固槽;200、第一底固定柱;201、第一底固定块;202、第二底固定块;203、第一底柱固定块;204、第一底柱固定孔;205、底固定栓;300、第一顶固定柱;301、第一顶固定块;302、第二顶固定块;303、第一顶柱固定块;304、第一顶柱固定孔;305、顶固定栓;400、第二顶固定柱;401、第三顶固定块;402、第四顶固定块;403、第二顶柱固定槽;404、第二顶固定孔;500、第二底固定柱;501、第三底固定块;502、第四底固定块;503、第二底柱固定槽;504、第二底固定孔;600、中心柱;601、侧底柱;602、侧辅助固定块;603、中心顶固定孔;604、顶栓;700、中心防撞块;701、第一柱槽;702、中心槽;703、内固定块;704、第二柱槽;705、板槽;706、防撞外壳;707、防撞固定槽;708、沙土防撞块;709、压缩塑料动能吸收块;800、顶固定盘;801、盘顶固定孔;900、底固定盘;901、底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4、6、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护栏,包括挡板100、第一底固定柱200、中心柱600和中心防撞块700,中心柱600底部的周侧面皆固定连接有侧底柱601,侧底柱601远离中心柱600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侧辅助固定块602,侧底柱601与侧辅助固定块602埋设在地下,将中心柱600固定在地面上,防止中心柱600在任何方向上的移动,中心柱600的顶部开设有中心顶固定孔603,中心柱600的顶部通过顶栓604卡接有顶固定盘800,中心顶固定孔603将顶固定盘800卡接在中心柱600的顶部,顶固定盘800的下方设置有中心防撞块700,中心防撞块700将撞击的动能进行吸收,中心防撞块700下方的中心柱600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底固定盘900,顶固定盘800与底固定盘900的共同作用将中心防撞块700在中心柱600上的位置进行确定,顶固定盘800与底固定盘9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固定柱300和第一底固定柱200,顶固定盘800与底固定盘900远离固定有第一顶固定柱300和第一底固定柱2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固定柱400和第二底固定柱500,第一顶固定柱300和第一底固定柱200与第二顶固定柱400和第二底固定柱500进行对应,在卡接的时候只需要卡接固定柱就可以将各护栏进行限位固定,第一顶固定柱300和第一底固定柱200与第二顶固定柱400和第二底固定柱500的中间卡接有挡板100,挡板100将发生撞击时产生的碎片进行阻挡,挡板100下方的中央开设有置固槽101,置固槽101在固定柱进行固定的时候给与固定卡位。
33.其中如图8所示,顶固定盘800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盘顶固定孔801,盘顶固定孔801的直径与中心顶固定孔603的大小相等,盘顶固定孔801与开设在中心柱600上的中心顶固定孔603的大小相等,在进行卡接的时候,将顶固定盘800上的盘顶固定孔801与中心柱600上的中心顶固定孔603的位置对应,卡入顶栓604进行卡定,底固定盘900的中央开设有底固定槽901,底固定盘900通过底固定槽901套设在中心柱600上方的地面上,底固定槽901将底固定盘900在中心柱600上进行焊接,将底固定盘900固定在中心柱600上。
34.其中如图1、4、5所示,第一底固定柱200远离底固定盘9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柱固定块203,第一底柱固定块203的中央开设有第一底柱固定孔204,第一底固定柱200的上以第一底固定柱200上表面的横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固定块201和第二底固定块202,且以第一底固定柱200上表面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对第一底固定块201和第二底固定块202,第一底固定柱200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将挡板100底部卡接在第一底固定柱200上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上,第一顶固定柱300远离顶固定盘8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柱固定块303,第一顶柱固定块303的中央开设有第一顶柱固定孔304,第一顶固定柱300的下方以第一顶固定柱300的下表面横向中心线为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固定块301和第二顶固定块302,且以第一顶固定柱300的下表面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固定连接有两对第一顶固定块301和第二顶固定块302,第一顶固定柱300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将挡板100顶部卡接在第一顶固定柱300上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上。
35.其中如图1、4、5所示,第二顶固定柱400远离顶固定盘800一端的中央开设有第二顶柱固定槽403,第二顶固定柱400上第二顶柱固定槽403中央的第二顶固定柱400上贯通开设有第二顶固定孔404,第二顶固定柱400的下方以第二顶固定柱400的下表面横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顶固定块401与第四顶固定块402,且以第二顶固定柱400的下表面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对第三顶固定块401与第四顶固定块402,第二顶固定柱400上开设的第二顶柱固定槽403与第一顶固定柱300上固定连接的第一顶柱固定块
303进行卡接,同时第二顶固定柱400与第一顶固定柱300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的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将整个挡板100的顶部卡接固定,第二底固定柱500远离底固定盘900一端的中央开设有第二底柱固定槽503,第二底固定柱500上的第二底柱固定槽503中央的第二底固定柱500上贯通开设有第二底固定孔504,第二底固定柱500的上方以第二底固定柱500的上表面横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有第三底固定块501和第四底固定块502,且以第二底固定柱500的上表面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固定有两对第三底固定块501和第四底固定块502,第二底固定柱500上开设的第二底柱固定槽503与第一底固定柱200上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柱固定块203进行卡接,同时第二底固定柱500与第一底固定柱200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的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将整个挡板100的底部卡接固定。
36.其中如图1、4、5所示,第一顶固定柱300上固定的第一顶柱固定块303与第二顶固定柱400上开设的第二顶柱固定槽403卡接后通过位置对应的第一顶柱固定孔304和第二顶固定孔404内插入顶固定栓305卡接固定,将第一顶柱固定块303与第二顶柱固定槽403的位置对应卡接,然后将顶固定栓305插入第一顶柱固定孔304和第二顶固定孔404内,完成第一顶固定柱300与第二顶固定柱400的卡接固定,第一底固定柱200上固定的第一底柱固定块203与第二底固定柱500上开设的第二底柱固定槽503卡接后通过位置对应的第一底柱固定孔204和第二底固定孔504内插入底固定栓205卡接固定,将第一顶柱固定块303与第二顶柱固定槽403的位置对应卡接,然后将顶固定栓305插入第一顶柱固定孔304和第二顶固定孔404内,完成第一顶固定柱300与第二顶固定柱400的卡接固定,。
37.其中如图1-3所示,中心防撞块700包括第一柱槽701、中心槽702、内固定块703、第二柱槽704、板槽705、防撞外壳706、防撞固定槽707、沙土防撞块708和压缩塑料动能吸收块709,防撞外壳706的上方和下方对称开设有防撞固定槽707,防撞外壳706上对称的防撞固定槽707内底面皆固定连接有内固定块703,防撞固定槽707和其中固定的内固定块703通过与其上下对应的顶固定盘800与底固定盘900对应的卡接后将中心防撞块700套接在中心柱600上,防撞外壳706的两端皆对称开设有第一柱槽701和第二柱槽704,防撞外壳706的两端皆对称开设有第一柱槽701和第二柱槽704与固定在顶固定盘800与底固定盘900上的固定柱穿过中心防撞块700,中心防撞块700的两侧皆开设有板槽705,板槽705将挡板100卡接在中心防撞块700的两侧,中心防撞块700的中央贯通开设有中心槽702,中心柱600穿过中心槽702,将中心防撞块700设置在中心柱600外表面上,中心防撞块700内部以板槽705为中心对称固定有沙土防撞块708和压缩塑料动能吸收块709,沙土防撞块708在发生撞击时吸收大部分的的动能,随后压缩塑料动能吸收块709将由沙土防撞块708吸收以后的动能进行进一步的吸收,同时沙土防撞块708和压缩塑料动能吸收块709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撞击产生的碎片固定。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中心柱600底侧四周的侧底柱601与侧辅助固定块602通过埋设在地下,将整个护栏进行固定在地面上,中心柱600顶面上开设有的中心顶固定孔603通过顶栓604卡接固定顶固定盘800,顶固定盘800的下方设置的中心防撞块700对撞击的动能进行吸收,在中心防撞块700下方的中心柱600上固定连接的底固定盘900承接中心防撞块700,在中心防撞块700上下开设的防撞固定槽707和防撞固定槽707内部固定的内固定块703将中心防撞块700进行限位,防止中心防撞块700的左右晃动,在中心防撞块700内部对称固定的沙土防撞块708将撞击产生的大部分动能吸收,再由其后方固定的压缩塑料
动能吸收块709进行第二次吸收,将来自一面的冲击尽量吸收在一面内,在中心防撞块700上开设的板槽705和固定柱上固定的底固定块将板槽705进行卡接并固定,在冲击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将由挡板100进行阻挡,使一面发生撞击的碎片不会对另一面产生影响,施工时,先将中心柱600上固定有侧底柱601和侧辅助固定块602的一端埋设在地面下方,然后通过第一底固定柱200上的第一底柱固定块203和第二底固定柱500上的第二底柱固定槽503进行卡接,将底固定栓205放入第一底柱固定块203和第二底柱固定槽503上开设的第一底柱固定孔204和第二底固定孔504进行卡接固定,随后在间隔一个挡板100底端长度的距离同样埋设一个中心柱600,然后从两个中心柱600上方放入底固定盘900,将卡接好的第一底固定柱200与第二底固定柱500进与底固定盘900进行焊接,放入挡板100到卡接好的第一底固定柱200与第二底固定柱500上固定的固定块之间形成的间隙,随后两个中心柱600上通过中心防撞块700中央开设的中心槽702将中心防撞块700套设在底固定盘900上方中心柱600的外表面上,随后将两个顶固定盘800套设在两个中心防撞块700上,放入顶栓604卡接固定,最后将卡接好的第一顶固定柱300和第二顶固定柱400与两个相邻的顶固定盘800进行焊接固定,重复操作,得到完整的护栏。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