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拟吸烟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2.气溶胶发生装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仿真香烟电子产品,其主要包括可将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烟雾的雾化器和向雾化器供电的电源装置。其中,雾化器上一般需要设置进气孔,通过进气孔供外界的空气进入雾化器的雾化腔,进入雾化腔中的气流与雾化腔中的烟雾快速混合,混合后的烟雾随气流经雾化器的出烟口流出,以供用户吸食而达到模拟吸烟的效果。
3.然而,当前的雾化器一般采用底部进气的方式,且连通进气孔与雾化腔的气道通常较短,外部空气便会以高速的紊流状态直接进入雾化腔中,进而促使烟雾以高速紊乱状态经出烟口流出,直接冲击用户的喉咙,容易造成用户呛烟。并且,进气孔设置在雾化器底部,气流由雾化器底部直接进入雾化芯会降低吸阻,不仅影响用户抽吸烟雾的体验,而且雾化芯中滴落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也会通过进气孔流出,造成雾化器产生漏液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由雾化器的上部进气,有效防止漏液,且通过将雾化组件作为独立的组件可拆卸地收容于气液分离组件内,方便雾化组件更换的雾化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用于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
6.储液件,内部具有容纳腔;
7.气液分离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一端临近所述储液件的顶端设置,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二端临近所述储液件的底端设置,以使所述储液件内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之外的部分界定出用于存储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储液腔,所述气液分离组件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分隔设置的雾化腔、用于引导外部空气进入所述雾化腔并延长气流路径的进气通道,以及用于将所述雾化腔中的烟雾引导至所述雾化器之出烟口的出烟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口与所述出烟通道的出气端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一端,所述出烟通道的出气端口用于与所述雾化器之出烟口连通,所述出烟通道的进气端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口临近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二端设置,且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组件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的进液口;以及
8.雾化组件,用于将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形成烟雾,所述雾化组件由所述气液分离组件之第二端的端口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雾化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雾化腔中。
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件包括内部具有所述容纳腔且两端分别呈敞口状设置的管筒
状壳体,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包括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且密封装配于所述管筒状壳体之底端开口的下盖、与所述下盖一体成型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的雾化座和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的进气座,所述管筒状壳体内于所述下盖、所述雾化座及所述进气座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座的内部设有所述雾化腔,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雾化座上,所述雾化座上沿所述管筒状壳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下盖构成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二端,所述下盖上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之底端端口的导气口,所述进气座构成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一端,所述进气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之顶端端口连通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及所述导气口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出烟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气座上。
10.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多个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沿所述雾化座的周向间隔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座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口,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口沿所述进气座的周向间隔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座包括盖设于所述管筒状壳体之顶端开口上的环形座体和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内管腔形成所述出烟通道,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口与所述环形座体的环孔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设于所述环形座体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件还包括密封装配于所述管筒状壳体之顶端开口的上盖和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的环套,所述上盖上设有供所述通气管穿过的穿过孔,所述环形座体支撑并固定于所述上盖背离所述下盖的一面上,所述通气管由所述穿过孔延伸至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环套套于所述通气管的外侧,以使所述环套与所述通气管之间的环形间隙空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及所述导气口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14.进一步地,所述环套的内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各段的直径沿气流方向呈增大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件和/或所述进气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注液口,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封盖所述注液口的封堵件和活动设置于所述储液件上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可沿所述储液件上的预设路径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所述抵压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压件将所述封堵件抵压于所述注液口中或所述注液口上,以使所述储液腔封闭,在所述抵压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抵压件解除对所述封堵件的抵压作用。
16.进一步地,所述抵压件为抵压推盖,在所述抵压推盖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压推盖覆盖于所述封堵件上,以将所述封堵件抵压于所述注液口上;或者,所述抵压件为抵压推盖,在所述抵压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压推盖覆盖于所述注液口上,以将所述封堵件抵压于所述注液口中。
17.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抵压件和/或所述储液件上的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用于在所述抵压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抵压件锁定于所述储液件上;或者,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抵压件和/或所述气液分流组件上的锁扣结构,所述
锁扣结构用于在所述抵压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抵压件锁定于所述气液分流组件上。
18.进一步地,所述抵压件为抵压推盖,所述锁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抵压推盖上并沿所述储液件或所述气液分流组件的轴向延伸的锁扣部、凹设于所述储液件上以配合所述锁扣部卡扣连接的锁槽,以及凹设于所述储液件或所述气液分流组件上并与所述锁槽连通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与所述锁槽位于所述储液件上的预设路径上,以在所述锁扣部插入所述导滑槽且所述抵压推盖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导滑槽可引导所述锁扣部置入所述锁槽。
19.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的雾化器。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器通过设置将气相与液相分流至雾化腔的气液分离组件,在气液分离组件上设有引导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的进气通道,并将进气通道的进气端口临近储液件的顶端设置,将进气通道的出气端口临近储液件的底部设置,能够实现雾化器由上部进气,有效防止漏液,解决气溶胶形成基质由雾化器底部进气孔流出而造成雾化器产生漏液的问题。由于进气通道延长了气流路径,可减缓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中的流速,避免烟雾随高速气流直接冲击用户喉咙而造成呛烟。并且,通过在气液分离组件内部设置雾化腔,将雾化组件作为独立的组件,由气液分离组件的底端可拆卸地收容于雾化腔中,可方便更换雾化组件,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a
‑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部分分解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4中b
‑
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4中c
‑
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图4中d
‑
d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组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抵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3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另一爆炸图;
3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注液口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部分分解视图。
3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9]1‑
储液件;11
‑
管筒状壳体;111
‑
容纳腔;12
‑
上盖;121
‑
穿过孔;122
‑
第二进气口;13
‑
环套;
[0040]2‑
气液分离组件;21
‑
下盖;211
‑
导气口;22
‑
雾化座;221
‑
进液口;222
‑
第一气流通道;223
‑
导烟口;224
‑
环形凹腔;23
‑
进气座;231
‑
第一进气口;232
‑
环形座体;233
‑
通气管;234
‑
环孔;24
‑
第二气流通道;
[0041]3‑
雾化组件;31
‑
雾化套;32
‑
安装座;33
‑
缩颈管;34
‑
密封圈;35
‑
通液口;
[0042]4‑
储液腔;5
‑
雾化腔;6
‑
进气通道;
[0043]7‑
出烟通道;8
‑
注液口;
[0044]9‑
锁扣结构;91
‑
锁扣部;911
‑
锁扣柱;912
‑
凸环;92
‑
锁槽;93
‑
导滑槽;94
‑
环形槽;95
‑
卡持筋;
[0045]
10
‑
封堵件;20
‑
抵压件;30
‑
第一密封件;40
‑
阶梯孔;50
‑
出烟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9]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0]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或“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005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4,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适用于气溶胶发生装置,气溶胶发生装置可通过其电源装置(图未
示出)电驱动雾化器启动工作,则雾化器可将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形成烟雾,以供用户吸食而达到模拟吸烟的效果。请结合参阅图1、图5和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包括储液件1、气液分离组件2和雾化组件3,储液件1内部具有容纳腔111,气液分离组件2至少部分收容于容纳腔111中,以将气相(空气气流)与液相(气溶胶形成基质)分流至雾化腔5。气液分离组件2的第一端临近储液件1的顶端设置,气液分离组件2的第二端临近储液件1的底端设置,以使储液件1内于气液分离组件2之外的部分界定出储液腔4,储液腔4用于存储气溶胶形成基质,并将存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供应至雾化组件3。请结合参阅图4、图5、图6和图7,气液分离组件2上分别开设有与储液腔4分隔设置的雾化腔5、用于引导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5并延长气流路径的进气通道6,以及用于将雾化腔5中的烟雾引导至雾化器之出烟口50的出烟通道7,进气通道6的进气端口与出烟通道7的出气端口分别设置于气液分离组件2的第一端,出烟通道7的出气端口用于与雾化器之出烟口50连通,出烟通道7的进气端口与雾化腔5连通,进气通道6的出气端口临近气液分离组件2的第二端设置,且进气通道6的出气端口与雾化腔5连通,气液分离组件2上还设有连通储液腔4与雾化腔5的进液口221,以使储液腔4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可经由进液口221进入雾化腔5。雾化组件3用于将雾化腔5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形成烟雾,雾化组件3由气液分离组件2之第二端的端口可拆卸地装配于雾化腔5中。这样,将雾化组件3作为独立的组件,由气液分离组件2的底端可拆卸地收容于雾化腔5中,可方便更换雾化组件3,降低使用成本。雾化组件3至少部分收容于雾化腔5中。也就是说,雾化组件3既可以部分收容于雾化腔5中,也可以全部收容于雾化腔5中,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合理设置,在此不作唯一限定。则在使用时,仅需将雾化组件3做成一个独立的整体,由气液分离组件2之第二端的端口可拆卸地装配于雾化腔5中,储液腔4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经由进液口221流入雾化腔5后,被雾化腔5中的雾化组件3加热雾化形成烟雾,气液分离组件2的进气通道6引导外部空气由上往下进入雾化腔5,进入雾化腔5的气流可与雾化腔5中的高温烟雾混合形成烟雾,烟雾再随用户抽吸时形成的负压气流一起,经由出烟通道7引导至雾化器之出烟口50,以供用户吸食,达到模拟吸烟的效果。
[005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将气相与液相分流至雾化腔5的气液分离组件2,在气液分离组件2上设有引导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5的进气通道6,并将进气通道6的进气端口临近储液件1的顶端设置,将进气通道6的出气端口临近储液件1的底部设置,能够实现雾化器由上部进气,有效防止漏液,解决气溶胶形成基质由雾化器底部进气孔流出而造成雾化器产生漏液的问题。由于进气通道6延长了气流路径,可减缓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5中的流速,避免烟雾随高速气流直接冲击用户喉咙而造成呛烟。并且,通过在气液分离组件2内部设置雾化腔5,将雾化组件3作为独立的组件,由气液分离组件2的底端可拆卸地收容于雾化腔5中,可方便更换雾化组件3,降低使用成本
[0053]
请结合参阅图7、图8和图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件1包括内部具有容纳腔111且两端分别呈敞口状设置的管筒状壳体11,气液分离组件2包括至少部分收容于容纳腔111中且密封装配于管筒状壳体11之底端开口的下盖21、与下盖21一体成型并收容于容纳腔111中的雾化座22和至少部分收容于容纳腔111中的进气座23,管筒状壳体11内于下盖21、雾化座22及进气座23之外的部分界定出储液腔4,雾化座22的内部设有雾化腔5,进液口221设置于雾化座22上。请结合参阅图7、图8和图9,雾化座22上沿管筒状壳体11的轴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222,下盖21构成气液分离组件2的第二端,下盖21上设有连通雾化腔5
与第一气流通道222之底端端口的导气口211,进气座23构成气液分离组件2的第一端,进气座23上设有与第一气流通道222之顶端端口连通的第一进气口231。请结合参阅图7,第一进气口231、第一气流通道222及导气口211形成进气通道6,出烟通道7设置于进气座23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气液分离组件2包括下盖21、雾化座22和进气座23,通过下盖21将管筒状壳体11之底端开口封盖,为了增强密封性,在下盖21与管筒状壳体11之底端开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件30,以防止漏液。雾化座22的底端与底盖相连,雾化座22收容于容纳腔111中,雾化座22的内部设有雾化腔5,雾化座22上沿管筒状壳体11的轴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222,进气座23上设有与第一气流通道222之顶端端口连通的第一进气口231,下盖21上设有连通雾化腔5与第一气流通道222之底端端口的导气口211,以使第一进气口231、第一气流通道222及导气口211形成进气通道6。这样,第一进气口231构成进气通道6的进气端口,导气口211构成进气通道6的出气端口,能够实现雾化器由上部进气,有效防止漏液,解决气溶胶形成基质由雾化器底部进气孔流出而造成雾化器产生漏液的问题。
[0054]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座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流通道222,多个第一气流通道222沿雾化座22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雾化座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气流通道222,增大引入雾化腔5的气流量,满足用户大烟量的吸食需求。并且,将多个第一气流通道222沿雾化座22的周向间隔设置,使得气流均匀分散地流入雾化腔5,可有效避免烟雾随集中的高速气流直接冲击用户的喉咙,不会造成用户呛烟的情形。对应地,请结合参阅图5、图6和图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座23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口231,多个第一进气口231沿进气座23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增大引入雾化腔5的气流量的同时,可使得气流均匀分散地流入雾化腔5。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座22的顶端还设有与雾化腔5连通的导烟口223和连通各第一气流通道222之顶端口的环形凹腔224,在进气座23与雾化座22衔接且出烟通道7连通导烟口223后,仅需将多个第一进气口231与环形凹腔224连通,便可实现第一进气口231与第一气流通道222的连通。
[0055]
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座23包括盖设于管筒状壳体11之顶端开口上的环形座体232和与座体一体成型并收容于容纳腔111中的通气管233,通气管233的内管腔形成出烟通道7,通气管233的顶端口与环形座体232的环孔234连通,通气管233的底端口与雾化腔5连通,第一进气口231设于环形座体232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请结合参阅图7、图11和图12,进气座23包括具有中心环孔234的环形座体232和一体成型于环形座体232朝向下盖21的一面上的通气管233,通气管233的顶端口环绕环形座体232之环孔234设置,并与环形座体232的环孔234连通,通气管233的底端口与雾化腔5连通,通气管233的内管腔形成可连通雾化腔5与雾化器之出烟口50的出烟通道7,第一进气口231设于环形座体232上。这样,在通气管233连通雾化腔5与雾化器之出烟口50的同时,第一进气口231与第一气流通道222之顶端端口连通,构成进气通道6的进气端口,能够实现雾化器由上部进气,有效防止漏液。
[0056]
请结合参阅图7、图11和图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件1还包括密封装配于管筒状壳体11之顶端开口的上盖12和与上盖12一体成型并收容于容纳腔111中的环套13,上盖12上设有供通气管233穿过的穿过孔121,上盖12上设有与第一进气口231连通的第二进气口122。环形座体232支撑并固定于上盖12背离下盖21的一面上,通气管233由穿过孔121延伸至容纳腔111中,环套13套于通气管233的外侧,以使环套13与通气管233之间的环形间
隙空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24,第二气流通道24连通第一进气口231与第一气流通道222,第二进气口122、第一进气口231、第二气流通道24、第一气流通道222及导气口211形成进气通道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储液件1还包括上盖12和一体成型于环形座体232朝向下盖21的一面上的环套13,且环套13的顶端口环绕穿过孔121设置。首先,通过上盖12将管筒状壳体11之顶端开口封盖,为了增强密封性,在上盖12与管筒状壳体11之顶端开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件,以防止漏液。然后,将环形座体232支撑并固定于上盖12背离下盖21的一面上,通气管233便可穿过穿过孔121并延伸至容纳腔111中。此时,请结合参阅图7,环套13套于通气管233的外侧,以使环套13与通气管233之间的环形间隙空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24,且第二气流通道24连通第一进气口231与第一气流通道222,第一进气口231、第二气流通道24、第一气流通道222及导气口211形成进气通道6,能够实现雾化器由上部进气,有效防止漏液,解决气溶胶形成基质由雾化器底部进气孔流出而造成雾化器产生漏液的问题。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5、图7和图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缓空气气流进入雾化腔5的流速,环套13的内孔为阶梯孔40,阶梯孔40各段的直径沿气流方向呈增大设置,以使得第二气流通道24沿气流方向的的流通面积呈增大设置,以缓冲空气气流,减缓外部空气进入雾化腔5中的流速,增加空气气流在雾化腔5中停留的时间,有利于对空气气流进行预热及预热后的空气气流与高温烟雾充分混合,达到减少烟雾中掺杂的未充分雾化的小液滴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抽吸烟雾时的口感。此外,当雾化座22的顶端设有与雾化腔5连通的导烟口223和连通各第一气流通道222之顶端口的环形凹腔224时,在通气管233插入导烟口223中且环套13插入环形凹腔224中后,便可在实现第二气流通道24与环形凹腔224连通的同时,实现通气管233(出烟通道7)与导烟口223的连通,方便雾化座22与进气座23的衔接,进而方便雾化器的组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57]
请结合参阅图3、图5和图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包括至少部分收容于雾化腔5中的雾化套31、可拆卸地装配于气液分流组件的底端开口中的安装座32和支撑并固定于安装座32上的雾化芯(图未示出),雾化套31支撑并固定于安装座32上,雾化芯位于雾化套31中,雾化套31上设有连通雾化腔5的通液口35。雾化套31的顶端设有用于插入通气管233的底端口中的缩颈管33,缩颈管33与通气管23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34,以增强缩颈管33与通气管233的连接的密封性。这样,可将雾化组件3做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仅需将安装座32可拆卸地装配于气液分流组件的底端开口中,即可将雾化组件3部分或整体收容于雾化腔5中,储液腔4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经由进液口221流入雾化腔5后,被雾化腔5中的雾化芯加热雾化形成烟雾。
[0058]
请结合参阅图12、图13和图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件1和/或气液分离组件2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4的注液口8,用户可以通过注液口8向储液腔4添注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封盖注液口8的封堵件10和活动设置于储液件1上的抵压件20,抵压件20可沿储液件1上的预设路径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抵压件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抵压件20将封堵件10抵压于注液口8中或注液口8上,以使储液腔4封闭,增强了雾化器的注液口8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儿童难以通过简单的拔取动作打开注液口8。在抵压件2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抵压件20解除对封堵件10的抵压作用,方便用户拔取封堵件10以打开注液口8,进而通过注液口8向储液腔4添注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理解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封堵件10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具有弹性的食品级硅胶件、橡胶件或者硅橡胶件,且封堵件10的
具体设置形状或大小不受限制,可根据注液口8的形状或大小合理设置。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抵压件20为抵压推盖,在抵压推盖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抵压推盖覆盖于封堵件10上,以将封堵件10抵压于注液口8上。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抵压件20为抵压推盖,在抵压件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抵压推盖覆盖于注液口8上,以将封堵件10抵压于注液口8中。并且,在抵压推盖上设有出烟口50,则在抵压推盖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出烟口50可通过出烟通道7与雾化腔5连通。当然,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省略抵压推盖和上盖12时,出烟口50也可以设置于进气座23上,而在省略抵压推盖和进气座23时,出烟口50也可以设置于上盖12上。
[0059]
请结合参阅图13和图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设于抵压件20和/或储液件1上的锁扣结构9,锁扣结构9用于在抵压件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将抵压件20锁定于储液件1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为了增加儿童拔取封堵件10而打开封堵件10的难度,储液件1上活动设置有抵压件20,通过抵压件20将封堵件10抵压于注液口8中或注液口8上。具体地,抵压件20可沿储液件1上的预设路径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抵压件20沿预设路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抵压件20可将封堵件10抵压于注液口8中或注液口8上,利用封堵件10密封封盖住注液口8,达到使储液腔4封闭的目的。这样,通过上述锁扣结构9将抵压件20锁定于储液件1上,便可利用抵压件20将封堵件10抵压固定于注液口8上或注液口8中,防止封堵件10从注液口8上或注液口8中拔出,进一步增强了雾化器的注液口8的安全防护措施,儿童就难以通过简单的拔取动作打开注液口8,从而避免儿童接触甚至误食气溶胶形成基质,提高雾化器的安全性。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设于抵压件20和/或气液分离组件2上的锁扣结构9,锁扣结构9用于在抵压件2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将抵压件20锁定于气液分离组件2上。
[0060]
请结合参阅图13和图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抵压件20为抵压推盖,锁扣结构9包括设于抵压推盖上并沿储液件1的轴向延伸的锁扣部91、凹设于储液件1上以配合锁扣部91卡扣连接的锁槽92,以及凹设于储液件1上并与锁槽92连通的导滑槽93,导滑槽93与锁槽92位于储液件1上的预设路径上,以在锁扣部91插入导滑槽93且抵压推盖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导滑槽93可引导锁扣部91置入锁槽92。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抵压推盖朝向注液口8的一面上凸设有锁扣部91,在储液件1的上盖12上临近注液口8的位置设有锁槽92,并在储液件1的上盖12上凹有与锁槽92连通的导滑槽93,则将锁扣部91插入导滑槽93后,在抵压推盖沿预设路径朝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导滑槽93可引导锁扣部91置入锁槽92,置入锁槽92中的锁扣部91便可以通过锁扣部91与锁槽92的卡扣连接,以将抵压推盖锁定于储液件1上的第一位置处,这样,由于封堵件10受到锁定的抵压推盖的抵压作用,则儿童就难以通过拔取封堵件10打开注液口8。可以理解地,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气液分离组件2的进气座23上设置注液口8、锁槽92及导滑槽93。
[0061]
请参阅图8、图10、图13和图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锁扣部91包括第一端与抵压推盖相连的锁扣柱911,以及由锁扣柱911的第二端并沿锁扣柱911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环912,抵压推盖与凸环912之间形成环形槽94,锁槽92的内侧壁上沿锁扣柱911径向向内延伸设置有卡持筋95,以在锁扣部91置入锁槽92且抵压推盖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卡持筋95卡入环形槽94内以将锁扣部91锁定于锁槽92中。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锁扣部91包括锁扣柱911和凸环912,将锁扣柱911的第一端与抵压推盖相连,将凸环912设于锁扣柱911的
第二端,便可在抵压推盖与凸环912之间形成环形槽94,并在锁槽92的内侧壁上沿锁扣柱911径向向内延伸设置有卡持筋95。则在锁扣部91置入锁槽92且抵压推盖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卡持筋95卡入环形槽94内,便可将凸环912朝向锁槽92抵持,以将锁扣部91锁定于锁槽92中,从而达到将抵压推盖锁定于储液件1上的第一位置处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稳定可靠性强。可以理解地,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导滑槽93,锁扣部91也可以包括锁扣柱911和设于锁扣柱911上的外螺纹,则对应地在锁槽92内侧壁设置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以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实现锁扣部91与锁槽92的锁定连接。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导滑槽93,在锁扣部91上设有卡扣件或卡槽,在锁槽92内侧壁上对应设置卡槽或卡扣件,也可以通过卡扣件与卡槽的卡扣连接结构将锁扣部91锁定于锁槽92中。
[0062]
本实用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器,雾化器在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电源装置(图未示出)的电驱动下启动工作。因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器的全部技术特征,故其具有与上述雾化器相同的技术效果。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