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补偿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补偿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偿机构。


背景技术:

2.舱门锁作为飞行器舱门打开、关闭或关闭后保持舱门关闭状态的机械产品,对保证飞机的安全起降、任务可靠性和飞行安全等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型飞机的高性能高指标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舱门锁定机构由传统的简单机构演变为复杂的、高可靠性的新型机械产品。
3.飞行器舱门正常开锁对安装预紧力有特定的要求:预紧力过大,容易出现打不开锁的现象,预紧力过小,舱门容易出现开度问题。
4.飞行器舱门锁安装时也需较为准确的预紧力:合适的预紧力对舱门连接结构的寿命有益,可增强连接结构的刚性、紧密性;预紧力过大会导致连接失效,舱门锁难以打开,甚至连接螺栓断裂的后果;过小的预紧力又会使螺栓松动,甚至出现舱门开度问题,影响结构安全性。
5.目前飞行器舱门锁带预紧力安装通常是调节舱门密封压条的厚度或者压缩量,通过测定特定密封压条厚度下锁的预紧力,标定所需预紧力对应压缩量。真实安装时,将锁及密封压条调节至所需预紧力对应标定压缩量即可。这种方法为间接给舱门锁安装带上预紧力,方法比较麻烦,且安装后所带预紧力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飞行器舱门锁安装预紧力难以准确量化的不足,提供一种补偿机构,其能在给舱门锁准确设定安装预紧力后,补偿舱门锁与安装横梁之间间隔,为舱门锁安装提供准确的预紧力。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偿机构,其包括相对并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补偿块和第二补偿块,所述第一补偿块和所述第二补偿块的相对面分别设置为斜面,且所述第一补偿块和所述第二补偿块通过水平距离调节装置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补偿块和所述第二补偿块的相对面上配合设置中间补偿块,当调节水平距离调节装置时,所述第一补偿块与所述第二补偿块水平靠拢或离开,迫使中间补偿块上下浮动。
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补偿块和第二补偿块相对设置,且第一补偿块和第二补偿块的相对面分别设置为斜面,并在第一补偿块和第二补偿块的相对面上配合设置中间补偿块,同时将第一补偿块和第二补偿块通过水平距离调节装置连接,在舱门锁具有预定预紧力后,通过调节水平距离调节装置使所述第一补偿块与所述第二补偿块水平靠拢或离开时,可迫使中间补偿块上下浮动,从而实现对舱门锁与安装横梁之间距离的补偿,保证舱门锁带预紧力稳定安装。
9.优选地,所述水平距离调节装置包括水平穿过所述第一补偿块和所述第二补偿块的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栓和锁固在所述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栓端部的补偿机构侧向调节
螺母,通过调节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母与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栓的连接位置就可简单实现第一补偿块与第二补偿块水平距离的调整。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补偿块和所述第二补偿块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凸起,所述中间补偿块的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一凸起间隙配合的第一卡槽,进而使中间补偿块安装更为稳定。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为四边形截面凸起,以保证第一补偿块与第二补偿块能尽可能靠近,最大限定地保证第一补偿块与第二补偿块的水平距离调节精度。
12.优选地,所述水平距离调节装置的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栓水平穿过所述第一补偿块及其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补偿块及其第一凸起后被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母锁固。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补偿块和第二补偿块都为直角梯形拉伸体,所述中间补偿块为等腰梯型拉伸体,所述第一补偿块的底角、所述第二补偿块的底角与所述中间补偿块的顶角相等。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补偿块和所述第二补偿块上分别竖直设置第一腰型通孔,且所述第一腰型通孔平行于所述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栓设置,所述补偿机构的顶部设置安装横梁,底部设置连接舱门锁的连接座,所述安装横梁、所述第一补偿块或所述第二补偿块、所述连接座被穿设所述第一腰型通孔的预紧力调节螺栓及其端部的预紧力调节螺母连接成一体,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补偿机构的安装稳定,又不影响其水平距离调节功能的实现。
15.优选地,所述中间补偿块上竖直设置第二腰型通孔,且所述第二腰型通孔平行于所述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栓设置,所述安装横梁、所述第一补偿块或所述第二补偿块、所述中间补偿块、所述连接座被穿设所述第一腰型通孔、所述第二腰型孔的预紧力调节螺栓及其端部的预紧力调节螺母连接成一体,使中间补偿块沿预紧力调节螺栓的轴线上、下移动,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定性。
16.优选地,所述第一补偿块和所述第二补偿块的底面与所述连接座贴合,所述第一补偿块和所述第二补偿块的顶面与所述安装横梁贴合,以保证舱门锁带预紧力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用于飞行器带预紧力安装,可补偿两连接零件(安装横梁和连接座)的间隔,并且使用该机构实现补偿的结构简单、装卸两便、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高可靠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支撑平面的调平、支撑平面位置调节等,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飞行器舱门锁带预紧力安装总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补偿机构的图解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载测力装置的图解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舱门锁带预紧力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安装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第一补偿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第二补偿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中间补偿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加载拉板侧面卡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加载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1是图10的a-a剖面示意图。
31.图11是下球接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是连接螺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是上球接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是顶板a-a剖面示意图。
36.图16是顶杆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7是转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8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
40.a.补偿机构,b.加载测力装置。
41.1.舱门,2.锁座,3.舱门锁,4.连接座,5.安装横梁,5-1.预紧力调节螺栓预留螺孔,5-2.横梁安装用预留螺孔,6.横梁连接接头,7.舱门门框,8.预紧力调节螺栓,9.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母,10.第一补偿块,10-1.第一补偿块底面,10-2.第一腰型通孔,10-3.第一补偿块斜面,10-4.第一凸起,10-5.第一补偿块圆形螺孔,11.第二补偿块,11-1.第二补偿块底面,11-2.第一腰型通孔,11-3.第二补偿块斜面,11-4.第一凸起,11-5.第二补偿块圆形螺孔,12.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栓,13.中间补偿块,13-1.中间补偿块底面,13-2.中间补偿块右斜面,13-3.第一卡槽,13-4.中间补偿块左斜面,13-5.第二腰型通孔,14.预紧力调节螺母,15.加载拉板侧面卡板,15-1.第二卡槽,16.加载拉板,16-1.第二凸起,16-2.第一球面凹陷孔,16-3.加载拉板圆柱孔,17.下球头连接螺栓,17-1.下球头连接螺栓头部球面,17-2.下球头连接螺栓头部球面方形拧槽,17-3.下球头连接螺栓螺纹,18.连接螺套,18-1.连接螺套上螺孔,18-2.连接螺套中间六面体,18-3.连接螺套下螺孔,19.上球头连接螺栓,19-1.上球头连接螺栓头部球面,19-2.上球头连接螺栓头部球面方形拧槽,19-3.上球头连接螺栓杆部,20.顶板,20-1.顶板配合上球头螺栓球面凹陷孔,20-2.顶板配合上球头螺杆圆柱孔,20-3.顶板配合顶杆螺栓球面凹陷孔,20-4.顶板配合顶杆螺栓球螺杆圆柱孔,21.顶杆螺栓,21-1.顶杆螺栓六边形截面方头,21-2.顶杆螺栓球面上杆部,21-3.顶杆螺栓球面体,21-4.顶杆螺栓螺头,22.转接接头,22-1.转接接头外六边形截面方头,22-2.转接接头螺孔,22-3.转接接头螺头,23.测力传感器,24.底座,24-1.底座螺孔,24-2.底座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3.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
2(见图15)配合,具体哪两个孔配合需根据安装横梁5底面与连接座4的顶面大小与形状确定;加载拉板16为方型,且加载拉板16的朝向外部的相邻两侧面分别设有燕尾状的第二凸起16-1(见图10),组装时,每根加载拉板侧面卡板15的燕尾状的第二卡槽15-1(见图9)与相邻两块加载拉板16在同一朝向的第二凸起16-1(见图10)卡合,进而将4块加载拉板16限位在同一平面内;4根下球头连接螺栓17的下球头连接螺栓杆17-3(见图11)分别穿过4块加载拉板16的第一球面凹陷孔16-2(见图10)和加载拉板圆柱孔16-3(见图10)直至下球头连接螺栓头部球面17-1(见图11)与相应的第一球面凹陷孔16-2(见图10)贴合,4根下球头连接螺栓杆17-3(见图11)分别与4根连接螺套18的连接螺套下螺孔18-3(见图12)螺接;每根连接螺套18的连接螺套上螺孔18-1(见图12)再与上球头连接螺栓19的上球头连接螺栓杆部19-3(见图13)螺接;上球头连接螺栓19的上球头连接螺栓杆部19-3(见图13)通过顶板20上的顶板配合上球头螺栓球面凹陷孔20-1(见图15)和顶板配合上球头螺杆圆柱孔20-2(见图15),直至上球头连接螺栓头部球面19-1(见图13)与顶板配合上球头螺栓球面凹陷孔20-1(见图15)贴合;顶板配合上球头螺栓球面凹陷孔20-1(见图15)背向舱门1,顶板配合顶杆螺栓球面凹陷孔20-3(见图15)面向舱门1,顶杆螺栓21的顶杆螺栓六边形截面方头21-1(见图16)与顶杆螺栓球面上杆部21-2(见图16)通过顶板配合顶杆螺栓球螺杆圆柱孔20-4(见图15),直至顶杆螺栓球面体21-3(见图16)与顶板配合顶杆螺栓球面凹陷孔20-3(见图15)贴合;顶杆螺栓螺头21-4(见图16)与转接接头22中转接接头外六边形截面方头22-1(见图17)内的转接接头螺孔22-2(见图17)螺接;转接接头螺头22-3(见图17)与测力传感器23一端螺接;测力传感器23另一端与底座24内的底座螺孔24-1(见图18)螺接;底座圆盘24-2(见图18)压在安装横梁5背向舱门1一面;加载拉板圆柱孔16-3(见图10)的直径比下球头连接螺栓杆17-3(见图11)的外径略大,顶板配合上球头螺杆圆柱孔20-2(见图15)的直径比上球头连接螺栓杆部19-3(见图13)的外径略大,顶板配合顶杆螺栓球螺杆圆柱孔20-4(见图15)的直径比顶杆螺栓球面上杆部21-2(见图16)的外径略大,可以调节顶板20、加载拉板16和横梁5的平行度;连接螺套18和下球头连接螺栓17之间的螺纹旋向与连接螺套18和上球头连接螺栓19之间的螺纹旋向相反,当固定下球头连接螺栓头部球面方形拧槽17-2(见图11)和上球头连接螺栓头部球面方形拧槽19-2(见图13)时,拧动连接螺套18,可调节好安装横梁5与连接座4之间距离;卡住转接接头外六边形截面方头22-1(见图17),拧动顶杆螺栓六边形截面方头21-1(见图16),调节好顶板20与横梁5之间距离,并在横梁5与连接座4之间形成反向力。
5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飞行器舱门锁安装预紧力调节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1、舱门门框7和横梁连接接头6均通过舱壁与机体固连,舱门1的边沿由舱门门框7卡住,舱门1上固定安装锁座2,且舱门1通过锁座2挂在舱门锁3的锁钩上,舱门锁3的锁壳连接连接座4,连接座4的顶面与安装横梁5的底面平行并相隔一距离悬空设置(见图1)。
52.2、预紧力调节螺栓8(见图2)连接连接座4、补偿机构a和横梁5,调节侧向调节螺栓12,并在预紧力调节螺栓8的顶部安装预紧力调节螺母14但不拧紧,保证预紧力调节螺栓8上无预紧力)。
53.3、将加载测力装置b按图3的图解关系装好,调节顶板20、上球头螺钉19、连接螺套18、下球头螺钉17和加载拉板16,使得顶板20、加载拉板16和安装横梁5至水平,底座24压在安装横梁5背向舱门的一面,加载测力装置b的加载拉板16拉拽连接座4,固定转接接头外六
边形截面方头22-1和顶板20,拧动顶杆螺栓六边形截面方头21-1,直至测力传感器23(见图3)显示达到预定所需锁安装预紧力值。
54.4、调节预紧力调节螺母14(见图2),直至测力传感器23(见图3)显示值为零。
55.5、调整补偿机构a,填充悬空空间:调节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母9与补偿机构侧向调节螺栓12,使得第一补偿块10与第二补偿块11向中间靠拢,迫使中间补偿块13沿预紧力调节螺栓8轴向移动,直至中间补偿块13顶部平面与横梁5下表面贴合。
56.6、拆除加载测力装置b(拆后舱门锁安装结构如图4所示)。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